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docx
- 文档编号:7908969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07KB
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docx
《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不同:
1、真实性:
艺术与宗教是完全不同的,宗教只是空虚的幻想,不要求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艺术则真实的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真实性是艺术的生命,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一定的真实性。
2、形象性:
宗教和艺术虽有相似之处,但从本质讲,宗教形象只是宗教观念的外化,是普遍观念的符号,艺术形象是艺术家的个性和他的思想情感的表达,
艺术与哲学“掌握”世界方式的区别
相同:
1、都是更高、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2、都全面的反映社会生活。
3、都在追求真理或真实性这一点是相同的,都要求真实地“掌握”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
不同:
1、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艺术是运用形象进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以高度概括的、具体可感的形式和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性,是在个别之中显示一般、在特殊之中表现普遍。
艺术也掌握真理,但它掌握的是具体的形象的真理,即艺术美。
所以艺术的认识内容,则要求真实性,要求通过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这就是艺术的认识本质。
2、哲学是以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真理的方式“掌握”世界和社会的普遍性必然性。
3、哲学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艺术则作用于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
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
(一)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形象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的基本特征
艺术形象的三大特性:
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二)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认识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同时又是观众的审美对象。
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以感性的形态呈现在欣赏者的前面,即是说,它必须以具体的、可感的现象形态作用于观众的感官。
1、从创造过程来看,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具体的、可感知的,而不是抽象的、凭感官无法直接把握的,同时又需要理性认识中积极的形象思维活动创造出一个艺术形象。
2、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艺术形象不仅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引起感官上的快适,而且还作用于观众的理智,引起人们的思考陶冶人们的情操,,从而得到理性的满足,得到美的享受。
美感在本质上应该是感官的快事与理性的满足的统一。
(三)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
是艺术家按照他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创造出来的,既有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观的意识作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1、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这是它的客观基础和现实来源;2、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和评价,表现着艺术家的主观的情感、思想和审美理想。
艺术典型:
是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物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的,同是还必须具备生动的个性和特殊性
三.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一)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
所谓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即是说,艺术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世纪。
这是一般再现型或再现性艺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
所谓“再现”是指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
艺术的再现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反映,不是纯客观地的复制现实,而是艺术家将他所认识的客观,按照美的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如文字、语言、音律、节奏、线条、色彩、青铜、大理石等,充分传达和表现出来。
再现的真实不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又不同于生活的真实。
(二)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
艺术的真实,还有另一层含义:
即表现艺术家主观世界的真实,亦即真实地表现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包括他的思想、情感、个性、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等等。
所谓“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用象征、寓意、夸张、变形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则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
艺术中表现的真实,即艺术形象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的真挚与真诚。
表现性艺术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
事实上,对主体的表现与对客观的体现,都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任何艺术作品,其形象上都凝聚着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感情,是他的个性的表现,是他的主体意识的表现同时是他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的表现。
(三)高度真实的艺术形象与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
