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 2.docx
- 文档编号:7930335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51.83KB
晏子使楚 2.docx
《晏子使楚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晏子使楚 2.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晏子使楚2
《晏子使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疏通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3、学习晏子临辱不惧、机智善辩和不卑不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106岁高龄去世的宋美龄曾是风靡美国的中国外交家,1943年就是她以娴熟的英文,高雅的气度,善辩机敏的口才、不卑不亢的表现征服了美国,征服了罗斯福,使得罗斯福能派“飞虎队”援助中国人民抗日,对日起到了一定的打击作用。
让我们将眼光再投射到遥远的诸侯纷争、战火频仍的春秋时期。
去领略一下齐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晏婴的外交风采。
二、自学反馈(学生阅读书下注释,完成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选自《》
2、《晏子春秋》是而成的。
3、晏子,名,春秋后期齐国著名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三、生自读课文、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四、独立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诣王()曷为者也()枳()
(二)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2、吏二/缚一人/诣王
3、橘生淮南/则为橘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5、其/实味/不同6、缚者/曷为者也
五、师生研讨,合作交流
1、请大家阅读课文。
借助注释、工具书自读、自查、自通文意,请你将认为应积累的词圈点起来。
不清楚的地方请打上?
号。
[参考译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楚王听到这消息,便对手下的人说: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手下的人回答说:
“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
‘这人是干什么的?
’我们就回答说:
‘是齐国人。
’大王又问:
‘犯了什么罪?
’我们就回答说:
‘犯了偷窃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晏子酒。
当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楚王说:
“被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官吏回答说:
“他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瞟着晏子说:
“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
“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南就叫它橘,生长在淮北就叫它枳,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水土不同。
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会使百姓善于偷窃吗?
”楚王笑着说:
“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2、问题研讨
1)文中哪句话介绍了事情的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
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
(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
(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巩固拓展
[一]重点词语解释
1、晏子将使楚使:
2、谓左右曰谓……曰:
左右:
3、习辞者习:
辞:
4、今方来方:
5、何坐坐:
6、坐盗盗:
7、吏二缚一人诣王缚:
诣:
(指到尊长那里去)
8、齐人固善盗乎固:
9、叶徒相似徒:
10、其实味不同实:
1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得无:
12、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
13、寡人反取病焉病:
14、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
[二]重点语句翻译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_
4、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_
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为现代人,作为有志于做一名报效国家的外交官,我们确实无比敬佩几千年前的这位外交家,请你对这位古人说一句话:
晏子,我要学习你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缚者曷为者也?
(“曷”通“”,)
2、圣人非所与熙也(“熙”同“”,)
(二)一词多义
七、类文赏读
[甲]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
“齐无人耶?
使子为使。
”
晏子对曰:
“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王曰:
“然则何为使子?
”晏子对曰:
“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
参考译文:
晏子出使楚国。
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
晏子不进去,说:
“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现在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
”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
“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
怎么派你来呢。
”晏子严肃地回答说:
“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呢?
”楚王说:
“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
”晏子回答说:
“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不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贤能的国王那里去。
我晏婴是最没有才能的人,所以当然出使到楚国来了。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
妻子入见,立有间。
公日:
“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
“天不寒乎?
”公笑。
晏子曰: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
“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孔子闻之曰:
“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
参考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
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
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
“怪啊!
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
”晏子回答说:
“天气果真不寒冷吗?
”景公笑了笑。
晏子说:
“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
”景公说:
“说的对!
