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培训学结范文.docx
- 文档编号:7961401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9.58KB
跟岗培训学结范文.docx
《跟岗培训学结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岗培训学结范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跟岗培训学结范文
跟岗培训学结范文
为期两周的跟岗学习培训之旅已经结束了。
作为幸运的有机会参加培训的一员,我一直在想,我这颗种子回到自己扎根的岗位之后应该如何发展壮大,为自己的学校出一分力呢?
于是,我像唐僧一样,竭尽全力向所在的培训基地学校取经。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回想起这奇妙的旅程,点点滴滴,沥沥在目。
12月4日,我来到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参加了开班典礼,经报到和了解完跟岗学习安排后,第二天,我分别听了吴惟粤教授的《新课程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深化》、刘良华博士的《教师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和郭植梅教授的《学科课程标准结构与内容解读》3个讲座。
这3个讲座都非常精彩,如:
吴惟粤教授说的“万物归我所用”、“数学老师在引导学生时,这条路不通,就想办法绕另一条路”等观点都使我获益良多。
风趣幽默的刘良华博士说“要让英语老师教数学,让数学老师教英语。
因为英语老师教数学,不会教,会多让学生自学;而数学老师教英语,不会说,会让学生多听”。
郭植梅教授则给了我们英语老师一盏明灯,讲授了教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单词分音节拼读的记忆方法、解释了任务型教学法等。
这些讲座的内容,我都录下来了,有兴趣的老师欢迎来我这下载,或者学校有时间组织老师一起观看、讨论、学习也不错。
下午,我们所有的跟岗老师便分成小组被安排到不同的基地学校去,而我去的小学就是广州的百年名校小北路小学。
初来步到,我们几个同行的跟岗老师心情难免有些不安,不知接下来的行程会如何安排呢?
人际交往会顺利吗?
等等。
然而,当我们见到了基地学校的负责人——彭校长,热情的招待,隆重其事的介绍,全校总动员的阵容,真让人很感动,也不少安抚了我们11位老师忐忑的心。
接下来我们的行程都被安排得满满的,校长务必让我们这些跟岗老师们有所收获才安心。
12月6日,我们被安排去听了周丽梅老师的一节英语新授课,其实这一节课周老师早就该上完的,现在已经学期末了,很多老师都在上复习课了,但是学校知道我们跟岗老师的到来,特意留下这节新授课让我们学习交流的。
得知情况后,我们更认真去听课了,绝不能辜负了学校的好意。
听完,在吴副校长的带领下,我们还开展了评课活动,校长要求我们只能说缺点,不准说优点。
但是我们是来取经的,看的都是优点,周老师的课信息量很大,学生的兴趣浓厚,都非常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老师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引导,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真让我受益匪浅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晚上,我们每个跟岗老师都必须认真书写跟岗日志,上传至博客,再由曾丽苏教授及时地审阅和指导。
我们所有跟岗教师的资源都是共享的,在网上我们可以随意观看其他跟岗老师的日志,甚至专家的博文,还可以大家互相讨论交流。
像第二师范学院的古处长说的,在如今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的阻碍不再是距离的遥远,而是你在线不在线。
百年名校,育人为本。
小北路小学不仅仅为我们英语科组准备了很多优秀老师的课例,还支持我们跨学科听课。
幸运的我啊!
于是,我抓紧时间,在听完学校安排的英语课后,也主动去听了很多数学课,还参加了区发展中心的英语和数学的期末复习指导。
小北路小学更努力为我们安排到区里其他学校参加文化交流活动的机会。
在整个跟岗学习期间我们还参加了桂花岗小学的桂花节,见识了天香桂花人的“立”、“真”、“和”、“雅”的风采。
也认识到了学院文化对整个校园管理的重要性。
我曾经在网路上读过这样一句话:
管理10人的团队需要一个领导,管理100人的团队需要一个制度,管理1000人的队伍需要一种文化,管理10000人以上的集体需要的是一种信仰。
从这次桂花岗小学的文化交流会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学校和省教育厅对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视。
此外,我们还有幸去参观了以科技教育为本的旧部前小学,看得出这所小学投入资金是巨大的,它有自己的植物园、科技实验室,还有可容纳千人的室内表演舞台。
真让人叹为观止!
