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案.docx
- 文档编号:7905927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91KB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案.docx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案
《邓稼先》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3、学习本文通过比较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了解本文将邓稼先与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的作用。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读
同学们,为了保护国防科技的安全,我们的许多国防科技专家们都心甘情愿地做了无名英雄,他们长年与亲人分离,在远离人烟的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壮烈乐章。
他们是我们人民的英雄,国家的骄傲,下面就让我们展开课本,随着作者去认识这位为祖国的强大作出巨大贡献的,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板书课题,并简介作者)
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与邓稼先很小就一同玩耍,结下深厚的友情。
成人以后,虽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但对祖国的感情这一共同点把他们紧紧联在一起。
本文即是邓稼先逝世后,杨振宁追忆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二、阅读发现,整体感悟
1、阅读发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体会感情。
请同学们把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用小圆圈等标示出来。
2、整体感悟:
①请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②课文按小标题可分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根据标题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概括各部分大意。
讨论明确: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
通过列举中国自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时代开始的百年屈辱历史,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为研制两弹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品格。
第四部分,写作者与邓稼先50年的友情及1971年访华的经历,表达作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邓稼先的无比钦佩之情。
第五部分,以大漠戈壁的艰苦与艰险,展现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生命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以书信的形式,用评论性的语言对邓稼先一生的功绩高度赞扬,表达友人对邓稼先的赞颂与悼念。
这六个部分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记录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歌颂他默默无闻,献身国防科研,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一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
这正体现了作者构思精巧、谋篇布局别具匠心的特点。
③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热爱祖国、勤奋刻苦)(刻苦钻研、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可否去掉?
讨论明确: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第一部分从百年屈辱入手来写,似乎与邓稼先关系不大。
其实,这一段的用意是在创设一种广阔的社会背景。
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去衡量他,才更能显出其伟大之处来的。
正是他领导中国知识分子追赶世界科技势头,提高国家科技水平,保证中国坚强地站立起来。
所以第一部分是为歌颂邓稼先所进行的必要准备,绝不能去掉。
②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讨论明确: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中两国原子弹研究的领导人。
他们的共同成就表明他们同样都是学术非凡的人。
但是两个国家,两种社会背景,又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
但是站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基础上考虑,我们更钦佩邓稼先,更接受他为国忘我、为科研忘我的伟大精神。
作者也正是要通过在国家大背景下的对比,来进一步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
③第四部分似乎对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
讨论明确:
这一环节,以寒春事件,时时透出邓稼先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小心,高度保密,即便是挚友世交,也决不犯规,这正是他为人忠正的反映。
此部分的题目中用到两个问号,以此正是告诉读者,自己为民族而自豪,为邓稼先而骄傲。
④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
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
讨论明确:
文中引用唐代的《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代的《中国男儿歌》更增加了邓稼先精神的悲壮色彩,赞颂了邓稼先就是只手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
⑤作者将“百年屈辱”与“站起来了”比照在一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讨论明确:
深厚的爱国主义热情与对邓稼先的无比崇敬。
2、研读赏析:
①找出文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并赏析其作用。
例:
a“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
赏析:
这里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是截然不同的,“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
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b“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赏析:
这里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c—切伟大的、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能甘守寂寞之人,是信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②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
例:
a.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
邓稼先”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在本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
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开启下文。
b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
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写得美妙。
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c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
读完这两句,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d我发现“——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自己走过的路。
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
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这一段写得特美妙。
它的美妙在于这一段话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对邓稼先进行高度的评价。
邓稼先把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过,至死不渝,无怨无悔,他执著追求、竭力奋斗的辉煌的一生将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永不磨灭。
这样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③本文在语言运用上颇具特色,请同学们讨论归纳。
a.长短句交错使用,不仅使文气活跃,而且更易表现情感。
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
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读来朗朗上口,整齐紧凑,有音乐的跳跃感,并蕴含着深厚的感情。
(有的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
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
)
b.修辞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排比的运用,节奏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
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引用:
第五部分中的《吊古战场文》及五四歌曲。
小结: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传记,运用了如此富于变化的语言,不同于一般传记客观平淡的语言,作者是有目的的,作者借语言的变化,表达深厚的感情,告诉读者,这不是一般的传记,是功臣的赞歌。
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试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呢?
提示: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
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
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
这两句话总写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2、互动释疑:
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
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
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拓展延伸:
①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三题。
②以中国青年一代的名义给联合国秘书长或美国总统写一封信,表明中国对战争的立场,表达对和平的呼吁。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
3.学习文章借多变的语言形式表达强烈的感情的方法。
4.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和邓稼先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
学习方法:
1.本文涉及的背景材料较多,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伊始,不仅要查阅作家的资料,还要查阅文中所记述人物的资料,
并且依据所这些资料写出自己对这个人物的印象。
2.在阅读中要学会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寻找文章构思、语言或写作方面的巧妙之处,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并完成下列简要问题。
本文作者是,美籍华裔学家,获
1957年奖。
他和邓稼先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情。
邓稼先,中国学家。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主要指、、。
2.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邓稼先()元勋()致死不懈()鞠躬尽瘁()选聘()
无垠()殷红()彷徨()鲜为人知()锋芒毕露()
(2)解释加点的字或词语。
燕然勒功兽铤亡群河水萦带
家喻户晓平沙无垠鲜为人知
元勋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
可歌可泣
(3)填写汉字。
然不同妇皆知马革尸家户晓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认真阅读全文,并分别概括全文六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4.用三句话说说“我眼中的邓稼先”。
二课堂研讨
1.本文形式奇特。
全文采用了小标题的样式,简洁凝练,提纲挈领,使全文思路清晰,意蕴丰富。
你能说说作者的思路吗?
