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保知识学习资料1.docx
- 文档编号:7906057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4.07KB
安全环保知识学习资料1.docx
《安全环保知识学习资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环保知识学习资料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环保知识学习资料1
2005年“安全活动月”安全与体系认证知识学习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什么时间,什么会议通过,什么时间施行?
答:
安全生产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19日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什么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答:
是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制定的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对安全生产层层分解的一种制度。
3、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什么?
答:
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4、什么是特种作业?
答:
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和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5、进行事故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
及时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积累事故资料,掌握事故发生规律,避免重复事故发生。
6、在什么情况下造成的伤亡不应定为工伤?
答:
(1)犯罪或违法;
(2)自杀或自残;(3)斗殴;(4)酗酒;(5)蓄意违章;(6)违反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形。
7、安全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答:
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等。
8、什么是“三同时”?
答: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工程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9、什么是“五同时”?
答:
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10、对伤亡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分分为几种?
答: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厂籍。
11、扑灭电器火灾用什么灭火器好?
答:
电器火灾可用“1211”或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因为这三种灭火器绝缘性能好,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12、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几种?
含义是什么?
答:
安全色有四种:
红、黄、蓝、绿。
红色表示禁止,黄色表示警告、注意,蓝色表示指令遵守的规定,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
13、什么是“三违”?
答:
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14、什么是高处作业?
答:
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
15、“安全三件宝”是指什么?
答: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16、劳动保护的内容有哪些?
答:
劳动保护、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
17、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
答: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8、扑灭火灾的方法有哪些?
答:
(1)隔离法;
(2)窒息法;(3)冷却法。
19、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工作,必须把好几道关?
分别是什么?
答:
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工作,必须把好四道关:
(1)采购关;
(2)保管关;(3)发放关;(4)监督使用关。
20、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
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工业卫生管理。
21、消防工作方针是: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2、安全责任制的实质是: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23、职工劳动保护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答:
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爱护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等对违章指挥有反拒绝操作,险情特别严重时,有权停止作业,采取紧急防范措施,并撤离危险岗位,有权批评、控告漠视职工安全健康的领导者。
2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明确了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
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为:
(1)年满18岁以上,但从事爆破作业和煤矿井下瓦斯检查的人,年龄不得低于20周岁;
(2)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具有本工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和安全生产、专业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
25、什么是事故隐患,什么是重大事故隐患?
答: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
26、什么是危险源?
其实质是什么?
答: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7、什么是重大危险源?
答: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8、发生火灾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
(1)有可燃物质。
(2)有氧化剂,即通常所说的助燃物质。
(3)有点火源。
即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
所以只要使以上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就可以预防火灾事故发生。
29、安全工作的含义是什么?
答:
安全工作的含义:
一是预知危险;二是消除危险。
就是预知人类活动各个领域里存在固有或潜在的危险,以及消除这些危险因素所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和行为的总称。
在一定意义上,安全工作就是避免损失、防止灾害。
30、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工作的三大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
(1)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2)防止伤亡事故和各类事故;(3)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
31、《安全生产法》所规定的行政处罚形式有哪些?
答:
形式有: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取消相应资格等。
32、《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哪些权利?
答:
(1)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和企业职工具有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是否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等有关规定的权利。
(2)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不安全隐患,当人力无法抗拒时,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和企业职工有及时撤离作业场所和反映的权利。
(3)有权利制止任何人为地违章作业,有权拒绝接受任何人违章指挥,对违章指挥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4)对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主要领导人忽视从业人员和职工安全健康的错误决定和错误行为,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职工有权利提出批评或控告。
33、《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哪些义务?
答:
(1)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及有关的安全生产法规、规定、条例和各种安全生产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的岗位责任制。
(2)经常检查工作地点及设备的安全状态,采取措施立即纠正已查明的违反安全规程及准则的行为。
(3)遵守劳动纪律,积极参加技术革新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改善劳动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遵守劳动纪律是每一个职工最起码的要求。
(4)发生事故后,企业职工有积极参加抢救事故的义务。
34、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场所、设备、设施等的不同,重大危险源可分为哪几类?
(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
(2)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存;
(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
(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
(5)压力管道,包括工业管道、公用管道、长输管道;
(6)锅炉,包括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
(7)压力容器。
35、危险源、事故隐患的控制可从哪三方面进行?
答:
从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等三方面进行。
36、构成危险源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答:
构成危险源的三个要素是:
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37、习惯性违章的涵义是什么?
答、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
38、习惯性违章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
一是习惯性违章操作,即那些在操作中,沿袭不良的传统习惯做法,违反安全规程规定的操作技术或操作程序的行为。
二是习惯性违章作业,即违反安全规程,按照不量的传统习惯,随心所欲地进行生产或施工活动。
三是习惯性违章指挥,即负责人在指挥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规程的要求,按不良的传统习惯进行指挥的行为。
39、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是什么?
