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心理障碍.docx
- 文档编号:7904384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39KB
诸葛亮的心理障碍.docx
《诸葛亮的心理障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葛亮的心理障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诸葛亮的心理障碍
诸葛亮的心理障碍
历史心理学畅想之一
《北京科技报》2005年11月30日发表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完人,他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
但以我看来,诸葛亮也有不可逾越的心理障碍。
具体地说,他有一个“荆州不改失”的情结和“云长--文长移情”,并因此酿成了蜀国的一桩冤案!
“荆州不改失”情结使诸葛亮惆怅万分
“荆州不改失”情结是什么?
这首先要看什么是情结。
心理学对情结的定义是:
由一系列被压抑的无意识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意念倾向。
情结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情感方式,使人形成特殊的偏见或偏好。
情结也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难加以理性控制。
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荆州不改失”的情结呢?
这是因为诸葛亮一生的追求是匡扶汉室,克复中原。
而其梦想破裂,关羽(云长)失荆州是主要原因。
关云长性格逞强要胜,刚愎自负,他在镇守荆州期间,北据曹操有余,东和孙权不足,使之腹背受敌,终误大事。
这不仅令蜀汉的元气大伤,也为刘备后来的彝陵败绩埋下了祸根。
由此,诸葛亮对关云长可谓惆怅万分,怨恨不已,构成了“荆州不改失”情结!
“荆州不改失”情结可突出表现为:
凡与荆州相关的事均可令诸葛亮悔恨,凡与关羽相同的人均可令诸葛亮生厌。
真的,如果荆州不失,蜀军由水道出川,不过十数日即可抵达中原;而失了荆州,蜀军每每出川,必须远涉祁山月余才能抵达渭水一带,此时魏兵早可设防。
诸葛亮心中的怨气可想而知!
这种心理定势足可使人产生根深蒂固的偏见。
云长--文长移情”使诸葛亮歧视魏延
诸葛亮因“荆州不改失”情结怨恨关云长,但云长已去,无法追究,可蜀营中有一个人像貌与性格都神似关羽,这就是魏延(文长)。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中介绍魏延出场时描写他“面如重枣,目若朗星,”这与其第一回介绍关云长出场之“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有雷同之处。
《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中介绍魏延曰: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
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这些描述也都与关羽神似!
诸葛亮平生办事以谨慎为本,最忌讳见那种口出妄言之人。
关羽贵为主公之二弟,又是名震华夏的大将,诸葛亮不得不敬他三分。
可魏延是后来之人,诸葛亮断无敬他之理,所以诸葛亮总是有机会就打压魏文长的气焰,这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均有记载。
诸葛亮为何打压魏延,史书记载是因为魏延与诸葛亮思想不一,政见难合。
但依我看来,这也是因为诸葛亮将对关羽的怨恨移情到魏延头上的结果。
就心理学而言,移情泛指一个人将自己对生命当中某个重要人物、事件或环境的爱与很投射到他人他事的心理表现。
换言之,移情是一种心理定势的表现,可使人自觉不自觉对某类人物或事件产生特殊的偏见或偏好。
魏延长得像关羽,说话像关羽,气质也像关羽,加上文、云二字在古汉语中发音很相近,所以喊文长很容易使人想起云长。
诸葛亮的“云长-文长移情”就是这般形成的,其天长日久必对魏延产生一股说不出的厌恶。
可文长又偏偏不识相,屡屡提出要孤军奋入,且不谈其胜算把握如何,就是其粮草供济也难保障,这岂不又是关公当初动不动言以五百小校而取大城池之狂妄吗?
想到这一切,诸葛亮能不烦恼吗?
