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归类及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7910862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75.49KB
精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归类及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
《精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归类及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归类及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归类及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归类及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
1家居生活
1、孤:
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
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
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
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
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
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
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8、字:
女子许嫁。
2学习修养为人
1、工:
擅长。
工擅文。
2、厉:
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
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
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
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
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
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
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
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0、攻:
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
出外求学或求官:
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
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13、笃:
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
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
(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
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
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
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19、质:
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0、文:
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
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3政事
1、当:
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相:
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3、干:
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4、治:
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5、乱:
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6、平:
社会太平;平定
7、奏:
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8、疏:
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
9、议:
商议,讨论;议论,评论;主张,建议
10、论:
研究,讨论,如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议论,评论,如每与臣论此事;辩论;判罪,如辄捕论之。
11、表:
上表推荐某人;外,与“里”相对;表扬,表彰;表明;标志。
12、案:
考察,核实,如“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案问:
审问,审查,如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巡行,巡视,如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文书,案卷;按照,依照;几案
13、坐:
因犯------罪或错误,如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判罪,定罪,如犯法不坐,连坐;因为,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通“座”,座位。
14、闻:
使上级听到,报告上级;见闻,见识;名声,名誉;
15、罪:
惩处,判罪
16、置:
赦罪,释放,如赏亲阅,见十置一;放到一边,放弃,如沛公则置车骑,置之不理;搁,安放,如置之度外;摆,设,如置酒咸阳宫
17、赈:
救济
18、听:
治理,处理,如兼听万事;判决,如断狱听事;听从,接受;听任,任凭
