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考《财务会计素质测试》考试大纲六统计.docx
- 文档编号:7885326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03KB
深圳市考《财务会计素质测试》考试大纲六统计.docx
《深圳市考《财务会计素质测试》考试大纲六统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考《财务会计素质测试》考试大纲六统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市考《财务会计素质测试》考试大纲六统计
(六)其他内容
1.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法
简介
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根据组织统计调查的机构不同,统计调查项目分为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三类。
基本原则
(1)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准确性原则);
(2)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及时性原则);
(3)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完整性原则)。
调查种类
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1)全面调查是对被调查对象中所有的单位全部进行调查,其主要目的是要取得总体的全面、系统、完整的总量资料。
如普查。
全面调查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2)抽样调查是对被调查对象中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如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非全面统计报表等。
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范围不同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最后取得的结果是否反映总体特征的全面资料而言的。
2、按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1)经常性调查,是随着调查对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而随时对变化的情况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
其主要目的是获得事物全部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统计资料。
(2)一次性调查:
是不连续登记的调查,它是对事物每隔一段时期后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登记。
其主要目的是获得事物在某一时点上的水平、状况的资料。
一次性调查又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
定期调查是每隔一段固定时期进行一次调查,不定期调查是时间间隔不完全相等,而且间隔很久才调查一次。
3、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1)统计报表制度:
它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的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报表制度。
(2)专门调查:
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
包括:
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
常用方式
常用的方式有:
普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等
普查
定义:
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对统计总体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以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
普查资料常被用来说明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全面情况。
如人口普查就是对全国人口一一进行调查登记,规定某个特定时点(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作为全国统一的统计时点,以反映有关人口的自然和社会的各类特征。
意义:
普查可以摸清一个国家的国情、国力,特别是可以了解与掌握人力、财力、物资资源状况,为国家制定长远规划与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它是一种全面调查,具有资料包括的范围全面、详尽、系统的优点;他是一次性的专门调查,因为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时间周期较长,一般不宜经常举行。
特点:
1、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资料所属时间)
2、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3、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
4、适用于关乎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的搜集,应用范围比较狭窄
我国通过普查进行的统计调查内容和时间周期已经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包括:
1、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0”的年份进行,如2010年进行了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2、第三产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3”的年份进行,如2003年进行了中国第二次第三产业普查。
3、工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5”的年份进行,如2005年进行了中国第四次工业普查。
4、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7”的年份进行,如2007年进行了中国第二次农业普查。
5、基本单位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逢“1”和“6”的年份进行,如2011年进行了中国第四次基本单位普查。
抽样调查
定义:
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据此推断有关总体的数字特征。
是市场调查中最常用的调查方式。
特点:
经济性好.实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
抽样调查是根据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标志总量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属于非全面调查的范畴。
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
分类
(1)简单随机抽样:
又称纯随机抽样,它是指对总体不作任何处理,不进行分类也不进行排除,而是完全按随机的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加以观察。
从理论上说,是最符合抽样调查的随机原则,是抽样调查的最基本形式。
具体方法有:
直接抽选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2)分层抽样:
又称类型抽样或分类抽样。
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加以分层,而后在各层中按随机的原则抽取若干样本单位,由各层的样本单位组成一个样本。
(3)等距抽样:
又称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
它是将总体全部单位按某一标志排队,而后按固定的顺序和相等间隔在总体中抽取若干样本单位,构成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3)整群抽样:
是将总体各单位划分为若干群,然后以群为单元,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群,对被抽中的群内所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