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它一方面以非常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它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作。
1、首先,艺术典型是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物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的。
2、其次,艺术典型还必须具备鲜明生动的现象、个性或特殊性,而且这鲜明生动的现象、个性或特殊性还要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共性或普遍性。
3、再者,艺术典型不但要表现出它所描绘的事物和人物的个性,还要体现出创作主体即艺术家的独特的个性及独特的创作。
作品中的艺术典型,从根源上说,是来自社会生活的,是艺术家概括生活中的普遍性,经过艺术传达而创作出来。
它和一般艺术形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的真实性更高,概括性更广,思想性更深刻,情感性更强烈,感染性更持久,是艺术家对生活真理的独特发现和对美的独特创作。
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艺术与美的关系
(一).艺术反映现实美
现实美:
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可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
自然美:
自然界中存在的美,自然事物的美
社会美:
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美,社会事物的美
艺术反映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艺术的有力依据或根源,
艺术与美的关系首先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二).艺术创造艺术美
所谓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1、与现实美不同,它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审美创造。
与现实美不同,艺术美是更高一等的美;艺术美则是比较鲜明,比较集中,比较完全,比较充分。
2、艺术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
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的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还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就是典型的代表。
(三)艺术是审美对象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现实美的反映,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又是生产艺术作品、创作艺术美的;而艺术作品一旦完成,它就成为一件物态化的社会财富,成为欣赏者即观众的审美对象。
艺术作品的美在于艺术作品本身,是不依懒于欣赏着的主观意识转移的。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
审美关系,是人与现实诸关系中的一种。
社会是由生产实践过程中人和人的关系所规定的这种生产实践过程中人和人诸关系的总和,就构成社会的基础。
所谓所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
即是说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他美学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
人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审美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是什么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条件:
1.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和独立,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2.人之所以要和现实建立审美关系,还是由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需要
所谓“人化自然”即是指经由生产劳动实践,自然界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状态,变为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的对象,其结果是人逐渐认识到客体对象的美并掌握了美的规律,从而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
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和对美的感知能力,他对美的规律的掌握能力和创造能力,制约着对审美客体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制约着对客体的改造和对新的审美对象的创造。
随着实践的发展,审美客体日益丰富,又反过来作用于审美主体,促进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日益提高。
这样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由于生产实践活动发生美学关系,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在实践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
在不同关系中,和不同条件下,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但在一定的关系中,客体的美是主体美感的根源。
是美决定美感,而不是美感决定美。
1美的本质
1)美的事物是符合美的规律的
美的规律:
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普遍性和个别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一种特殊关系。
具体地说,任何事物,凡是一非常突出、鲜明、生动、确切的现象、形式和个别性,充分表现出本质、内容和种类的普遍性,那它就是美。
美就是形象的真理。
2)本质现象的真实的美正是规律的表现
3)所以美的本质是本质现象的真实表现
一个事物以其现象的真实充分表现出本质地真理,以其具体形式充分地表现出其内容的必然性,以其形象的个别性充分地显现出种类的普遍性,而且这种现象、这种形式这种形象又必须是非常突出、鲜明、生动,那它就是美,这就是美的本质。
2.美感的本质
美感从根本上说,是客观事物的美作用于人而引起人的一种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这种意识和情感活动只有在人对客观事物的美的审美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发生,审美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 。
是当客观事物的美的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的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
美感在本质上是意识感受和美的感动的统一,是感官的快适与理性的满足的统一。
(三)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1、从艺术与艺术家的关系来看,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
