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docx
- 文档编号:7925196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8.37KB
建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docx
《建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由业诚副校长在全校评建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2007年1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进行评建工作总结。
我们没有在专家组离开学校后马上召开这个大会,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表彰奖励活动,这是因为,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地梳理一下我们的评建历程,全面总结评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通过总结认真的回顾和思考学校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思想问题,从而理清未来发展的工作思路。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已经完成了自评阶段、专家考察阶段的主要任务,现在正处于第三个阶段即整改阶段,我们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在全校各个层面进行了评建工作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天对我们前两个阶段的评建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评建工作的回顾
在学校不太长的发展历史中,我们接受了两次评估。
经历过98年评估的大连大学人对合格评估给学校带来的变化都深有感触,它使我们解决了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和规范办学的问题,解决了统一思想、共谋发展的认识问题,解决了办学条件的基本问题,迈上了一个合格的综合性大学的台阶,并且为十五发展目标的实现、为学校在新阶段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继合格评估之后的又一次水平评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如何将其作为推动学校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动力和机会?
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认识和态度问题。
学校党委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不仅仅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它是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的评估,是对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是否明确的验证,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的检验。
我们必须站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学校的社会价值、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评建工作,将教学评估作为促进学校在新的阶段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作为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强大动力,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对我们来讲就不是套话,而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
回顾两年多的评建工作,我们正是以评估为牵动,以建设为主线,思考问题,提高认识,总结经验,真抓实干,正因为有了这样科学的顶层设计,我们才可能取得丰厚的评建成果,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启示。
我们将这次评建工作的成果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明确了几个重大的思想认识问题
第一,确定自己“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这样的大学”的基本思路。
这就是学校办学定位的准确性,我们对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了一个客观准确的判断,解决了一直有不同观点的学校类型定位问题,明确了现阶段应该是“教学型大学”,将来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基本判断;我们确立了“将学校办成综合优势明显、学科特色鲜明、办学实力和水平居地方高校先进行列的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体现了我们“向社会奉献一所优秀大学”的决心和信心。
科学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使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更加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符合学校的办学实际。
第二,确定了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好这样的人”的目标。
经过反复研讨,我们概括出了有着丰富内涵的“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这是对我们的社会责任的更深刻认识,也是学校文化精神的直接体现。
围绕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特色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明确了我们“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办学特色,今后还应该如何丰富和升华”的思路。
虽然我们的办学历史还不长,积淀还不够,但是在换建搬迁、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牵动学校发展的重大举措中,无不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不甘落后、不断超越自我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作为一所年轻的大学履行社会使命和责任、不断求索、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体现了“让每一个人都成功”的文化理念,这就是我们的办学特色——用先进的大学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
