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梁预应力索张拉技术交底.docx
- 文档编号:7895017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64.53KB
现浇梁预应力索张拉技术交底.docx
《现浇梁预应力索张拉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梁预应力索张拉技术交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浇梁预应力索张拉技术交底
杭长客专工程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
杭长铁路客运专线2标施工合同段:
HCZJ-2标编号:
交底内容
现浇梁预应力索张拉工程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预应力
施工单位
中铁十七局集团
里程
DK38+458.63-DK55+994.455
交底日期
交底地点
会议室
现浇梁预应力索张拉工程技术交底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过早出现,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及高强度混凝土,可以设法在结构构件承受使用荷载前,预先对受拉区的混凝土施加压力,使它产生预压应力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从而将结构构件的拉应力控制在较小范围,甚至处于受压状态,以推迟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从而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和刚度。
1.张拉设备及仪表
1.1张拉千斤顶须保证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和准确性及便于处理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滑丝、断丝现象。
选用张拉千斤顶为:
纵向张拉选用300t的穿心式千斤顶,配用ZB4—500型油泵。
1.2张拉油压表采用防震型,其精度等级采用0.4级,油压表测量范围为60MPa,为实际张拉力的1.5~2倍,读数分辨为0.5Mpa,表盘直径大于15cm。
1.3张拉设备(千斤顶、油泵、油压表)应配套校验,张拉千斤顶要定期校正,其期限不超过一个月(或已张拉200次),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到期后,必须送计量监督检测所复验,并做好更换使用记录。
1.4在使用中发现指针无油压不回零,油表玻璃破损或其它不正常情况,对其准确性有怀疑时,不得继续使用,必须送试验室进行修复,经重新校正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5选用的油泵额定油压数为使用油压数的1.4倍,油泵箱容量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0%以上。
1.6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验。
1.6.1千斤顶校正期已达一个月。
1.6.2千斤顶经过大修,或漏油严重,经拆修以后。
2.预施应力前的准备工作
2.1检查梁体混凝土表面质量,有轻微缺陷允许在预施应力后进行修补处理(如非应力部位的缺陷或麻面、汽泡),缺陷严重者不得进行此道工序操作。
2.2检查梁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是否已达设计要求:
2.3千斤顶和油压表在校正期内,无异常现状。
2.4锚具按规定检验合格,不得沾有污物。
2.5检查使用的预应力钢绞线是否准确,外露部位不得有损伤、扭结。
2.6当梁体张拉于底部,支撑面不垂直密贴时,应在梁端部设支撑木,以保证操作时梁体稳定。
2.7清除梁体张拉端锚垫板上杂物,以保证锚具与锚垫板的密贴。
2.8在两端钢绞线上按序号装上锚板,钢绞线不得交错扭转,再将夹片按顺序套在钢绞线上,用Φ20的钢管将夹片轻轻打入锚板孔内(要求所有夹片基本整齐一致),再安装限位板。
把钢绞线束穿入千斤顶,锚具中心要与孔道中心对准,调整千斤顶位置,使千斤顶与孔道、锚板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使千斤顶与限位板、锚板接触密贴后,在千斤顶端用工具锚将钢绞线临时固定。
3.张拉工艺流程图
4.预施应力张拉
