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模拟三无答案.docx
- 文档编号:7945881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1.27KB
中级模拟三无答案.docx
《中级模拟三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模拟三无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模拟三无答案
2003年质量工程师考试(模拟考试下午题)
一、 单选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1.设A、B是两个事件,P(A)=1/2,P(B)=1/3,P(AB)=1/4,则P(AUB)为:
( )
a:
7/12 b:
1 c:
5/6 d:
3/8
2.A、B、C为三个事件,若A发生,而B与C都不发生的事件要表示为:
( )
a:
b:
c:
d:
3.10件产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现从中随机抽取3件,则其中最多有一件不合格品的概率
为
)
a:
1/15 b:
2/15 c:
10/15 d:
14/15
4.同时掷二颗骰子,用X表示二颗骰子点数之和,则X的的可能取值有( )个。
a.6 b.11 c.26 d.36
5.某生产小组由5人组成,现从中选正、付组长各一人(一人不兼二职),将所有选举的结果构成样本空间,则其中包含的
样本点共有:
( )
a.5 b.10 c.20 d.15
6.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则:
则:
P(1 a.0.5 b.0.3 c.0.4 d0.15. 7.一批产品有10%的不合格品,从中随机抽取5件,其中恰有2件合格品的概率是( ) a.0.081 b.0.019 c.0.0081 d.0.0019 8.设随机变量X服从于正态分布,则其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三者关系是: ( ) a.平均数和众数相等,中位数和它位不相等 b.三者互不相等 c.三者相等 d.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众数和它们不相等。 9.一样本由n个观察值组成,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s都大于零,如果其中一个观察值等于样本均值,现把该观察值从 样本中除去,则以下哪条成立( ) a.和s都变化 b.和s都不变 c.不变,s增加 d.不变,s减少 10.由某厂生产的产品,其长度服从μ=10.05,δ=0.06的正态分布,规定长度在10.05±0.12内为合格品,则产品不合 格的概率是: a: 1-2φ (2) b: 2φ (2)-1 c: 2[1-φ (2)] d: 2-φ (2) 11.设总本X~N(μ,0.09),随机抽取容量为4的一个样本,其样本均值为 ,则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是 ) a: ±0.15μ0.95 b: ±3μ0.90 c: ±0.15μ0.975 d: ±0.3μ0.975 12.某单因子试验得到如下方差分析表: 来源 偏差平方和S 自由度f 均方和V F 因子A 56.29 3 18.76 mmm 误差e 48.77 16 3.05 合计 105.06 19 m 请补上F值: ( ) a: F=6.25 b: F=1.16 c: F=6.15 d: F=1.26 13、设单因子试验,因子A有4个水平,若因子A的FA>F0.99(3,16),表示A因子为 ) a: 在α=0.99水平上显著 b: 不显著 c: 在α=0.01显著 d: 不能判断 14.某单因子试验得到如下方差分析表: 来源 偏差平方和S 自由度f 均方和V F 因子A 56 3 18.6 6.2 误差e 48 16 3.0 h 合计 104 19 h F0.99(3,16)=5.29 请判别A因子的显著性: ( ) a.不能判别 b.因子A不显著 c.因子A在a=0.01水平上显著 d.因子A在a=0.99水平上显著 15.正交表具有特性 ) a.每列中不同数字重复次数不同,任意列不同数对重复的次数相同 b.每列中不同数字重复次数相同,任意列不同数对重复的次数相同 c.每列中不同数字重复次数相同,任意列不同数对重复的次数不同 d.每列中不同数字重复次数不同,任意列不同数对重复的次数不同。 16.在某项试验中考察五个二水平因子,有技术人员提出应考察因子A、B的交互作用,另有技术人员提出B与C因子间存在交 互作用,则应使用正交表( ) a: L9(34) b: L8(27) c: L18(37) d: L12(211) 17.在对单因素试验进行方差分析时,可作的基本假定是该因素( ) a.各平均值相等 b.各平均值不相等 c.各方差相等 d.各方差不相等 18.在计数抽样检验中,接收概率曲线( ),不合格品率不断增大时,产品接收的可能性( ) a.上升,增大 b.下降,减小 c.上升,减小 d.下降,增大 19.检验水平IL确定了( )之间的关系。 a.批量N和接收界限C b.批量N和样本量n c.样本量n和接收界限C 21.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加严抽样方案的设计原则是更加注意保护( )利益。 a.使用方 b.生产方 c.供应商 d.投资方 21.在使用GB2828中,当需要提高对批质量的判别能力时,应采有一般检查水平( ) a.Ⅰ b.Ⅱ c.Ⅲ d.S-Ⅳ 22.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的转移规则中,加严检验是( )的,放宽检验是( )的。 a.强制性,非强制性 b.强制性,强制性 c.非强制性,非强制性 d.非强制性,强制性 23.零件的抽样检验是否比全数检验更经济,判断这一问题时,下面( )可以除外。 a.检验零件的费用 b.修理不合格件的费用 c.未发现不合格的费用 d.改进生产工艺的费用 24.生产方提供一批文件共300个,其不合格品率为0.02,现从中抽取40个进行检验,若发现超过1个不合格,使用方就拒收,则拒收概率为( )。 a: 1.8e-0.8 b: e-0.8 c: 1.8e-1.8 d: 1-1.8e-0.8 25.使用休哈特控制图实质上是区分影响产品质量波动的( ) a.