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课题研究计划.docx
- 文档编号:795950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8.11KB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课题研究计划.docx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课题研究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课题研究计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课题研究计划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负责人:
语文组梁艳艳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及意义
作业是教学的延伸环节,是巩固知识、培育能力、发展个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平台,是反馈有效教学和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参照,是引导学生学习进步的阶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载体。
然而,由于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师资水平相对较低,观念落后,多年来,农村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在设计上仍然只注重如何“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
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
这种封闭的、僵化的、单一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另外,农村孩子家长的知识水平相对较差,对于孩子作业德概念只是有或者没有,写或者不写,只要是不动笔或者少动笔的都视之为没有作业,有些老师迫于家长的要求,尽管内心不想布置这类作业,但总是不得不找点儿抄写的任务去应付“作业”。
有些课文、句子、词语抄了一遍又一遍,学生抄得烦了,老师布置得也腻了,但还得布置,因为要向家长交代。
语文作业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负担。
基于此,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我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作业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实效性,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二、课题摘要
小学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延伸,应该精心设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感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应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本文从当前农村小学的学生作业的现状出发,试图从中探究出相应的策略。
课题总体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
并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方式。
课题研究的重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创设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作业兴趣。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其作业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发现,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阶段,学会创造性学习。
课题的研究主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
规划设计阶段。
第三阶段:
作业有效设计的实践操作阶段。
第四阶段:
结题推广阶段。
三、成立课题小组
1、课题研究时间:
2010年9月—2011年7月
2、研究分工
观察、听课:
全体成员
分析、研究:
梁艳艳王翠芳权小燕刘彩娥
交流、探索:
梁艳艳王翠芳权小燕刘彩娥
观摩课:
梁艳艳王翠芳
记录:
梁艳艳
撰写结题报告:
梁艳艳
四、研究框架的建构
(一)研究内容
1、尝试改变作业的形式,注重灵活多样,听说读写并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3、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
教师采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研究对象
本校低年级的学生及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准备阶段:
调查分析、文献法、问卷调查
实施阶段:
行动研究、个案跟踪研究。
总结阶段:
经验总结。
(四)实验原则
1.全体性原则
本实验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全体学生都收益。
2.全面性原则
实验的操作过程首先从作业设计开始,但作业不是唯一的目的。
在这个实验中,作业设计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在优化作业设计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主体性原则
这项原则就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采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和读写兴趣,作业成为学生的需要。
4.激励性原则
抓住学生的积极心态充分发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做作业的快乐中去。
五、研究的过程
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课题实施的有条不紊,我将实验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确立课题
2.选定实验班
3.做好课题研究前的测试与信息搜集
4.实施细则、计划
(二)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理论学习--对学生作业进行心理分析、找到作业设计的切入点;
收集资料--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活动
学习方法:
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活动,写学习体会,推动活动步步深入,使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阶段:
1.调查语文作业现状及原因
2.作业形式体现多样性的处理
①依学生能力分层设计
作为老师,布置作业最头疼的是学生能否完成作业的问题,而不写作业的学生归结原因大致有这么几种:
一种是学有余力的同学认为重复的作业是很枯燥的;二是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可能有很多题不会做;三是一些个性懒惰的同学看到作业就产生畏难情绪。
所以,没有层次的作业会让部分同学不爱写作业。
此外,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差异是存在的,有差异的学生做着无差异的作业,也势必会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受不了。
针对这些情况,在布置某些作业时,就根据所学内容,把作业分成两种或三种难度,分别布置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得其乐,特别是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再对作业产生反感的情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②抓住课堂教学目标,选定合宜的作业。
教师要提高作业与目标的相关度,使作业成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检验途径。
应该时刻关注文本独特的语言现象,在教学目标指导下设计作业,创造性使用作业本。
使语言训练随着年级提高不断螺旋上升。
许多教师选择教材配套的一些补充练习作为布置作业的主要内容,然而,补充练习中的作业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程度不高,甚而有些题目无益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要善于选择或定制合宜的作业题目,剔除可有可无的作业题。
③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
语文素养“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因此,要提高课堂时间里的作业效率,及时指导反馈,课后回忆巩固,达到既定目标。
④作业设计要注意实践性
在设计作业时,我们要做到"三"结合:
一要结合家庭生活,让家长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如给家长当"秘书",为家长写家庭档案,写书信等;二是要结合所学教材,设计作业,可以绘画,可以实验,可以制作,可以查阅收集等;三是要结合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可以让学生模仿商人推销产品,可以为某条宣传找错别字,可以做一些社会调查,在重大节日来临时,布置一些可操作性的题目,如:
又到传统端午节了,可以动手包粽子,做香囊,搜集诗、办手抄报等,这样让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生就会乐于写,也能学得生动活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提高 小学语文 作业 设计 有效性 课题 研究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