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1.docx
- 文档编号:7945007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2.12KB
影像诊断学1.docx
《影像诊断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诊断学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影像诊断学1
影像诊断学
一、名词解释
1、自然对比:
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上的差别,可产生X线对比,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别
2、干骺端:
为骨干两端较膨大部分,由松质骨组成,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绵状,周边为薄的骨皮质。
3、骨龄:
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月和年)来表示即骨龄(boneage)。
4、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组织学变化是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骨小梁变细和分散。
主要是骨质密度普遍性减低。
5、骨质软化:
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主要是由于骨内钙盐减少而引起骨质密度减低,承重骨骼常发生变形。
6、化脓性骨髓炎:
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骨髓所致的骨与软组织感染。
7、骨巨细胞瘤:
是起源于骨骼结缔组织之间充质的肿瘤。
由于肿瘤的主要组成细胞之一类似破骨细胞,故亦称之为破骨细胞瘤
8、分房型:
较多的病例破坏区内可有数量不等、比较纤细的骨嵴,X线上可见似有分隔,成为大小不一的小房征,称为
9、骨肉瘤(osteosarcoma)是起源于骨间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为特征的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10、支气管气像(空气支气管征):
当实变扩展到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
11、空洞:
肺组织坏死、液化后沿支气管引流排出而形成。
12、空腔:
肺内腔隙呈病理性扩大引起(肺大泡、含气肺囊肿、肺气囊、支扩等都属于空腔)。
13、小叶性肺炎:
也称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和极度衰弱的患者或为手术后并发症。
14、肺充血:
是指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
15、肺淤血:
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静脉内,使肺静脉内血流量增多。
16、房间隔缺损(ASD):
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女性发病略高,单独或与其他心血管畸形并存。
17、法洛四联症(TOF):
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局第四位。
18、急腹症:
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的腹部疾病的总称。
19、充盈缺损:
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充盈缺损”
20、龛影:
钡剂充填于溃疡内所显示的钡斑影称为龛影
21、肾自截:
肾结核灶可发生钙化,甚至全肾钙化,称为~
22、纵隔摆动:
当一侧主支气管出现不完全阻塞时,呼气时纵隔向健侧移位,吸气时纵隔复位。
23、跳跃征:
肠结核钡剂造影时,钡剂到达病变区时不能正常停留而迅即被驱向远侧肠管,因此末端回肠,盲肠,和升结肠的一部分只有少量钡剂充盈,或者没有钡剂充盈。
24、肾积水:
各种原因造成的输尿管引流不畅,肾盂、肾盏扩张称为肾积水
25、蜘蛛足征:
肾实质内肿瘤,肾盏被肿瘤挤压而产生变形和移位,扩大或变窄、拉长和扭曲,呈蜘蛛足样改变。
称为“蜘蛛足征”
27、关节强直:
分为骨性与纤维性。
骨性强直是关节明显破坏后关节骨端由骨组织所连接,纤维性强直关节间隙无骨小梁贯穿。
28、青枝骨折:
儿童骨骼性大,外力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
29、胸部X线片上反“S”征象:
发生在右上叶支气管的肺癌,其肺门部肿块与右上叶不张连在一起而成,他们的下缘呈反S状。
