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7943505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929.62KB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
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
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单元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单元课时安排:
2+1课时
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课标目标指出:
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内容:
课本第81页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学生们正准备上课的情景图,墙上的钟显示的时间是8时15分。
编排这个情景图有两个目的:
一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于“我们生活在时间里”很难理解,可以通过生活中具体的实例使学生明白,时间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二是引出本单元将要学习的知识。
(认识钟面刻度;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出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时与分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上学期见到钟表的分针都是指向6或12的,而实际的情况远非这么简单,比如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的时间,所以仍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会认、读、写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教学准备:
钟表模型、手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
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用过的整时或用几点半表示时间,还有的同学用像7:
20这样的时间来表示。
你能从表面上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吗?
请同学们看这是小红同学的午饭时间。
你知道是多少吗?
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
(板书:
认识时间)
二、自主探究学习:
1、认识钟面:
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表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相互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小组观察汇报: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
2、认识几分:
同学们都知道:
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分针是用来记分的,你知道时针走多少是1时?
分针走多少是1分吗?
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几?
为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后各是几分?
也就是说走一圈是多少分针?
(60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
3、认识1时=60分:
下面请同学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分针走一圈,时针就走了一个大格。
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
(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
(1时)
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
(相等)
板书:
1时=60分
小结:
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
4、学习读时间:
现在你知道小红午饭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
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
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
5、介绍方法:
我们方法是:
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分针指着2就是10分,所以就是12时10分,这位同学的方法是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谁还想说一说你的方法?
6、小结:
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教师学会了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对吗?
三、练习:
你能用这个方法读出小红的这些作息时间各是多少吗?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和写出时间,下面我们就来做练习,看谁学得最棒?
1、钟面上的时间。
2、连线
3、拨表练习。
4、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
你能在表上拨出这些时间吗?
试一试我是早上7时45分上第一节课,11时5分下班。
下午2时40分上课,5时30分下班。
5、同桌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
五、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
怎么样学的?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1时=60分
当堂检测:
1、
数一数:
钟面上有()个数,这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个相等的小格,算一算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看一看:
钟面上有()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针,细长一点的针叫()针。
想一想:
时针走一大格,也就是()小时。
时针走一小时,分针正好走()圈,是()分钟,1时=()分
2、把显示相同时间的电子钟和闹钟用线连起来。
3、写出下列时刻。
检测反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课标目标指出:
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内容:
课本第82页内容。
教材分析:
例2中有两个钟面图,也体现了一个动态的过程。
第一个钟面图的时间是4:
15,学生运用例1的方法已经能读出这一时间,在此基础上,分针又转过了4小格,要求学生1分1分地数下去,图上直观地表示出了每一小格对应的分钟数,便于学生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上学期学过整时和半时,在上节课中又掌握了1时=60分,且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出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而实际的情况远非这么简单,比如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的时间,所以仍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会认、读、写时间。
教学目标:
1、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
教学难点:
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
教学准备:
钟表模型、手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钟面图)
(2)动态演示:
指着时针,画外音:
我是谁?
(时针):
指着分针,我是谁?
(分针)。
画外音:
小朋友们,你们能读出我身上所表示的时刻吗?
(4:
10,5:
30,7:
40,11:
55)
(3)小朋友都读的很好,下面请小朋友看老师手上的钟,上面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拨出4:
15)老师再往下拨4个小格,那么,现在是几时几分呢?
有的同学说还是4时15分,有的可能说是4时20分。
(4)看来同学们对这个时间有不同的读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读出这样的时间。
(板书课题:
认识时间)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
几时几分
(1)请小朋友把学具钟拿出来,拨到4时15分,如再往下拨一小格是几时几分呢?
再依次往下拨一格,拨两格,它们各是几时几分呢?
①小组观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②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2)分针分别走到了4时16分,4时17分,4时18分,4时19分。
(3)媒体动态演示,分针从4时15分开始,把分针一分一分地往下拨,让学生跟着读出所经过的时间,4时16分,4时7分,4时18分,4时19分。
(4)小朋友们,你们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我们还可以先读出4时20分,然后再从20分里去掉一分,就是4时19分。
2、感受一分钟
(1)电脑及时,学生分组活动,第一组,口算(预先打印好);第二组,说词语;第三组,数数;第四组,写字(统一抄字)。
一分钟结束后,提问:
①一分钟进行多少口算?
②一分钟读多少词语?
③一分钟数多少数?
④一分钟写多少字?
每组两人汇报。
(2)电脑计时,自己测量脉搏。
指名说出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
3、动手操作
(1)同桌之间互相练习,如甲说出某个时间,乙动手操作。
(2)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3)师生共同总结读时间的方法:
要读出一个时间,先看时针走进,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走到几就是几分,特别注意不是整5分、从10分时要看准对应的小格,然后读准。
三、尝试练习
1、完成第82页第1、2题
(1)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都能正确的读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吗?
