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园地育儿经验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 文档编号:7917127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7.61KB
家长园地育儿经验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家长园地育儿经验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园地育儿经验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长园地育儿经验MicrosoftWord文档
愉快家庭教育有七招
给孩子一个选择
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事,如果你让孩子学芭蕾舞或练健美操,两者中自由选其一的话,她做自己喜欢的东西会特别投入,不嫌辛苦的。
接受现在的他
孩子会按自己的速度发展、成长。
如果,你爱把自己孩子与人家孩子相比的话,容易让他产生错觉,如果他不如谁,就是一个失败者。
逼迫不对,鼓励有益。
发现隐藏的困难
如果发现孩子突然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
你要耐心询问,让他实话实说———被坏孩子欺负了,他不喜欢他的老师等等。
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在安静的房间里注意力最集中,有些却喜欢热闹的背景环境。
如果你的孩子不爱被独自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就让他在餐桌上做功课吧。
向儿女说说自己工作的酸甜苦辣
每天下班回家后,不妨与孩子讲述自己工作中高兴或烦恼的事情,以激发孩子的憧憬和热情,可能他会想:
“我努力工作的话,会像妈妈一样成功。
”假如你的工作乏味,没甚可“晒”,也可以告诉孩子:
如果你没获得一定的资格或学历,就无法找到一份有趣的工作。
有的孩子不愿像父母那样生活,所以会激发他奋发图强。
以理服小孩
如果孩子想放弃钢琴教育时,你别冲着他大喊大叫、声嘶力竭地训斥他,不如说出想他继续练下去的理由,他有可能会回心转意。
即使他仍不同意,也给了他畅所欲言的机会。
赞扬和赏识
多给孩子赞扬和赏识,但表扬时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他给你看他刚做完的某个东西,你不是简单说句很好,而是说:
“我很喜欢你在文章中论述这个观点的方法,这样说很发人深省。
”或“你的音阶弹得非常流畅。
”等等。
他感觉就不一样,下次会更努力,以博得你的肯定。
明智的奖赏
不必给孩子许以大奖,当他们做得好时,送点小礼物以资鼓励就行了。
万一,他们没能达到预定目标的话,也不必因此而愁眉苦脸。
小一班
2011.10
如果孩子对你说谎,该怎么办?
孩子的世界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想象,但有时,孩子往往无法将现实与想象彻底区分开来,于是便产生谎言。
有些谎言是孩子为了躲避责怪编出来的,而有些谎言可能只是他们的想象而已。
如果你的孩子说谎,你该怎么办?
如果某一天孩子对你说了谎,你会怎么做?
美国《养育》杂志为父母们提供了详实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1—3岁:
孩子的第一个谎言很可能在这个阶段出现,主要是否认自己做了某事,或为了得到某物而说谎。
应对:
父母不宜斥责,也不要逼孩子承认撒谎,应善意开导。
3—5岁:
这时的孩子常把想象中的事物当成现实,这些被编造出来的谎言,更像是单纯的表演或自己的一厢情愿。
他可能会说自己认识某个电视明星,或与一些卡通人物的奇特遭遇。
应对:
如果孩子说了些你认为不着边际的话,不要直接打破他的想象,你甚至可以顺着他的思维,和他一起构造一个美好的情景。
5—12岁:
这阶段,孩子有时会因为考虑别人的感受或不想伤害别人而说谎,这意味着孩子有了最初的社交意识。
孩子还会因为达不到某种能力,不想使父母失望或被惩罚而撒谎。
应对:
如果孩子说谎,不要以不让看电视或关进屋子作为惩罚。
应找出孩子说谎的原因,帮他面对和克服困难。
12—18岁:
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可能不再愿意和父母分享生活细节,如果你寻根究底,他们就会编出一些谎言敷衍。
这是成长的标志。
应对:
父母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但要把握尺度。
如孩子经常因功课等说谎,家长就要表达不满。
有的孩子会因压力说谎,父母在帮他化解的同时,还要告诉他这不能成为说谎的理由,诚实对一个人很重要。
大二班
2010.10
用表扬的方法收拢孩子的心
自从孩子们进入“离园到计时”的主题后,发现孩子们的心好象变的浮躁、不安起来。
猜想是跟炎热的天气、离别的不舍与兴奋、不会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关。
以前在带班时,课间请小朋友收起来,只要敲一串铃然后稍微提醒的敲几下孩子都能静下心来,可是最近却“失灵”了,请孩子们“一、二、三静下来”不管用了,教室里继续“嗡嗡嗡”。
批评?
