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精品复习学案42 山岳的形成必修1.docx
- 文档编号:7921472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02MB
艺术生精品复习学案42 山岳的形成必修1.docx
《艺术生精品复习学案42 山岳的形成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生精品复习学案42 山岳的形成必修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艺术生精品复习学案42山岳的形成必修1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高考新动向】
考纲导向
备考预测
………三年5考高考指数:
★★
1.褶皱、断层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来源:
学科网]
1、以景观图、形态示意图切入,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2、结合区域等高线图、聚落规划图、地质构造示意图考查地表形态对交通路线的影响;
【考纲全景透析】
一、山岳的形成
1.山岳的类型
类型
概念
规模
举例
褶皱山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
规模有大有小
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系
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
分布广泛,规模大小不一
华山、庐山、泰山
火山
地下深处岩浆沿地壳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冷却凝固形成
规模大小不一
日本的富士山,我国长白山主峰
【点睛】褶皱山与断块山的区别方法
一看坡度,褶皱山坡度缓、断块山坡度陡;
二看岩层,褶皱山的岩层是连续的,断块山的岩层是不连续的。
2、地质构造
概念:
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
地质构造
类型
形态特征(岩层新老关系
地貌
未侵蚀
侵蚀后
褶皱常形成高大山脉
褶皱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
山岭
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
谷地
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
断层
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错动、位移
断块山,裂谷或海洋
【方法技巧】
(1)背斜与向斜的判读方法。
未被侵蚀的岩层若向上弯曲则为背斜、向下弯曲则为向斜;被侵蚀的岩层要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
定,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
(2)判断岩石类型。
要根据岩层特点及位置,具有层理构造的为沉积岩,岩浆侵入(或喷出)形成的是岩浆岩,在岩浆侵入的边缘地带易形成变质岩。
3.山岳对交通的影响
【点睛】山地修建交通线路的建设需要考虑工程量、造价、技术、需求程度等,走向要沿等高线,减少道路的坡度,增加安全性。
【主线构架】
【热点难点全析】
一、主要地质构造的对比分析及地质构造的应用
1.褶皱和断层的对比分析
褶皱和断层是两大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2.地质构造的应用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具体如下图所示:
【误区点拨台】
(1)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构造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依据构造地貌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如山岭对应的可能是向斜,也可能是背斜。
(2)火山是一种地貌形态,而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现象,即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
影响交通线路的主要因素:
【师生互动】我国进藏铁路为
什么首选
青藏线?
【拓展延伸】进藏铁路有川藏线、滇藏线、甘藏线和青藏线四个方案,决策部门最终确定首先建设青藏铁路,其原因如下:
(1
)青藏铁路建设里程最短,且青藏线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的建成和运营为青藏铁路新线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2)青藏线投资少,由于青藏线的里程短、地形缓、桥梁隧道少等特点,投资为四条进藏线路中最少的一条。
【例1】福建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活动,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对此设计了以下问题,请你回答。
(1)图中a~b和c~d是同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2)该地区计划修建a镇到b镇的公路
,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请选择合适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3)修建b镇到d市的公路为什么不走直线,却绕道c镇?
(4)图中a、d两镇所在地区的交通线密度如何?
为什么?
