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快速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docx
- 文档编号:7920043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9.74KB
重庆城快速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docx
《重庆城快速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城快速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城快速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
重庆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
修编(2017~2022)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评价单位:
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2016.08
1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概述
《重庆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修编(2017~20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包括4号线二期(唐家沱~石船)、5号线北延伸段(园博中心~悦港大道)、5号线支线(富华路~跳蹬南)等3条线路工程,见表1。
评价对象线路全长为 70.67km,其中地下线长49.43km,高架线长21.24km;车站38座,其中地下站28座,高架站10座;新增车辆段2座,停车场2座,主变电所3座。
表1重庆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修编项目汇总表
线路名称
起点~终点
线路长度(km)
敷设方式(km)
车站数(座)
段/场
地下
地面
高架
地下
其他
高架
4号线二期
唐家沱~石船
33.27
22.87
0
10.40
9
0
4
1/0
5号线
北延伸段
园博中心~悦港大道
7.95
7.95
0
0
6
0
0
0/1
5号线支线
富华路~跳蹬南
29.45
18.61
0
10.84
13
0
6
1/1
合计
70.67
49.43
0
21.24
28
0
10
2/2
4号线二期(唐家沱~石船),线路全长33.27km,其中地下线22.87km,高架线10.40km;共设站13座,其中地下站9座,高架站4座,设石船车辆段1座,占地64.30ha;控制中心与4号线一期合设于大竹林;本工程拟新建干坝子主变电所及龙兴主变电所各1座。
5号线北延伸(园博中心~悦港大道),线路全长7.95km,均为地下线;设地下车站6座;设狮子山停车场1座,占地34.10ha;控制中心与5号线合设于大竹林;利用10号线一期工程大坝寺主变电所共享供电,由5号线一期工程高庙村主变电所提供备用电源。
5号线支线(富华路~跳蹬南),线路全长约29.45km,其中高架线10.84km,地下线18.61km。
全线设19座车站,高架站6座,地下站13座;设金鳌寺车辆段1座,占地约50.07ha、富华路停车场1座,占地约5ha;控制中心设于大竹林;新建电厂主变电所1座同时与既有2号线共享白居寺主变电所。
2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2.1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从声环境保护的角度,部分高架线周围分布着噪声敏感建筑物,须采取道床减振、设置声屏障等综合环境保护措施降低轨道交通对沿线声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同时在规划实施中可根据沿线建设情况,对高架段待开发区域两侧进行空间用地控制。
地下线路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风亭、冷却塔设备的位置、型号,并辅以风道消声器及隔声措施,风亭、冷却塔噪声可控制到可接受水平。
车辆段与停车场内检修、洗车等作业噪声,只要合理布局,厂界噪声一般可满足2类区标准。
2.2振动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地下线路沿线既有或规划敏感建筑相对集中,规划的实施会造成一定的振动影响,但由于轨道振动的污染振动治理措施较为成熟,在规划实施中可根据沿线建设情况,对待开发区域的轨道交通线路两侧进行空间用地控制,必要时根据具体振动影响的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理措施,轨道交通振动影响一般不会成为建设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
2)二次结构噪声源于轨道交通车辆与轨道的振动,降低轨道交通振动就可以相应减轻二次结构噪声影响,采取浮置板道床、弹性短轨枕等减振等措施也可以从根本上减轻二次结构噪声影响。
2.3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本规划实施期间,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轨道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生活污水。
轨道交通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于沿线车站、停车场和车辆段排放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2)本规划修编线网均为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内,规划实施后各站点、车辆段及停车场排放的污水可依托周边市政管网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且预计污水量占重庆市污水总处理能力的比重非常小,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占比也较小,基本不会增加重庆市城市污水处理的负荷,对沿线地表纳污水体产生的影响较小。
2.4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本次规划修编线路基本沿既有或规划城市道路敷设,沿线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水控制,沿线地质结构缺乏贮水条件,富水性较弱,不具大区域循环特征。
本次规划修编线路地下区间施工疏排水会对沿线局部地下水量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导致区域地下水资源明显减少;且部分线路走向与地下水径流方向相交,将形成对地下水流动的阻碍,局部改变地下水径流条件,但不会阻断地下水径流。
总体上,本次规划修编线路沿线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范围广泛,规划实施不会对区域地下水流场和地表植被产生较大影响。
2.5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经类比预测,本次规划修线网地面主变电所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均不会超过相关国家标准限值,对周边电磁环境影响不大。
高架线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较小,对高架线的布局不存在制约性。