如此算来,诸葛亮打压魏文长,其实是在打压关云长当初的傲慢气焰。
诸葛亮歧视魏延的恶果
诸葛亮死后不久魏延即以反叛罪被杨仪遣马岱斩杀,并殃及三族。
这是蜀汉的第一大冤案,史书将记载这是因为魏延要求继续北伐不成,被控反叛而遭诛杀。
但我以为,魏延被诛的根源正在诸葛亮身上。
人们有所不知的是,魏延初降刘备时,屡立战功。
刘备自封汉中王时,提拔魏延为统领汉中的镇远将军,爵位竟在赵云等人之上,与关、张齐名。
但诸葛亮执政后一直对魏延不予重用,对其“分道进军,会和潼关”的建议一向嗤之以鼻。
特别是在收取姜维之后,一直将他视作自己的接班人,重点加以培养,临死前又故意不让魏延参与后事安排,还趁机削去了魏延的兵权。
蜀军上下除了诸葛亮就属魏延资格最老。
丞相病故后,魏延却要受制于对军事一窍不通的长史杨仪(魏延的死对头)。
魏延对此当然不悦,提出要继续北伐,并自请充任先锋。
不想,这竟被杨仪当作反叛的借口,削去兵权不算,还要满门抄斩,实在是在私仇公报!
可惜魏延自建安十四年到建兴十二年,二十六年效命刘蜀,官拜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却不得善终,并累及三族氏人。
魏文长就这么可怕吗?
!
其实,真正可怕的诸葛亮对魏延的偏见!
诸葛亮因怨恨关羽而歧视魏延,为了树立姜维在蜀军的地位又不断加以打压,最终还假杨仪之手来逼魏延造反,而后处之。
这,才是魏延冤案的根源所在。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无疑是个完人,但他首先是个人!
心理现象
定义
突出表现
情结
由被压抑的无意识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意念倾向。
特别偏好或与怨恨某种类型的人或事件、某一地方的人或事件等。
移情
将个人对生命中某个重要人物、事件或环境的爱与很投射到他人他事的心理表现。
无缘无故地喜爱或仇视某个人物、事件、地点、东西或环境等。
和坤是善解人意的大师
和坤是乾隆朝的大红人。
他“少贫无籍,为文生员”,到了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被擢为御前侍卫。
但自此之后,和珅深得乾隆的宠信,步登青云,任军机大臣长达20年之久,可谓空前绝后。
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因为和坤非常“善解高宗(乾隆)意”,且常出奇招,传颂一时。
可以说,和珅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善解人意大师!
同感共情——和珅善于观察
和珅是一个感情非常细腻的人。
他对乾隆皇帝的脾气、爱好、生活习惯、思考方法了如指掌,可以充分做到想乾隆之所想,为乾隆之所为。
例如,乾隆皇帝喜欢吟诗作赋,和珅早年就下功夫收集乾隆的诗作,并对其用典、诗(词)风、喜用的词句了解的一清二楚,闲来还有所唱和,令皇帝对和珅另眼相待。
而作为一个满人,和珅能在诗赋上有所建树,这着实不易!
清朝大文学家袁枚就曾诗夸和珅曰:
“少小温诗礼,通侯及冠军。
弯弓朱雁落,健笔李摩云。
”另据朝鲜使臣记载:
乾隆皇帝每问和珅一件事,和珅不仅回答问题有条有理,还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的清清楚楚,令“上意甚欢”。
乾隆的母后去世时,和珅的表现最为出色。
他不是像其他皇亲国戚、官宦臣下那样一味地劝皇上节哀,或说一些不关痛痒的话,和珅只是默默地陪着乾隆跪泣落泪,不思寝食,几天下来人就搞得面无血色,形容枯槁。
如此能与皇帝同感共情的人,朝中只有和珅一人!