答:
(1)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顽固性。
(2)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潜在性。
(3)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它会危害几代人。
(4)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40、预防习惯性违章的重点及关键是什么?
答:
预防习惯性违章的重点是基层班组,关键是企业各级领导。
41、什么是事故?
答:
事故是意外的灾祸和损失;事故是指人们在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劳动中突然发生意外事件,迫使生产暂停止或人员受到伤害;事故是生产实践异常的突变。
42、什么是不安全行为?
答:
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43、什么是安全生产确认制?
答:
就是确认、确信、确实的总称,即在每次操作或动作前,对欲操作的对象,必须做到确实认定,确实可靠,确实准确地去执行。
44、非责任事故包括哪些方面?
答:
非责任事故包括技术事故、意外事故和自然事故三类,行为均不能视为犯罪。
45、什么叫责任事故?
答:
由于人的行为不当,如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管理不善、不遵守劳动纪律等原因造成的事故称责任事故。
46、车间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了解车间概况,车间生产特点及其在全厂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习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操作方面共同性的安全要求与注意事项。
(3)学习车间生产设备和维护检修方面共同性的安全要求与注意事项。
(4)学习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介绍车间安全生产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47、什么是职业病?
答:
职业病系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48、按蒸汽压力锅炉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
按蒸汽压力可以分为低压锅炉(压力至1.57MPa)、中压锅炉(压力为2.45和3.82MPa)、高压锅炉(压力为9.81MPa)、超高压锅炉(压力为13.73MPa)、亚临界锅炉(压力为16.67MPa)和超临界锅炉(压力超过22MPa)。
49、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应掌握的原则是什么?
答:
在计划、组织、落实预防措施前,应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1)要树立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思想。
(2)要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3)采取根除事故原因的方法。
(4)要坚持全面治理的原则。
50、企业安全生产教育的种类有哪些?
答:
(1)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2)特种作业教育。
(3)岗位人员调换工种教育。
(4)现场安全教育。
(5)工伤人员复工教育。
(6)日常教育。
(7)安全考试。
(8)事故案例教育。
51、今年6月,全国又开展以“遵章守法,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广泛的“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
52、消防设施包括哪些内容?
答:
消防设施是指消火栓、灭火器、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设施、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等各种专门用于防火、火灾报警、灭火以及发生火灾时用于疏散逃生的设施器材。
53、国家有哪些关于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消防安全规定?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
54、灭火剂有哪些种类?
答:
按照《灭火剂基本术语》的规定灭火剂有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气体灭火剂、气溶胶灭火剂、烟雾灭火剂、轻金属灭火剂和水系统灭火剂。
55、哪些情形属于火灾隐患?
答:
火灾隐患大致有三种情形:
一是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二是火灾时会增加对人身、财产的危害,三是火灾时严重影响灭火救援活动。
56、什么单位可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设立义务消防队或义务消防员?
答: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设立义务消防队或义务消防员。
57、什么是防火间距?
答:
两栋建(构)筑之间,保持适应火灾补救,人员安全疏散,降低火灾时热辐射的必要间距。
58、什么是火灾现场?
答:
火灾现场是火灾发生、发展和熄灭过程的客观真实记录,存留着与火灾有关的各种痕迹物证。
59、自然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
在空气中,常温常压下,无任何外来火源作用情况下,物质发生自然着火,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体系内部产生的热量大于外部散失的热量。
60、补救高层建筑火灾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
补救高层建筑火灾应遵循以下原则:
内功近战原则、快速反应原则、全方位立体作战原则、救人灭火兼顾原则。
61、什么叫地下火灾?
地下火灾的特点是什么?
答:
地下火灾是指建造在岩石或土层中的使用空间所发生的火灾,地下火灾的特点:
(1)浓烟积聚不散;
(2)易造成人员伤亡;(3)灭火行动艰难。
62、化学危险品仓库火灾有什么特点?
答:
(1)燃烧猛、易爆炸;
(2)物性各异,火势多变;(3)产生有毒烟气,影响灭火补救;(4)酸碱液飞溅伤人。
63、带电设备、线路火灾哪些特点?
答:
(1)容易触电;
(2)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64、补救有毒区域火灾的战斗措施是什么?
答:
(1)查明毒害,加强防护;
(2)冷却降温、防爆堵漏,消除毒源;(3)抢救、疏散受毒气威胁的群众;(4)正确部署灭火力量。
65、《消防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河南省消防条例》修订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
立法宗旨是:
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指导思想是为了加强消防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66、消防队有哪几种形式?
答:
有三种形式: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城乡义务消防队。
67、无焰燃烧的三个必备条件是什么?
答:
无焰燃烧的三个必备条件是:
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
68、有焰燃烧的四个必备条件是什么?