人为因素与设备因素 b.管理因素与技术因素 c.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d.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 26.-R图适用于样本量( ) a.较大的场合,n>10 b.较小的场合 c.不受限制,可以任意确定 27.电话局每天话务量不同,工作质量采用"平均差错率"评定,适合采用控制图 a b: nP c: C d: u 28.控制图是对( )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查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统计方法。 a.质量体系运行 b.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执行情况 c.过程质量特性值 d.计量检测系统 29. -s图( ) a.适用于样本量较大的场合 b.适用于样本量较小的场合 c.样本量可以任意定 30.可靠性是( ) a.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b.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对完成其功能的能力的度量 c.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d.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f(t)是故障密度函数。 a.A部分的面积代表的是可靠度 b.F(t0)表示是t0时刻产品的不可靠度 c.B部分的面积代表的是不可靠度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产品不能完成规定任务或导致人或物的重大损失的称为故障 b.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只能通过概率统计来预测的故障称为偶然故障 c.故障按统计特性可分为偶然故障和耗损故障 d.偶然故障可以通过预防维修、防止故障的发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33.平均故障前时间(MTTF)____ a.反映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平均故障的间隔时间 b.主要是针对的是那些可修复的产品,它是一个与修复效果有关的量 c.主要针对的是那些不可修复的产品,描述的是它们发生故障的平均时间 d.实际上就是MTBF 34.对50台设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寿命试验,现统计出工作到1000小时有18台故障,则该设备累积故障概率的估计值是() a.0.18 b.0.36 c.0.64 d.0.72 35.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均属于( ) a.行政规定 b.法制检定 c.法律规定 d.合同规定 36.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的示值差,称为显示装置( ) a.灵敏度 b.分辨力 c.稳定性 d.漂移 37.技术规范(如标准、检定规程)所规定的允许的误差的极限数称为( ) a.示值误差 b.最大允许误差 c.测量不确定度 d.测量范围 38.测量不确定度表明赋予测量之值的( ) a.分散性 b.差异性 c.波动性 d.随机性 39.测量仪器标尺或显示装置所能指示的范围称( ) a.示值范围 b.标尺范围 c.量值范围 d.使用范围 一、 多项选择题选取正确答案选对+0.5分,错-0.5分 1.设A、B为两个事件,以下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 a.若A、B相互独立,则P(AUB)=P(A)+P(B) b.若A、B互不相容,则P(AUB)=P(A)+P(B) c.若A、B相互独立,则P(AB)=P(A P(B) d.若A、B互不相容,则P(AB)=P(A)P(B) 2.下列式子中哪些成( ) a: b: c: 若AB,则A=AB d: A-B= 3.设总体,μ已知,δ2未知,X1,...Xn为来自X的一个样本,则下面哪些是统计量: ( ) 4.设随机变量X~P(λ)则: ( ) 5.设随机变量X~b(n,p),则: ( ) 6.矩法估计是( ) a.用总体的矩来估计样本相应的矩 b.用总体矩的函数来估计样本相应的矩的函数 c.用样本矩估计总体相应的矩 d.用样本矩的函数估计总体相应矩的函数。 8.设θ是总体的一个待估参数,现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一个样本,从中得到参数的一个置信水平为95%的 置信区间.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 ) a.置信区间是随机区间 b.100次中大约有95个区间能包含真值θ c.置信区间[θL,θU)不是随机区间 d.100次中大约有5个区间能包含真值θ 9.总体X~N(μσ2)从中抽取容量为n的一个样本,样本均值为 ,下列正确的结论是: ( ) 10.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为: ( ) a.建立假设 b.确定检验统计量及拒绝域形式 c.给定显著性水平 d.给出临界值,确定接受域 e.给出临界值,确定拒绝 f.根据样本观察值确定接受还是拒绝原假设 11.为提高某特性值,用L8(27)安排的一个正交试验,各因子的偏差平方和如下表列出: 因子 A B C D AXB 总计(T) 偏差平方和S 8.0 18.0 60.5 4.5 50.5 146.0 A与B各水平组合下试验结果均值: A1 A2 B1 90.5 93.5 B2 92.5 85.5 A、B、C、D和因子每一水平下的试验均值: A1 91.5 B1 92.0 A2 89.5 B2 89.0 C1 87.75 D1 89.75 C2 93.25 D2 91.25 在a=0.05水平上,F检验的临界值为18.5,下列结论是正确的有( ) a: A1B1C2D2水平最佳搭配 b: A2B1C2水平最佳搭配 c 因子不显著 d: AXB交互作用显著 e: A因子,B因子显著 f: C因子不显著 1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否有意义可用( )检验。 