因此也深受乾隆皇帝宠信。
此外,史书载,一次乾隆出游,途中忽命停轿却不言为何,别人都很着急。
和珅闻知后,立即找到一个瓦盆递进轿中,结果甚合上意,溺毕继续起驾。
一路上,人们都佩服和珅脑子灵,取悦龙心有术。
另据史书:
“高宗(指乾隆)若有咳唾,和珅以溺器进之。
”乾隆是一个非常诙谐的人,喜欢与臣下开玩笑。
据此,和珅经常给乾隆讲一些市井的俚语笑话,令皇帝龙心大悦,这不是一般军机大臣所能做到的。
凡此种种,都是和珅的过人之处。
它们与一般的曲意迎奉、阿谀献媚有所不同。
和珅的许多迎奉行为都具有深厚的同感基础,都是将心比心的结果,因而不是没有那么的低俗和赤裸裸,而是相当的匠心巧具。
善解人意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现象
心理学定义
突出行为表现
同感共情
指一个人能够准确无误地体察到对方的内心感同。
能与对方思想聚焦、情感并轨。
能准确地接对方的话茬
换位思维
指一个人能够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为他人思考。
能摆脱自我中心意念
能批评并做自我批评
思维并轨——和珅长于揣磨
和珅的同感功夫还表现在他高超的思维并轨功夫。
他有时能够完全钻到乾隆的大脑里去,准确猜出乾隆的想法。
如清人笔记中有一则和珅猜中皇帝命题的故事:
按照惯例,顺天(指北京)乡试《四书》考题,例由皇上钦命,由内阁先期呈进《四书》一部,命题完毕,书归内阁。
一次皇帝命题后,内监捧着《四书》送还内阁。
恰巧和珅当值,便问起皇上命题的情况,内监不敢多言,只说皇上手批《论语》第一本,将尽批完时,始欣然微笑,针笔直书。
和珅沉思片刻,遂猜想皇上批字为“乙醯”一章。
因为乙醯两字包含“乙酉”二字,而那年乡试就是在乾隆乙酉年举行。
和珅以此通知他的弟子们,结果正如和珅所料,那年的乡试考题果然是“乙醯”一章。
随后人对此故事有争议,却足以看出乾隆“以帝心为心”,功夫非同寻常!
还如,乾隆做太上皇时,一次召见嘉庆帝与和珅。
两人入室,见乾隆坐在龙座上闭着眼睛,仿佛入睡,但口中却念念有词,也不闻是何种语言。
久之,乾隆忽然睁目问道:
"这些人什么姓名?
"嘉庆不知如何对答,和珅却高声应答:
"高天德、苟文明"(此二人为白莲教的起义领袖),嘉庆听了莫名其妙,乾隆却缓缓地点点头,继续闭目默语。
过了些日子,嘉庆"密召珅问曰:
"汝前日召对,上皇云何?
汝所对作何解?
"珅曰:
"上皇所诵为西域秘密咒。
诵之则所恶之人虽在数千里外,亦当无疾而死,或有奇祸。
奴才闻上皇持此咒,知所欲咒者必为教匪悍酋,故以此二人名对也"。
嘉庆自愧弗如。
和珅之善解上意,实达九段高手之境界!
而晚年的乾隆,最欣赏和珅的一点就是他“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这一点。
和珅如此“巧于迎合”,也为他后来的倒台留下了祸根,因为他的“以帝心为心”表现,只对太上皇,不对皇上,令嘉庆皇帝忍无可忍。
所以太上皇刚一驾崩,嘉庆就迫不及待地收拾了和珅及其同党。
说来和珅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之命!
”
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善解人意就是善察言观色,揣摩人心,“想对方之想,急对方之所急”。
善解人意的人必善接话茬,别人说了上半句话,你可以准确无误地说出半句话,令人备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惊叹,善解人意者还善替对方着想,甚至连对方想不到的地方也能想到,令人充分感受到什么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和珅本可以成为君臣中善解人意的楷模,无奈他实在是太贪心了,以至于坏事做绝,绝事做尽。
所以嘉庆皇帝收拾他,不仅是为自己出气,也是在为民除害!