我们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框架体系有了一个系统的表述,对其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必将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理念、文化、理论基础,成为我校持续发展、建设优秀大学的动力源泉;如何让我们的文化理念体系成为真正的工作体系也将成为我们下一步走特色办学之路的重大任务。
第四,进一步树立了“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思想观念。
从合格评估到水平评估,我们最突出的一个体会是,作为高校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原来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来说,无论是生存需要,还是自立于竞争日益激烈的高校之林的需要,都必须把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须臾不可松懈。
经过第二次现代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听课制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评教评学制度、奖惩制度的落实,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认定办法的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得以完善,全校上下重视教学、关心教学、支持教学、服务教学的氛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浓厚,教学质量意识和规范教学的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正像一位教学院长在发言中提出的“只有解决好教学质量的问题,才能让我们在高等学校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点已经成为学校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的共识。
(二)坚持以评促建,推动了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
第一,专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专业建设是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全校41个本科专业的评估是一项具有牵动性的大工程,有效地推动了加快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深入,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更加注重实效。
评建过程中,我们陆续地明确了重点建设专业,护理学专业首次获得辽宁省示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首批辽宁省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实验中心第一个成为辽宁省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获得一批省级精品课、教学成果奖,“3+1”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在更多的专业进行实践,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面启动,教学带头人制度开始实施。
第二,积极推动教学单位工作水平的提高。
教学单位是学校教学建设工作的主体,积极推动基层单位教学建设是提高学校教学工作整体水平的关键举措。
我们以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为牵动,先后三次实施了对所有教学单位的工作水平评估。
一批基础好、工作水平较高的单位得到表彰,一些进步明显、提高快的单位同样得到表彰,部分有一定差距的单位受到鞭策,也因而激发起迎头赶上的决心。
可以肯定,经过三个阶段的评估和整改,使基层教学单位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学院领导班子更加团结和谐,更加重视教学工作,更加重视工作的顶层设计,思路更加清晰,教学建设措施更为有效,特别是附属中山医院、新华医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走上教学规范管理之路并有所开拓创新。
中山医院将企业管理标准引入教学管理,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引起了同行专家的极大兴趣,得到了好评。
各教学单位能够在专家考察期间表现出非常好的状态也是取决于这些基础性的工作,这些变化都为学校进一步落实管理重心下移、行政权力部分向学术权力转移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三,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大为改观。
校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长期任务之一,也是评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校党委关于开展“三风”建设的活动深入开展。
赵亚平书记关于《风气素质文化》以及《教风与大学文化》等专题报告,引发广大教师的深刻思考;《教风行》更是一个基于学校自身的文化理念、对师德风尚、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行为规范进行全面阐释的教风建设指南。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成为很多一线教师的工作习惯。
他们更加积极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开展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自觉性大为增强,在课堂教学质量认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优秀教学质量奖评选中,一大批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自觉践行《教风行》、自觉地将学校文化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教师越来越多。
教师参加岗位培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更好地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的自觉性大为增强。
学风建设载体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明显,以工作室为代表的多元化的创新与实践教育载体更加完善,创新教育十百千万工程的启动更为有效地推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学生竞赛、学生社团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学生成长、成材的平台更为宽阔,一大批学生在各类大学生竞赛中获得令人欣喜的优异成绩,以曹冰、兰俊等学生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子在新的工作、学习岗位上再创佳绩。
《学生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的倡行使学生倡文明新风、建文明校园、做文明大学生的自觉性大为增强。