你最喜欢哪个小标题,为什么?
2.(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
一般分为两类,一类用来记述自己的生平,叫做“自传”;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称为“他传”。
两种的写法都有一个特点,内容必须真实,不能有过多想象和虚构的成分。
)本文作者是与邓稼先有着50年深厚友情的挚友,他在本文第一部分中为何不直接切题写邓稼先,而是要概述中华民族百年的屈辱史?
3.细读文章第三部分,分别概括两人的性格特征。
想一想:
作者为何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
4.研读文章第五部分,分析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该部分中还引用了“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是什么?
(译文:
广大呀,广大呀!
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
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
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
日昏黄。
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
亭长告诉我说:
“这犹是古战场啊!
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
5.本文语言运用颇具特色。
排比的运用使节奏感鲜明,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对比的运用使文章的形象更加突出;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品读课文,按照“我发现……词语关键(好、重要),因为……”的句式组织好语言,准备发言交流。
例如:
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
邓稼先”一句很重要。
因为它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上写,形象地表明了在中国由“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的巨大转变中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本文的主人公,引起下文。
6.同学们,你读了本文后一定有许多心灵的震撼、人生的感悟和生命的启迪。
我们应该为什么活着?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请写下你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三拓展延伸
1.试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材料说明:
本文作者具有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
2.仿写例句。
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
了坎坷;选择了宁静
,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选择了,你也就选择了;选择了,你也就选择了。
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的生机;
微笑是
;。
3.阅读短文伏尔泰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存的。
他离开人世时已年登耄耋,他著述极富,肩负着最荣耀也最艰巨的责任,那就是:
培育良知,教化人类。
他在咒骂与祝福声中溘然长逝;被旧时代所诅咒,又受到未来的祝福。
这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
他不仅是一个人,他是整整一个时代。
这位伟人所生活的八十四年头,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时代。
他诞生时,路易十四尚在王位,他去世时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
他的襁褓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辉,他的灵柩则投射着从大深渊里透出的最初光芒。
在这轻薄无聊、凄惨忧郁的时世下,伏尔泰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家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专门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狂的邪恶合体。
让我再说一遍,伏尔泰独自一人,向社会上一切邪恶的联合力量宣战,向这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并与之搏斗。
他的武器是什么呢?
是那轻若微风而重如霹雳的一枝笔。
他用这武器进行战斗,用这武器赢得胜利。
伏尔泰胜利了。
他发动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一场以一敌众的战争,一场气壮山河的战争。
这是思想向物质作战,理性向偏见作战,正义向不义作战,被压迫者向压迫者作战;这是善之战,仁爱之战。
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柔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
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
官和罗马的教士。
他把黎民百姓提高到尊严的地位。
他教化、慰抚、播种文明。
他承受了一切威胁、辱骂、迫害、毁谤。
他还遭到了流放。
但是不屈不挠,坚定不移。
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讽刺战胜专横,以嘲弄战胜宗教的自命一贯正确,以坚韧战胜顽固偏执,以真理战胜愚昧无知。
我刚才说到微笑,我要在这里停一停。
微笑,这就是伏尔泰!
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国元首来命名时
代的先例。
伏尔泰比国家元首更高,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一个新的纪元以伏尔泰开始。
从此我们感到,最高的统治力量就是让一切被理性思考。
文明曾服从于武力,以后,文明将服从
于思想。
王权和宝剑折断了,光明取而代之。
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行使权利;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责。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两方面的进步是明确分开的。
让我们在他神圣的墓前鞠躬致敬。
……让十八世纪来帮助十九世纪吧。
──(法国)雨果《伏尔泰》
1、“这二者都是到高无上的光荣”中的“二者”分别指_________和_________。
2、作者认为伏尔泰“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了哪三个方面的特点?
分别简要回答。
(3分)
4、“一个新的纪元”指__________________的新纪元。
(4分)
5、下列说法,与原文不合的两项是()(4分)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雨果为纪念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讽刺作家伏尔泰逝世100周年在伏尔泰墓前发表的演讲。
B、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法国进入了伏尔泰时代
。
C、伏尔泰除了面对一切敌人之外,还要面对没有觉醒、愚昧落后、没有文化的群盲的“强力”。
D、18世纪的思想要比19世纪进步,因此要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
E、作为一个公民既要行使权利又要履行义务,在这两方面都必须取得进步,这也是伏尔泰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邓稼先 部编版 教材 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