2.6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轨道交通运营对周围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面风亭排风与车辆段、停车场各设施排放的废气对周边空气环境的影响,但总体影响较小。
通过合理布局和加强周边地块规划控制,对本规划的实施不会构成制约。
2.7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给环卫部门定时清运,对环境无影响。
2.8城市生态与景观影响分析
本次规划修编线路基本沿现有或规划城市道路敷设,线位、车站、停车场、车辆段、变电所等均不占用基本农田,不涉及天然林、森林公园等敏感区保护范围,对沿线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对城市景观而言,主要受轨道交通高架线影响。
由于本规划修编高架线路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区内,两侧用地目前处在开发初期或规划阶段,具备利用控制性规划控制高架线路两侧的土地用地性质、加大建筑物退让距离及绿化带宽度的条件,能够实现与周围景观的融合,对地面行人景观视觉影响较小;通过景观设计,可以能够实现与周围景观的融合,景观视觉影响也较小。
2.9文物保护影响分析
本次规划修编符合《重庆红岩遗址保护区管理办法》和《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在实施期间通过加强地下文物调查、勘探工作,对周边文物保护单位的影响较小。
2.10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本规划实施有利于促进城市综合交通客运体系的形成,有助于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引导城市人口的重新分布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3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3.1噪声控制措施
根据轨道交通噪声治理经验,目前较常用的噪声治理措施为设置声屏障、消声器、进行轨道减振与建筑物合理布局,这些措施的采取对降低轨道交通噪声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绿化林带、搬迁与功能置换等措施因增加了土地需求和工程造价,需因地制宜、谨慎采用;低噪声车辆、设备与轨道结构等先进技术的引进、研发与应用,应成为今后轨道交通噪声治理的主流方向。
规划线路的具体噪声治理措施,应根据项目实施时的声环境要求,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在项目环评中通过详细的分析论证确定。
3.2振动防治工程措施
根据轨道振动的产生机理,在车辆类型、轨道构造、线路条件等方面进行减振设计,将降低轮轨撞击产生的振动源强值,从根本上减轻轨道交通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即在车辆选型中,除考虑车辆的动力和机械性能外,还应重点考虑其振动指标,优先选择噪声振动值低、结构优良的车辆;铺设60kg/m重轨无缝线路,采用减振扣件(如Lord扣件、Vanguard扣件等),减振道床(如弹性短轨枕或支承块、浮置板道床、橡胶隔振垫等)等轨道结构振动控制措施。
轨道结构振动控制措施是目前轨道交通振动控制的主流方向,经过多年实践,其技术已日趋成熟。
规划项目的具体振动防护措施应在项目环评中根据当时的环境要求和经济技术水平确定。
3.3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下阶段实施中应注意轨道线路建设与相应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的同步性,确保轨道交通附近区域污水管网于车场建成前完成敷设,保证各站段废水能够接入相应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优化施工工艺和方案,对施工降水尽量综合利用,防止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并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施工中若需要基坑降水,应按照有关要求,编制疏干排水方案,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加强油类等施工材料的使用和管理,做好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可将施工作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的影响降至最小。
3.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下阶段规划实施中应注重车站风亭的选址布局,应尽量远离周边学校、医院、集中居民住宅等敏感点,以最大程度减轻风亭异味影响。
在城市规划区,对于车站附近尤其是风亭周边20m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应严格规划控制,限制用于建设住宅、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
3.5城市生态与景观保护措施
下阶段规划实施中应注重建设景观设计,加强高架线沿线土地利用规划控制,突出轨道的外形结构、线条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5号线支线跨越长江专用桥的实施,应注重优化桥梁主跨、桥墩和景观设计,预留足够的桥下净空高度,以保障通航安全;尽量减少占用水面和礁石面积,以满足鱼类和鸟类活动需求。
优化桥梁造型和装饰设计,以确保与周边城市景观协调一致。
3.6文物保护措施
4号线二期经过历史文化名镇——龙兴镇区段,应注重车站、风亭和冷却塔等地面设施外观设计,建筑高度、建筑样式、材料、色彩、园林绿化等方面都应进行景观设计,从而保持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在下阶段实施中,对于规划线路涉及渝中区地下文物控制地带区段,应提前做好地下文物调查、勘探工作,优化施工方案。
4总体评价结论
《重庆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修编(2017~2022)》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与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相关规划基本协调。
本次建设规划方案的线路总体布局、敷设方式基本合理。
在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进一步优化调整、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措施,并在下一步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落实有效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基础上,规划实施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总体是合理的和可达到的。
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和环境规划的角度,《重庆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修编(2017~2022)》基本可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庆城 快速 轨道交通 二轮 建设 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