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说课稿.docx
- 文档编号:7959562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9.47KB
信息技术说课稿.docx
《信息技术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说课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说课稿
信息技术说课稿
发表日期:
2004年9月1日一、说教材
1、地位:
本章节采用是浙江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必修)——信息技术教材。
资源管理器这节是学习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最基本部分,真正要成为一名电脑小管家必须从这里入手,同时作为电脑使用者,必须合理安排和有序组织自己的软硬资源。
2、教学目标
a、资源管理器功能——管理Windows98系统全部软硬件资源
作用——方便对文件、文件夹进行操作和管理
反应——Windows98系统文件和文件夹采用树形结构
b、在资源管理器中利用多种方法熟悉等
3、教学重点——对资源管理器的理解
——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建立、重命名、删除、移动和复制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区分采用鼠标左键拖曳方法在同盘、异盘的差异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教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少,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达到教学效果。
同时,老师在教法中一定要引申出许多问题让学生思考。
因为根据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特点,老师教的知识在一定时间内会过时,必须要教会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观察。
(如Windows98系统采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软硬件,那么Windows2000、XP等采用什么软件进行管理软硬件呢?
或者学了资源管理器这张节后,大家回去了解一下自己的电脑被你管理的怎么样,是不是合理?
)
2、学法:
从学生上机时间占总课时的70%出发,采用练习法、发现法、观察法等,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4小组,在每组中选出一名电脑较好学生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纪律等;这样更能让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学生更能发挥主体作用,老师负责组织教学、检查总体、指导个别等,这样调动课堂气氛,形成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热情和对电脑的兴趣。
三、说媒体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把资源管理器窗口制作成课件进行介绍,及多种方法进行对文件、文件夹操作以板书形式进行归纳,让学生有直观认识
3、对象:
高一学生、时间:
45分钟
四、教学思路和过程<分成六步骤>
(一)介绍资源管理器——时间8分——以课件形式——老师活动
a、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管理者,既要管理计算机硬件又要管理计算机软件,Windows系统又是利用什么来管理资源——资源管理器
b、打开资源管理器的多种方法
c、资源管理器作用、功能——非常有序管理自己文件、文件夹,同时对自己硬件的了解
d、资源管理器窗口与其他窗口的异同点:
左边子窗口——体现树型结构,右边子窗口——展示内容
(二)在资源管理器中对文件和文件夹建立、重命名、移动和复制(采用鼠标右键)
——时间4分——老师演示、学生观察
a、文件和文件夹建立、重命名(采用鼠标右键)
b、文件和文件夹移动、复制(区别、鼠标右键方法)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时间15分
a、(老师指导个别差生)资源管理器打开多种方法及功能和作用
利用右键完成新建、重命名、复制和移动操作
b、发挥小组作用(每组一个任务)
①新建多种方法(如何把文件的扩展名显示和隐藏)
②重命名多种方法
③移动多种方法
④复制多种方法
c、让学生演示(充当小老师角色,每组一个代表)
(四)总结学生演示内容并补充讲解——时间8分——采用板书归纳法
a、归纳法,尤其要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并得出结论
b、同一盘符左键拖曳是移动,不同盘符左键拖曳是复制(让学生学会观察)
c、对同盘、异盘左键拖曳,都是针对数据文件,而程序文件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自己动手?
d、文件、文件夹删除、还原、彻底删除的讲解(采用形象的比喻方法)
(五)布置课堂任务——时间8分——小组长检查——老师个别指导
题目要带有阅卷功能,并且具有奖励(采用不同形式的flash动画进行奖励)
(六)总结/思考——时间2分
a、每位同学回家之后,根据今天学习内容,把自己家里的电脑整理一下,如某某软件要安装在D:
\什么目录下?
音乐要放在哪个目录下?
图片要放在哪个目录下?
等等
b、同一盘符左键拖曳是复制能实现吗?
不同盘符左键拖曳是移动能实现吗?
c、快捷方式作用、如何建立?