跟岗学习结束了,回归校园,我多想为自己的学校做点什么。
我所在的是一间乡镇小学,办学条件有限,当然不可能把别人所有好的地方都搬回来,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可以在自己学校的条件允许下,针对我们地方的特质,进一步在教学教研、校园管理中不断完善。
很感谢我的学校领导能给我一个这样难忘的学习机会,让我收获知识、收获感动、收获友谊、大开眼界!
xx年12月24日
跟岗培训学结[篇2]
触动、反思、成长
——广东省中学骨干教师培训跟岗学结
惠州市第一中学黄怡婧
xx年10月14日至11月4日,我非常幸运地与省内另外十一名骨干教师到我仰慕已久的教育名师胡兴松老师的工作室跟岗学习。
期间我们听取各个专家共六场的报告和专题讲座,阅读三本教育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共听了二十二节课,其中到珠海二中观摩学习了十一节“全国政治优质课比赛”的课,在深大附中听取了本组学员十一节课。
我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和学员们一起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教学案例分析、进行课题研究和探讨,建立和完善个人教育博客等。
短短20天的学习就要结束了,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受益匪浅、感想颇深。
下面是我这20天来学习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一.触动
——与名师为伴,与同学为友,助我成长!
1.导师的博学、敬业、勤研触动了我。
胡老师是我仰慕已久的名师,在跟岗学习的二十天里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
胡老师是个儒雅的学者型、智慧型的大师,他生活上他幽默、风趣、善于与人沟通、交流。
在专业上,他博学多才、造诣精深。
对经典著作、传统国学、现代教育理念都非常精通,在教育教学、教研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工作上,他非常认真、敬业,做每一项工作他都不厌其烦,追求精益求精。
在我们跟岗期间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工作之外还要辅导我们,每天都要忙到深夜直到把我们作业看完后才休息。
在教研上,他有敏锐的研究意识、自觉的研究追求、执着的研究精神、务实的研究目标、踏实的研究行为、平实的研究风格。
他对教研的坚持让我感动。
2.导师的虚心好学触动了我。
胡老师虽然是个老教师了,但是他非常虚心好学,在和我们一起听讲座、听课时他都非常认真地做笔记。
他不仅好学,而且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很会利用零散的时间学习,哪怕出去旅游他也总是能把所见所闻与我们的学科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
无论是对专业知识还是其它学科他都总是要追根问底,连我们年青人都不会的macromediaauthorware软件他都能精通掌握,让我们自愧不如。
3.导师对青年教师的厚爱与无私奉献触动了我。
胡老师对我们非常热情,很关心我们的成长,经常借讨论、交流的机会激励我们,并教导我们要规划自己的人生,走专业化道路。
对我们的疑问他总是耐心地解答,把他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受益匪浅。
4.专家的精彩讲座触动了我
在跟岗学习期间,我们聆听了胡老师《怎样玩博客》、《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探微》;钱志亮教授《回到原点看人》、梁侠老师《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夏献平老师《教师专业发展之路》的讲座。
每一个讲座都让我们耳目一新,收获很大。
新的教育理念、名师的教育智慧给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极大的启发。
我们经常抱怨学校任务太重,没有精力搞教研,可胡老师的一句话唤醒“梦中人”。
他说:
“如果对待教育科研,能像喜欢打麻将一样见缝插针,像“偷菜”一样梦系魂牵,像炒股一样尽心尽力,你一定会出成效,出成果”。
胡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理解与追求给彷徨中的我指明了方向。
在讲座中他说到:
“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觉——不是高额的薪水与福利、学生的成功与成才、家长的问候与祝福、领导的肯定与肯定与鼓励;而是——对学识的追求、对能力的提高、对情感的深华”。
这燃起我对教育的热情与希望。
胡老师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探微》从七个方面教我们如何做课题:
研究什么问题——选题;准备怎样研究——资料;打算如何研究——设计;怎样进行研究——过程;研究有何收获——结论;什么方式体现——成果;研究情况如何——评价。
每个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胡老师都讲解得很清楚,非常实用,对我而言可谓是雪中送炭。
钱教授知识渊博、幽默诙谐、活泼开放、睿智深邃、真诚动人。
他还反思了我们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中的错误,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教育的弊端:
现代教育体制忽视个体、忽视差异;当代教育是在摧残学生、背离人文精神;现今教育是对人的“异化”;人文教育缺失导致社会。
钱教授还提出了回到人的原点的教育观念,即“接纳:
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承认:
每个人生来就是与众不同的;明白:
没有哪个学生希望自己落后;摈弃: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拒绝: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树立:
五指有长短,做人要厚道;认定:
教育就是个“来料加工”工作;牢记:
“麻袋绣花,基础太差”。
这一讲座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本质。
梁侠老师对思想政治教师的困惑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案例,她说到:
“21世纪的政治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反思教育的能力,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就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反思,善于总结”。
夏老师从困惑、反思与互动三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他的专业发展之路,在反思中他用“静心教书,勤于笔耕”来总结自己取得骄人的专业成绩的原因,在互动中启发了我们今后的专业之路应该从何做起。
6.全国政治优质课比赛触动了我