4.1为了加快支架、模板周转和避免梁体混凝土出现裂纹,预施应力张拉按初张拉和终张拉二个阶段进行。
4.2初张拉时应在梁体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43.5MPa)后进行,初张拉后梁体可拆除底模及支承。
4.3在梁体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达到53.5MPa,弹性模量达到35.5GPa时,且龄期不少于10天三者同时满足后方可进行终张拉。
4.4预施应力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一束,张拉顺序按照图纸要求进行。
预施应力采用双控措施,以油表读数控制为主,伸长值为校核,张拉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4.5在首孔梁张拉前应测定下列数据:
1锚具的锚口、喇叭口摩阻、锚具回缩量;
2管道摩阻。
4.6工艺过程为:
工艺流程:
清理锚垫板→安装工作锚环及夹片→安装限位器→预施应力。
4.7检查锚具、千斤顶、孔道三者轴心是否同心
4.8预应力张拉需要严格控制预应力钢绞线接口“三对应”:
a、试验弹模与伸长量计算对应;
b、钢绞线线径与限位板槽深对应;
c、前批剩余钢绞线穿入管道编号技术指定与实际操作对应;
5.预应力张拉过程
5.1张拉前必须有主管工程技术员的油表读数通知单,并经签字认可。
钢绞线张拉程序为:
0—初应力(20%δk作伸长量标记)—δk(持荷5min)—随时补拉到δk(测量伸长值)—锚固。
5.2预应力张拉以油表读数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
当伸长值超过±6%时,应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张拉。
5.3钢绞线张拉伸长量按下式计算: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可按下式计算:
⊿L=PpL/(ApEp)
式中:
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下式);
L---预应力筋的长度;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Pp=P(1-e-(kx+µθ))/(kx+µθ)
注:
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的张拉端的张拉力(N);
E—自然对数底,e=2.71828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5.4初始张拉,两端同时对主缸送油,使钢绞线束略为拉紧。
并调整锚板和千斤顶位置,进一步使孔道轴线、锚具轴线和千斤顶轴线,三轴同心,同时观察各根钢绞线的松紧度,并随时调整,务求各根钢绞线松紧度一致,以使其受力均匀。
随后将两端同时对千斤顶主缸送油,加载至钢绞线的初始应力。
两端千斤顶送油至初始应力后,停止进油,在工具锚口处用记号笔在各股划线,以检查有无滑丝的标记,读大缸伸长值I0,两端同步张拉到控制吨位,稳定进油量持荷5min以减少钢绞线松弛损失,并量取大缸伸长值Ih。
钢绞线实际伸长值按下式计算:
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钢束总伸长(杭州端+长沙端)=[油缸伸长(控制)+工具夹片外露量(控制)-油缸伸长(初始)-工具夹片外露量(初始)]×K;锚具回缩=限位板槽深-工作夹片外露。
两端同时张拉时,其伸长值为两端张拉伸长值之和。
5.5梁体采用两端同时均匀送油加荷载,张拉到锚下控制应力持荷5min后,分别测量两端的钢绞线伸长值,检查伸长量之总和及其偏差,是否在规范的±6%以内。
然后持荷5min,在持荷状态下,如发现油压下降,立即补至规定油压,认真检查有无滑丝、断丝现象。
5.6在张拉过程中,预施应力以油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伸长作校核的双控法。
如钢绞线伸长值偏差超过规定范围,查明原因后重新张拉。
5.7持荷5min并维持油压表读数不变后,检查伸长量,用记号笔做好钢绞线、夹片回缩记号,即可进行锚固。
5.8整个张拉工序完成,将在锚板口处的钢绞线束用记号笔做上记号,以供张拉后对钢绞线锚固的质量情况的观察。
5.9油泵用油采用机械油,根据气候分别采用20#(夏天)和10#(冬天),但油中不得含有水、酸类及其他杂质。
事先对油箱、泵体、管路等清除干净,冬季温度较低时(低于10℃)必须对油加温。
灌油时严格过滤。
使用时油温不得超过60℃。
6.钢绞线束张拉质量要求
6.1钢绞线束张拉质量要求