____________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今天说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_______册第_______单元_______课《_______》,是一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章,本单元是_______单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_______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
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
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水印的制作》说课稿
作者:
程仁华
【教材分析】
“水印”是Word97/2000中的一种特殊效果,它是对WORD中“页眉/页脚”的扩展应用,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对“页眉/页脚”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所以尽管在现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安排这一知识点,我仍然把它作为一项提高训练的关键内容。
本课的知识基础是对Word的文本编辑中各项功能基本掌握,尤其是对插入对象、页眉页脚的操作已经比较熟练。
本课的重点是对“水印背景”的理解,可以通过水印和“页眉/页脚”的特性相同来加以突破;本课的难点是制作水印背景的方法,主要是制作步骤较多,且先后顺序不容颠倒和遗漏,需要通过示范、讲解和学生记忆并付诸实际操作验证加以突破。
【教学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因此,本课的教学我采用“示范+实操”的方法,具体来说,主要有演示法:
教师通过投影设备将操作步骤及方法演示给学生看,以及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操作演示给其他学生看;观察法:
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讲授法:
教师在示范和指导过程中,对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操作技巧等讲解给学生听等。
【教学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切入正题,在新课导入阶段,我选用了最简单、最直观的一种方式,即让学生欣赏一篇带有水印背景的精美文档,引导学生观察水印背景与一般的插入图片有何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新课的讲授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然后引入“水印”的概念,以下定义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水印”的特征,并引导学生回忆“页眉/页脚”的操作,点明“水印”在“页眉”中,并具有“页眉”的特性。
由于学生只需要掌握水印制作的一般方法,所以对“水印”概念的讲述宜浅不宜深,宜粗不宜细。
本部分费时不多,2~3分钟足矣。
第三步进入水印制作阶段,通过前面的示范和讲授,学生对水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因制作水印背景的操作步骤较多,且要求顺序不可颠倒、步骤不可遗漏,故对制作方法教师采用示范教学法效果较好:
教师将一篇不带水印的Word文档打开,一边操作示范,一边向学生讲解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记录操作步骤。
制作步骤虽然繁多,但由于学生已有Windows及Word文档编辑的基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控制系统(一般机房都有安装)或投影设备,将操作过程呈献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理解并记住操作的步骤。
示范完毕,学生是否已记住了呢?
接下来,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一起来回忆刚才的操作步骤,并加以更正、总结和归纳,并再次强调注意事项,如一定要先隐藏正文文字;一定要设置文字与水印对象(图片)不环绕等等。
到这里,讲解示范阶段已经完成,时间还剩下30分钟左右,学生早已跃跃欲试,应该进入关键阶段——实践操作练习了。
此时,教师只要将制作水印所需的图片文件存放的位置告诉给学生,接下来则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加强巡回指导,并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分类并记载下来,择适当时机个别或集中讲解,但不宜过多打断学生操作。
大约15~20分钟后,绝大部分学生已顺利完成水印的制作,此时,教师则利用3~5分钟的时间,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加以演示,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杰作,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最后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作一简单小结,同时指出水印制作的对象不仅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自选图形、艺术字、剪贴画及艺术图案等,并布置课外操作实践练习:
制作一幅带有水印背景,且水印与正文文字内容相符的精美文档,以巩固本课时的学习,从而结束本课时的学习。
【课后综述】
本节课讲授的是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内容,在平时的操作中很少用到,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陌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我注重了导入时的激趣引导、讲解时的浅显易懂、操作时的悉心指导以及评价时的中肯准确,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水印制作的方法,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间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问题,充分表现出了学生的创造性。
“表格设计”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教学目的: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word这个主题的展开。
学生在学习了word中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后,继续学习word中的另一些重要的操作,加深他们对于word的了解,更能体现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特点。
本课是word中的“表格设计”,具有6个部分组成,上一节课已经讲解了前4个部分,这节课主要再深入讲解一些word中对于表格的操作方法。
“表格设计”这一课的内容循序渐进,内容慢慢深层,从表格的建立到表格的润色,十分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学生在学习了新内容的同时,更加加深了对于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特点的认识。
2.2.教学目标:
对于本课教学,重在对表格的一些更深入的操作,以及表格的润色。