发表在《北京科技报》2005年12月21日
乐观使东坡延年益寿
岳晓东(香港)
乐观使人“螺旋上升”
乐观态度泛指一个人对周围人与事物的正面、积极的认知取向。
美国著名应激心理学家拉泽洛斯主张:
人的应激成效不取决于应激的大小,而取决于对应激的评估14。
心理咨询界也有一句类似的行话:
心理咨询不能改变来询者面临的现实,却能改变来询者改变其对现实的看法。
所以如何面对应激状况,提高当事人的应对能力,这是压弹心理学关注的焦点。
乐观人格突出表现为个人自信乐观、自主行动、人际温暖与洞察、表达自如、耐挫折等的人格特质。
心理学界早就在1970年代将乐观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格特质来加以研究,并强调经验学习对培养乐观态度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的畅销书《学会乐观》,就是讲的怎样通过个人努力来提高自身的乐观态度和应激能力。
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科斯塔等人也主张,主观幸福感的决定因素是人格因素。
如为外向性格的人容易产生正面的情绪,而焦虑性格的人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德逊的研究也表明,经常体验愉悦情绪的人会形成自我成长的“螺旋上升”。
乐观使苏东坡热爱生活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派(林语堂语),这使他可以很快适应任何的恶劣环境,并加以有效利用。
乌台诗案是苏东坡一生的转折点,他因小人谗言而被宋神宗先是下狱,后是下放。
但苏东坡没有自暴自弃,放荡不羁,而是尽量追求人生的意义与生活的乐趣,乃至留下许多佳话。
在这当中,苏东坡将一腔的悲愤都化作了文学创作、艺术表现乃至生活情趣追逐的动力,将所有的苦痛都升华为快乐,一再达致苦尽甘来的境界。
更加可贵的是,苏东坡虽出身书香,却能放下身段,务农自娱。
他在黄州下放时期,俸禄微薄,一大家子吃饭都难以维持。
由此,他的老友马正卿向州府请得城东的营房废地数十亩,让他耕种。
苏东坡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率领一家老小清除断壁残垣,焚烧蓬蒿棘刺,并开荒播种,喂养家禽,终至丰衣足食。
第二年冬天他又盖了所房子,并以“东坡雪堂”挂在堂上,从此便有了“东坡居士”的雅号。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西湖.黄州中秋》)诗案对于苏轼,浑如一场恶梦,但它没有压垮苏东坡,反而使他从哀伤中振奋起来,追求苦难的价值。
这是精神升华的突出表现!
苏东坡一生怀才不遇,屡经坎坷,但他很快由“致君尧舜”的入世心态转变为“聊从造物游”的出世心态,心烦却手不闲,手忙心怡然。
例如,苏东坡在黄州下放时期,爱上了烹饪这一行,且屡屡创新,花样百出。
如,他见当地猪肉食用浪费十分严重,便开创了一道炖杂肉方子:
水煮开后,用文火炖数小时,酱油不可少,味美口爽,由此猪头、猪脚也成了正餐。
苏东坡还独创了一种煮鱼的方法:
用冷水洗净,抹上盐,塞入甘蓝嫩心,再加菊花、姜片、薄橘皮、腌萝卜酱等,乘热上桌。
如今这种苏式炖肉、煮鱼方法已十分普遍。
苏东坡在惠州下放期间,还发明了一种菜羹,命名为东坡羹:
先把甘蓝、萝卜、油菜根和荠菜仔细拧干,加姜和少许生米,等一锅菜煮开,再将饭甑搁在上面,由此蒸气均匀透入四方。
苏东坡还研制出一种好酒,取名为“真一酒”:
用上好的面粉加酵母菌,揉成面曲,挂起来风干两个月,然后煮一斗米,捞出用水冲净,慢慢晾干,再把三两面曲磨成细粉,和熟米拌匀放入坛中,酒液够多了再挖开罐中熟米,加些新煮的米饭,加两碗开水,三、五天后便可酿成好酒六升。
据研究,仅苏东坡在流放黄州、惠州期间就开发出20多道菜肴,有些一直食用到今日。
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灿若星辰,唯东坡一人可被评为国家一级厨师!