6.1.1钢绞线伸长值(两端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的±6%。
6.1.2纵向钢绞线回缩量每端不得大于6mm。
6.1.3每片梁的滑、断丝不得超过钢绞线总数的0.5%(即不超过1束),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1根。
6.1.4因处理滑、断丝而引起钢绞线束重复张拉时,同一束钢绞线张拉次数不得超过3次。
若钢绞线与锚具因滑丝而留有明显刻痕时,须更换钢绞线、夹片。
6.1.5张拉过程中有以下情况之一者,需换钢绞线(或夹片)重新张拉。
a.终张拉时发现初张拉的锚具当中夹片断裂者;
b.锚具内夹片错牙在2mm以上者;
c.锚具裂纹损坏者;
d.切割钢绞线或者压浆时发现又发生滑丝者。
6.1.6箱梁终张拉应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1束。
6.1.7限位板槽深必须根据钢绞线实测面积按以下方法进行调整:
直径15.2mm的钢绞线对应的限位板槽深为6.8mm,钢绞线直径每增大或减小0.1mm,限位板槽深要相应增加或减小0.4mm。
7.滑丝与断丝处理
7.1钢绞线滑丝与断丝处理
7.1.1在张拉过程中如发生断(滑)丝现象,立即停止张拉,将千斤顶与限位板退除在千斤顶与锚板之间安装上特制的退锚处理器,重新张拉,其张拉应缓慢进行。
张拉中注意观察,其退锚张拉应力大于原张拉吨位,但不得大于0.75倍钢绞线抗拉极限强度。
借张拉钢绞线束带出夹片,然后用小钢针(Φ5mm高强钢丝端头磨尖制成),从退锚处理器的空口处取出夹片,不让夹片在千斤顶回油时随钢绞线内缩。
取完所有夹片,两端千斤顶回油,拔掉退锚处理器,检查锚板,重新装上新夹片,重新张拉。
7.1.2滑丝发生在张拉完毕锚固后,其处理方法同上。
但退锚的力量应予控制。
一般拔力略大于张拉力量,即可拔出。
两端不能同时进行,为一端增压施拔时,另一端的千斤顶充油保险,待两端均拔完后,方可卸顶,以保安全。
7.1.3断丝多数发生于夹片范围内,张拉锚固时不对中。
有时也在孔道内发生断丝,其主要原因是钢绞线本身有暗伤。
断丝和滑丝的处理方法相同。
7.1.4钢绞线重新张拉时,第二伸长值小于计算值时,可不作校核依据。
7.1.5张拉完毕后,必须经工艺技术员或监控人员及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7.1.6张拉完成后,在锚圈口处的钢绞线用记号笔做上记号,以作张拉后对钢绞线锚固情况的观察依据。
7.1.7终张拉前测量技术人员测量梁体上拱值;在终张拉完成后,24小时后和30天后都要测量梁体上拱度和弹性压缩值。
7.2割丝
张拉完毕经过24小时复查,确认无新的滑、断丝时可进行钢绞线头的切割,割丝处距离夹片外3~4cm切割。
钢绞线的切割采用砂轮锯将钢绞线头进行切除。
严禁用电弧及火焰切割钢绞线。
8.预应力施工监控
预应力张拉为箱梁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现场技术主管必须进行全程监控,并详细记录张拉数据:
由试验室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给现场技术主管编制张拉通知单,其内容包括:
强度、弹性模量、龄期、油表读数、设计张拉伸长值等,发放给张拉班长。
张拉前现场技术主管必须对张拉设备,工艺参数及张拉人员进行确认,张拉过程中对张拉应力,实测伸长值,及静停时间进行监控,出现问题,立即停止,查明原因,再进行张拉。
9.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9.1作业人员必须具有专业技术,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9.2油泵、千斤顶油路无泄露,确认正常后进行作业。
9.3专用张拉架安装要牢固可靠,保证安全。
9.4作业中,操作要平稳、均匀,张拉时两端不站人。
在测量伸长量时,操作人员站在侧面进行操作。
9.5未压浆或水泥浆未凝固结硬时,不得敲击锚具或脚踏手攀。
9.6千斤顶不准超载,不准超出规定的行程。
9.7张拉时,油压升降缓慢均匀,切忌突然加压或卸压,两端伸长值基本保持一致,严禁一端张拉。
9.8张拉区域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周围要设置明显警示牌(如:
正在作业严禁通行)。
9.9防护挡板里层采用木板,外层覆盖钢板,防止钢绞线断裂伤人。
交底接受人
交底人
审核人
注:
驻地监理抽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浇梁 预应力 索张拉 技术 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