基于以上认识和教材前后联系和意图,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二个方面。
⑴.认知结构目标,获取表格的新知识,并让学生能把理论跟实际联系起来,能为他们平时生活常用的表格来建一张表格。
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在培养科学素质中提高计算机能力,不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努力实现知识上的迁移。
2.2. 重、难点
⑴.掌握表格的合并和拆分的方法。
⑵.熟练掌握对于表格的润色的操作方法。
二、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方法恰当,才会有效。
我采用直观教学法,从“感知模仿迁移运用”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学生理解操作方法,更能运用操作方法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
首先,教师应创造一种语言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会并掌握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地。
四、教学程序
第一步:
复习。
指定学生进行操作演示,了解学生对于上一节课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在操作中,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把机会尽量让给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学生,鼓励他们一开始就尽可能的参与课堂教学,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第二步:
信息输入。
也就是直观教学法,详细地对学生讲解对于表格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积极思考。
1.表格的合并及拆分
选定第一列的第一、二行单元格,然后选主菜单上“视图”—“工具栏”—“表格与边框”,打开浮动工具条,单击“合并单元格”
,这样,这两个单元格就合二为一了。
同样将第二列的第一、二行单元格合并,再将第一行的五、六列合并。
2.拆分,操作步骤基本同上。
3.表格的润色。
⑴设置表格线颜色
为了显示出表头部分的表格线,可以将表头的表格线设置为与斜线相同的绿色。
选定表头的所有单元格,打开“格式”菜单,单击“边框和底纹”。
然后在“打开“格式”菜单,单击“边框和底纹”。
”中选择“鲜绿”。
接下来注意要点击右边预览图的中心,使方框中纵横的两条线变成绿色,才能使选定的颜色更新。
注意:
现在的“应用范围”是“单元格”。
完成后,单击“确定”。
⑵.设置表格的底纹
选定单元格,打开“格式”菜单,单击“边框和底纹”。
选择底纹选项,然后选择所需要的颜色,完成后,单击“确定”。
第三步:
实践。
学生在掌握了具体操作方法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训练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新知识,及时发现知识上的漏洞,并及时加以补充。
第四步:
反馈。
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什么问题,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做到用详细,带有鼓励的话语去讲解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的对话中,进一步理解新知识。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了解学生的在实践中的困难,为学生,顺利地进行学习获得成功的结果奠定基础,特别是对于后进生,采取具体的措施,以免引起消极态度。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宽松、自然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工作表编辑》说课稿
瑞安中学边楚女
一、一、 说教材
《工作表的编辑》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三章表格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中的第三节内容。
它是前面两节中某些铺垫的延伸,并贯穿了EXCEL以后整个的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EXCEL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
(这一节教学安排两课时,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第一个课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工作表的编辑方法,掌握一种编辑方法,教学地点在多媒体教室;第二个课时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深入掌握工作表的各种编辑方法,教学地点放在机房。
)今天围绕第一课时进行说课。
根据这样的教学安排,我确定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EXCEL工作表的六类基本编辑方法,
熟练掌握每类工作表编辑的一种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
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觉悟目标:
通过国产汽车的变迁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
复制和移动、单元格内容的修改;
难点:
区分复制和移动、清除和删除单元格的操作差别。
二、二、 说教法
通过学生已经学过的物理学知识(课程整合)创设一个各种类型汽车起动和刹车的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总任务,然后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与工作表编辑的各种操作有机结合(任务驱动法),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三、三、 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一个个子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分层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四、 说教学过程
(说明:
为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教学内容顺序作了微调。
)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用三种型号的桑塔纳汽车起动和刹车这样一个情境(可以由FLASH模拟一个场景),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物理学知识,提出总任务,导入新课。
(总任务:
如何科学描述这些物理状态?
)
2.把总任务分解成子任务,子任务与工作表的编辑有机结合。
(1)子任务1:
在原始汽车起动表格的基础上,创建汽车刹车的表格。
------引入单元格的复制。
(2)子任务2:
比较汽车起动和刹车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区别。
----―引入单元格内容的移动。
(3)子任务3:
单是这样的一组数据,能比较出汽车的性能吗?
------引入单元格、行、列的插入。
(4)子任务4:
你能把“初速度、末速度、时间、加速度”改成英语吗?