乐观使苏东坡延年益寿
苏东坡一生屡遭流放,身体备受摧残。
他最后一次流放是去儋州(海南岛),当时他已是62岁高龄!
史书记载,苏东坡当时是载着棺材去海南的,没打算可以活着回到中原。
但他的乐观态度造就了他的顽强生命力,而这又促使他挺过了海南的恶劣气候环境。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初狠力将苏东坡下放到惠州及海南的新党核心人物章惇,后来也被下放到雷州。
但他在那里不足三年就抑郁身亡,而苏东坡却活着回到了中原,至65岁方客死常州!
就心理学而言,苏东坡之所以能够在屡屡挫折中延年益寿至65岁,本质是因为他具有很高的心灵旺盛能力。
心灵旺盛能力指个人创造或维持主观幸福感的能力,它使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对生活感到满意,都会感到生活有目标、有意义,都能悦纳自己的一切。
苏东坡不因宦海沈浮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颠簸就怨天尤人,练就了大量的达观品质和乐观思维,这是心灵旺盛能力的突出表现!
由此,他永远以一颗静心来面对世间的得失进退,以一份激情来化解人生的悲欢离合。
这一切正如他词句所言: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由于苏东坡的达观,中国的士大夫们更加懂得了入世和出世的辩证关系及随遇而安的生活艺术,并学会怎样在失意中追逐生活的调侃,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也由于苏东坡的乐观,中国的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一大批灿烂无比的瑰宝,它们不仅给后人带来了无穷的享受,也照耀了后人的心灵。
在这层意义上讲,苏东坡一生最大的成就不在其大量的文学创作,不在其字画上的功夫,也不在其修筑了苏堤,而在于其经年修炼的苦中作乐的功夫,这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人们世代敬仰他之根源所在。
心理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Ⅰ.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战略意义
2006-05-1614:
08:
03 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1.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人类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
人们将大自然归于神灵而加以崇拜。
于是,人类历史上便产生了一种学说——“灵魂说”,这是人类最早的心理学思想。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被认为是最早的心理学专著。
人类从古代开始,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以至到19世纪中叶,对心理的探索与研究都是处于一种混沌状态下自发的或不自觉地进行的,而且是夹杂在对哲学和对神学的研究中。
因此,这一时期,心理学实际上还是与哲学以及神学处于一种没有分化的统一状态中,而且心理学家是由哲学家、神学家、医学家或其他科学家兼任的,而心理学的方法也主要是思辨方法。
故此,19世纪以前的历史,一般并不把它视为心理学的真正历史。
心理学的真正历史是从1879年开始的。
这一年心理学从哲学、神学、医学等科学中分离出来,正式诞生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
心理科学的独立,除了需要满足外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技术水平条件,还需复杂的内在条件的满足与促进。
在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赫尔姆霍茨、韦伯、费希纳和冯特,其中冯特的贡献尤为突出。
赫尔姆霍茨对感觉心理学的形成、发展以及对当时刚刚发展起来的采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的工作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韦伯在感觉器官生理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韦伯的研究证明,可以对感觉进行测量、可以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学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费希纳提出,心理学是关于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之间有规律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构想,且对此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
费希纳的名著《心理物理学纲要》奠定了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但遗憾的是,赫尔姆霍茨、韦伯、费希纳在主观意识上,并没有去建立一门独立的心理科学的愿望或明确意识,致使他们都失去了作为心理学独立学科的开创者的历史地位。
冯特是公认的第一个把心理学转变成一门正式独立学科的真正奠基者,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
冯特一开始就有一个创建新心理学的明确意识。
在《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一书里,他明确、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建立独立的心理学的思想与方法。
在《生理心理学原理》这本重要著作里,冯特已把心理学牢固地确立为一门有明确研究对象、任务和实验方法的科学。
因此,《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本真正的心理学专著。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开创了一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业——创建了世界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这就使得心理学有史以来第一次像其他学科一样被作为一门正式科学而进行研究。
至此,心理科学的独立,无论在研究对象、任务、方法上,还是在严密的心理理论体系上,以及在专业队伍的组织上都完全具备了条件。
因此,1879年,也就成了心理科学真正历史的开始。
从1879年到现在,心理学的真正历史只有短暂的100余年。
在这百余年的短短历史中,它却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它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繁荣局面。
学派纷呈,各学派在心理研究对象、范围、性质、内容以及方法上都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
这百余年心理学发展的速度以及研究成果,可以说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对心理研究成果的所有总和。
以下三种学说的提出,标志着心理学史上的三次明显的转折。
第一次转折是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它的出现,使当时处于“神学的奴婢、哲学的附庸”位置的思辨式心理学正式纳入了科学实验的轨道,从而使心理学从近代的哲学、生理学、神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门正式独立的科学。
因此,这第一次转折可以说是心理研究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历史转折。
