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
- 文档编号:7953739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761.29KB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山西能源基地的机遇与挑战
1.能源资源的分类
补: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关系图
补:
判断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技巧
一是根据定义:
只要能够循环利用,不断更新的能源就是可再生的
只要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形成,而且用一点少一点的就是非可再生的
二是根据分类:
除矿产能源外,其他的都属可再生能源
2.山西能源基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非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
(2)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
(3)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性
3.地位——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二、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大、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开采好)
①储量丰富
②分布范围广(全省40%有煤田分布)
③煤种齐全(10大煤种)
④煤质优良(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
⑤开采条件好(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含有煤层气)
补:
山西主要的煤田和煤矿
(1)山西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2)主要的煤田有:
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河东煤田,其中面积较大的是沁水煤田和河东煤田;
(3)主要的煤矿有:
大同、平朔、阳泉、西山、霍州、晋城等。
补:
诗歌记忆煤田位置:
河东煤田黄河东,沁水煤田沁水中,霍西煤田霍州西,宁武煤田北大同。
2.市场广阔
①能源消费大国
②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
③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①邻近主要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输电距离较近②有众多铁路线通过,交通比较便利
补:
我国铁路的“三横五纵”
南北向(五纵):
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西向(三横):
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①扩大开采规模②增加产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②发展炼焦业,向外输出焦炭
补:
山西能否发展黄河水运?
(1)黄河在山西段位于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运
(2)黄河水量不大,季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运输比较困难。
补:
简图法记忆晋煤外运
补:
输电和输煤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故两种方式长期并存。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运输成本
资源消耗
输煤
劣
优
劣
优
输电
优
劣
优
劣
四、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初期
2.六五时期开始——产业结构调整
①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②由原料工业逐步代替采掘工业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对比项目
能源综合利用前
能源综合利用后
产业结构
单一结构
多元结构
主导产业
煤炭工业(采掘)
原料工业(能源、冶金、化工、建材)
能源综合利用
程度低
程度高
输出产品
原煤输出
电力、煤气和液化气、焦炭、
钢材、铝制品、建材、化工产品
结果
经济效益低下,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提高了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链
原煤生产→原煤输出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补:
比较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地区
区位条件
交通条件
山西
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工业中心(北京、天津、郑州、洛阳、武汉等);与大城市(上海、沈阳、武汉)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
内蒙古
东部地区
居我国北部边陲,与其他大区联系较差,但东部紧邻我国东北重工业区,南部与天津、北京的距离较近
有京通线联系京津地区,有滨州线通往东北地区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造成生态问题和大气污染问题
2.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
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
①废水:
沉淀净化
②固体废弃物:
煤矸石→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煤泥→干燥再利用
③废气:
做好消烟除尘工作、营造防风林带
例:
废弃物利用技术
知识结构
3.1易考点
1.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2.山西省煤田、煤矿的分布位置
3.山西省煤炭的资源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方面,综合治理的三条产业链,环境保护的措施
4.山西省晋煤外运的三条铁路
补:
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综合比较
德国鲁尔区
山西能源基地
开发
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丰富,市场广阔
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水源不足,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生产
结构
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煤炭、钢铁、机械、电力、化学,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是其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正在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存在
问题
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传统产业衰落,环境问题明显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
综合
整治
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治理环境污染,拓展交通
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治理环境污染
产业链
原煤生产-原煤输出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河流
1.河流与人类的关系
河流————人类的摇篮。
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
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
现在大河的两岸多是人口稠密、城市稠密的地区。
(1)流域——整体性
流域又称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总称,一般指地面的集水区。
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为分水岭。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2)水系
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又称河系。
它汇聚全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湖泊或消失在荒漠中。
河流水系由干流和一系列支流组成。
一般将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
依次类推。
补:
如何认识流域的整体性特征
二、河流开发的自然背景
1.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开发利用方式和方向
2.田纳西河流域概况
(1)位置:
位于美国东南部
(2)流域范围: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全长145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
补:
简图记忆田纳西河概况
3.自然背景
(1)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较大(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
利:
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
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突出。
补:
分析一条河流水力资源丰富与否的思路
一是看河流的水量大小;二是看河流落差的大小
(2)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3)水系
优点: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水量丰富;③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缺点:
①河流落差较大;②水量很不稳定
(4)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补:
田纳西河在国家航运体系中的地位
(1)田纳西河流域遍及7个州,航运能联系4个州;
(2)田纳西河通过密西西比河联系全国大部分地区;
(3)通过密西西比河进入墨西哥湾,可发展河海联运。
总之,田纳西河流域的各州可通过田纳西河联系全国其他地区,并且可通过田纳西河出入美国的东南部。
补:
如何分析影响河流内河航运的因素:
水量;水量变化;经济发达程度
水量越大,水量变化越小,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内河航运越发达。
补:
流域的自然背景与利用方式、开发方向的关系
知识点小结
位置
发源
注入
所经地形
气候
水系
水文状况
矿产
美国
东南部
阿巴拉契亚山地
俄亥俄河
山地为主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发达,支流众多
水量不稳定,夏秋少,冬春多
煤、铁、铜、磷、锌、云母
三、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
经济活动:
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蔬菜。
影响:
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整个流域山青水秀,森林繁茂。
2.19世纪后期
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3.20世纪30年代初,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补:
流域19世纪后期的开发及其后果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综合开发的总体构想
流域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利用与治理;田纳西河的开发核心:
河流的梯级开发(TVA)
2、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
(1)防洪:
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
(2)航运:
通航里程长;联系范围广;经济效益高
(3)发电
类型:
水电、火电、核电
影响:
①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②促进流域高耗能工业的发展(炼铝、化学工业),两岸形成“工业走廊”
补:
建水坝对航运的作用
补:
水电、火电、核电的分布
①水电站的建设条件是落差大的河段,因此水电站大多分布在河流的上游。
②火电和核电因为需要大量的生产用水和冷却用水,大多分布在水库附近、水源充足的地区。
③核电的适应性强,又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用电量大的中下游河谷平原上。
(4)提高水质
(5)旅游:
(6)土地利用:
建立保护区,调整农林牧,稳定河湖线,恢复采矿区。
补:
误区1.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与我国长江流域相似,误以为气候特征也相似。
气候类型:
田纳西河——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我国长江流域——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田纳西河——冬、夏季气温都较低,降水夏秋季少
我国长江流域——雨热同期
2.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棉花的生长。
棉花:
喜温、好光、生长期长。
高温多雨的气候会使病虫害增多,容易烂棉桃。
世界著名的棉花产地大多具有光照充足、气候干旱、水源丰富的特点,如中亚、埃及、我国的新疆等地。
田纳西河夏秋季降水较少,正利于棉花后期的生长和成熟,而田纳西河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所以成为美国的棉花带。
3.梯级开发是所有河流开发治理的核心。
梯级开发是一种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力资源的方式。
田纳西河、珠江红水河河段、黄河上游河段(刘家峡一带)都完成了梯级开发,而长江三峡的开发利用和治理完成的是一级开发。
结构图
3.2易考点
1.河流各部分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2.判断河流水力资源大小及航运条件的根据
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综合开发的几个方面
4.凌汛发生的条件
补:
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河流的基本特征
1.河流的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流向——“水往低处流”
如: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如:
塔里木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河流由周围流向盆地中央。
(2)流程长短——“源远(才能)流长”
受降水量,地域范围,地形地势的影响
流域范围越广,容易发育成大河;高原、山地多,地势起伏大,有利于大江大河的发育。
如:
台湾无大河的原因——面积狭小
如:
澳大利亚无大河的原因——气候干燥,高原、山地少,地势起伏小等
(3)河道状况
上游:
多流经山区,流差大,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
下游:
多流经平原,流速慢,河道宽广,利于灌溉和航运
(4)河网密度——与降水和干湿状况、地形地势有关
如:
平原广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丰富地区,径流发育,河流众多,河网密度大(如西欧、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5)河流性质
山地型河流:
河断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如日本的河流)
平原型河流:
流速缓慢,水量稳定,航运价值高(如莱茵河、亚马逊河)
2.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
(1)水量和水位——受气候影响
如:
季风区的水量水位变化都很大,而且越靠近北方,水位变化越大。
如:
欧洲和热带雨林地区的河流,水量和水位大小的变化则较小。
(2)水源补给类型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外流河:
以雨水补给为主,冰雪融水补给为辅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流河: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为辅
(3)汛期和凌汛
①汛期:
外流河直接由降水决定;内流河主要受气温高低影响
②凌汛:
河流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位于中高纬,要有结冰期;二是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如:
黄河的上游和下游河段,俄罗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河流,都有凌汛现象的发生
(4)结冰期——冬季气温0℃以下,才有可能出现结冰期,且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
(5)含沙量——与降水强度、植被状况、地形起伏、表层岩性特征有关
如:
地形崎岖(流速快,冲刷强),植被条件差,降水强度大且多暴雨,表层土质稀疏的地区,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3.河流的开发利用
(1)航运价值——自然条件(气候、地形),人文条件(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
如:
欧洲西部——世界内河航运最发达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多雨,水量多且变化小),
平原(地形平坦,落差小),
沿岸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运输量大)
如:
我国长江、黄河上游——不利于通航(流经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如:
我国东部季风区——季节性通航(降水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
如:
南美亚马逊河——航运价值不大(水量大,水位深且平稳,但流域内经济落后,人烟稀少)
(2)水能开发——地形和气候
首先,降水量要大,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河流的流量大
其次,地势起伏要大,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
此外,水能丰富的地区,不一定都适合建大型的水电站。
如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蕴藏量极大,但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建设水电站投资巨大,工期漫长,对技术要求很高,目前山不具备开发条件,故没有建设大型水电站
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可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淹没农田、居名点以及文物古迹,搬迁费用巨大,还可能改变库区的生态环境等。
(3)其他效益
包括供水、灌溉、水产养殖、旅游、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效益。
同时河流的泥沙沉积还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4.河流的综合治理
(1)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自然原因: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集中、汛期延长,支流多、流域范围广,湖泊面积小、河道弯曲
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围湖造田等不合理活动
(2)洪涝灾害的治理
上中游地区:
修水库,加强植被的保护,平整土地,或打坝淤地,防治水土流失,减小河流的含沙量
下游地区:
实施退耕还湖、开挖新的入海河道、加固大堤等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 区域 自然资源 综合开发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