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7950237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3.23KB
春季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教案.docx
《春季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季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教案
7忆铁人
一、教材分析
1.《忆铁人》是一篇人物回忆,课文通过铁人在一次检查托儿所工作中知错就改的事例,表现了铁人关心群众,勇于承认错误、严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质。
全文可分两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铁人的情况。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具体写了铁人去托儿所时发生的一件事。
这是全文的重点段。
课文多处写了铁人的实际言行,有些言行写得十分细腻、含蓄,从平凡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反映出铁人不闰凡的心灵美。
2.“注意人物的言行”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写入的文章,人物的品质特点、性格特点,总是通过人物具体的言行反映出来的。
阅读时要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行,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概括出人物特点。
二、教学目标
1.懂得阅读写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看出人物的特点。
2.学会本课生字9个,理解22个词语的意思。
3.感受铁人王进喜关心群众生活、严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剖析人物品质。
四、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五、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
学会9个生字,读准多音辽“得、咳、卷、数、还”,理解词语意思。
3.给课文分段,读议课文第一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
你知道“铁人”是谁吗?
(简介“铁人”)
“铁人”名王进喜,是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大庆油田工人的英雄代表。
他出身在甘肃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给地主放牛,15岁就在玉门油矿做苦工。
解放后,在开发大庆油田中,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带领钻井队勘探石油,为我国石油工业作出了贡献,“铁人”的名称就是在油田大会战中流传开来的。
后来,他担任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70年因病逝世。
从课题来看,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写人)
课文是一篇人物回忆,他回忆了铁人的什么往事,我们一起听课文的录音。
2.听课文录音。
听了录音,你对铁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川流不息敦实淳朴过失
良师诤友排解辗转反侧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总得(dédéi)咳(hāikē)卷(juǎnjuàn)烟
历数(shǔshù)还(huánhái)嘴辗转(zhuǎn)
(3)读通课文,说说课文写了“铁人”哪些事,着重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反馈。
(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字形:
矛、策、辗
(2)读准多音字,结合完成作业1,并给别一个读音的字组词。
(3)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着重写了一件什么事?
是哪几个自然段?
5.给课文分段。
6.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这一段有几句话:
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第1句:
我和铁人同往。
第2句:
铁人身边人很多。
第3句:
他们找铁人的目的。
第4句:
“我”对此的感觉。
第5句:
铁人的内心表白。
(2)你对哪句话的印象最深?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担任了……仍旧像……在家……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出去……团团的人群”
“你走到哪儿,啊儿就是接待站。
”
“有什么办法?
咱们是共产党员嘛!
这些不上串的事,总得有个人管嘛!
家属大嫂没柴烧,十几公里外的钻工就觉得冷了。
咱们不能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光放在书架上文件夹里嘛!
”
“家属大嫂没些烧,十几公里外的钻工就觉得冷了”真是这样的吗?
是哪里觉得冷了?
铁人这样说明什么?
“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是什么?
怎样做是“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光放在书架上文件夹里”?
“不能把马列主义和党我政策,光放在书架上文件夹里”又该怎么做?
句子中的“咱们”“有个人”“咱们”各指谁?
(王进喜、共产党员、共产党员)
整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齐读铁人说话的话。
(4)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铁人怎样的思想品质?
7.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8.完成作业1、2、3题。
和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议课文第二段,结合课后2题,抓住人物言行体会铁人关心群众、勇于承认错误、严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质。
2.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第一段主要内容。
铁人是怎样“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
落实到行运中去的?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
2.读议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
课文第2、3、4自然段具体叙述了铁人(去托儿所时发生的一件事)。
铁人到家属基地去,听见孩子哭声(就急步推门进去氢阿姨批评了一顿),后来知道(那位阿姨抱的是别人的孩子,坐在地上哭的是她的亲骨肉,就让司机把车开回托儿所表示歉意),到了晚上(他又深深责备自己做了低水平的事,赞扬那位阿姨的高尚品质,直到熄灯,他躺在床上还在思考)。
(2)从这件事中,体现了铁人铁人怎样的品质特点呢?