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
命令凡看见路途时候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个乡,看见在里闾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一家,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不必报他们的姓名。
已任职的发给两月救济粮,生病的发给两年救济粮。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
“晏子能够明白自己应做的事,景公能做他所高兴做的事。
”
2011年秋学期初二语文教学案
(二)
《人琴俱亡》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句的翻译。
2、认识本文语言简洁和情节曲的特点。
3、感受深厚的兄弟情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亲情更可贵、更长久的了;也许,在我们这个生存的空间,没有比我们挚爱的亲人的离去更令人肝肠寸断。
这或许是我们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痛。
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品格才华最突出的是子猷与子敬兄弟二人,这俩兄弟的感情非常好,《人琴俱亡》讲的就是他们痛人心扉的故事。
二、了解《世说新语》及作者:
此书主要记载魏晋名士的言谈轶事。
最大特点是记述人物的片言只语或者微小举动,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刘义庆撰。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西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遗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等。
三、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提高文言语感。
1、何以/都/不闻消息2、便/索舆/来奔丧
3、取子敬琴/弹
三、弄懂文章大意
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弄懂大意。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
“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补充词语解释: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俱,副词,表范围,都。
笃,(病)重。
而,表承接,不译。
2、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矣,语言助词,表肯定语气,可译为“了”。
3、语时了不悲。
语,动词,说话。
了,完全
4、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索,要。
奔丧,这里指到王子敬家去看望丧事。
5、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
素,向来,一向。
琴,动词,弹琴。
径,直往。
灵床,停放尸体的床铺。
既,已经。
掷,投掷,抛掷,扔。
6、因恸绝良久。
因,副词,于是,就。
恸,痛哭,极度悲哀。
良,很。
绝,死亡。
7、月余亦卒。
亦,副词,也。
卒,死。
四、翻译下列句子
1、何以都不闻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时了不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问题研讨
1、先前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后来却“恸绝良久”,这样是不是矛盾?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猷前来奔丧,却不像常人那样悲哭,而是“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你对他这个举动作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古至今,兄弟情深的故事、诗词很多,请各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猷在子敬死后“月余亦卒”,他死去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合上书回忆:
你觉得最让你挥之不去的细节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巩固练习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子猷 病笃 索舆 奔丧好琴
掷琴 恸绝 亦卒 不调 了不悲
[二]解释加点字
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便索舆来奔丧便径入坐灵床上
弦既不调掷地云
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语时了不悲子敬素好琴
[三]填空
1、本文选自,是记载的笔记小说。
作者,人,的文学家。
2、这则故事写了,表现了 。
[四]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请只画一条线)
1、因恸绝良久 2、月余亦卒 3、子敬素好琴
4、便径入坐灵床上 5、便索舆来奔丧6、此已丧矣
7、何以都不闻消息8、都不哭
[五]翻译下列句子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2、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3、语时了不悲。
4、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5、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6、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7、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六]你能结合下面句子补出省略的词语吗?
1、何以都不闻()消息?
2、()便径入坐灵床上。
3、()月余亦卒。
七、简答
1、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是什么?
子猷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默写出最能表现子猷哀悼弟弟与自己生死相隔的悲叹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 、 、 。
6、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这篇文章的解释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王子猷和王子敬都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人琴俱亡》这则故事,写王子猷对哥哥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哥哥的深厚情谊。
B.子猷由于听不到一点子敬生病的情况,推测子敬已死,坐着车子去悼念他,一点都不悲伤。
这是因为他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子敬在九泉下相见了。
C.子猷开始是“了不悲”“都不哭”,后来见到“人琴俱亡”,就“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说明子猷的死,一是病重,二是过分悲伤所致。
D.课文的语言十分简洁。
全文寥寥数十字,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悬念迭出,波澜起伏,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10、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中考链接: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要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达。
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自己先走了。
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陈太丘的儿子元方这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
客人问他:
“你的父亲在家吗?
”元方回答说:
“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
”客人便生气地说道:
“简直不是人啊!
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我自己先走了。
”元方说:
“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而到了正午您没有到,这是没有信用;对着他的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忙下车来拉他。
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入家门。
)
1、释词: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日中:
)
⑵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舍去:
)
⑶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无礼:
)
⑷友人惭,下车引之(引之:
)
2、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
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
3、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4、当友人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
5、“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二)
原文:
管宁,华歆,俱为汉末人。
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
与瓦石无异。
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xuanmian)
者过门。
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座,曰:
“子非吾友也。
”
译文:
管宁和华歆都是汉末人。
一天早晨,两个人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当做没看见,把它看作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十分高兴,偷偷看看管宁的脸色,就扔掉了。
又曾经有一次,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照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
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
1.解释括号中的字词的意思.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座,曰:
“(子)非吾友也。
”
2.填空
(1)本文通过记述日常生活的两件小事,揭示了____________对待富贵功名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
(2)当他们锄菜,看见底上有一片金子时,管宁_____,华歆_____。
(3)当他们看见有大官过门时,管宁_____,华歆_____。
(三)[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王笑日: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乙]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
使者反,言之公。
公曰:
“嘻!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晏子辞。
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
“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
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
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
景公谓晏子曰:
“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
”晏子曰:
“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
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
译文: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
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的事情告诉了齐景公。
齐景公惊叹道:
“唉!
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
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
”(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
晏子没有接受。
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
“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
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
齐景公对晏子说:
“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你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
”晏子回答说:
“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
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
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
因此再次拜谢而不敢接受。
”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
(1)坐盗( )
(2)其实味不同( )
(3)生于淮北则为枳( )(4)使者反( )
13.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
(2分)
答: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齐人固善盗乎?
译文:
(2)景公使使者至。
译文:
15.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
(4分)
答:
(四)晏子将使楚。
--------,寡人反取病焉。
”
【乙】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
“莫乐为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晏子使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