效果也不好,再说就要离园了,应该和孩子们多亲近才是。
可迁就他们吧,也不行,秩序是维持班级稳定的前提。
于是我想到了大用表扬,当请孩子们把玩具收起来时,有的孩子动作慢就表扬动作快的孩子,有时候开展三个大组比赛的方法,哪个大组先静下来哪个大组的孩子就可以先吃餐点、为别的孩子发本子、通知等等,当上课前孩子们没有静下来时,我就采取“我喜欢谁”的方法,我说:
“我第一个喜欢的是XX,第二个喜欢的是XX,第三个喜欢的是……”,孩子们都愿意被老师所喜欢,所以静下来也快多了。
我发现在孩子离别时,用表扬这个方法真灵,不信,你也试试看!
大二班
2011.6
抓住孩子的心理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再配上胖胖乎乎的身体,让我班的心一小朋友看上去很惹人喜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心一有点与众不同:
他很能干,但却不喜欢与别的孩子多交流;他很聪明,但比较喜欢我行我素,对老师的话会满不在乎。
周一早上,心一早早地来到了班级。
我和他互相问过好之后,我就忙着去开窗子,开消毒柜,整理孩子们的接送卡。
正在此时,我听到“哗啦”一声,忙扭头去看,只见心一把玩具柜里的玩具全弄洒到了地上。
见我看着他,他一边捡玩具一边自言自语:
“我还没碰住它就掉了。
”听得我又想气又想笑,明明犯了错误还嘴硬不承认。
我见他捡好玩具,就又赶紧站到班级门口去迎接孩子了。
谁知,当我又用眼光找寻心一时,发现他却把玩具放起来了,根本就没玩,而是无所事事地在班级转悠,一会儿这儿摸摸,一会儿那儿敲敲,不时地用眼角看我一眼,看一眼我手中的接送卡。
突然,我灵机一动,叫过心一,对他说:
“你能站到门口迎接小朋友,帮老师给他们发放接送卡吗?
”“当然能!
”心一大大的回答声吓了我一跳。
我把手中的接送卡交到心一的手中,站到一旁观看。
正在这时,家绮和爸爸来了。
只见心一大胆地说到:
“家绮,早上好!
”家绮呢,一脸的惊奇与羡慕,赶忙回应到:
“心一,早上好!
”我看到心一的脸上充满了自豪,急忙把家绮的接送卡递给了家绮的爸爸。
家绮的爸爸大概也觉得心一今天与以往有点不同,微笑着说:
“这个小朋友真棒!
”得到了家长的夸奖,心一露出洁白的小牙齿,甜甜地说:
“叔叔再见!
”
小朋友们接而连三地来了,心一也忙得不可开交,但他自始至终都面带笑容,不但跟小朋友找招呼,而且还跟家长问好。
当心一把接送卡送到家长手中时,不时有家长说:
“谢谢你,孩子。
”“你真棒!
”“你今天真能干!
”听得心一心花怒放,神采飞扬。
圆圆的小脸红红的,像极了熟透的苹果。
如果中间有空隙,心一会把头伸到门外,看看楼梯,看看楼下,一旦发现有小朋友正在上楼,就赶忙提前找出接送卡准备好,当家长和孩子一到班级门口,接送卡随之也送到了手中。
当宁宁的妈妈刚上楼心一就把卡递到她手里时,她一脸的惊喜:
“孩子,你知道我要来了吗?