整群抽样对总体划分群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群与群之间不重叠,即总体中的任一单位只能属于某个群;第二,全部总体单位毫无遗漏,即总体中的任一单位必须属于某个群。
(4)多阶段抽样:
当总体很大时,可把抽样过程分成几个过渡阶段,到最后才具体抽到样本单位。
统计报表
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下而上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制度是一种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信息的报告制度。
统计报表是一种以全面调查为主的调查方式,它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统计法规,以条统计表格形式和行政手段字上而下布置,而后由企,事业单位自下而上层层汇总上报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2.统计抽样及其误差分析
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的绝对离差。
必须指出,抽样误差不同于登记误差,登记误差是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登记、测量、计算上的差错所引起的误差,是所有统计调查都可能发生的。
抽样误差不是由调查失误所引起的,而是随机抽样所特有的误差。
一.概念
抽样误差是指用样本统计值与被推断的总体参数出现的偏差。
主要包括: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样本成数与总体成数之差。
统计误差的来源:
一类:
登记性误差;二类:
代表性误差(A、系统性误差;B、偶然性误差),抽样误差特指偶然性误差。
二.表现形式
1.抽样实际误差
抽样实际误差是指在一次具体的抽样调查中,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
如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绝对离差,样本成本与总体成本之间的离差。
但是,在抽样中,由于总体指标数值是未知的,因此,抽样实际误差是无法计算的。
同时,抽样实际误差仅仅是一系列可能出现的误差数值之一,因此,抽样实际误差没有概括所有可能产生的抽样误差。
2.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
从一个总体中我们可能抽取很多个样本,因此样本指标如样本平均数或样本成本数将随着不同的样本而有不同的取值,它们对总体指标如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本数的离差有大有小,即抽样误差是个随机变量。
而抽样平均误差则是反映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的一个指标,但由于所有可能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样本成本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成数,因此,我们不能用简单算术平均的方法来求抽样平均误差,而应采取标准差的方法来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3.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就是指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误差范围。
三.产生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抽样单位数的多少,总体中被研究标志的变动程度的大小。
抽样误差是抽样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说明抽样误差之前我们先介绍统计误差。
统计误差是指在统计调查中,调查资料与实际情况间的偏差。
即抽样估计值与被估计的未知总体参数之差。
例如,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样本成数与总体成数之差等。
在统计推断中,误差的来源是多方面的,统计误差按产生的来源分类,有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登记误差:
又称调查误差或工作误差,是指在调查过程中,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引起的误差。
例如,由于指标含义不清,口径不同而造成的误差;由于被调查者提供不实的资料,以及在登记、计算、抄写上有差错等而出现的误差。
这种登记误差不论是在抽样调查还是在其他形式的调查中都有可能产生。
调查的范围越广,规模越大,内容越复杂,产生登记误差的可能性就越大。
代表性误差:
它是指在抽样调查中,样本各单位的结构情况不足以代表总体的状况,而用部分去推断总体所产生的误差。
代表性误差的发生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违反了抽样调查的随机原则。
例如,有意识多选好的单位或较差的单位进行调查而造成的系统性误差。
可见,只要遵循了随机原则就可以避免产生系统性误差,系统性误差和登记性误差一样,都是抽样组织工作造成的,应该采取措施预防误差发生或将其减小到最低程度;另一种情况是指遵循了随机原则,可能抽到各种不同的样本而产生的随机性误差。
随机性误差在抽样推断中是不避免的,是偶然的代表性误差。
抽样误差:
是指在遵循了随机原则的条件下,不包括登记误差和系统性误差在内的,用样本指标代表总体指标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误差。
由于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是确定的,而样本平均数、样本成数是随机变量,因而抽样误差也是一个随机变量。
抽样误差越小,说明样本的代表性越高;反之,样本的代表性越低。
同时抽样误差还说明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相差范围,因此,它是推断总体指标的依据。
抽样误差是统计推断所固有的,虽然无法避免,但可以运用数学公式计算。
确定其具体的数量界限,并通过抽样设计程序加以控制,因此抽样误差也可以称为可控制的误差。
四.影响因素
①抽样单位的数目。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的数目越多,抽样误差越小;抽样单位数目越少,抽样误差越大。
这是因为随着样本数目的增多,样本结构越接近总体。
抽样调查也就越接近全面调查。
当样本扩大到总体时,则为全面调查,也就不存在抽样误差了。
②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越小。
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抽样误差和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成正比变化。
这是因为总体的变异程度小,表示吝惜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小。
则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也可能小;如果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相等,则标志变动度为零,样本指标等于总体指标,此时不存在抽样误差。
③抽样方法的选择。
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的大小不同。
采用不重复抽样比采用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小。
④抽样组织方式不同。
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会有不同的抽样误差,这是因为不同的抽样组织所抽中的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性也不同。
通常,我们不常利用不同的抽样误差,做出判断各种抽样组织方式的比较标准。
3.统计指标的分类
一.含义
统计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统计学基本范畴。
对统计指标通常有两种理解和使用方法:
一是用来反映总体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例如年末全国人口总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总长率等。
二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
例如,2001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为127,627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3%等。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