我来看看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默读课文,要求:
1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划出写铁人语言、行动和神态的语句。
2联系上下文体会铁人当时心里是怎第想的?
3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铁人是怎样的人?
和学习小组的同伴讨论上述问题。
(3)集体交流:
①“刚踏进托儿所大门,就听见哇哇的哭声,铁人急步推开保育室的门进去。
”铁人心想:
怎么?
这些钻工的孩子在托儿所为什么哭?
钻工们在野外苦战,他们的孩子得不到照顾怎么行?
(体现了铁人关心爱护钻工子女,关心群众生活。
)
②铁人激动地批评她说:
“钻工们在一线苦战,你却任由他们的孩子哭?
……”(“激动地批评”写出了铁人当时对托儿所阿姨没有照顾好孩子的不满和气愤之情,表现了他对钻工子女的疼爱。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钻工生活的关心。
)
4铁人睁大了眼睛,“哦?
……咳!
”他向司机喊道:
“掉头,回去!
”
“哦?
……咳!
”两个叹词加三个标点符号,写出人铁人听了那位干部的话,明白了事情真相后的反应。
“哦?
……”表达了铁了由惊疑到醒悟的心情:
竟有这样的事?
我怎么说没想到也不去了解一下?
“咳!
”表达了铁人从后悔到自责的心情:
我怎么不调查清楚就乱批评人?
我让那位阿姨受委屈真太不应该了!
我这急性子又做错事了!
……“掉头,回去!
”果断而干脆的语言,表达了铁人立即去向那位阿姨承认过错的决心。
表现了铁人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改正过错的思想品质和担率、直爽的性格。
5铁人开完全回来,抖落了身上的雪花,坐着默默地卷烟抽。
“……坐着默默地卷烟抽”写出了铁人工作了一天,到了晚上休息时间,还在思索白天在托儿所的事。
他在深刻反省自己的过错,表现了他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对自己思想作风的严格要求。
⑤好一阵儿,他还在床上辗转反侧。
“辗转反侧”写出了铁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想自己该怎么向那些可敬的无名英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水平?
表现了铁人虚心、真诚、严以律已的好品质。
(4)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朗读指导。
3.小结
4.完成作业4、5
(2)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阅读“学习提示”,概括学习方法。
2.完成全部书面作业。
3.有感情朗读全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铁人怎样的思想品质?
铁人的这种品质特点,我们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特点,这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
2.根据学习方法,学习“提示”。
(1)自读“学习提示”,划出重要的句子。
(2)怎样阅读写人的文章?
找出——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
体会——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
想想——反映人物怎样的特点
3.小结:
通过人物外在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人物的品质特点。
4.练习:
(1)根据铁人“默默地卷烟抽”这一动作,联系上下文内容,想像他当时会想些什么?
(2)根据“他一把举起了小娃,看着,看着,紧紧地搂在胸前。
”这一动作描写,想像,此时此刻,铁人会想些什么?
(3)看到这里,身旁的那位阿姨又会想些什么?
5.有感情朗读全文。
6.完成全部书面作业。
(沈亦芳)
8“私塾先生”
一、教材分析
1.这是一篇反映无产阶段革命家大智大勇的记叙文。
它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新四军军长的陈毅同志,到张八岭镇工作,在日军突然包围和搜查的危害情况下,沉着冷静,装扮成私塾先生给小学生上写字课,鬼子看不出半点破绽而撤走。
真是狭路相逢,智勇者胜。
全文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私塾来了位仲先生。
第三段(第4-12自然段)写鬼子来学堂搜查,仲先生神态自若,从容应对,终于骗过了狡猾的敌人。
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第四段(第13-14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真相,告诉读者这位“私塾先生”原来是陈毅同志。
2.课文语言质朴,作者对“私塾先生”形象的描写,以较多的笔墨写人物写言、动物和神万言书,并注重词语的措置。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2.学会本课生字4个,理解11个词语的意思,并能用“不管……都”“既……也……”造句。
3.能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详细地复述课文。
4.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爱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血雨腥风的年代,人物所处的严酷的斗争环境,从而真正领会人物言行所反映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五、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给课文分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审题激疑。
出示课题。
什么是“私塾”?