真谢谢你!
”哎呀,此时的心一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呵呵地笑出了声。
并对着宁宁妈妈的背影大声说:
“阿姨,再见!
”惊得宁宁妈急忙回头对心一挥挥手:
“再见,孩子!
”看得一旁的我心中不由得一阵窃喜。
整个晨检活动,心一都在忙着接待小朋友。
声音又大又甜,笑容又甜又美,感染了每一个小朋友,也感染了每一个到班级的家长和老师。
在第一节集体教育活动时,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说:
“今天,心一能干极了!
是老师的好帮手。
来,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心一所在小组的几个孩子甚至站起来对着心一鼓掌。
面对小朋友们羡慕和鼓励的眼神,面对小朋友们热烈的掌声,心一陶醉了,幸福地笑了。
看来,不是孩子不听老师的话,是孩子不想听老师说他不感兴趣的话。
如果老师能抓住孩子的心理,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他想做的事儿,那孩子一定会完成得超乎我们的想像。
这样不仅能锻炼孩子本人,同时也会给其他孩子以积极的影响,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大二班
2010.11
孩子特长教育别走进误区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
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
“强扭的瓜不甜。
目前,有不少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在接受正常教育的前提下,再接受一项或几项特长教育,以便于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于是,以培养孩子某些特殊能力为目的的各种特长教育应运而生,诸如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音乐班等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由于某些家长在思想认识上的错误,致使特长教育进入了种种误区:
其一:
一厢情愿。
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不少孩子对究竟该学什么好、自己是否适合进行特长教育等问题都心中无数,报名参加特长班的学习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
如此,若孩子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倒会阻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其二:
贪多求全。
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总比少学好,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让孩子学美术,过两天又让孩子改学书法。
不堪重负的孩子,平时忙双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忙写字弹琴或绘画,难怪有些孩子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放学后,我宁愿被老师留下来也不愿立即回家!
其三:
方法不当。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
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
“强扭的瓜不甜。
”
要走出上述误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家长们端正认识。
孩子不同于大人,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让孩子接受特长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同时,家长还应该明白:
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特长教育只不过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不宜将其看得过重,只能将其看作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
其次,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特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地方,在于它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松紧有度,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大二班
2010.12
空气太干燥孩子易过敏
供暖前后,温度变化比较大,父母们要当心孩子的健康,如果发现孩子连续咳嗽、打喷嚏、鼻塞等症状,也许是过敏引起的。
因此,不要随意给孩子服药,应尽快到医院确诊。
症状1:
慢性咳嗽
秋季是慢性咳嗽的高发季节,慢性咳嗽一般是指咳嗽持续3-8周以上的。
由于患儿咳嗽
一般是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这时不能一味给孩子用抗生素和止咳药。
过敏性咳嗽的孩子,一般不发烧,吐出的痰是白泡痰。
常见症状有:
宝宝喜欢揉眼睛,揉鼻子,抓头皮;睡觉时不安分,喜欢蜷曲着睡,一会儿床头一会儿床尾。
过敏性咳嗽多以咳嗽为主,不带有喘的症状,其中一部分是咳嗽变异型的哮喘,属于哮喘的特殊类型。
时间长了,患儿可以发展成典型的支气管哮喘。
所以,及时明确诊断和进行规范治疗很重要。
专家建议:
预防过敏性咳嗽,应注意避开过敏原,如尘螨、霉菌等;做好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忌冷饮、冷风等;忌大笑、大叫、大哭,避免情绪激动;适当运动,儿童应避免在干冷的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
治疗过敏性咳嗽,可在确诊后服用无嗜睡反应的二代抗组胺类药物。
症状2:
哮喘
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气候由热转凉,加上尘埃、霉菌、冷空气等过敏因素的刺激而使哮喘发作。
儿童哮喘发作前常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过敏性鼻炎)等先兆症状,有时会伴有刺激性咳嗽及白色泡沫痰,发病时会有喘息、胸闷、憋气,伴喘鸣音,尤其夜间比较重。
专家建议:
让宝宝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宝宝经常停留的房间要保持通风、干燥。
为减少积灰,最好不要铺设地毯,也不宜给宝宝玩毛绒玩具。
床上用品应该经常曝晒和拍打,将可能诱发哮喘的灰尘、螨等拍打出来。
同时家长应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宝宝着凉而患感冒,以引发哮喘。
症状3:
皮肤过敏
尘埃、霉菌、冷空气等刺激,会让孩子出现皮肤过敏。
先是两颊皮肤干燥、发红和脱皮,再延伸到脸部、颈部、手腕、手、腹部和四肢,瘙痒导致宝宝焦躁不安。
专家建议:
家长要帮助过敏的孩子找出过敏原,避免与过敏原的接触。
如果儿童已患上皮肤过敏应及时用药,内服和外用同时进行,可迅速缓解皮肤瘙痒。
症状4:
过敏性鼻炎
由于空气干燥,各种过敏因素都有可能刺激孩子的鼻黏膜,引发过敏性鼻炎。
要是孩子连续打十几个喷嚏、鼻塞很厉害、流清鼻涕,并可能伴有鼻痒等症状,那大多是已经中招了。
专家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温差较大时要注意添衣服,加强保暖;房间内空气要通风;平时少与花粉、宠物等接触;特别提醒家长,很多家长会错把过敏性鼻炎当感冒,从而耽误了孩子的治疗。
因此在孩子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时请及时就诊。
大二班
2011.1
孩子在幼儿园受小朋友欺负
Q:
璐璐生性比较懦弱。
在幼儿园里,她常受小朋友欺负,谁拉她辫子啦,谁捏她的脸啦,谁抢她玩具啦……每天回来她都有告不完的状;平时跟家里几个表兄弟姐妹在一起,她也是最容易受欺负的一个;出去玩时。
一旦有不认识的小朋友对她粗声说话,或是对她做威胁劝作,她都会吓得大哭大叫。
看着女儿胆小怕事的样子,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担心长此以往会影响她的身心健康。
A:
1、有时打闹是孩子特有的表达方式:
孩子年龄小,交往表达的方式和大人不一样。
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较稚嫩,他们往往用动作来表达对同伴的喜欢,而对方孩子可能不理解或不喜欢这种特别的方式,误认是别人欺负自己了。
2、孩子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技巧:
不少孩子一旦脱离成人的怀抱,会显得手足无措、郁郁寡欢,对新问题和新情境缺乏应变能力,在同伴面前变得紧张、拘谨。
3、父母的过分关注造成孩子心理的不适:
即使孩子天天回家告状,爸爸妈妈也不应过分焦虑。
你的情绪是导致孩子越来越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孩子从父母的话语、神态、动作中感觉到了不安,心理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中会产生压力,久而久之变得更害怕与同伴交往了。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地帮他建立自信。
你不妨这样做——
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与同伴交往
多创造让孩子在家里表演的机会,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将孩子表演的过程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给孩子自己欣赏。
过些日子后,鼓励他在家庭聚会中当着亲朋好友的面表演;如果他怯场,可以让大家观看孩子表演的录像。
也可以让孩子邀请要好的同伴一起到家里举办“礼物分享”派对,请每个小伙伴准备一份小礼物,在欢快的气氛中互相交换礼物。
孩子在送给别人礼物的同时,也得到了其他孩子的礼物,这种惊喜可以帮助他走出正常社交的第一步。
让孩子轮流表演唱歌、舞蹈或朗诵,最好是他有兴趣或擅长的,鼓励他和同伴分享家里的食物和图书等等。
孩子会从同伴的微笑、家人的赞许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关注孩子内心的需求,引导孩子合理宣泄情绪
如果孩子比较内向胆小,不愿意向亲人或伙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妨利用他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大胆表达。
例如:
有的孩子很喜欢卡通人物,不妨给他与卡通人物独处的时间,鼓励他将想说的心里话通过录音机或MP3传递给卡通人物。
等孩子不在家时,再仔细收听他与卡通人物的对白,并模仿卡通人物的声音录下帮孩子解决问题的录音。
几次以后,孩子会从中学到不少好方法,试着与同伴交往。
让孩子在幼儿园充分表现,增强自信心
当孩子的心理建设初步完成后,可以及时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请老师给孩子在班级里表现的机会。
当然,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过程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家长要有耐心。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孩子出现何种状况,都不要打击他的自尊心,鼓励和支持是这类孩子最需要的。
孩子碰到交往中的小难题,你不妨换个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在一起游戏,鼓励他在交往中学会交往。
大二班
2011.2
“问题孩子”的涌现呼唤生命教育
14岁的小阳(化名)小学时父母离异,后和父亲生活,经常受到父亲打骂,考上初中后,由于成绩跟不上,再次遭遇家庭暴力,从此辍学、迷上网络游戏,不能自拔;17岁的女孩小芸进入高中后成绩下滑很厉害,她喜欢上一个高自己一年级的男生,今年男孩子考上大学与她分开,小芸放弃了高三学习去男孩所在的城市,小芸并发短消息告诉妈妈她想自杀,妈妈心急如焚…..他们来到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知心妈妈”兔琳老师处求助。
兔琳老师告诉记者近3年来的统计数字显示,厌学、亲子关系、网络成瘾、“早恋”及社交恐惧等方面的求助和咨询案例居前五位,成为困扰青少年的五大心理问题。
素质教育就是生命教育
提起素质教育,许多人会想到学校的各项兴趣小组,会想到曾经一时兴起的校园的各项体、音、美活动,似乎人们会认为只要抓成绩就是在搞应试教育,只要是抓素质教育,就不能提分数。
把素质教育和学校的课堂教学对立起来,这种定义素质教育的方式,是有失偏颇的。
兔琳老师认为:
素质教育,应该是以提升一个学生的生命品质为目标的教育,也就是说有关一名学生生命状态的诸多方面,都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它检验的核心指标是——接受教育的生命状态是鲜活的,其内在应该是丰满、丰盛、完整,而不是被破坏的。
它的内容应该包括1、乐观的人生态度;对生命的珍惜、尊重、热爱;2、善于使用、平衡情绪的能力;3、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与探索精神;4、面对挫折的坚持与意志力,5、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成绩。
而学习成绩只是生命品质具足后的副产品,是必然的结果。
在工作中,她在那些“问题孩子”身上看到的是学生生命质量的下降,(眼神的茫然;健康状况的下降,心灵脆弱,心理问题日渐上升趋势);学生行为问题严重(厌学、逃学,停学、辍学、网瘾、早恋……),并且日渐向低龄化发展;情感的冷漠(不懂得感恩、不懂的孝顺,不懂得担当,不懂得负责);严重的心理问题(躁郁症、抑郁症,自虐、轻生……)攀升。
素质教育——从生命成长入手
心对了,人就对了,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是解决“心”的问题。
启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面对当前“问题孩子”的涌现,引入生命教育,运用前沿的心理学技术,全面开展关注生命教育,从关注每个生命的“内在”入手,让“爱”在生命里流淌起来,让每个生命获得成长,是改变当前现状的最有效的方法。
承认差异,没有差生
学生是教育者的工作对象,也是教育者的作品,作品的内在丰富、丰满、完整和外在优异的学习成绩,是教育永远追寻的目标。
教育者该相信:
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只要按照他的发展规律对他实施教育,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
每一名“问题孩子”问题的背后都会有深层的原因(如:
成长过程中家庭给造成的心灵伤害,学习过程中由于一次性失败而倍受打击,或者突发事件)。
不解决深层的问题,只在行为方面对学生提要求,而没有心灵的支持。
任何教育都应该是无效的。
这种教育,只能让一个学生自己越来越挫败,越来越不接纳自己,自我价值感低下
大二班
2011.3
让孩子迈好入学第一步
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儿童经历的一个重要转折,对儿童的身心将产生重要影响。
抓好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关键是要帮助儿童迈好学校生活的第一步,使他们比较快地自觉适应学校生活。
首先,做好入学准备,要谨防三种误区:
现在的孩子在智力因素上没有太大差别,差别主要在非智力因素上,这种差异主要是习惯培养造成的。
孩子的表现取决于父母的投入,而父母在对待孩子入学这件事上常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
家长不够尽责。
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找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级或一个好老师,就万事大吉了。
尤其是一些事业型的父母,两人工作都很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认为由老师全权代劳就行了,平时也不与老师沟通。