下面请小朋友们动手操作拨一拨82页做一做的第1、2题,并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学生填好后,教师讲评
2、完成练习15第4题
(1)通过刚才的练习,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下面老师想看看哪些小朋友愿意和时间赛跑,看谁以最短时间把练习15第4题完成。
(教师统计前十名同学)
(2)学生填好,教师讲评,表扬又对又快的小朋友,鼓励其他小朋友。
3、完成练习15第5题老师报时间,学生用学具钟动手操作。
同桌之间互相活动。
9:
052:
134:
2711:
09
4、完成练习15第6题
(1)课件出示第6题,小朋友们,粗心的售货员阿姨把钟面上的时间和写有时刻表的纸板放错了位置,请小朋友们帮帮忙,把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和对应的时刻用线连起来。
(2)学生连好后,评讲(动态演示)
四、小结引导学生自己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怎样学到的?
这节课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几时几分
4时16分,4时17分,4时18分,4时19分
当堂检测:
1.判断
小林早上6:
40起床,小兵早上6:
35起床.小林起得早.()
2.单选
小明吃早饭用20[]
A.分B.小时C.秒
3.写出下面钟面上所指的时刻.
4.填空
从上午8:
30到下午2:
30,经过()小时.
5.填空
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分.
检测反馈: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指导思想以理论依据:
课标目标指出:
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内容:
第85页第7-8题和生活中的数学。
教材分析:
第7题让学生说出钟表上的时间再过几分是几时几分。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还不会时间的计算,可以用数的方法来得到答案,例如,第2小题钟表上的时间是9时33分,要求再过2分是几时几分,可以这样数:
9时34分、9时35分。
也可以判断出几分后分针的位置,再读出时间,还是以第2小题为例,“过2分”就是分针转过两小格,指着数字“7”,就是9时35分。
如果学生仅凭想象做此题有困难,可以利用学具,实际拨一拨。
第8题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题材,描绘了一个小朋友快乐的星期天的情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事件的顺序和时间的顺序对应起来。
图中的四个事件是按先后顺序排列的,而下面的四个时间是随意排列的。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按图中的四个事件顺序讲一下这个小故事(这个小朋友干了什么事,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然后看下面的四个时间哪个最早,对应的是哪个事件。
等四个时间与四个事件一一对应以后,让学生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再讲一遍这个小故事(他几时几分干了什么,几时几分又干了什么),并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看是不是符合实际。
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上节课中又掌握了1分1分数的方法来读出某些时间,但实际应用还不够理想,还应加强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钟表的读法和写法,能比较熟练的说出钟表上是几时几分,并能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刻,正确、熟练地记录时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读出整时和几十几分的时刻。
教学难点:
读准钟面所表示的各个时刻。
教具准备:
多媒体、实物钟、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天安门广场门前的升旗仪式、出示升旗时刻)提问:
小朋友们,我们国旗是什么时候升起的?
(4:
48),又是什么时候降旗的?
(7:
37),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热爱我们的国旗。
2、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读和写钟面的时刻,这节课,我们来练习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时、分是时间单位,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利用每一分钟时间学习、活动和休息,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二、加强时间概念的练习
1、小朋友们,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
(电脑计时)下面请小朋友们一边拍手一边数数。
指名汇报数数的情况。
2、刚才是8:
25分上第一节课,现在已经过了5分钟了,现在是几时几分?
(8时30分)你们是怎样想的?
教师:
对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用数的方法来得到正确的答案。
刚才是8时25分,从8时25分往下接着数5小格,就是8时30分。
也可以判断分针的位置,再读出时间。
3、学生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填在课本上,填好后校对评讲。
三、练习看钟表写时刻
1、我们已经知道1小时1分钟各有多长,还能看钟表上的时间,并能写下来。
现在我们来做练习。
请小朋友们拨出5:
05,提问:
是怎样拨的?
(动态演示:
时针过了5点,分针从12走了5小格就是5:
05)指出:
几时,时针就是刚走过几;几分,分针要从12走过几小格。
2、
(1)小朋友,愉快的星期天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课件出示)下面是小明星期天上午的作息时间安排,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他是怎样安排的?
对着图和下面的时间将他们合理连在一起。
(2)评讲校对
四、分组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星期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看谁安排的好一些。
2、学生把自己的作息时间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比较。
小朋友,下课时间到了,请你们看看现在的时间是多少?
(观察实物投影仪上的手表)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记下来好吗?
板书设计:
练习认识时间
时、分是时间单位
8:
25分过5分钟8时30分
几时,时针就是刚走过几;
几分,分针要从12走过几小格。
当堂检测:
1、写出下面钟面上所指的时刻.
2、(7:
00)起床、(8:
00)上学、(12:
05)吃午饭、(4:
45)放学回家、(6:
22)看动画片、(9:
30)睡觉。
3、六年级同学今天参加数学考试,8点整开始,120分钟后结束。
请你算一算,几点考试结束?