“私塾先生”是什么意思?
读了课题,你觉得课文应该写些什么?
(写一位或几位私塾先生的思想行为。
)
这个课题与我们前面学到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课题加了引号。
)
这是为什么呢?
请大家认真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2.听课文录音,听后回答:
(1)课文中的“私塾先生”指谁?
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
(2)简介陈毅。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人。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回国后在北京从事党的工作。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同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上井冈山。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出任代理军长、军长,模范地执行了党的各项政策,巩固并扩大了华中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
上海参解放后,担任上海市长。
并被授予元帅军衔。
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
课文写的是陈毅任新四军军长时发生的事。
3.自学课文。
(1)学会4个生字,比较组词:
熟()吉()参()止()
塾()洁()渗()扯()
(2)查字典,找出带点字的恰当解释,初步了解词义。
潜入泰然杀气腾腾神态自若
(3)课文写了陈毅的一件什么事?
他是新四军军长为什么要假份“私塾先生”?
4.交流反馈。
课文写1943年初夏,陈毅互张八岭镇工作,在日军突然包围和搜查的情况下,沉着地装扮成私塾先生给小学生上写字课,鬼子看不出半点破绽而撤走的事。
指名读课文一段。
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当时情况非常危急?
(“立刻调来了军队,把全镇包围起来”)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简介时代背景: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集中了64%的兵力和全部伪军对我敌后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交绝人性的所谓的“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
一有共产党的消息,日寇便派重兵包围。
陈毅虽然假份私塾先生,但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而残遭杀害。
课文的故事由此而引出。
第1自然段队了交代事情的起因,不介绍了什么?
齐读第1自然段
5.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第二段(第2-3自然段)私塾里来了位仲先生。
第三段(第4-12自然段)鬼子来学堂搜查,仲先生神态自若,从容应对,终于骗过了狡猾的敌人。
第四段(第13-14自然段)交代事情的真相。
6.完成作业。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段读议课文,知道陈毅是怎样沉着机智地与敌人斗争的。
2.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
3.朗读训练,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过程
1.回忆怎样阅读写人的文章。
(1)找出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的句子。
(2)想想这些言行反映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2.用下述方法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第一段,划出有关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反映了陈毅怎样的品质特点?
(2)在这危机四伏的情况下,陈毅是怎么做的?
(走进、说、掏出、擦)
从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陈毅内心非常——(沉着、镇定)
他是怎么对私塾中的孩子说的呢?
出示:
“写字心要静,不管有什么情况都不要紧张,不然是写不出好字来的。
”
“静”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安定不动,不受外界干扰。
)
“不管有什么情况”联系上下文意思想想,这里陈毅指的是什么情况?
(鬼子来搜查。
)
“都不要紧张”指什么?
(千万别害怕,也别乱说乱动,只管自己写字就是了。
)
从这里可以看出陈毅怎样的品质特点?
(临危不惧、沉着机智)
练练这句话。
(3)第2自然段是写什么的?
(4)连起来读第二段。
3.读议第三段。
(1)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分几层意思来写的?
(按“保长喊——鬼子问——鬼子看——鬼子走”四层意思写。
)
(2)再读课文,分别划出写陈毅和日本鬼子的句子。
对照起为读,想想体现了陈毅怎样的品质特点。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日本鬼子陈毅
杀气腾腾、怪气、问泰然
不断察看神态自若
边听边察看、听得入神连说带笑
走了离开
(4)结合理解课后习题2的句子。
1出示:
“共产党的没有!
”仲先生泰然地回答。
“泰然”是什么意思?
(心情安定。
)
2出示:
仲先生说到这儿,哈哈地笑了。
仲先生在什么情况下哈哈地笑了?
(在一小队茶荷枪实弹、杀气腾腾的鬼子兵监视下哈哈地笑了。
)
说明了什么?
(仲先生智高胆大、具有藐视敌人的英雄气概。
)
(5)练读这几句话。
(6)课文两次写到“鬼子没有吭声,不断察看着学堂里的每一个人。
”“日本鬼子既不走,也不查问,只有一边听,一边察看。
”说明什么?