a.相关系数r b.统计量F c.标准正态分布分位数 13.判别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可用( ) a.统计量U b.相关系数r c.统计量F d.标准正态分布位数 14.对L9(34)来讲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有( ) a.是正交表 b.是9水平的正交表 c.含有交互作用的3水平正交表 d.是4水平的正交表 15.当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1时,该数据的散布图可能呈( ) a.完全正相关 b.完全负相关 c.不相关 d.非线性函数关系 16.当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时,该数据的散布图呈( ) a.正相关 b.不相关 c.可能存在非线性函数关系 d.负相关 17.在一个L8(27)正交试验中,因子A、B、C、D的F比如下: 因子 A B C D h F比 12.96 15.85 43.15 1.55 F0.95(1,3)=10.1f0.99(1,3)=34.5 请判别因子的显著( ) a.B因子(在α=0.05)为显著 b.A因子(α=0.10)显著 c.C因子(α=0.05)显著 d: B因子(在α=0.01)为显著 e 因子为不显著 18.在L9(34)正交试验中,各列的偏差平方和如下表所列: 因子 A B C 1 计 列 1 2 3 4 偏差平方和S 1320 5110 468 88 ST=3986 给定F0.09(2,2)=9.0,F0.95(2,2)=19.0,请判别下列与本数据结果有关的正确项( ) a: A、B、C为显著 b: A因子(α=0.10)显著 c: B因子(α=0.05)显著 d.S4不等于Se 19.挑选型抽样检验适用于是( ) a.产品一批接一批入库 b.各工序间的成品半交接 c.破坏性检验 d.向指定的用户连续供货 20.计数挑选型抽样检验中,设检验各批的批量为N,不合格品率为p,采用(n,c)抽样方案,则ATI为( ) a: n+(N-n)[1-L(p)] b: nL(p) c: N[1-L(p)] d: nL(p)+N[1-L(p)] 21.挑选型抽样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的方法有( ) a.控制LTPD,保证每批的质量 b.控制AOQL,保证多数批的质量 c.控制LTPD,保证多数批的质量 d.控制AOQL,保证每批的质量 22.确定AQL时,应考虑( )等因素。 a.生产与过程平均 b.使用方的质量要求 c.产品的复杂程度 d.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种类 23.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适用于( ) a.连续性 b.进厂原材料、外购件、出厂成品、工序间在制品交接 c.库存品复检 d.工序管理和维修操作。 24.GB2829周期检验的周期应根据( )适当规定。 a.生产过程稳定的持续时间 b.试验时间 c.试验费用 d.RQL 25.产品质量的统计观点认为( ) a.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无波动 b.产品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 c.产品质量波动是没有规律的,无法控制的 d.产品质量波动具有统计规律性,因而可以控制 26.在控制图中发现( )应判为过程不稳定。 a.数据有波动 b.有越出控制线的点 c.控制线内连续6点以上递减 d.控制线内连续6个以上的点递增 27.若过程能力指数则过程能力可能是以下的几种( ) a.过程能力充分,应维持 b.过程能力较差,应设法提高 c.过程能力不足,应采取措施立即改善 d.过程能力严重不足,应采取紧急措施。 28.过程能力指数( ) a.与过程质量特性值的分布中心位置无关。 b.过程质量特性值分布中心位置与规范中心偏倚越大,Cpk越高 c.过程质量特性值分布中心位置与规范中心偏倚越大,Cpk越低 d.Cpk 29.统计过程控制是( ) a.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进行评估和监察 b.减少过程的波动 c.保持过程处于可接受的和稳定的质量水平 d.消除过程的波动 30.常规控制图的构成部分有( ) a.子组数值描点序列 b.中心线c.上控制线(UCL)和下控制线(LCL)d.公差界限(USL,LSL) 31.在控制图中未发现界点且图中点子随机排列,可以认为( ) a.过程能力已满足要求 b.过程达到了统计稳定状态 c.过程不需进一步调整 d.还需分析过程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32.为保证控制图正确反映过程的实际情况,应注意( ) a.合理确定子组容量 b.子组组数最好大于25组 c.合理确定取样间隔时间 d.对数据事先进行挑选,异常的予以剔除 33.过程能力( ) a.与过程是否稳定无关 b.应在过程稳态下进行评定 c.要求的公差带宽度有关 d.与过程的质量因素(人、机、料、法、环)有关 34.过程能力指数Cp( ) a.与过程质量波动幅度(标准差)成正比 b.与规定的公差带宽成正比 c.与过程质量质量波动幅度(标准差)成反比 d.与规定的公差带宽成反比 35.以下为故障率的单位是( ) a: 次/h b: 10-9/h c: Fit d: 无单位 3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T (T>t0.9)=0.9 c (T≥t0.9)=0.9 3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可靠性是从延长其正常工作时间来提高产品可用性,而维修是从缩短停机时间来提高可用性 b.可信性是一个集合性术语,可通过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维修保障的定性和定量要求表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 模拟 三无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