30、胸部X线片上的“三均匀”征象: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时,胸片表现为“三均匀”,即病灶大小、密度、分布均匀。
31、颈圈征:
为胃溃疡周围的水肿带,0.5-1cm宽项圈样透明带。
32.半月综合征:
溃疡型胃癌钡餐造影检查见到下列印象称为半月综合征:
1、胃腔内充盈缺损肿块;2、肿块表面不规则半月形或盘状龛影,位于胃腔内;3、龛影周围围绕环堤,伴有指压迹状充盈缺损
33.Colles骨折:
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以内的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动,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二、填空与选择
1、X线的特性:
穿透性(X线成像的基础)、荧光效应(透视检查的基础)、感光效应(X线成像的基础)、电离效应(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基础)
2、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a是基于X线的特性,即其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摄影效应;b是基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
3、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分为三度:
高密度(骨、钙化灶)、中等密度(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体液)、低密度(脂肪组织、含气的呼吸道、胃肠道、鼻窦、乳突气房)
4、X线穿透不同密度的组织时,由于吸收程度不同,密度高,对X线吸收高,照片上呈白影。
5、骨的结构骨骼按形状不同而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骨质按其结构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两种。
6、骨的发育:
骨的发育包括骨化与生长。
骨化有两种形式,一种为膜化骨(颅盖诸骨和面骨)一种为软骨内化骨(躯干及四肢骨和颅底骨与筛骨均属软骨内化骨)锁骨及下颌骨则兼有两种形式的骨化。
7、小儿骨骼:
可分为骨干、干骺端、骺软骨及骺等部分。
8、判断骨龄的方法:
双腕关节正位片。
9、骨与软组织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增生、骨内与软骨内钙化、骨质坏死、矿物质沉积、骨骼变形、周围软组织病变
10、骨密度减低常见有是那种情况: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11、骨密度增高,见于:
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增生、骨内与软骨内钙化、骨质坏死、矿物质沉积。
12、儿童骨折的特点:
骺离骨折、青枝骨折。
13、椎间盘突出X线平片:
①椎间隙均匀或不对称性狭窄,特别是后宽前窄。
②椎体边缘,尤其是后缘出现骨赘,系因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诊断需与临床资料结合。
③脊椎排列变直或有变弯现象。
(选择)
14、关节的基本病变有:
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强直、关节脱位(填空)
15、化脓性关节炎好发部位:
多见于承重体重的关节。
如髋、膝、肘。
常为单发,没有对称倾向。
(关节骨质破坏以承重的部分出现早和明显。
与关节结核发病缓慢、骨质破坏始于关节面边缘不同。
)
16、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原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7、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改变分三个阶段:
早期—滑膜充血水肿期;病变进展—滑膜血管翳形成期;晚期——纤维组织增生修复期。
18、肺纹理主要由肺动脉的分支构成,参与成分还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少量间质组织
19、支气管阻塞可引起:
阻塞性肺不张、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①阻塞性肺不张胸腔缩小,患膈上升,肋间变窄,纵隔移向患侧,深呼吸时可有纵隔矛盾运动。
②阻塞性肺气肿:
纵隔移向健侧
20、空洞分为:
a、虫蚀样空洞b、厚壁空洞c、薄壁空洞
21、游离性胸腔积液:
最初仅积聚于位置最低的肋膈角。
22、胸膜增厚好发部位:
肋膈角区。
23、支气管扩张症:
CT检查有定性诊断的价值。
24、原发型肺结核(Ⅰ型):
原发综合征X线典型表现呈“哑铃”状,包括三处病灶:
a、原发浸润灶b、淋巴管炎c、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
25、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急性~,X线表现粟粒影像特点主要为三均匀,即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
26、继发性肺结核(Ⅲ型):
好发部位:
上叶尖段、后段与下叶背段。
27、大量心包积液X线表现:
中量以上的心影向两侧普遍增大,状如烧瓶,重者可呈球形,透视下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
28、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下叶渗出性改变。
29、心肌梗死并发症:
室壁瘤形成(左心缘局限性膨出)、室间隔缺损(肺充血、肺淤血、肺水肿并存)
30、法洛四联症(TOF)包括四种畸形:
肺动脉狭窄;VSD;主动脉骑跨;右室肥厚。
其中以肺动脉狭窄和室间隔缺损为主要畸形。
31、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钙化是缩窄性心包炎的特征性表现
32、肺动脉栓塞(PE)又称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公认的首位原因。
33、腹腔内游离气体常见于胃肠道穿孔、腹腔术后或合并感染。
胃肠道穿孔立位腹平片,膈下可见新月形透亮影,为腹腔内游离气体。
34、肠梗阻一般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三类。
其影像学表现为:
肠管积气扩张,同时合并阶梯状气液平面。
35、胃癌好发于40-60岁之间。
可以发生在胃的任何部位,胃窦,小弯和贲门区常见
36、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和升结肠、回盲瓣常受累、亦可见于空、回肠、以至十二指肠。
严重者小肠、结肠均受累。
分型:
肠结核分为溃疡型与增殖型两种,可同时存在。
37、泌尿系统结石按部位分,有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首选X线检查:
腹部平片。
肾结石导致肾积水。
38、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肾绞痛、血尿和尿路梗阻引起的继发感染。
39、泌尿系统X线检查包括:
1、腹部平片,泌尿系结石的筛选2、尿路造影
(1)IVP(静脉性肾盂造影)
(2) 逆造3、腹主动脉造影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40、在众多的征象中,确证肿瘤骨的存在在诊断骨肉瘤的重要依据。
骨肿瘤一般表现为云絮状、针状和斑块状致密影。
根据股破坏和骨增生的多少,以X线表现为基础,骨肉瘤大致可分为成骨型、溶骨型、混合型
41、肺水肿分为:
间质性肺水肿、肺泡性肺水肿。
42、正常成人心胸比是(0.5左右)横位心心脏纵轴与胸廓水平面夹角是(>45度)(45度)
43、肾结石典型的X线表现(桑椹状)(鹿角状)(分层状)
44、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也参与肺纹理的形成。
45、肺叶间裂在普通CT上表现为(少量间质组织),在高分辨力CT图像上表现为(细线状或窄带状致密影)。
46、X线与医学成像有关的基本特性有(穿透作用)、(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电离作用/生物效应)。
47、肝癌CT增强扫描的特点是块进(快出)。
48、单纯性小肠梗阻的典型X线表现有(肠管扩张)、(阶梯状液气平面)。
三、解答题
1、骨质软化的X线表现:
可见假骨折线,表现为宽约1—2mm的光滑透明线,与骨皮质垂直,边缘稍致密,好发于耻骨支、肱骨、股骨上段、胫骨及肩胛骨内缘等。
在成骨过程中,骨样组织的钙盐沉积发生障碍,即可引起骨质软化
2、脊柱骨折X线平片:
与脊柱结核鉴别
椎体压缩呈楔形,前缘骨皮质嵌压。
由于断端嵌入,所以不仅不见骨折线,反而可见横形不规则线状致密带。
其上下椎间隙一般保持正常。
严重时常并发脊椎后突成角、侧移,甚至发生椎体错位。
常并发棘间韧带撕裂,使棘突间隙增宽,也可并发棘突撕脱骨折。
横突也可发生骨折。
3、脊椎结核:
①椎体中央型结核主要引起骨松质的破坏。
由于骨质破坏和脊柱承重的关系,椎体塌陷变扁或呈楔形。
②边缘型由于病变开始多累及椎体的上下缘及邻近软骨板,较早就引起软骨板破坏,而侵入椎间盘,使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和椎体互相嵌入融合而难于分辨。