在跟岗学习的第二个星期,我们来到美丽的珠海二中观摩学习全国优质课比赛,我听取了十一个不同省区送出的优质课。
每个选手各有风采,每一节课都有各自的精彩,她们在教学方法、手段上的创新让我大开眼界,让我认识到政治课也可以上得如此丰富多彩,让学生为之吸引。
课中的不足之处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
5.学员的认真、高效率、高水平、多才多艺触动了我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十二个教师于不同的地方,各有所长,班长黄华林老师睿智、淡定,学习委员黄志刚老师踏实、积极肯干、上课富有激-情,夏建军老师多才多艺,刘小平老师活泼干练……,每一个同学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每一个同学都非常认真地学习、思考,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讨论,在互相学习中促进。
二、反思
——在学习中触动,在触动中反思
1.对教育工作态度的反思
随着从教时间越来越长,也加深了我对这一职业的厌倦。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上课、改作业、出试卷、改试卷的生活,让我有一些倦意,也有一些麻木不仁了,工作态度也自然就不积极了。
而这次的学习却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职业,重新燃起对这份职业的热情。
在今后工作中保持认真、积极向上、勤思考、不抱怨的工作态度。
2.对学习能力的反思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自己是温水中的青蛙,慢慢被“煮熟”直到“煮死”。
从教这么多年,我所读的教育理论、心理学、专业书籍屈指可数,没有博览群书,自然在教学中也是闭门造车,没有创新也就无法收获成功的喜悦。
这次学习让我看到自己的无知,让我看到自己不爱学习、不善于学习的弊端。
走出去看看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走出去和同行比较才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
3.对教学工作的反思
通过听深大附中刘老师和吴老师、全国优质课比赛以及同学的汇报课,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真正上好一节课实在是不容易,这需要反复思考、研究、修改、打磨。
要上出精彩、高效的一节课,需要我们从学情、教材、考纲、三维目标等多方面思考、准备,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轻视。
4.对教研的反思
很长时间以来,我认为做老师能教好学生,让学生学的轻松考的高分就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认为教研是大学教授的事与我们中学老师无关。
工作十多年,写了五篇文章,很多时候思考只停留在想的层面,没有进一步地去和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如果这样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教师匠,仍然和省骨干教师有很大的差距。
要想成为名师,就必须走专业化教师之路。
不仅要把书教好,而且要把教研做好。
三、成长
——在反思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
1.转变思想观念,是助我成长的导航器
曾记得有人说过:
“态度决定命运,素质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
要想今后在工作上有所进步,有所飞跃,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通过学习,我在思想态度上有很大的转变,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对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也懂得为人师,需要处处以身作则,无论是在人生价值观、工作态度,还是在学习能力上我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提高学习能力,是助我成长的助推器
当今社会是知识时代,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学习能力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更重要地是学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成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是我们新时代教师必备的技能,我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博览群书,从书的海洋中吸收知识的养分。
作为承担“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且是充满活力的年青人,在信息化时代里,他们所掌握的信息量非常大,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我不仅要多读教育理论、心理学、专业书籍,而且要多读经典著作、文学、经济、法律、历史、名人传记等各领域的书籍,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
第二,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是学会利用零散的时间学习,见缝插针。
其次是学会利用网络等现代学习工具学习。
再次是学会在与人交流、沟通中学习。
最后是学会向名师、同行、家长、学生学习。
第三,学会反思、学会应用。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和反思,这样才能学有所长,另外学了以后要及时地应用到实践中,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教学相长,是助我成长的舞台
第一,学会听课,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看别人所短,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
在学习之前,我不懂听课应该怎么听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成长。
通过学习,我学会了怎样听课。
首先,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对精彩与不足之处要及时写出自己的看法。
听课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教师的教,重点关注三维目标是否得到落实,新课如何导入,导入是否有创新。
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是否符合“三贴近”原则,问题设计是否有价值、是否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是否从创设的情境中生成知识?