艺术在本质生说,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或审美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我们在承认和肯定艺是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前提下,说艺术史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式,是在强调艺术的社会本质的前提下强调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点。
2、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一种自我表现形式,但应是为着审美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的一种自我表现形式。
三.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
1、实践性与主体性
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3、形象性
4、形式美与形式感 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可直接诉诸于感官的外在形式的美。
5、创造性:
艺术创作反映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认识和独特的审美个性,独特性是艺术审美的重要因素,抄袭模仿,一味重复以往作品不会产生新的优秀作品。
6、情感性…….
(二).艺术的情感特征
(1)情感在艺术的审美特征中,,情感性尤其重要。
(2)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
(3)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
情感因素渗透于审美认识、审美创造、审美欣赏的整个过程。
(4)在审美活动中,在艺术创作中,情感与思想史交融的并非说艺术只是需要情感,就不需要思想。
第二章 艺术门类论
第一节 艺术的分类
一..艺术门类的多样性
(1)原始状态艺术只有两种:
造型艺术,歌舞艺术(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2)随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演进:
歌舞---歌词---文学----音乐---戏剧(戏曲)。
(3)近现代,艺术门类呈现加速综合,分化和创新的新趋势。
摄影,电影等等。
二..艺术门类的划分
(一)经常使用的几种
1.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
空间艺术:
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时间艺术:
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
时空艺术:
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
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听觉艺术,包括音乐、曲艺等
视听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等
想象艺术,主要是指文学,因为文学的想象内容是以书面或口头语言为媒介通过想象而呈现于头脑中的。
3.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标准,
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表演艺术,包括音乐、曲艺、戏剧、舞蹈和杂技等
语言艺术,包括文学的各种样式。
综合艺术,包括电影,电视剧等。
(二)其他分类
1)以艺术作品反映客观现实和表现主观情感意念为标准,分为两个类型:
1,、再现艺术,包括小说、戏剧、故事影片、电视剧、绘画与雕塑等
2、表现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抒情诗、建筑与园林等
2)以审美和使用功能为标准,分为两类:
1、美的艺术,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以审美功能为主的艺术,包括包括美术、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音乐、舞蹈、杂技、电影,电视剧、杂技等
2、实用美术,指以实用功能为主兼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和使用工艺美术等。
3)以艺术形象展示方式为标准,分为两个类型:
静态艺术,包括美术、摄影、建筑和园林等。
动态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电影,电视剧等。
第二节.主要艺术门类
一、-美术
美术的特征:
造型性、视觉性、和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永固性。
起主导作用的是造型性、静止性。
(造型是美术的基本手段,也是它最主要的特征)
类型:
(1)、绘画、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
美术因为使用物质材料和技法不同,分为:
油画、水墨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壁画、素描等。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类型。
(2)雕塑、
雕塑是最具有实体感的造型艺术,它的艺术形象具有立体性,是在三维空间展示出来的,并且有一定的重量;它不仅诉诸视觉而且是可以触摸的。
雕塑的题材,只适合于可以通过静态形体来表现的内容。
雕塑形象具有单纯性。
易于表现最本质的东西。
雕塑还注重发挥材料的审美作用。
雕塑在表现形式上由于实际深度的不同,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类型。
(3)书法、
书法史文字书写的艺术。
书法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具有艺术一般的共同性质。
书法的特征:
抽象性、形与意的结合。
书法根据字体不同分为:
篆、隶、楷、行、草五个基本类型。
(4)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融合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艺术,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性。
实用性是其主要方面。
工艺美术设计日常用品的许多方面,对美化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工艺美术有:
陶瓷工艺、金属工艺、竹木工艺、编织工艺、印染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服饰工艺和石雕、玉雕、骨雕等等。
(5)现代工业设计
现代工业设计的特点:
把造型艺术与工业艺术相结合起来
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的艺术种类,它把工业技术与美术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使工业产品艺术化,创造出既具有先进技术性能又具有新颖美观形式的,能够同时瞒住人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需求的工业产品。
二、音乐
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视觉的一门艺术,它的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
音乐的特征:
一是、“声”即音响,二是、“情”即情感。
(1)音响艺术:
音乐艺术的实体是乐曲。
乐曲由旋律、节奏和调式、曲式、和声、复唱等要素构成。
旋律也称曲调,是音乐的最有表现力的因素。