③受累的脊柱节段常出现后突变形。
④病变在破坏骨质时可产生大量干酪样物质流人脊柱周围软组织中而形成冷性脓肿。
腰椎结核干酪样物质沿一侧或两侧腰大肌流注,称为腰大肌脓肿,表现为腰大肌轮廓不清或呈弧形突出。
胸椎结核的脓肿在胸椎两旁,形成椎旁脓肿,表现为局限性梭形软组织肿胀,边缘清楚。
在颈椎,则使咽后壁软组织增厚,并呈弧形前突,侧位上易于观察。
时间较长的冷性脓肿可有不规则形钙化。
①数目不等的椎体骨质破坏;②椎间隙变窄或消失;③椎旁寒性脓肿;④脊柱后凸畸形
4、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与X线平片
化脓性骨髓炎:
为破坏性全骨炎性病变,包括骨炎、骨膜炎和骨髓炎在内的全骨性化脓性感染。
临床常见。
①好发年龄:
青少年和婴幼儿。
②好发部位:
胫骨、股骨、肱骨和桡骨的干骺端和骨干。
③主要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1)临床表现:
①发病急、高热和明显中毒症状;②患肢活动障碍和深部疼痛;③局部红肿和压痛。
(2)X线平片:
在发病后2周内,虽然临床表现明显,但骨可无明显变化。
如周围软组织显影良好,则可见一些软组织改变:
①肌间隙模糊或消失;②皮下组织与肌间的分界模糊;③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影,靠近肌肉部分呈纵行排列,靠外侧者则呈网状。
变化较为广泛,系软组织充血、水肿所致,虽无特征,但结合病史,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应作追踪复查。
发病2周后可见骨改变。
开始在干骺端骨松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继而形成多数分散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区,骨小梁模糊、消失,破坏区边缘模糊。
以后骨质破坏向骨干延伸,范围扩大,可达骨干2/3或全骨干。
小的破坏区融合而成为大的破坏区。
骨皮质也遭受破坏。
有时可引起病理性骨折。
5.试述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病理及X线(包括CT)表现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骨髓所致,以血行感染居多,临床表现为高热,患肢活动障碍,局部红肿等。
病变侵犯区域广泛,感染可侵入关节(成年),儿童感染由于干骺软骨的阻档,一般不能侵入关节。
X线平片:
发病2周内,骨质可无明显变化,仅表现周围软组织改变。
2周后,在干骺端骨松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及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区,后骨破坏向骨干延伸,可达骨干2/3或全骨干,骨皮质也可破坏,骨膜增生明显。
沿骨长轴形成长条状死骨。
CT能好地显示病变,尤其能发现X线片不能显示的小破坏区和小的死骨。
6、骨巨细胞瘤(属于良性骨肿瘤)
骨巨细胞瘤①好发年龄以20~40岁为常见,约占65%。
②好发骨骺板已闭合的四肢长骨骨端。
③X线:
常侵犯骨端,病变直达骨性关节面。
多数为偏侧性破坏,边界清楚。
病变呈膨胀性破坏,骨皮质变薄,一般无骨膜增生。
A、瘤区X线表现可有两种类型,少数病例破坏区内无骨嵴,表现为单一的骨质破坏,称为溶骨型。
B、病例破坏区内可有数量不等、比较纤细的骨嵴,X线上可见似有分隔,成为大小不一的小房征,称为分房型(皂泡样改变)。
7、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以骨肉瘤为例①好发年龄:
多见于青少年,11—20岁可占47.5%,男性较多。
②好发部位:
干骺端。
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
8简述骨肉瘤的X线表现。
成骨型:
以瘤骨形成为主,为均匀骨化影,呈斑片状,范围广,明显时呈大片状致密影,早期骨皮质完整,后期皮质破坏,骨膜增生明显,软组织肿块中有瘤骨形成,肺转移灶密度较高。
溶骨型:
以骨质破坏为主,破坏多偏于一侧,呈不规则片状或大片状容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皮质受侵较早,范围较广,骨膜增生呈骨膜三角,软组织肿块内多无新骨形成,可见病理骨折。
混合型:
溶骨性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中可见瘤骨形成,密度不均匀,形态不一,可见骨膜增生。
9、结节与肿块的X线表现
①肺良性肿瘤多有包膜,呈边缘光滑锐利的球形肿块。
②错构瘤可有“爆米花样”的钙化。
③肺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锐利,常有短细毛刺向周围伸出,靠近胸膜时可有线状、幕状或星状影与胸膜相连而形成胸膜凹陷征。