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渗透哪些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
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师生互动如何等。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
其次,听课后要思考和及时地。
把自己的所思所悟及时地用文字记录下来,为教研提供素材与积累。
第二,学会打磨课。
在深大附中高一
(1)班上了一节跟岗学习汇报课,课题是《公司的经营》。
本课的内容较多,通常我们都是用两节课来讲,但学校要求我们用一节课把所有的内容讲完,因此我在备课时绞尽脑汁地想怎样处理教材内容才能完成任务。
经过反复思考和修改,最终确定本课教学设计分为两大部分,企业家之梦第一篇知识启航和企业家之梦第二篇创业实践。
第一篇主要处理企业、公司的基本知识,第二篇处理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和企业兼并、企业破产,第二篇的探究主题是“激扬创业梦想”。
定好大方向后就开始思考探究问题的设计,自己反复思考并和同学交流,把每一个探究问题设计地尽可能有价值、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能让学生从活动中生成知识。
可是上完之后仍然感到有许多的不足,如在第一部分时间上花费太多,导致后面活动不够时间,对有些问题没有讲透。
经过这次上课,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把一节课真正上好是多么的不容易,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与打磨,才能磨出一节好课。
第三,学会课后反思。
以前上完课很少冷静下来思考,哪怕有思考也一闪而过,而这次学习由于每天都要写跟岗日记,迫使自己要动脑反思,动笔写感受。
学会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知识生成等方面去反思、总结,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水平。
4.教研进步,助我腾飞
经过二十天的学习,在专家、名师的启迪下,在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对教研有了新了认识,懂得了教研对促进教学、促进个人成长的意义,懂得应该从哪里着手去做好教研活动。
学会了怎样做课题、怎样写教学反思、怎样写教学随笔,这对我今后的专业成长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总之,这二十天的学习让我收获了知识与见识,让我收获了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智慧,让我收获了友情等等。
二十天的学习一晃而过,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我专业成长之路的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会更加地努力,争取早日成为名师。
跟岗培训学结[篇3]
怎样才是一节好历史课
——省骨干教书培训跟岗学结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周建定
转眼间20天的跟岗学习就这样结束了。
对潮阳、潮阳一中的感觉,20天前的陌生新鲜变成今天的留恋不舍。
潮阳是个文化多元、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来的第一天我拿着相机徒步逛了2个小时,第一次看到一个城市集中了四大宗教,孔庙、道观、天主教堂、菩提佛寺相望想惜,姚氏宗族等祠堂修建得古色厚重,落日下护城河上的东门桥让我体味到一个城市可以如此悠闲美好。
甚至连潮阳的“犀利哥”也那么特别,当我看到他时,他在看书,当我拍他时,他在看我。
走进潮阳一中,校园宁静而又充满朝气,学生很可爱,领导很热情,李老师很负责,历史科组的年轻老师们很敬业,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厚的印象。
2000年毕业到现在,我已经教了十年书,这十年一方面自己的教学日渐成熟成型,但另外一方面,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习惯也日益定型固化,在这个关键时期,能和十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手一起来到李赛娥工作室从新学习,机会难得,我们非常珍惜,白天听课评课,评课时我们认真坦诚扎实真实,晚上一回到酒店就马上关起门来写评课教学反思和学习日志,经常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两三点,周末也不出去逛街,而留在酒店写读书笔记,推敲课题方案。
在备课、评课过程中,我们反复探讨,某一个知识点到底要不要讲,如果要讲,是口头讲还是放到ppt上,如何变大段大段文字为直观的图片、图表或表格,以方便学生;一节课应该投放多少段史料合适,一段史料控制在多少字合适;一节课设置多少个探究问题合适,如何既易操作又具有开放性能真正培养学生思维……
说实话,这20天比原本预想的要辛苦得多,虽然辛苦,但一路上有你,这点苦算什么?
更何况,20天给我们带来沉甸甸的丰厚收获,这里要重点讲一个方面的思考和收获——历史到底该怎么教?
怎样才是一节好历史课?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改灌输为能力培养,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李赛娥工作室老师们在这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尤其是“史料教学法”的运用,改变了以往直接把结论抛给学生的传统做法,既充分利用史料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归纳概括等能力,又培育了青少年“论从史出”重证据的理性意识,避免了盲从武断和偏见,对于公民素质培养意义巨大。
很多课改形式花哨热闹,但考试中学生输得很惨,而李赛娥工作室的“史料教学法”由于它切合了新课标高考的大方向,并注重实效,因此,所以在高考中,学生不但不会因为课改而考试吃亏,反而只会大显身手!
因此,在后面的公开课里,我们几位参与学习的老师活学活用,也都大胆采用了“史料教学法”,均取得较好效果。
通过交流,老师们都认为历史课,首先要有意思、有趣味,调动学生的兴趣,尽量幽默风趣、生动点,学生一天到晚上课多累啊,你的历史课就别再让学生太受罪了;
如何让历史课轻松、有趣、好玩呢?