学生课堂纪律、学习积极性、考风考纪等发生了明显改变,学风的改变在期末考试中有了突出的显示,学生违纪作弊人数由往年每次期末考试的百余名减少到本学期的十几名。
另外,学校现在能够显示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综合因素的方方面面的现象也值得大家关注,如无人售报点、学生义工、倡导“无痰校园”等,都表现了学生在更为积极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承担作为大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也表现了诚信水平的提高,反映了学风建设的成效。
对学校26个机关职能部门及部分教辅单位工作水平评估,进一步促进了各部门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在大学文化的视角下思考本部门的工作,找准自身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联点,改革和创新工作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广大干部和职工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成长、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总务后勤职工将自己视为“不上讲台的教师”,职能部门成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建立更多的工作室,师生与管理部门沟通交流的平台更多了,全方位育人的意识更强了。
第四,教学基础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评建过程中,我们继续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了引进和培养力度,使师资队伍结构和数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特别是学历结构有了进一步改善,校本部博士数量已超过200人,加上附属医院则超过250人。
学校借评建东风,多方筹措经费,加快硬件建设。
2004年以来,用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经费达1.5亿元。
用于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及实验室改造的经费达5000余万元,用于图书馆建设费用达600余万元。
一批新建实验室、体育场馆在条件、功能等方面居于省内高校前列。
在专家进校考察前的暑期,各教学单位、机关各部门集中进行了教学、办公环境的建设,充分反映学校文化建设成果的、具有独特的学科及专业特点的崭新环境,使整个校园更加整洁、美观,文化气息更加浓厚,走在校园的每一个场所都让我们耳目一新。
希望墙等新的文化载体承载着大连大学的曾经有过的辉煌和未来的希望。
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为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五,评建工作推动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虽然是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但是评建的过程让我们体会到,这个评估是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的评估,只有学校的办学思想准确、办学思路清晰,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充分,学科建设有较高水平,管理制度完善,才能保证教学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同样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也全面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
近几年来,学校的学科点建设、科研工作、学科基地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些重要指标进入辽宁省高校前列,生源质量不断改善,社会声誉日渐提高,我们的学生也能够在多项国内外大学生竞赛活动中与优秀的重点大学站在一个领奖台上分享成果……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赢得同行的尊重,才会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保持自信和沉着,才会得到教育部专家给予的充分肯定。
(三)进一步思考学校面临的挑战和危机,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的紧迫性
通过评建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这是评建工作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
虽然学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优秀的大学相比还存在实质性的差距,其他同类的兄弟院校也正在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实力和办学水平,包括学习我们的经验。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其他高校近年来也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加大软硬件教学建设的投入,在师资和生源方面和我学校形成直接的竞争。
一些同类兄弟院校在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头,过去我们曾经拥有的优势和领先的做法已经或在有些方面开始弱化。
在预评和正式评估中,专家组提出的问题不容忽视,这些问题个个切中要害,集中体现了我校和一些重点院校的明显差距,如凝炼学科方向、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强梯队建设、实现办学资源多元化、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等等,从自评工作中,我们自己也已经发现了很多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如管理体制问题、制度建设问题、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问题、课堂教学质量问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问题、文化理念与实际工作中的差距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学校的办学水平就很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确立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发现不足,认识不足,是进步的开始;不甘落后、不服输,是前进的动力,这是从我们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的办学理念,所以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
二、评建工作中的一些感受
以评促建是一场持久战和攻坚战,考验了各级领导,考验了全校师生,将成为集中反映大连大学人“文明、自强、求是、创新”校风的经典一笔而载入史册。