19、报:
断狱,判决罪人;报答,报复;给回信,答复,如谁可使报秦者;报告,告知,如遣使者还报;报应;酬报。
20、劾:
揭发罪状
21、课:
督促完成指定工作,如严课农桑;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如始课南徐州侨民租。
22、典:
主管,如承庆典选校百官;
23、简:
挑选,如简贤选能。
24、籍:
登记,入籍府库;名册,户口册;通“藉”,凭借,如然往往籍是以谋私利。
4军事
1、伐:
讨伐,进攻;声讨,如口诛笔伐;功劳;
2、袭:
偷袭;继承,随封爵或职;因循,沿袭
3、克:
战胜,攻破;能够;克制,如克已复礼为仁;约定或限定(时间),如克日会战
4、拔:
攻取;提拔;突出,超出,如出类拔萃
5、破:
打败,攻克;
6、敌:
仇敌,敌人;抵挡,抵抗,如寡不敌众;相当,匹敌,如势均力敌
7、距:
通“拒”,抗拒,抵御;距离;
8、次:
临时驻扎和住宿
9、怀:
安抚,如怀敌附远;(人心)归向,如黎民怀之;想念,怀念,如思乡怀远;心意,情怀;关心,如“少者怀之”。
10、部:
统率,指挥;部队;官署,行政机关;
11、将:
带领;扶,持,如出郭相扶将;将要,行将,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拿,用,如将功赎罪;且,又,发将信将疑
12、间:
离间;隔阂,疏远;间或,断断续续地,如时时而间进;秘密地,悄悄地,如屏(屏退)人间语;从小路,如道芷阳间行。
13、引:
率领,引导;拉开弓,如引而不发;延长,伸长,如引领西望;避开,退却,如秦军引而去;取过来,如引酒而饮之;引用,如旁征博引
14、徇:
示众,如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巡行,如籍为裨将,徇下县。
15、次:
驻扎,士卒次舍。
16、勒:
率领,三日而勒兵。
17、固:
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如秦孝公据肴函之固(险要地势);坚持,如管仲固谏;固执,顽固,如汝心之固;固定,稳固,如固本清源;鄙陋,如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本来,如人固有一死。
5人际交往
1、诣:
到-----去
2、造:
到-----去,造访;制造;成就,造就
3、谒:
拜见,请见;请求;告诉,陈述
4、过:
拜访,探望;责备,批评;错误,过失;胜过,超越
5、存:
看望,问候,如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抚恤,如养幼少,存诸孤;思念;
6、劳:
慰劳,如帝亲自劳军;功劳;费力,吃力;疲劳
7、访:
看望,拜访;询问;查访,侦察
8、问:
问候;问,询问;追究,考察(问罪);管,干预
9、顾:
探望,拜访,如三顾茅庐;关心,照顾,如大臣争于私而不顾于民;思念,如顾恋慈母;回头看,如瞻前顾后;看,如君臣相顾,泣下沾巾;回头,如康顾视日影;只是,不过,如顾吾念之。
10、吊:
慰问,如吊民伐罪;悼念死者;
11、延:
邀请;引进,迎接;蔓延,扩展;伸长,延长
12、遇:
对待,接待;待遇;会见;接触,感触,如臣以神遇;遇合,逢时,指得到君主的信任,如怀才不遇。
13、通:
交往;交换,如通财货;通报,传达,如不肯为通;得志;地位显贵,显达;通晓,如通于兵事;共同的,通常的,如前代通则。
14、致:
送达,如远方莫不致其珍;献出,尽,如事君能致其身;传达,表达,如遣吏存问致意,再如致谢,致敬;招引,引来,如致市民,取聚万货;取得,得到,如知其可以致功也;意态,情趣,如闲情逸致。
15、遗:
赠送,给予;遗失;遗留
16、施:
给予恩惠,施惠;施舍;施行,实行;
17、怀:
安抚,如怀敌附远;(人心)归向,如黎民怀之;想念,怀念,如思乡怀远;关心,如“少者怀之”。
18、赡:
供给,供养,如皆以赡给九族;富足,充足,如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19、与:
结交,亲附;给予,授予;参加(与师);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20、比:
勾结,如朋比为奸;比较,如与天地兮比寿;认为与-----一样,如自比于乐毅管仲;并列,挨着,如鳞次栉比;及,等到,如比去,以手阖门;接连地,如比三年日蚀。
21、信:
言语真实,如信言不美;讲信用,如言必信;相信。
22、微:
地位低下,卑贱;衰败,衰弱,如周室卑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如微斯人,吾谁与归;不显露的,如微服而行于民间(微服:
国君或官吏穿着一般人的衣服);暗中伺察,如童微伺其睡
23、攻:
攻打;抨击,指责,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4、夺:
强取,夺取;强行改变,如匹夫不可夺志也;丧捧,耽误,如勿夺农时。
6心理
1、疾:
厌恶,憎恨,如疾恶如仇;妒忌,如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病;痛苦,疾苦;缺点,毛病,如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2、恨:
遗憾,不满意(古人多用“怨”怨恨,恨不表,只有怨恨连用时才有仇恨义)。
3、望:
埋怨,责怪,如宗室贵族多有怨望者;名望,名声;盼望,期望;农历每月十五
4、期:
期望,要求,如良剑期乎断;一定的时间期限;约定(日期);约会;周(年、月)
5、冀:
希望,如冀复得兔。
6、幸:
希望,如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宠幸,宠爱;特指皇帝到一处,驾幸;侥幸,如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幸亏,如幸来告我。
7、矜:
怜悯,同情,如矜恤孤羸;注重,慎重,如人矜节行;庄重,如矜持(竭力保持庄重);骄傲;夸耀,如自矜功伐。
8、伐:
夸耀,如无伐善
9、施:
夸耀,表白,如无施劳。
10、耻:
耻辱;羞愧,羞耻心;以---为耻。
11、厚:
看重,如固前圣之所厚;深,重,优厚,如厚待;(为人)厚道,不刻薄。
12、多:
称赞,如人以此多之。
13、少:
轻视,看不起;稍微
14、易:
轻视;交换;改变;容易
15、鄙:
看不起,轻视,如时议以此鄙之;庸俗,浅陋,如孤陋寡闻;边疆,边远的地方;谦称自己。
16、哀:
同情,如吾哀之。
17、贷:
宽恕,如虽亲属不贷;借出;借入
18、患:
担忧,忧虑,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忧患,灾难,如有备无患;得-----病。
19、尚:
崇尚,尊重,如尚轻侠;尚且,如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还,如尚能饭否。
20、厌:
通“餍”,满足,如“抑为之不厌”;讨厌,如“与可厌之”。
21、异:
惊奇,奇怪,如“悚然而听之,曰:
[异哉!