数量性
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来表现的,这是统计指标最基本的特点。
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就是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这种数量特征是统计指标存在的形式,没有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是不存在的。
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统计指标既是同质总体大量个别单位的总计,又是大量个别单位标志差异的综合,是许多个体现象数量综合的结果。
统计指标的形成都必须经过从个体到总体的过程,它是通过个别单位数量差异的抽象化来体现总体综合数量的特点的。
具体性
统计指标的具体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统计指标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字,而是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的反映,是在质的基础上的量的集合。
这一点使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数学相区别。
二是统计指标说明的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实,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在具体地点、时间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
这点又和计划指标相区别。
三.分类
1.统计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
(1)总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通常以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又称为绝对数,例如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
时期数通常可以累积,从而得到更长时期内的总量。
时点指标又称时点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如年末人口数,科技机构数,公司员工数,股票价格等。
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计后没有实际意义。
(2)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等。
相对数的表现形式通常为比例和比率两种。
(3)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等。
2.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总体现象的数量特性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数量指标: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
如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工资总额等。
(2)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如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工资等。
由于统计指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内容,因此,统计指标的确定,一方面必须和经济理论对范畴所作的一般概括相符合,要以经济理论为指导,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另一方面,统计指标又必须是对社会经济范畴的进一步具体化,才能确切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
如政治经济学对劳动生产率这个经济范畴作了一般的概括说明,即劳动生产率是表明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使用价值。
但劳动生产率作为一个统计指标时,就必须明确规定其劳动时间是指工人的劳动时间,还是企业全体职工道德劳动时间,即确定是工人劳动生产率还是全员劳动生产率。
3.统计指标按管理功能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1)描述指标主要是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状况、过程和结果,提供对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基本认识,是统计信息的主题。
如:
反映社会经济条件的土地面积指标、自然资源拥有量指标、社会财富指标、劳动资源指标、科技力量指标;反映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国民收入指标、固定资产指标、流动资金指标、利润指标;反映社会物质文化娱乐设施指标、医疗床位数指标等。
(2)评价指标是用于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和考核,以检查工作质量或其他定额指标的结合作用。
包括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企业经济活动评价指标。
(3)预警指标一般是用于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即将发生的失衡、失控等进行预报、警示。
通常选择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敏感性经济现象,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
四.其他解释
统计指标是指用来刻画于描述总体基本状况和各个变量分布特征的综合数量。
例如,全国人口总体的基本状况和性别分布特征可用总人口数,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男女性别比例,男性人口比重,女性人口比重等指标来描述。
不同的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根据其内容的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基础指标和特征指标。
基础指标是反映总体基本状况的指标,由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构成。
特征指标是反映数据取值分布特征的指标,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反映数据取值分布集中趋势的平均指标;二是反映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变异指标;三是反映数据分布形状的偏态和峰度系数。
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它包括三个构成要素: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这是统计理论与统计设计上所使用的统计指标涵义。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按照这种理解,统计指标除了包括上述三个构成要素外,还包括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
五.构成
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四项内容:
1、确定指标名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定指标概念的内涵,以明确哪些应当计入,哪些不应计入;二是规定指标的外延,以明确该指标的统计总体范围。
说明所反映现象数量特征的性质和内容。
2、明确统计的时间界限和空间范围。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时、空标准时统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空间标准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地区范围或管理范围;时间标准则应根据统计对象的特点,采用时点标准或时期标准。
3、确定量化尺度和计量单位。
客观对象的性质和人们的认识能力,决定了对于不同的现象应采用不同的量化尺度。
在统计中常用的量化尺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主要有实物单位、货币单位和时间单位,一般根据指标的性质和要求选取。