课文写陈毅两次对学堂里的学生说“写字心要静”“写字第一心要静”,这又是为什么?
说明什么?
(7)小结:
保长的敲锣喊话,使小镇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害怕遭屠杀的老百性只能“关门闭窗”。
而面对“杀气腾腾”的敌人的查问,陈毅却“泰然自若”,面对狡猾的敌人的不断察看,陈毅旁若无人地给孩子们讲书法家的故事,并且谈笑风生,连鬼子也“听得入神”,“边声称好”。
这种胆识,绝非常人所能及的,充分地体现了陈毅同志智勇双全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二、三两段。
5.齐读第四段,说说课文最后交代事情真相有什么好处?
6.完成作业。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复述课文,完成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课文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刻画了陈毅怎样的品质特点?
2.齐读课文二、三两段。
课文多次到了人物的语言,仔细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陈述语有的在前面,有的在中间,有的在后面。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复述课文。
(1)按板书提供的词语,各自自言自语地试述。
(2)在学习不组中,复述给同学听。
(3)推荐同学在全班复术、评价。
(4)同桌互相复述。
4.完成全部书面作业。
(沈亦芳)
9“我是你的儿子”
一、教材分析
本课节选自人物特写《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它生动形象地记叙了原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在同雪严寒的日子里,以身作则,冒风雪,顶肝痛,挨村逐庄,访贫问苦,给穷苦百姓送温暖的事迹。
课题“我是你的儿子”,是焦裕禄向孤苦老人说的话,集中表现了焦裕禄同志愿作劳动人民的忠实儿子,为人民群众尽心竭力服务的高尚情操。
全文可分两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焦裕禄心系百姓,在一夜风雪后立即开会动员县委干部下乡,热心帮助群众排解燃眉之急,雪中送炭。
第二段(第4-6自然段)具体写焦裕禄同志不顾肝癌的剧痛,冒着风雪走访生活困难的群众。
焦裕禄(1922-1964),山东淄博人。
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区长、区委副书记。
1962年12月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大幅度减产。
他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发扬大无畏革命精神,坚持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与自希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穷困的面貌。
他身患肝癌,仍受病痛的折磨,坚持工作,被群从誉为“党的好干部”。
1964年5月14日在郑州逝世。
成千上万的群众为他送葬。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8个词语的意思。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各段大意。
4.感受焦裕禄同志与群众心贴心,忘我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崇高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推敲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认识人物的品格特点。
四、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五、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审题激疑。
第8课《“私塾先生”》题目上的引号,表示“私塾先生”是个特定的词语,并不是真正的私塾先生。
本课“我是你的儿子”题目上也有引号,是不是表示同样的意思?
“我是你的儿子”一般是准对谁说的?
课文里是谁对谁说的?
2.听课文录音。
课题中的“我”是指焦裕禄。
“你”是指兰考县的一位贫苦老大娘。
简介焦裕禄。
焦裕禄为什么要对大娘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2)自学新词,联系上下文说说“透亮、忽闪、全然、颤抖、问寒问饥、噙着泪水”等词的意思。
(3)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焦裕禄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
4.讨论分段。
全文分两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焦裕禄心系百姓,在一夜风雪后立即开会动员县委干部下乡,雪中送炭。
第二段(第4-6自然段)具体写焦裕禄不顾肝癌的剧痛,冒着风雪走村访户。
5.完成作业1、3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逐段读议,找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品质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兰考县紧靠着黄河。
奔腾的黄河水夹带着大量泥沙,河床因此而越淤越厚,使得黄河两边的堤不断加高,高出平地一二十米。
所以兰考的地面水无法排入黄河。
一旦黄河决口,就给兰考造成水灾,留下一片一大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还有刮起来就天昏地暗的大风沙。
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使兰考县成了一个出名的逃荒、要饭、贫困户最多的贫困县。
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委书记才一个月,双遇到一这场大雪。
对他来说,又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
2.自由读课文第一段,划出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1)“县委书记焦裕禄屋子里的灯也亮了一夜。
”
1这个句子说明这一夜焦裕禄怎么样?