一旦孩子出了问题就急了,再打骂孩子,如此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误区二:
父母对学校的期望值过高。
许多家长给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这样做其实是拔苗助长,孩子会感到压力很大,学习起来反而有负担,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适度。
误区三:
忽视孩子习惯的养成。
说到底,孩子的差异是由于家长对孩子习惯的培养造成的。
如有的家长在孩子不听话时会说:
“上了学,让老师管你。
”这样孩子会对学校产生惧怕感,上学后表现为事事胆小。
另外,我们的家长要注意,孩子刚入学,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会发生改变,提醒并教会孩子应对这些改变,对孩子一定受益良多。
一般来说,六七岁的儿童上学了,他们的生活将发生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主导活动的变化。
入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玩,他们常常做游戏,没有任何学习上的压力;入学后主导活动是学,他们的心理发展起了重大变化,游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学习成了最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活动。
二是社会角色的变化。
学龄前儿童是贪玩的,是寸步不离成人照看的孩子;一入学就不同了,他们是集体的正式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一切纪律,如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等,学生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为学校和班级争取荣誉。
所以,一年级小学生看到自己角色的转变又高兴又自豪,家长要十分关注孩子这一心理发展,对“入学”给予高度重视。
三是人际关系的变化。
儿童入学前与家庭成员的依附关系密切,一举一动都是成人指点;入学以后,儿童每天都要离开家长在学校独立生活,这将进一步促进儿童从依附向开始独立生活转化。
他们的交往圈子,不再是家庭内有限的几个成员。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孩子也通常会经历三个时期。
这三个不同时期,家长如能正确
理解和对待,同样能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段充满不适应感的入学初期。
这三个时期,孩子的表现各不同:
第一个时期是兴奋期。
儿童入学前心情激动,兴奋得睡不着觉,充满自豪感,都有当个好学生的愿望。
第二个时期是厌倦期。
开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新鲜感逐渐消失,加上在学校生活感到纪律上受到了约束,生活上又紧张,学习知识不如想象得那样容易,有一部分学生感到负担重而不想上学。
第三个时期是适应期。
开学两个月后,如果学校与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并喜爱学校生活。
大二班
2011.4
家庭教育最典型的5个误区
人父母或祖父母者(外祖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或晚辈,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然而怎样爱、怎样对子女或晚辈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和培养,则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得好的。
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复杂原因,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出现了某些误区。
主要表现是:
第一,认为满足孩子的要求就是爱孩子,没有认识到儿童眼前快乐与长远幸福的相互关系。
第二,认为重视孩子的学习就是重视教育,不知道成才不一定成人,成人是成才的基础的道理。
第三,认为学习就是学知识,取得高分数就是学习好的唯一标志,不明白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更不了解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道理。
第四,认为说就是教育,认识不到在家庭教育中“言教、身教、情教”结合的重要性,更不懂得高素质的孩子需要有一个培养和训练的过程。
因而把说教做为唯一的或主要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
第五,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家庭只负责抚养。
家庭教育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普遍存在。
大二班
201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长园地育儿经验Microsoft Word 文档 家长 园地 育儿 经验 Micr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