120分=2小时8+2=10(时)答:
10时考试结束。
检测反馈:
课后反思:
实践活动:
小小商店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指出:
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活动内容:
第86~87页小小商店
教材分析:
教材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相关题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但综合运用上还有待练习与指导。
活动目标:
1、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学具纸若干,学生自备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及空易拉罐、矿泉水瓶,并调查其价格。
活动过程:
一、调查分析
1、教师提出活动内容:
开办小小商店,并谈活动的设想。
2、学生说说自己对商店及购物有关的知识。
3、交流自备物品的价格,并介绍价格是怎么知道的。
4、学生制作价格标签在自备的物品上。
(教师加以指导)
5、指导将自备物品分类,如:
书包、文具盒、卷笔刀、铅笔、橡皮、练习本等属于学习用品;如:
变形金刚、布娃娃、皮球、魔方等属于玩具;牙刷、牙膏、毛巾、香皂、杯子等属于生活用品。
二、模拟购物
1、布置“商店”
(1)制作招牌“小小商店”
(2)把课桌作柜台,仿教科书上的样子。
师生共同将课桌靠教室另三面墙排列作货架,并设立回收站。
(3)学生将自备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分类陈设在柜台上,以美观方便将物品摆放到位。
2、活动分工
(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2人扮售货员,其余扮顾客,视组数多少安排柜台,教师把学具纸币发给各组学生。
(2)选1-2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员,及时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
3、示范指导
(1)让一个小组的学生示范购物活动,其余学生观察,师生共同点评。
如玩具柜台:
顾客:
叔叔我想买一个机器人,还想买一辆小汽车,一共多少钱?
售货员:
小朋友,一个机器人68元。
一辆小汽车5元,一共是73元。
顾客:
给你80元。
售货员:
小朋友。
找你7元。
(并把机器人和小汽车递给顾客)顾客:
谢谢!
叔叔再见!
售货员:
小朋友再见!
(2)请学生说一说:
购物时要注意什么?
如要讲文明礼貌,购物时顾客应该怎样做?
售货员应该怎样做?
(3)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提示。
4、学生活动。
小组一个阶段购物活动结束,各柜台的小组调换,小组内各成员的角色互换。
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碰到了什么问题,碰到问题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5、活动交流各小组派一名学生说说在购物活动中的一件事,主要是碰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还可以让几名“顾客”汇报一下原来有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买了哪些东西,还剩多少钱;或让几名“售货员”汇报一下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让废品回收员数一下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和多少个矿泉水瓶,收入多少钱等。
6、活动深化阅读课文,说说图意,解答课本中的问题,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答。
问题解答后,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以解答。
7、活动总结学生自由说说活动的感受与收获,教师对活动全过程加以总结。
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
1、我想买一个机器人,还想买一辆小汽车,一共多少钱?
给80元,找回多少元?
68+5=73(元)
80-73=7(元)
问题1:
原来有多少钱?
问题2:
一共花了多少钱?
问题3:
买了哪些东西,还剩多少钱?
当堂检测:
1、一张
可以换()张
。
一张
可以换()张
一张
可以换()张
一张
可以换()张
和()张
2、
5元10元20元15元
6元1元2元5角
问题
(1)1元能买什么?
()
(2)5元能买什么?
()
(3)10元能买什么?
()
(4)20元能买什么?
()
3、带一张5角、3张2角的纸币和6个1角的硬币,现在他要买一本6角的本子,可以怎样付钱?
检测反馈: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内容:
找规律
单元教材分析:
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的独立的单元,找规律作为新单元的第一课非常重要,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颜色交替规律慢慢抽像到数列的规律,本单元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试验等活动发现规律,有些题目的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一般来说,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例7是在例6的基础上教学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与例6不同的是:
无论是图形还是数字的排列,不再研究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而是重点研究数量的变化,图形的变化也要通过计算相邻两项数量的差来找出规律。
这种变化规律不是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而是相邻两项等差的规律。
例8比例7的抽象程度更高,没有图形进行对照,不摆图片,而是通过观察,计算找规律。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数学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找图形和数字排列规律的一般方法。
单元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
教材分析:
例1给出了一幅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景图,装饰的彩花和彩旗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学生男女间隔围成圈跳舞,让学生观察并发现排列的规律。
每个小题的后面都给出了备选答案,学生只需圈上正确答案便可。
例2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找图形的排列规律。
给出的两组图形的形状不同,颜色也不同,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再进行操作。
例3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涂颜色而不是摆卡片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
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怎么引导学生跳一跳再够到新的桃子。
另外,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
我怎样设计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
教学内容:
第88-89页,例1。
例2,例3和“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图形有规律的排列有感性的认识,并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爱书学,发现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则。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电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一年级 下第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