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
- 文档编号:7961669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13.25KB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
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地靠畜力、人力完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3.“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显示了斯大林模式( )
A.采用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C.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建设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阅读下表,分析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地位
1913年
1928年
1937年
世界第5位
世界第5位
世界第2位
A.农奴制的废除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5.当地时间2018年3月5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聚集在莫斯科红场,向斯大林墓献花,纪念斯大林逝世65周年。
以下史实与斯大林无关的是()
A.新经济政策B.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C.实现农业集体化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6.法国官员称:
当时西方列强屈从与日本的压力,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是不公平的,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这是法国官方第一次对外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公正对待了中国。
造成这一“不公正”的国际会议是
A.慕尼黑会议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
7.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8.“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
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推动工业化建设D.对付美国的“冷战”
9.甘地在《印度自治》中说:
“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
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
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
”所以甘地()
A.自取海水制盐B.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C.焚烧警察局D.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
10.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
“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
B.彻底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稳定新秩序
D.维护了中国等弱小战胜国的利益
11.该会在帝国主义各国实力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建立了一战后列强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如下史实中,与“该会”关系最密切的是
A.《凡尔赛条约》签订B.国际联盟建立
C.新经济政策实施D.《九国公约》签署
12.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
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13.“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这一规定出自
A.《权利法案》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慕尼黑协定》
14.公约标榜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上述内容应该出自( )
A.《凡尔赛和约》B.《国际联盟盟约》C.《九国公约》D.《辛丑条约》
15.1919年,《泰晤土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B.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C.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D.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16.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人类自己创造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的缘起,包括欧洲主要国家“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材料主要指明了()
A.一战发生的背景B.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经过
C.二战导致的结果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7.《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
“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8.下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介绍,不正确的最
A.萨拉热窝事件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B.这是一场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C.美国的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D.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
19.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诞生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殖民统治
D.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奠定了基础
20.综合分析下列两幅图片能得出的认识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的殖民地均有所增长
C.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其拥有殖民地的多少
D.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21.“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语)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是指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北大西洋公约》
D.《辛丑条约》
22.“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
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23.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
“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匈两国应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该同盟是
A.三国协议B.三国同盟C.法西斯同盟D.北约
24.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应是
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
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
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
25.“……瓜分德国殖民地。
条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托统治’形式予以瓜分……”此条约内容出自
A.《九国公约》
B.《国际联盟盟约》
C.《五国条约》
D.《凡尔赛和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执政后,为改变“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
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地靠畜力、人力完成……”这种状况,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928—1937年,苏联成功完成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故选C。
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中可知,前期个体农户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集体农庄农户占有很小的比例,工人占有率也不多,资产阶级和地主还占有一部分。
但是在后期资产阶级和地主消失了,工人和集体农庄农户占绝大部分,个体农户占有很小比例。
它反映了斯大林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表明实行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故正确答案为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题干中的社会结构成分的变化,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和私人企业的存在,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ABD均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3.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斯大林模式形成。
斯大林模式。
经济上,斯大林模式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
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4.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到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B符合题意;农奴制的废除是1861年,与题文时间不符,排除A;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7年——1921年,与题文时间不符,排除D。
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题干中“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地位”是解题的关键,1925年,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1928年——1932年,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开始有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1933年——1937年,苏联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新经济政策是在列宁领导下实行的,与斯大林无关。
A符合题意;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
B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又称斯大林模式。
D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6月的巴黎和会,把中国山东的权利移交给日本,严重侵害了中国的权利,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ACD不符合题意的内容,所以答案选B。
7.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B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A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爆发时俄国是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C不符合题意;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是巴黎公社,D不符合题意。
综上可排除ACD,故选择B。
8.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发生在1921年,十月革命在1917年,A不正确,工业化建设在1928年开始,美国的“冷战”在二战之后才开始,排除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故答案选B。
9.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可知与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
因此面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甘地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
选项D符合题意;自取海水制盐、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与焚烧警察局,题干材料没有涉及,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维护了战胜国的利益。
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根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A项符合题意,BC两项错误,不合题意;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无视是中国的战胜国,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了日本,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1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1922年,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补充,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故D符合题意;《凡尔赛条约》签订是在巴黎和会上,排除A;国际联盟建立是巴黎和会作出的决定,排除B;新经济政策实施是1921年,与华盛顿会议无关,排除C。
故选D。
12.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A符合题意;凡尔赛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体系,B不符合题意;图片显示的是一战的背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C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九国公约》的有关知识。
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际上进一步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与领土的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等原则。
实则将中国重新置于列强的共同宰割之下。
C正确;《凡尔赛和约》主要是限制德国。
A错误;《国际联盟盟约》宣称国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是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B错误;《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涉及到机会均等,D错误。
综上故选C。
15.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要求选出该材料说法原因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由于五四爱国运动的兴起,中国人民的斗争,北洋政府的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16.A
解析:
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斗争激烈,矛盾复杂,19世纪末,形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意奥匈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终于导致一战爆发,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列表格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导火线、标志、交战集团、重要战役、转折点、结果、性质、影响以及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
17.B
解析:
B
【解析】
A项慕尼黑会议的召开是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不符合题意;B项《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符合题意;C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美国援助欧洲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D项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的重大影响,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
反法西斯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它的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协同作战,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8.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故这是一场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说法不正确,B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1917年4月,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在一战之前,A符合题意;BCD项内容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的表现,排除。
故选择A。
20.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中的时间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和德国的经济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但是德国和美国占有的殖民地远不如英国和法国,这就造成了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引发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主义表格中给出的时间,通过时间判断出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导致的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的表现。
2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21--1922年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内容有: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但没有列入中国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要求,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境地,故B符合题意;《凡尔赛条约》、《北大西洋公约》、《辛丑条约》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点睛】
依据题干信息“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是解题的关键,《九国公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境地。
2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把苏联建设成一个工业化强国,苏联从1928年至1932年,苏联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斯大林模式形成;苏联当时的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跻身于世界一流工业强国之列;苏联工业化建设促进了重工业的高速发展,故C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3.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19世纪末,意大利、德、奥匈形成三国同盟,故B符合题意。
三国协约是英法俄;法西斯同盟侵略并引起二战;北约是1949年成立的,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揭开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序幕,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所以选A。
2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在领土方面规定: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在殖民地方面规定: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在军事方面规定:
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以东50千米不许设防;在赔款方面规定:
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所以此条约内容出自《凡尔赛和约》,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九年级 历史 下第 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 初期 世界 第一次 模拟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