4、明确指标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因指标而异,有的统计指标只要确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后,统计方法也就随之确定,不必再专门规定计算方法,一些汇总性的总量指标即是如此,如土地出让总面积、土地增值税总额等。
例如,中国1983年全国钢产量4002万吨,就是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
统计学中的统计指标,一般是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某种数量特征,即没有具体规定其时、空界限和没有数值的统计指标名称(如“钢产量”)。
六.基本要求
设计统计指标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目的性
二、科学性
三、度量性
四、可比性
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零售物价指数等的含义与应用
(1)消费物价指数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简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
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变化对比、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2015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创出去年8月以来新高,但同时公布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却同比下降5.9%,跌幅超出预期,创六年新低,毫无悬念地第42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
CPI与PPI差值达到7.9个百分点,为1994年以来最大差值。
CPI与PPI的背离走势,考验着宏观调控的智慧。
业界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比通胀风险更大,需要货币等调控手段导向上继续放松。
且央行等部门也已经表态,不会因为单一商品价格走势影响对于整体价格水平的判断。
编制目的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CPI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出台与力度,如央行是否调息、是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
同时,CPI的高低也间接影响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变化。
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目的,是了解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和依据。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就业形势报告(非农)结合在一起,就成了金融市场上被仔细研究的另一个热门的经济指标,因为通货膨胀影响着每一个人,它决定着消费者花费多少来购买商品和服务,左右着商业经营的成本,极大地破坏着个人或企业的投资,影响着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
而且,对通货膨胀的展望有助于设立劳动合同和制定政府的财政政策。
消费者物价指数测量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包括200多种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零售价格的平均变化值。
这200多种商品和服务被分为8个主要的类别。
在计算消费者物价指数时,每一个类别都有一个能显示其重要性的权数。
这些权数是通过向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调查他们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而确定的。
权数每两年修正一次,以使它们与人们改变了的偏好相符。
功能影响
基本功能
1、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2、国民经济核算。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
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3、契约指数化调整。
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等。
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
4、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
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5、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
因此,可利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名义工资转化为实际工资。
6、CPI对股市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价也下跌。
主要影响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
对汇率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美元的影响不太明确。
通常情况在一个健康的经济扩张中,提高美元的利率能使美元更具吸引力。
如果利率的上升主要来自通货膨胀的上升,它将损害美元。
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损害了外国人持有的美元投资的价值,因此CPI的持续上升对美元有负面影响。
货币交易者对其他细微差别也十分敏感。
例如,外汇市场的交易者认为美联储已经迅速行动并灵活控制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元可能将保持它的价值甚至升值。
衍生含义
核心CPI,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至2013年,我国对核心CPI尚未明确界定,美国是将燃料和食品价格剔除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核心CPI。
这种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戈登(RobertJ.Gordon)于1975年提出的,其背景是美国在1974年-1975年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通货膨胀,而当时消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
当时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发生的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主要是受供给因素的影响,受需求拉动的影响较小,因此提出了从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来衡量价格水平变化的方法。
从1978年起,美国劳工统计局开始公布从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PPI)中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上涨率。
但是,就是在美国经济学界,关于是否应该从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来判断价格水平,至今仍然存在很大争论,反对者大有人在。
计算统计
统计范围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8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2]
调查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抽选确定调查网点,按照“定人、定点、定时”的原则,直接派人到调查网点采集原始价格。
数据来源于全国31个省(区、市)500个市县、8.3万余家价格调查点,包括商场(店)、超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会计素质测试 深圳市 财务会计 素质 测试 考试 大纲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