不少同志建议,在评估工作总结时,应该多讲讲学校那些普通的干部、教师和学生,讲讲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努力,这也是我们学校领导班子的一个愿望。
98年合格评估时,专家评价我校“人气大于事态”。
这一次评估,我们曾经担心这些年来新人多了,待遇差别大了,利益多元化了,人气能否高昂、心气能否齐聚的问题。
事实证明,无论是老职工还是新职工,无论是博士教授还是普通员工,无论是干部还是教师,都对大连大学充满了爱。
下面谈的是我们的一些感受。
(一)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是评建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本次评建工作从启动到现场考察阶段结束,历时两年多,先后成立了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广泛发动全校师生,成功组织了三个阶段的评建工作,周密、稳妥地组织了校内自评、辽宁省预评估、教育部专家组考察等各项工作,这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是对我校管理水平、管理能力的一次重大检验。
在评估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讲大局、讲团结、讲执行力,协调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组织者和实践者的作用,表现出特别能战斗、敢于打硬仗的精神和勇气,一切为了学校,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哪里需要就拼搏在哪个岗位上。
教务处等相应职能部门在评建工作中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很多同志都利用节假日和夜间时间加班从事从关工作。
有些同志连续几个月天天加班,很多时间都留在学校,通宵工作,节假日基本上也不休息。
很多部门都互相配合,包括后勤服务部门都给予了很大支持。
评估办除了几位专职人员外,大部分人员身兼数职,还聘请了年逾70的老同志,他们克服困难,进行各方面的协调,精诚合作,甘于奉献,勤于思考,勇于承担责任,圆满地完成了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学校的评估材料工作受到专家组的肯定和赞扬。
机关各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都承担并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评建任务。
更值得赞扬的是我们基层教学单位的领导干部,他们要落实学校的整体工作安排,还要创造性地开展多个层面的工作,又要努力地为学校的评建工作增光添彩。
评建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党政负责人要精心设计、亲历每项大的工作,教学副院长、其他副院长及副书记都承担了大量的具体工作,高负荷、重压力。
奉献、实干、进取、合作是我们在非常时期领导班子的共同特征。
实践证明,我们的干部队伍在关键时候是冲得上去的,是能够干大事的,是经得住考验的。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以更加谦虚地态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广泛地吸纳优秀大学的先进办学经验,先后邀请十几位知名专家前来指导工作,专家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情真意切的关心帮助让我们为之感动,专家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我们自己的专家队伍,一支由优秀中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组成的校内专家队伍积极参与到评建各阶段工作中,这也是我们评建工作能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二)充分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评建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保证
在评建工作中,全校师生经受了心理上、意志上乃至身体上的反复磨练与考验,评建中的感人事迹以及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太多,无论将多么华丽的词语用在这些人物和事件上都不为过。
下面讲一些典型的人物和事例:
任劳任怨、主动承担——评建的岁月里,学校给院系下达的任务之多、考核之频繁,工作量之大都是难以想象的,包括许多重复性的工作,试卷复查、毕业论文审核及整改,等等。
这些工作加大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这与当时指挥协调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一些问题认识水平不高有关。
尽管老师们有些想法,但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任劳任怨地默默工作。
不少教师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还主动承担各种评建工作任务。
在学校自评专家组中,一些博士、教授、院长、副院长及一些一线优秀教师在自身工作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学校委托的重任。
一些单位,如博物馆、大学生工作室、校史展、基础物理实验中心、英语自主学习基地、同声传译实验室、体育场馆等等,还有一些教学单位,在这方面的工作都非常出色。
你帮我赶,共同进步——通过评建工作,学校形成了一个很好的风气。
我们不单单从外部学习优秀的经验和作法,内部各单位也互相学习。
评估是我们学院之间相互学习的推进剂。
有些特殊的专业由于专业特点,原有的管理习惯及管理方法与学校的整体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些专业的领导和老师都能积极主动到其它单位学习,请校内外专家帮助指导,使整体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种你追我赶的故事不胜枚举。
通过学习,校内涌现出一批在很多方面有深入思考的专家。
相互关爱、相互包容——“烦躁”是我们在评建期间都有过的感受,时间紧、任务重,学校领导、部门领导、院系领导都难免着急上火,都难免情绪激动,这种体会可能很多人都有过,包括干部、教师和学生,但是我们都不会去计较,因为大家知道这都是为了推动工作,决不是个人恩怨,为了实现评建工作目标,相互关爱,相互包容,这是宽广胸怀的体现,更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工作思路,难免出现设计不够合理、任务繁重的情况,评估办和教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和干部挨的批评可能最多,老师们可能对他们意见最大,但是我们的干部、我们的教师都在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没有沮丧,没有懈怠,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追求卓越的愿望。
先大家、后小家——评建的岁月里,所有的教职工都是以学校的大局为重。
有人说人到中年,一个字“难”,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事业正当年,但是我们很多老师,很多职工,为了学校发展的大业,牺牲了家庭和个人的很多事情。
有不少老师老人和孩子丢在家里,早出晚归,没有节假日;很多家庭的丈夫、妻子、儿女、父母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都在身后默默地支持着我们的工作。