答:
有焰燃烧的四个必备条件是:
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未受抵制的链式反应。
69、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2)一定的氧化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不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70、气体燃烧的特点是:
可燃气体的燃烧不需要像固体、液体那样需经熔化,蒸发过程,所需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易燃烧,速度也快。
71、火灾发生的五个阶段:
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至熄灭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
72、灭火的基本原理是:
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抑制灭火。
73、腐蚀品的火灾危险性:
(1)腐蚀性;
(2)毒害性;(3)燃烧性;(4)遇水反应性;(5)氧化性。
74、易燃易爆化学品储存,经营过程中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有:
火源管理不善、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养护管理不善。
包装物损坏或不符合要求,雷击及其他原因。
75、危险物品仓库控制降温的方法有:
(1)建造低温库;
(2)加冰降温;(3)通风;(4)喷水降温;(5)涂白降温;(6)控制作业时间。
76、按产生能量来源的不同,引火源可分为七大类:
明火焰、撞击与磨擦,化学反应热效应、电火花和静电火花、高温物体、日光照射与聚集物和绝对压缩。
77、易燃易爆气体的火灾特点:
(1)易造成大面积燃烧爆炸;
(2)燃烧往往引起贮罐、气瓶爆炸;(3)贮罐爆炸会引起相邻罐发生连锁爆炸,导致灾情扩大,引发大面积火灾;(4)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5)火灾扑救难度大。
78、《消防法》的立法宗旨是: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79、可燃物发生自然的主要方式有:
氧化发热、分解放热、聚合放热、吸附放热、发酵放热、火性物质遇水、可燃物与强氧化剂的混合。
80、引起火灾的常见火源有:
明火、电火花、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等。
81、火灾蔓延的途径主要有:
内墙门窗洞口;外墙窗口;楼板上的孔洞和竖井管道;房间隔墙;闷顶;穿越楼板的管道缝隙。
82、为什么吸烟容易引起火灾?
如何防止吸烟引起火灾?
答:
吸烟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
烟头温度高;烟头持续燃烧时间长。
防止吸烟引起火灾要注意:
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严禁在维修和清洗机械零件时吸烟;严禁乱扔烟头;纠正吸烟的不良习惯;禁止大风天在室外吸烟;制定落实有关吸烟的规章制度。
83、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
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物质的火灾。
84、水不能扑救的物质火灾有:
(1)过氧化钠,如钾、钠、钙、镁等的过氧化物。
(2)轻金属,如钾、钠、碳化钠、碳化钾、碳化钙、碳化铝等。
(3)高温粘稠的可燃液体。
(4)其他用水扑救会使对象遭受严重破坏的物质,如计算机、高温密闭容器等。
85、火场逃生的原则是:
加强个人防护,减少烟气侵害;正确选择逃生捷径,减少被烟火围困时间。
86、ISO9000族标准的八项管理原则是: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87、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有什么区别?
审核是由内部审核员或外部审核员对已有管理体系的自我监督与审查过程,而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对审核后的结论进行评估行为,由评审可以得出改进意见,以及决定改进的措施。
也可以说前者提出问题,后者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决定如何改进它。
88、我公司质量方针是:
诚信为本,客户至上,以质求存,打造品牌。
质量目标是:
出厂产品合格100%,顾客满意率大于85%。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
关爱员工生命,崇尚本质安全;追求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控制职业危害和职业病的发生;杜绝重大污染事故和重伤(含重伤)以上事故。
89、管理体系如何保持和改进?
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是体系标准和企业的要求,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有效的内审和管理评审,二是最高管理层持续推动,三是严格执行文件要求。
90、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管理体系: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持续改进: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和循环活动。
产品:
过程的结果。
过程: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相关方: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返工: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返修:
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91、9001标准中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什么?
(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92、发生环境事故的原因可能有哪几种?
(1)管理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
(2)员工不了解职责的要求;
(3)员工了解要求,但未按规定做;
(4)意外事件的发生。
93、什么是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在ISO14001定义中是指: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环境因素有多种类型,如:
污染排放型、工艺设计型等,应根据组织的特点加以识别。
94、典型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分为三个层次,即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记录等。
95、记录填写要求:
要求清晰、保证信息的客观准确;应易于识别和检索,能够方便查阅、追溯。
96、文件的价值表现为:
文件的作用和使用文件所产生的效果。
97、什么是特殊过程?
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98、如何确定内部审核的频次?
内部审核频次没有明文规定,应根据运行的性质、繁简程度来决定。
特别受到危险源、环境因素和潜在影响的制约,还应考虑过去审核的结果。
99、组织处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事故和潜在事故的程序应包括哪些内容?
(1)应急工作的组织和职责;
(2)参与处理事故的人员;
(3)服务事项;
(4)内外联络方式;
(5)应采取的措施;
(6)培训计划和有效性试验。
100、对运行的控制包括哪几个方面?
(1)控制输入;
(2)控制操作活动;(3)控制输出;(4)控制文件与交流;(5)控制紧急状况下的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环保 知识 学习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