【解题指南】明确影响交通线路修建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质、河流、自然灾害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如建设成本、社会发展需求性、技术要求、工程安全、运营成本等),并能结合实例分析。
【解析】第
(1)题,由图可知,a~b公路在山区、c~d公路在平原,在修筑时难度差别很大。
投入的
资金多少也有较大差异,影响其修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中的工程造价。
第
(2)题,①方案穿过山地,而②则沿等高线修筑,避开了陡坡,增加了运营安全。
第(3)题,b镇到
d市的公路不走直线,而绕道c镇,是为了满足c镇发展,利于c镇社会经济发展。
第(4)题,山区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密度较平原地区小。
答案:
(1)经济因素中的工程造价。
(2)②线路。
受地形的影响,山谷中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3)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多地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4)d处的交通线密度大于a处,山区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密度比平原地区小。
【例2】读某区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丙地区大的原因。
(2)如果在甲地发展钢铁工业,就需要解决甲丙的交通问题,那么影响其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在选择乙、丙之间的交通干线时,人们选择了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简述其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
考查山地对交
通运输的影响。
第
(1)题,由图知,甲地平坦开阔,丙地位于山地,对交通干线的选择与密度大小有影响。
第
(2)题,若把丙地的矿产运到甲地,首先要解决甲丙之间的交通问题,甲丙之间需要跨越河流,穿越山区,工程难度大,这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保证。
第(3)题,乙丙之间的直线线路经过山地,工程难度大,投资大,安全性差。
答案:
(1)甲地地形平坦、丙地位于山区,甲地修筑交通线路的难度小,交通线密度大,而丙地地形崎岖,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密度小。
(2)科学技术(或经济因素)。
(3)乙、丙间的直线线路需经山地,地面起伏大,工程难度大,投资高且安全性差。
【拓展延伸】板块运动与地貌类型
【高考零距离】
一、选择题
(2012山东卷)1.图2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
、侵蚀作用
、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答案】D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地褶皱形成后沉积岩层Ⅱ出现了侵蚀作用,部分岩层被侵蚀掉,后又出现了沉积岩层Ⅰ,最后岩浆侵入沉积岩层Ⅱ和沉积岩层Ⅰ,故该区域先后发生了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质构造。
(2012江苏卷)图5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答2-3题。
2.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3.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
【答案】2.D3.C
【解析】
2.从剖面线上看:
①②③④处都为谷地,同一岩层拱起处就为背斜,①②④谷地都应为背斜背斜谷。
3.⑤处同一岩层分布不连续,发生向下位移,说明
⑤处岩层断裂下降。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等相关知识。
(2012四川卷)图1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
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叶林带。
读图回答4-5题。
4.形成图中结构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
5.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答案】4.A5.B
【解析】4.图中的山体周围为断层崖,表明是断裂上升形成的断块山。
5.山寺的位置在丛林之中,A错;由于海拔高,亚热带的山顶可见积雪,B正确;断层山坡度大,不适宜修筑梯田,C错;桑园位于平原区,D错。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质作用、旅游景观。
(2011·江苏地理)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
该同学利用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
图1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2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
据此回答6、7题。
6.图1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和断层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D.背斜、断层和向斜
7.与图2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解析】6选C,7选D。
第6题,判断地质构造一般要从岩层的连续性、弯曲状况、新老关系等方面考虑。
对于连续岩层主要考虑弯曲状况,图中岩层①、②为连续岩层,①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②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③处左右两侧岩层发生了错位,故为断层。
第7题,该同学骑自行车行进路程与地形关系密切,由图2中GPS记录的位置分布图得出,甲地到乙地该同学骑自行车开始位移大,接着一段时间是匀速行进,然后位移由快变慢,可推知开始位移大是下坡、接着匀速地形平坦、最后由快变慢地形由缓变陡且是上坡,故为d图。
(2011年高考广东卷)8.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岩层的弯曲情况,可知乙处是背斜,丙处是向斜,甲处岩
层断裂并发生明显的位移,即为断层,所以选B。
(2010重庆卷)9.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
(2)图中甲地多见芽、溶洞等地形,推断可知岩层应为()
A.页岩B.板岩C.石灰岩D.花岗岩。
(3)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针叶林
【解析】
(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通过岩层的走向来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
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在地貌上又是山地,因此属于背斜山。
(2)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地貌类型判断岩石类型的能力,石芽、溶洞等属于喀斯特地貌,未知岩层为石灰岩。
(3)该题考查植被类型的判断。
该地区柑橘广泛分布,柑橘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因此乙地常见的植被类型应该是常绿阔叶林。
【答案】
(1)D
(2)C(3)A
二、非选择题
(2012安徽卷)10.(24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12分)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12分)
【答案】
(1)断块山洪积—冲积平原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到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断块、洪积—冲积平原,从图中断层陡坡范围可知A地、B地分别为断层的两侧,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根据材料二中提示“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则这些将被破坏,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湿地减少、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污染、环境质量下降等方面来回答。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作用、地貌和大规模建设住宅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12·厦门模拟)图为某地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从甲到丁,岩层为从老到新),读图回答1、2题。
1.丁地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B.背斜C.向斜D.断层