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是组织音响的必要手段,也是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
旋律通常体现一定的调式特征。
调式是乐曲中以一个音为中心而形成的音响体系,其他音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而且不间断回到这个中心,有一种凝聚感或循环感。
旋律按照一定的曲式结构进行。
曲式是音乐作品的结构方式,由作品的内容所决定。
和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复调是几个和声部按照对位法则的结合。
(2)抒情艺术:
1)音乐不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形式,而只是表现从中体验到的情感。
2)音乐中表现的情感是抽象的直接的
3)音乐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还带来欣赏的特殊性。
音乐的类型:
按照使用工具不同分:
声乐
器乐:
管弦乐、铜管乐和打击乐
按体裁不同分:
独奏、齐奏、重奏、交响曲、协奏曲、组曲和独唱、重唱、合唱、歌剧。
三、舞蹈
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以有韵律的人体动作(律动)为主要表现手段。
舞蹈的特征:
动作性、抒情性、同音乐的密切联系。
1、动作性:
舞蹈具有一定的标准:
1)舞蹈动作必须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
2)必须有内涵。
舞蹈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动一静,都与所扮演的人物内心活动相对应。
3)要讲究形式美。
动作经过高度美化和规范化。
具有严格的程式,讲究节奏和韵律。
4)要你注重风格。
如西班牙舞的风格特点是潇洒热烈。
2、抒情性
舞蹈长于抒情
1)舞蹈在抒情方面的长处和叙事方面的短处是同时的。
2)舞蹈中更多的是比较单纯的抒情性舞蹈,其中最为单纯的、完全不带情节的称为“情绪舞”。
如《红绸舞》、芭蕾舞《天鹅之死》
3)舞蹈变现感情是全能的,既可以大到某种情绪范畴,也可以小到一个人内心的情绪波动过程。
如《天鹅湖》、英国独幕芭蕾舞剧《丁香花园》、德国芭蕾舞剧《欧根*奥涅金》
3、与音乐的密切联系
舞蹈总是要与音乐共生共存的,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
舞蹈之所以要与音乐结合的原因:
1) 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着共同点。
首先节奏是它们结合的基础。
其次是抒情性。
再次舞蹈和音乐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
2) 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
离开音乐,舞蹈难以充分表达感情。
3) 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
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
舞蹈的类型:
从两个方面分:
按体裁划分:
独舞、双人舞、群舞、和舞剧。
按美学特征分:
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等
独舞:
也称单人舞即由一人表演的舞蹈。
双人舞:
由两个人表演的舞蹈,有独立的作品也有属于舞剧或其他大型的舞蹈中的片段
群舞:
是人数不等的多人舞。
舞剧:
是有戏剧情节的最大舞蹈艺术样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芭蕾舞:
原是西方最主要的舞蹈类型,近代以来传遍了世界。
原文有两个涵义:
一是指一种西方的古典舞蹈,另一个是指舞剧。
中国古典舞:
是具有深厚传统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主要的舞蹈类型。
以“圆”为基本形态,讲究“手、眼、身、法、步”的应用和“精、气、神”的张扬。
民间舞:
泛指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长期流传于民间的舞蹈样式。
现代舞:
二十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艺术的一部分。
美国舞蹈家邓肯是现代舞的创始人。
四、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艺术门类。
演员扮演具体人物、当众表演和展示故事情节三个条件结合在一起。
戏剧四要素:
演员、导演、剧本、和舞台美术。
(一)戏剧的主要特征:
(综合性、剧场性)戏剧行动、戏剧冲突
1、戏剧行动:
行动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与手段。
必须符合戏剧的特定要求。
2、戏剧冲突;戏剧情节的特点是冲突。
戏剧冲突和戏剧行动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冲突要靠行动来体现,同时又为行动确定目的和发展方向。
戏剧包括一切具有戏剧特征的艺术种类和样式。
除了话剧之外,还有戏曲、歌剧、舞剧、和音乐剧等等。
戏曲:
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
包括京剧和各种地方戏剧。
戏曲除了具有戏剧饿基本要素和特征之外,还有形式手法的特殊性。
戏剧表演的歌舞化,是戏曲艺术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
音乐剧:
起源于欧洲的通俗歌舞剧,十九世纪中叶之后再美国纽约得到发展,逐渐成为富有商业性的大众化的艺术品种。
并流传到世界各地。
音乐剧是音乐、舞蹈与戏剧的结合。
(二)、类型
从话剧着眼传统观点分:
悲剧、喜剧、正剧三大类
在现代,戏剧分类也有单以题材为标准分:
历史剧、现代剧、神话剧、童话剧等
根据演出形式分:
剧场的戏剧、街头剧、广场剧等。
1、 悲剧: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
它的思想内涵一般变现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或失败,以及美好理想的破灭,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
悲剧由于题材范围的不同,分为:
(1) 英雄悲剧。
变现英雄人物,歌颂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 性格悲剧。
由于人物内在性格的矛盾或弱点,所导致的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
(3) 命运悲剧。
恶劣的命运所产生的悲剧。
《俄狄普斯》
(4) 社会悲剧。
由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刻矛盾所造成的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
2、 喜剧:
源于古希腊的狂欢歌舞和滑稽戏。
戏剧必须具备的素质是给观众以快感,或具有可笑性。
戏剧类型:
(1) 讽刺戏剧:
一般是对社会的腐朽势力进行揭露和讽刺,比较具有政治色彩。
《钦差大臣》
(2) 幽默戏剧:
人物所追求的目的可能是正当的,积极的,但是可笑的行为却与目的相去甚远。
(3) 欢乐戏剧:
给人以轻松愉快和美好感觉,具有乐观精神。
(4) 正喜剧:
以喜剧的形式和手法,嘲笑和否定腐朽势力,赞美进步势力和高尚人格。
(5) 闹剧:
特别追求喜剧效果,手法高度夸张,人物漫画化,情节可以离奇怪诞,是人不断开怀大笑。
《费加罗的婚礼》
3、 正剧:
是出现较晚的戏剧类型。
灵活运用了喜剧、悲剧的有利因素,加强了表现生活的能力,适应戏剧发展的需要。
正剧贴近现实。
到十九世纪得到广泛迅速发展,取代悲剧、戏剧的地位而成为剧坛的主流。
五、摄影
摄影的特征和类型
6、主要艺术门类---电影和电视
电影和电视的特征和类型
7、主要艺术门类---文学
文学的特征和类型
8、主要艺术门类---建筑与园林
建筑与园林的特征和类型
9、各门艺术之间的关系
吸收和借鉴,配合,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艺术 概论 考研 复习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