什么事让他焦急,他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一夜刮风下雪与一夜电灯亮,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关系的,课文中主要用哪个词使两者联系起来?
3“也”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去掉“也”读一读,语意一样吗?
4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2)“第二天,窗户纸刚刚透亮,他就把县委的同志叫来开会。
”
从哪里看出焦裕禄是急群众之所急的?
(“刚刚……就……”)
(3)“同志们,在大雪堵们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
”
“大雪堵们的时候”群众生活怎样?
(正是群众出现困难的时候。
)
“我们”指谁?
(县委的同志,都是共产党员。
)
“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是什么意思?
(不能光图自己舒服而不顾群众的饥寒。
)
为什么“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
这说明什么?
(4)句式练习:
在大雪堵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
在暴雨成灾的时候,我们()
在(),我们()
(5)有感情地朗读焦裕的话。
3.读议第二段。
(1)焦裕禄是这么说的,他又怎么做的?
自读第二段。
这三个自然段各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三幅画面?
(途中跋涉——访问孤老——冒雪奔波)
(2)哪几个场景最使你感动?
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
①“现在他全然没想到这些,带着几个年轻小伙子,踏着积雪,一边走,一边还高唱《南泥湾》。
”
“全然”是什么意思?
“现在全然没有想到这些”是指哪些?
为什么?
《南泥湾》是歌唱什么的?
焦裕禄一路高《南泥湾》表达了他什么思想感情?
②“这一天,焦裕禄没烤群从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
”说明什么?
③“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床上,问寒问饥。
”说明焦裕禄最关心的是什么?
④“我是你的儿子,是毛主席叫我来看望你老人家的。
”
老大娘无儿无女,在贫穷中生活了大半辈子。
现在我们的县委书记焦裕禄不仅亲自上门慰问,还说“我是你的儿子”,让人们怎能不感动?
这句话焦裕禄仅仅是对老大娘说的吗?
它表达了焦裕禄怎样的心声?
(他愿作劳动人民的忠实儿子,为人民群众尽心心竭力。
)
(3)老大娘噙着眼泪对焦裕禄说:
“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来逼债,把我赶出家门,住人家的牛棚……”请你联系上下文的的意思,把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完整。
(现如今,大雪堵门,__________)
(4)课文第5自然段,只有短短的9句话,却简洁而生动地写了焦裕禄问许楼村两位无儿无女的老人的经过。
按事情发展顺序整理排列错乱的9句话。
(5)有感情地朗读整理好的这段话。
4.作业:
4、5、6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议第6自然段
2.概括各段大意,完成全部书面作业。
3.进一步感爱焦裕禄尽心竭力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过程
1.指名读第6自然段。
(1)焦裕禄出了许楼村,又急急忙忙向前面奔去。
“他那顶棉帽子的耳巴忽闪忽闪的,渐渐地消失在茫茫雪海中。
”
(2)“他那顶棉帽子的耳巴忽闪忽闪的”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它是焦书记干什么的时候的形象?
(3)“渐渐地消失在茫茫雪海中”说明他出了许楼村又怎样了?
全句表现了什么?
(4)如果把这句话变成一幅画,画面该是怎样的?
2.以“红领巾飘动”为特征,写几句话,描写一位乐于助人的少先队员。
3.概括段意:
(1)学了课文,你觉得焦裕禄是个怎样的干部?
焦裕禄的高尚情操,你是能通过什么体会到的?
(2)课文的第一段着重写了焦裕禄是怎么想,怎么说的;第二段重写了焦裕禄是怎么做的。
你能不能试者概括这两段的段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完成作业。
(沈亦芳)
△寓言二则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两则寓言,是两个成语故事。
每则寓言的题目,各是一条成语。
《南辕北辙》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这则寓言按内容可分两层。
第1层是故事部分。
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明明知道楚国在南边,他却坐着马车往北“飞跑”,说明他的行动和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季 浙教版五 年级 语文 下学 第三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