许多教职工在工作岗位上病倒了,但是他们没有躺下;父母病重不能回家探望;有的教职工的父母已处在病危状态,但他们还是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粗略统计有20多名年轻的同志因评建工作任务繁重而推迟了婚期……这些都表现了大连大学人所怀有的精神。
评估周里的感动——在专家考察的一周里,师生员工精神状态达到了最好的顶点,大家奋发向上,把对学校的热爱化作点点滴滴的细节,时时处处感动着教育部专家,专家走后不少同志都发出“让人感动”的感慨。
为了及时送达专家调阅的材料,不少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半夜一两点赶往学校;为了上好一节课,同事、领导、家人一起鼓励和帮助;一些博士、教授配合专家工作,出色地承担了联络员的工作,与服务人员工作不分家,牺牲了自己很多休息时间,最后都与专家成为了朋友;为了充分展示建设成果,各单位、各部门精心设计每一个考察细节;为了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很多单位部门精心组织了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活动项目。
在学生座谈会上,同学们满怀激情地描述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校发展工作所体现的无私奉献精神。
音乐学院学生充满自豪地讲述代表国家到法国演出,以自己为例告诉专家学校是如何为他们的成功搭建了平台;物理学院毕业、在德国读博士的朱建强同学在此期间专门给评估专家发来一封信,表达了对学校发展的关心、关注及对学校快速发展的自豪心情,这些事情都深深地打动了专家。
在评估晚会上,当“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回荡在大厅中时,在座的每一位专家、领导、老师、同学们都为之震撼,为之动容;专家误以为是故意安排,但实际上是设备的小故障,专家对此十分震撼,他们认为大连大学的学生的确是最可爱的学生。
评建工作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专家走访所到之处,都能听到同一种声音——让每一个人都成功。
教师的成功、学生的成功,育人方式与载体如此丰富,成功的渠道是如此众多,这种对学校理念的认同、万众一心的工作模式和氛围深深地打动着专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专家听课是一个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学生学习状态、学校教学管理等多个指标的重要环节,金南顺老师的课上专家带头鼓掌,刘彬老师的课被专家评价“听课是一种享受”,陶然老师“能把枯燥的课程讲活”,郝耀武、梁华夫妇齐上阵均获好评。
评估期间,专家联络员、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默默奉献,他们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他们要做好每一个细节性的工作,要衔接好每一个工作环节,要为专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小车队的司机跟专家接触很多,他们大方得体的举止、恰如其分的表达给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位司机师傅曾对一位专家说:
“大连大学如果有50年的历史发展成今天的样子,能让合格就不错了;但是,不到20年,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不给A都不行!
”真切的表达了学校职工对学校发展的期待和渴望。
“有一种力量叫团结,有一种胸怀叫包容,有一种精神叫实干,有一种境界叫奉献”,这就是大连大学人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在经历评估后的真切感受。
讲到这里,我代表学校领导向全校老师、员工及广大同学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的支持和理解,感谢你们的努力和付出,还要感谢您们的家人和亲属。
回顾两年多来走过的路,我们应当为学校在评建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感到欣慰,我们应当为学校在评建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而骄傲,我们也应当为广大师生员工在评建过程中所彰显的精神面貌而自豪。
在一定的条件下,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
曾几何时,以发展求生存,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是我校快速前进的巨大动力。
在这次评建中,我校的广大师生不仅发扬了这种精神,而且还注入了科学、民主、创新和团队精神,进一步凝炼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大连大学评建精神,这就是:
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性思考,合理设计的科学精神;
一切依靠全校师生,重大决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民主精神;
一切以卓越为目标,创新争优,矢志图新,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
一切以学校大局为重,团结协作,互相支持,校兴我荣的团队精神。
这些精神是大连大学发展的制胜之宝,是实现大连大学新时期发展目标的决定性力量。
三、评建整改工作的思考
“专家组走了,我们做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个大连大学人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学生的一段感言“总是这样该多好”不能不让我们为之触动。
建校十九年来,我们先后经历了两次评估,应该说,合格评估,推动着大连大学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水平评估能否使我们再上新台阶,这将取决于我们对评建工作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将要采取的整改与建设措施。
正视现实、认识不足,是一所优秀大学所应有的品质,所以学校党委对评建总结工作更加重视。
经过近两个月的评建总结工作,我们又有了更多的收获:
第一,提高了对牵动学校发展的换建搬迁、人才队伍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等几个重大举措深远意义的认识,确立了继续坚持“人才强校、文化兴校”的战略思路。
第二,思考学校面临的挑战和危机,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学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充分认识发展的紧迫性。
第三,深入挖掘和理解“让每一个人都成功”这一核心理念的内涵,使之转化为指导实际工作的具体理念,在“让”字上下功夫,那就是激发热情、创设条件、搭建平台、促进成功。
第四,更加关注教学质量问题,巩固和扩大评建工作成果。
《教风行》的学习和理解,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巩固和深化评建成果成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作总结 大会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