④结核球常为圆形,其内可有点状钙化,周围常有卫星病灶。
⑤含液囊肿密度较淡,透视下囊肿可随呼吸而有形态的变化⑥炎性假瘤多为直径5cm以下圆形肿块,肿块上方或侧方常有尖角状突起,病变叶间胸膜或外围时可见临近胸膜的粘连、增厚。
⑦转移瘤常多发,大小不一,以中下野较多,密度均匀,边缘整齐。
10、气胸X线表现:
X线检查:
气胸区无肺纹理,为气体密度。
少量气胸时:
气胸区呈线状或带状,可见被压缩的肺的边缘,呼气时显示较清楚。
位于肺尖和腋下
11、大叶性肺炎的病理改变和X线征象联系。
大叶性肺炎常为肺炎双球菌感染;春冬季、青壮年多见。
临床特征:
突发性高热、寒战、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
(1)分为四期:
①充血期②红色肝变期③灰色肝变期④消散期
(2)X线:
①充血期:
可无阳性发现,6~12小时内,或仅肺纹理增粗、透亮度降低。
②实变期:
2~3日后,(红色、灰色肝变期)大叶或肺段呈大片密度均匀致密影,多为三角形(与肺段形态相一致),可有支气管气像,体积正常或增大③消散期:
1周后,出现密度不均匀的斑片及索条状阴影,2周后可消散,亦可转化为机化性肺炎。
12、小叶性肺炎的X线表现
①小叶性肺炎又称支气管肺炎。
②好发人群:
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和极度衰弱的患者或为手术后并发症。
③X线特征:
a、斑片状小病灶:
延肺纹理分布的中心致密,边缘模糊、大小不等,以中、下野内、中带为多。
b、小叶性不张和肺气肿:
边界清楚、密度较高的小三角形或斑点状致密影和泡性小透亮区。
c、肺门影密度增高、肺纹理增浓、结构模糊。
13、结核病分类:
我国结核病的分类方法是:
五型:
Ⅰ型→原发型(原发综合征及支气管淋巴结核);Ⅱ型→血行播散型;Ⅲ型→继发型(浸润型+慢性纤维空洞型);Ⅳ型→结核性胸膜炎;Ⅴ型→其他肺外结核。
“三期”:
进展期:
新发现活动病变;病变恶化增多;出现空洞;空洞增大;痰菌阳性。
好转期:
病变吸收好转;空洞闭合缩小;痰菌转阴。
稳定期:
病变无活动,空洞闭合;痰菌连续六个月以上均为阴性。
14、肺癌
(1)、原发性肺癌:
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粘膜及肺泡上细胞的恶性肿瘤。
好发于40~60岁、占70~80%男:
女=4:
1。
(2)、肺癌的分型:
①按起源部位分型:
中央型(肿瘤发生在肺段和段以上支气管。
鳞癌多见)、周围型(肺段以下支气管)、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或肺泡壁);②按组织成分分型:
鳞癌(易产生空洞)、未分化癌、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③按大体标本分型:
管内型、管壁型(管壁浸润型、管内外混合型、管壁外浸润型)球型、巨块型、弥漫型
★15、、中央型肺癌的X线表现
中央型肺癌多呈管内型或管壁型,以鳞癌和未分化癌多见。
起源于主支气管和肺叶支气管三级支气管以上。
出现典型的一肿块(直接征象)三阻塞(间接征象)改变。
1、直接征象即瘤体本身+转移淋巴结。
肺门区肿块:
为肿瘤侵入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并进一步转移至局部的肺门淋巴结。
X线表现:
单侧性肺门影模糊、增大、密度增高、出现结节影,形成肿块,从而使正常血管等结构不易辨认。
CT及断层片可显示支气管的狭窄、阻塞征象。
出现管壁的毛糙、不规则、菜花样突起乃至各种狭窄,圆形、偏心形和截断。
2、间接征象:
即主气道阻塞后的继发性病变*阻塞性肺气肿:
为气道部分性阻塞形成的活瓣作用,出现最早的征象。
X表现为:
深吸气时一叶或整侧肺野透亮度增加,透视易发现,持续时间短。
*阻塞性肺质炎:
支气管狭窄,引流不畅,发生感染。
X表现为:
叶、段性实变,看不到支气管气像,正规抗炎收效不好,吸收缓慢。
肺炎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阻塞性肺不张:
为支气管阻塞,侧支通气发生障碍而致。
X表现为:
依阻塞部位不同产生相应区域的肺叶不张。
16、周围型肺癌的X线表现及与结合球的鉴别。
周围型肺癌:
常为球型或巨块型,以腺癌为多见。
起源于肺段以下的支气管。
癌组织逐渐生长,代替了正常的肺泡组织,引起肺实变X线表现:
外周肺野出现孤立性球形或结节影
(1)早期周围型肺癌,X胸片常表现为:
肺内结节影,可有空泡征,多有分叶征或胸膜凹陷征。
(2)中晚期周围型肺癌,X胸片常表现为肺内球形肿块,有分叶、短细毛刺及胸膜凹陷征,当肿瘤坏死经支气管引流后,可形成厚壁偏心空洞。
<与结合球鉴别:
为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大小0、5~4cm不等,常见2~3cm,边缘清晰,轮廓光滑,偶有分叶,密度较高,内部常见斑点、层状或环状钙化,结合球周围常见散在的纤维增值性病灶称”卫星灶”>
17、畸胎类肿瘤
1)分型:
囊性(皮样囊肿);实质性2)部位:
畸胎类肿瘤常位于:
前纵隔中下部,心脏与升主动脉交界处,偶可见后纵隔内。
18、神经源性肿瘤 ①部位:
位于后纵隔。
②性质:
常为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或节细胞神经瘤③肿块形态:
多数肿块呈圆形。
肿块多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或信号强度,边缘光整。
可伴有钙化、囊变等征象。
④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可伴有大量钙化,椎体骨质破坏及邻近软组织受累等变化。
★19、左心房增大的X线表现
(1)食管向后受压移位,出现深大的左房压迹。
(2)心右缘出现双边双弧,心底部1出现双房影。
(3)左心耳增大,心左缘出现第三弓。
(4)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隆突角开大。
◆左心房增大常见于:
风心MS、PDA、VSD、左心衰竭等。
★20、左心室增大的X线表现
(1)心尖向左下延伸;
(2)相反搏动点上移; (3)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向左扩展。
(4)左前斜位60度时,左心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向前下移位。
(5)左侧位:
心后食管前间隙狭窄消失。
◆左心室增大常见于:
高血压;AI或AS、MI及部分CHD,如PDA。
★21、风湿性心脏病(RHD)
可分为急性或亚急性分湿性心脏炎;慢性风湿性瓣膜病。
多发于20—40岁,女性多见。
二尖瓣最易受累,其次为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肺动脉瓣受累少见。
二尖瓣狭窄时
(1)、病理:
瓣环收缩,瓣叶增厚、粘连融合,瓣膜表面粗糙硬化,赘生物附着。
(2)、血流动力学改变:
MS,LA血液进入LV障碍,左房压力升高,肺静脉回流障碍,产生肺淤血。
LA扩张肥厚,左房增大。
肺静脉高压可逆向累及肺动脉,使肺动脉压升高,肺小动脉痉挛收缩,至晚期肺小动脉内膜增生、闭塞进一步加重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室的负荷,右心室增大。
长期的MS会导致LV及AO萎缩。
(3)、临床表现:
劳力性心慌气短是最常见。
重症者有咯血,端坐呼吸,肝大,下肢浮肿。
主要体征为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4)、X线表现:
①肺淤血。
②左房、右室增大,左房增大为主左心耳常明显增大。
③左心室及主动脉缩小。
④二尖瓣膜的钙化是直接征象。
⑤间质性肺水肿,有时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着。
22、房间隔缺损(ASD)
血流动力学改变:
有四个方面的改变。
(1) 左房→右房→右室→肺动脉
↘ ↓ ↙
血流量增多
↙ ↓ ↘
右房增大 右室增大 肺动脉段突出 肺门舞蹈
肺充血
(2)第二孔型ASD
左房→ 左室血流量↓→主动脉血流量↓
↓分流 ↓ ↓
右房 左室小 主动脉结小
(3)第一孔型ASD,由于合并瓣膜病变 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室增大
(4)随着疾病的发展,右心房压力可逐渐升高,最终可达到超过或左房压力。
当右房压力超过左房压力时,出现双向分流或完全右向左分流,此时临床出现紫绀。
(5)、X线透视与平片表现:
①肺充血,后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
②心脏呈二尖瓣型,常有中度增大。
③右心房及右室增大,尤其右房增大是ASD最主要的特征性改变。
④肺动脉段突出;透视可见肺门舞蹈。
⑤左房一般不大。
第一孔型,左室增大;第二孔型,左室及主动脉结缩小。
2)心导管检查右心导管和导丝可经异常途径进入左心。
但应与卵圆孔未闭相鉴别。
(通过测氧测压,判断有无分流)3)造影:
右心导管右心室或肺动脉造影,经肺循环后可显示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右心房二次显影。
23、法洛四联症X线表现:
四联症可分为三型:
1)常见型:
肺动脉狭窄较重,室缺较大,紫绀明显。
①肺缺血-----肺门缩小,肺野血管纹理纤细。
②心脏无明显增大,心尖圆钝,上翘。
心腰凹陷。
(如第三心室形成,则心腰平直或轻度膨隆)。
③右心室增大。
④左心室缩小,左心房无改变,右心房可轻度到中度增大。
⑤主动脉影增宽,并向前向右移位。
2)重型:
肺动脉高度狭窄或闭锁,室缺较大,全部为右向左分流,出生后即有紫绀。
X线表现为:
①心脏中度以上增大,右室增大显著。
②肺缺血严重---肺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像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