-------轻松引入单元格内容的修改。
顺便改正错别字。
(5)子任务5:
由于普通型桑塔纳轿车没有安装ABS紧急刹车装置,现已停止生产,所以要从表格上取消。
-------引入单元格的清除和删除,并比较它们的区别。
(注:
原始表格、复制后表格、移动后表格、插入后表格、修改后表格、清除后表格、删除后表格见原始的“说课.xls”文件)
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巧妙分散难点。
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适时穿插课堂讨论、学生上台操作等交互活动。
3.总结巩固
整合各个子任务,提出共性的地方,比较个别差异。
留5分钟时间指定某一种方法让学生完成刚才各个任务的操作,从而串联整个教学内容为一个整体。
4.布置作业。
五、五、 板书设计
第三节第三节 工作表的编辑
一、 复制单元格1、剪贴板方式2、鼠标拖曳方式
二、 移动单元格1、剪贴板方式2、鼠标拖曳方式
提示:
复制单元格和移动单元格的操作区别
三、 插入单元格、行、列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四、 修改单元格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五、 清除单元格
六、 删除单元格
提示:
清除单元格和删除单元格的操作区别。
《选择编辑器》说课稿[吴艳丽]
一、说教材
《选择编辑器》这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试用)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新课标实施以来,信息技术的教材也发生的非常大的变化,本册关于word软件的学习教材真正的体现了任务驱动学习法及学习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因为整册教材由始至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制作电子杂志”。
每一课内容之间环环相扣,逐渐深入。
本课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几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比较,选择出编辑器word软件。
并初步掌握在word中输入文字,对文字进行格式的设置和保存文档的基本操作方法,其中穿插学习了word帮助的功能。
我认为,本课是完成整册教材的基础部分,这节课虽然只是选择编辑器,但是以后所继续完成的每一项任务,进行深入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本节课选好的编辑器word软件进行的。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是全册教材的重中之重,为以后完成电子杂志的制作起到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几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比较,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要领,初步认识另一种文字处理软件word。
技能目标:
1、软件的启动。
2、word文档的保存。
3、word中文字格式的设置。
4、word帮助的应用。
情感目标:
让学生初步形成文字格式的美学标准。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几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比较,掌握在word软件中设置格式的方法,选择出目前使用到的比较好的编辑器word,学会对文字进行格式的设置。
教学难点:
熟练的运用设置格式的方法对文字进行修饰。
四、说学生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在记事本中对文本进行简单的编辑。
部分学生对word软件已有初步了解。
对于本课的学习,还存在着一小部分学生认为word软件曾经接触过,已不再是新鲜内容,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
对这部分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分层设计要求。
(在练习中体现出来)
五、说教法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课程特征及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法,类比对照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及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学法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所以,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我的学生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操作实践法等。
以上我所列举的教法和学法,都是根据本课的实际需要简要地进行概括的,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会对以上的教法和学法进行说明。
七、说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我认为,本课时教学设计应注意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因此,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导入: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导入设计至关重要,首先要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我先转播大屏幕:
并向学生说明:
各位同学,上一节课我们班级组建了6个编辑部,并且拟订了第一期的编辑计划书,这些计划书也由各编辑部的负责人输入到了电脑里。
经过整理,我把各编辑部的名称做了一个列表录入到了电脑,但是老师分别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文字处理软件,这时显示出记事本输入的“编辑部名单”和word文档输入的“编辑部名单”请学生比较这两种文字处理软件有什么区别呢,谁能能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那么大家觉得哪种软件比较好?
我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
让学生在类比对照法的学习下,发现新知识,如:
1、学生就会对比出记事本与word软件这两个软件窗口的区别。
2、在仔细对照下,又发现了分别录入在两个软件中文字的变化,学生直观鲜明地感觉到word软件里文字的美观,并且还有一些图片把整篇内容修饰的大方得体。
word软件中的部分功能带来的强大的震撼力。
此时强烈的激起学生“我要学”的欲望。
2、引入课题:
大屏幕转播课题名称:
选择编辑器(word),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体会word文字处理软件带给我们的喜悦。
(二)探索新知(布置任务,逐个突破重难点)我把这一部分分成五大任务来完成。
任务一:
如何启动word?
1、动手尝试,如何启动word。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旨在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windows中的软件都具有相同的界面风格和操作方法。
2、学生演示启动word软件的方法。
(任选一学生演示给其他学生看)
3、教师小结:
(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演示法,边介绍边演示)点出启动word的基本操作步骤。
任务二:
启动word软件后,应先建立一个文档,新文档建立好,同学们要学会养成“保存”好习惯!
提出:
保存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要保存?
这一环节直接从提问入手,激发了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