]”;奇特,与众不同,如“君子生非异也”;
7语言
1、谢:
感谢;道歉;辞别;推辞,拒绝;告诉,劝告,如多谢后世人;衰亡,凋落
2、属:
嘱托,如属吾属文以记之;委托,交给,如以兵属蒙恬;交给官吏治罪,如乃以秦王属吏;连接,如冠盖相属;写作如属文;------之类。
3、责;责备,责罚;要求,如求全责备;索取
4、让:
责备,责怪;辞让,谦让
5、谯:
责备。
6、数:
列举罪状加以责备,如使吏数之;计算,如楚兵之多,不可胜数;一一列举;屡次,如数犯边境;六艺之一,算术;规律,必然性;天命,命运。
7、非:
非难,责怪,如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不对的,不合理的;不是。
8、刺:
斥责,指责,如面刺寡人之过者;名帖,名片
9、谤:
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毁谤
10、讥:
非难,指责;讥讽
11、讽:
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如讽齐王纳谏
12、喻:
告诉,如故作书以喻意;知道,了解,明白,如家喻户晓;比喻。
13、折:
驳斥,使对方屈服,如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说;指责,如季布面折其短;折断,如折颈而死;弯曲,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挫折,损失,如损兵折将。
14、慎:
表告诫,相当于“千万”,用于否定;谨慎,慎重。
15、可:
许可,允许;合适,适合,如可口;可以;大约,约计
16、许:
答应,允许;赞许,赞同。
17、却:
推辞,不接受,如却之不恭;退,如李牧连却之。
18、趣:
催促,如王趣见;趋向,奔向,如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军;赶快,急促,如趣为我语。
19、质:
质问,问,如质责汤于上前;评判,对质,如而欲质天之有无;人质;作人质,如燕太子丹质于秦;质地,如黑质而白章;质朴,朴实,如其人质直,市无二价;刑具,杀人时用的砧板。
20、敢:
谦词,冒昧,如“赤也感,敢问?
”;表反问,岂敢。
8其它
1、显:
显扬,传扬,如孙膑以此名显天下;显贵,显赫,如百乘,显使也;明显,显著;显露。
2、蹶:
受挫折,如一蹶不振,必蹶上将军(使受挫折);倒下,跌倒;竭尽,枯竭,如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3、阴:
暗中,暗地里,如孙膑以刑徒阴见;山之北水之南;阴险。
4、迨:
等到。
迨至境上。
5、用:
因为。
人用是多(赞扬)李疑。
6、稍:
慢慢地,逐渐。
其后秦稍蚕食魏。
7、竟:
穷尽。
未能竟其义。
古文化判断题100练(有答案)
(一)学校与科举
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
“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
状元、榜眼、探花。
()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
(二)山川与地理
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
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
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
1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
2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
(三)天文与历法
2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
22.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
2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
()
24.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
()
25.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
()
26.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
27.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
()
28.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
()
29.古人把农历每个月的十五称为“望”,每个月的十六称为“既望”。
()(注:
本题读者留言说答案有争议,请自己语文老师帮助解决)
30.古人把每个季节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
()
(四)政区与官职
31.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
()
32.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
33.封邑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的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如淮阴侯韩信所在的淮阴就是刘邦赐给他的封邑。
()
34.成语“下车伊始”中的“下车”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
()
35.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是民部。
()
36.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
()
37.在唐代,官员官服的颜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级官员一般是紫色或红色,有“大紫大红”“红得发紫”等说法,官阶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色,从《琵琶行》“司马青衫”可以看出,李白当时的官阶比较低。
()
38.三公是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和司空。
()
39.“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右迁”一词。
()
40.“出”在古代一般是指地方的官员到朝廷担任要职,如《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
(五)节日与习俗
41.古人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或元旦,正月十五称为上元或元宵。
()
42.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形成的传统节日。
()
43.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
()
4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辛弃疾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是写于中秋之夜。
()
45.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重阳节带老人家登高的习俗,以示对老人家的尊敬。
()
46.腊日,农历十二月廿八,“年廿八,洗邋遢”,这一天,古人有清洗家具、大搞清洁的习俗。
()
47.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因此也叫“年三十”,那一天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
48.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一天或两天。
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
49.社稷:
“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
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象征。
()
50.旦日:
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第二天、明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
(六)宗庙与祭祀
51.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如牛羊猪;色杂为“牲”,如鸡鸭鹅。
()
52.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为“少牢”。
()
53.顿首,古代的一种见面礼,行礼时点点头以示问候。
()
54.稽首,古代的拜礼,行礼时头碰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常用此大礼。
()
55.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加冠礼并取字取号,故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56.斋戒,古人祭祀或做重大事情前,为表虔诚,往往要沐浴更衣并忌荤,不喝酒,不吃肉。
()
57.古代的座次有时以左为尊,成语“虚左以待”就是最好的证明。
()
58.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礼节,多由皇帝亲自到华山主持。
()
59.嗣位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
60.九宾:
古代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礼节。
()
(七)礼仪与风俗
61.垂髫:
借指三岁到九岁的儿童。
总角:
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
()
62.及笄之年:
古代把十五岁的女子称为及笄,所以及笄之年是指女子十五岁。
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表示可以出嫁了。
()
63.而立之年:
男子三十岁。
不惑之年:
男子四十岁。
()
64.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帝后之死曰崩,诸侯、太子之死曰薨,大夫之死曰卒,庶人之死曰不录。
()
65.“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妃嫔的召见、宠幸。
()
66.赐姓:
古代天子给有功之臣赐予天子的姓氏以示褒宠。
()
67.冠族是指当地最有钱、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
68.象笏:
用大象的脚趾甲做的笏。
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可以做备忘记事。
()
69.古人成年取字,名和字使用有别,名供晚辈呼唤,字供长辈或平辈呼唤。
()
70.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表示尊重。
()
(八)人名与称谓
71.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父”。
()
72.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
73.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谥号最早,年号自汉武帝始,庙号自唐太宗始,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则自朱元璋始。
()
74.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世曰“外艰”。
()
75.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称庙号的,如“汉武帝”,有称年号的,如“唐太宗”,有称谥号的,如“康熙”。
()
76.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
()
77.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如成语“如丧考妣”。
()
78.古代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因身份不同而有别,“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79.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性质的称号。
()
80.谥号专指皇帝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
如文帝、武帝等属于褒谥,厉帝、炀帝属于恶谥。
()
(九)文集与典籍
81.“风骚”:
风,《诗经》里的“国风”;骚,《楚辞》里的“离骚”。
后来用“风骚”借指文采。
()
8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83.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左传》。
()
84.《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
85.《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
86.《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
87.《孔雀东南飞》和《长恨歌》合称为“乐府双璧”。
()
88.二十四史:
从《史记》到《清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
89.《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
90.“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即正史。
()
(十)另类与其它
91.按照一般说法,“五谷”是指稷(小米)、黍(黍子)、麦(大麦小麦)、菽(豆)、麻(大麻子)。
()
92.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的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
()
93.棺是古代盛放尸体的盒或柜,椁是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
94.“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
95.“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
()
96.“徒流”是古代刑法。
“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
()
97.仓廪在古代是指储藏谷物的仓库,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
()
98.黥,文中指古代的一种刑法,即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因此也称作“墨刑”。
()
99.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
“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
100.“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
古文化常识100道判断题答案
1.对2.错(韩愈《师说》的“六艺”是指《诗》《书》《礼》《艺》《乐》《春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实词 归类 文学 常识 训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