综合老师们的经验有如下可供借鉴的小技巧:
1.把课件尽量做得图文并茂,多图片,少文字,
2.控制幻灯片数量,一节课主干幻灯片不要超过16张。
3.尽量用图片、图表、表格等替代大段大段文字;
4.上课不同于书面考试,尽量少用抽象表述和过于专业的名词,如果一定要用,最好以生动的故事、比喻跟学生解释;
5.如果角色扮演法不好操作,可以多用情景代入法
当然,趣味性只是个调味品,一节课如果只是停留在趣味,那听多了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所以我们觉得好的历史课还要能帮学生考高分!
从现实来说,高分才是王道,高分才是硬道理!
因为只有高分,你才能许学生一个未来,你才能帮学生考到他(她)理想的大学!
帮学生考高分是教师对学生和家长、学校应负的义务!
如何考到高分呢?
综合王溅波专家的讲座和老师们的交流,基本形成如下共识:
1.尽量把笔记(主干知识)简化,不要让学生什么都背,背死可怜的他们
2.引导学生研究记忆的技巧、检查学生记忆的效果(每个单元考笔记),帮助学生克服记忆疲劳厌烦情绪,调动大家记忆的热情(公布前八名和表扬进步最大的前几位);
3.每上完一个单元、一课,做高考真题,研究读题、分析试题、答题技巧;从学生答卷,分析问题所在,帮忙一起校正改进;
4.答题时点多面广句短,不要用被动句、复合句,每句话最好不要超过20个汉字
5.注意总结结构和规律,思维的最高层次是发现结构和规律
有老师提出,如果只是应试教育,那我们的教育就是畸形的,从长远看是害人的。
所以,我们提出教学第三个关键词是:
思想性
历史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就一点意思没有,历史真正学入门了,会发现我们象一个超级侦探一样,努力追寻历史真-相!
当然,这需要我们首先对教材的东西,要多追问质疑,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是观点看法?
他凭什么得出这个看法结论,他的依据和逻辑是什么(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避免想当然的武断、偏见)?
当教材把一个人一个事吹上天,只有伟大、只有好处时,就应该停下来反过来问一句:
真的这么好吗?
幕布背后会不会有相反一面?
有没不同、相反的评价,他们的依据又是什么?
逻辑是什么样的?
当教材狂踩贬损一个人一件事时,就应该想想,这个人这个事有没好的一面?
有没值得同情谅解的地方?
我们在贬损嘲笑别人时是否缺乏体谅?
我们嘲笑古人、他人,我们自己又做得如何?
此即,我们的思想要独立、客观、理性!
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们观点相互交锋,相互听取、表达交流,只有思想多元才能促进对一个历史、现实问题思考的成熟和深刻。
总之,在李赛娥老师工作室的精心组织和严格要求下,此次跟岗学习受益良多,我们在历史观念和教学理念等方面均有相当深刻的改变。
尤其是在“如何上好一节历史课”问题上,有了深入认识,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材料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对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对于历史课堂趣味性、思想性和实战性的统一等问题有了新认识。
和包括工作室成员在内十多位优秀同行二十天的交往,既让我看到他们渊博的知识,敬业的精神,谦逊的为人,又让我感受到他们的爽朗、幽默和浓浓的人情味。
可以说,20天的跟岗学习,既收获了专业的精进,又交到了很好的朋友!
谈到遗憾和不足,首先是由于没有带电脑过来,导致很多时候很好的一些思维火花,没能及时记载下来变成教学日志,有些教学反思和学习日志质量不是很满意。
还有就是时间匆忙,潮阳一中历史科组部分老师的课没有听成,非常遗憾!
跟岗培训学结[篇4]
——参加市百千万培训华师附小跟岗学结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第二小学屈倩清
按市百千万人才培训项目跟岗要求,xx年4月8日至12日我来到华师附小开展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
本次跟岗时间短,但任务非常重。
完成理论学习、课例研究、反思总结等任务,还需要每天写详细的学习日记、听课记录等,还需要在小组交流中初步发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参加本次培训都是市内有突出表现的小学科学老师,细细数来,唯有自己是比较薄弱的。
正因如此,才收获无数精彩。
一、精彩的课堂
虽然说本次跟岗培训主要任务是发现自己的教学风格,跟岗课例按常规课来上就可以了,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几天的课中有很多精彩的课例。
如朝天路小学的苏爱美老师的课例《动物的生命周期》。
苏老师以其简洁明了的教学风格让学生收获动物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
海珠区江南一小的李首华老师执教课例《谁先迎来黎明》李老师以其自身扎实的知识对时区问题进行剖析。
旧部前小学李昕老师执教《时间在流逝》,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训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