2.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B.甲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修一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
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解析】1选C,2选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自丁地向两侧岩层由新变老,说明为向斜。
第2题,甲地的岩层为中间老,两侧新,为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2012·台州模拟)如图为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据图判断()
A.①处有良好的地下水储存条件
B.②处的火山喷发可能形成石灰岩
C.③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D.④处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
4.从成因上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背斜成山,C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
B.B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C.D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
D.外力作用是形成图示地貌形态的主导因素
3、4.【解析】3选D,4选A。
第3题,由图可知,①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是良好储油、储气构造;③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便于储存地下水;因此A、C选项不正确。
②处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岩浆岩。
④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常常含有化石。
第4题,从地表形态看,A处背斜成山,C处为断层构造,抬升的岩块成山,因此A项正确。
B处位于河流汇入海洋的位置,常常由流水搬运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D处为角峰,是由于冰川侵蚀而成;图示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读下图,完成5、6题。
5.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
6.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
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
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
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解析】5选B,6选D。
第5题,②表示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地表开始隆起;③表示板块张裂处扩大,地壳变薄,岩浆上升明显;①表示岩层断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第6题,图中表示的现象发生在板块的张裂地带,张裂处的板块高度相当,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应该同为大洋板块或大陆板块。
(2012·漳州模拟)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①~④代表岩石年龄由新到老的不同岩层。
据此回答7、8题。
7.有关该地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
D.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8.在图中甲处附近可能看到的地貌有()
①块状山地或高地②大陡崖
③溶洞④谷地或低地
⑤火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⑤
【解析】7选A,8选C。
第7题,从地质剖面图中可以看出此地岩石主要是沉积岩,由于侵入岩穿过所有的沉积岩,因而沉积岩形成的时间早于侵入岩、变质岩。
所以该地先有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接着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断层,再往后岩浆侵入,在此过程中石灰岩受到岩浆的高温烘烤发生变质作用。
第8题,甲处是大断层,断层面形成大陡崖,断层中的上升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下沉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下图为闽南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
据此回答9、10题。
9.关于图中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乡村公路,②是高速公路
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大
C.②公路单位距离造价低
D.①公路可能是城市干道
10.丙地最可能是()
A.山顶B.陡崖C.山谷D.鞍部
【解析】9选A,10选D。
第9题,①公路线路曲折,坡度和曲半径较大,为低级的乡村公路;②公路线路顺直,且在丙处有隧道穿过,为高级的高速公路。
第10题,低级公路翻越分水岭时,通常选择在隘口处(鞍部)通过,从②公路在丙处有隧道可推知此处有山岭;从①公路线在此处相对较疏,可推知此处海拔较低,坡度略缓,故丙地最可能为鞍部地形。
(易错题)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甲B.乙C.丙D.丁
12.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
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11选C,12选B。
第11题,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两地海拔低于300米;丙地海拔在500~600米;丁地海拔低于500米,故选C。
第12题,由图可知,甲、乙、丁位于山谷,路线多处弯曲,图中无标注居民点或河流,故①、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探究题)厦门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等野外考察。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6分)
(1)出发前老师提示:
“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非常相似,简述其成因。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发现B山山势高耸,请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地质灾害成因、地质构造成因和地貌成因。
板块运动和断层活动是解释地质灾害和地质构造成因的依据;向斜和背斜处的侵蚀差异是解释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依据。
答案:
(1)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位于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
(3)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14.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单位:
米),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
(2)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该处地质构造与凉水河之间的成因关系。
(3)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线路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解析】第
(1)题,根据岩层新老关系,中间老、两翼新的褶曲应为背斜。
第
(2)题,背斜成谷是外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第(3)题,需要仔细对比两条线路,重点分析两条线路弯曲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答案:
(1)背斜。
该处地层显示为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2)该处的褶曲类型为背斜
,由于背斜的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在谷地易积水成河。
(3)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
原因是乙村到甲村之间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艺术生精品复习学案42 山岳的形成必修1 艺术 精品 复习 42 山岳 形成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