冯特的历史功绩是与心理学历史上出现的心理科学的独立、实验心理学的创立和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建立这三件大事分不开的。
冯特使心理学从旧哲学中独立出来,从此开辟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学。
他所开展的对感觉、知觉和注意等基本心理过程进行的实验研究,开创了实验心理学这个分支科学。
冯特在心理科学实践上的历史贡献,还在于通过菜比锡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心理科学的开创及发展造就了一代新人,因此被誉为近代心理学第一人。
第二次转折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产生。
它以完全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的新方法开拓了在它之前的人类科学史上都从未真正触碰过的另一个崭新而陌生的领域——无意识领域。
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变更了心理学研究的方向,为人们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心理研究新天地。
而且,它的影响也早已超越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界限,而渗透到哲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艺术、教育学等人文科学之中。
因此,这是继冯特之后的又一次心理史上的伟大变革与转折。
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在当时需要有很大的理论勇气和无畏精神。
弗洛伊德第一次提出人的心理变态并不都是由于大脑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害,人的内在心理矛盾冲突也同样能造成心理异常,这样使得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从研究过程本身转向于研究病态表现的动力和内容,他还强调本能冲动和欲望是人的心理动力;性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是推动人们心理活动的源动力等。
第三次转折是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新的科学理论与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心理学的渗透结合而引起的心理学大变革。
这一变革产生了与现代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的心理学的崭新理论——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使人的内部心理活动(意识)又重新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回到心理学中。
而在此之前,在心理科学中占统治地位50年之久的行为主义则是主张对外现的、可观察的行为的研究,而不管内部心理过程如何。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验证,这就使对各种心理过程的研究得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为心理学研究开拓了一条更为有效的研究途径。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密切联系起来,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在教育、生产、管理、临床等社会生活领域的应用,开阔了心理学理论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的远大前景。
2.心理学的战略意义
心理学是一门探索心灵奥秘、揭示人类自身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心理学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建设的学科之一,因此可以说“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
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新世纪重点发展建设的学科、成为21世纪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学科,主要原因是心理学会产生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心理学对不同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它研究范围广泛涉及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心理问题。
它也是一门与现代前沿科学发展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以及对于人类现代生活工作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
理论上的贡献:
七大流派的诞生
第一学派——内容心理学派。
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代表人物是冯特。
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结构和内容,发现心理元素复合为复杂观念的内在原理与规律。
第二学派——行为主义学派。
它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第三学派——格式塔学派。
它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代表人物有魏特曼、考夫卡和柯勒。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
这一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高峰。
第四学派——精神分析学派。
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情欲和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第五学派——皮亚杰学派。
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瑞士,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该学派主要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智慧的结构和机能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
皮亚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这一理论主要就是从纵向来研究人的各种认知的起源以及不同层次的发展形式的规律。
第六学派——神经生理学派。
它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前后,代表人物有加拿大的潘菲尔德、瑞典的海登等一大批学者。
该学派主要强调对心理的生理机制的研究。
它主要从解剖结构、生物化学组成、电活动等三个方面对脑及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
第七学派——认知心理学派。
它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诸葛亮 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