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全册电子教案.docx
- 文档编号:786909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102
- 大小:59.62KB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全册电子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全册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全册电子教案.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全册电子教案
学科
数学(第10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例1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
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
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学生自学
要求:
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X+50=100
X+50<100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
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X+50=100
X+50<100X+X=100
第二种:
X+50>100X+X=100
X+50<100X+50=10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
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
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
“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
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一的1、2、3。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数学(第10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等式的性质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根据等式的性质
(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根据等式的性质
(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例3
出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2020+10=20+10
X=50X+20=50+20
50+a=50+a50+a-a=50+a-a
X+20=70X+20-20=70-20
提问:
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
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4
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交流,能解决的就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例4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
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
一是方法:
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
二是检验:
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强调书写的格式。
小结:
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分
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一的第4、5、6题。
第4、6题做在书上,第5题写在作业本上。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时等式的性质。
X+10=50
解:
X+10-10=50-10
X=40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数学(第10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等式的性质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五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五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接下来,请大家要课练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
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
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
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
7、板书出示: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练一练第一题
⑴、指名读题
⑵、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⑶、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六
1、出示例六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六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
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
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
为什么?
5、生独立计算,指名上黑板。
全班核对
6、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
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
最后将例六填写完整。
7、小结:
在刚才计算例六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8、试一试
⑴、出示X÷0.2=0.8
⑵、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⑶、集体核对,指名口答:
你是怎样解方程的?
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9、练一练第二题
⑴、生独立解方程。
指名上黑板,师巡视。
⑵、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一题
⑴、请每位同学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一题应该怎样解,指名口答。
(第三组)
⑵、生独立解方程。
指名上黑板
⑶、集体核对
2、练习二第二题
⑴、指名读题
⑵、生独立填写,师巡视。
⑶、你在填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三题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数学(第10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知识的体系,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度。
3、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一、回顾与反思
提问: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
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解方程:
求方程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1、举例说一说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等式有哪些性质?
你是怎样解方程的?
3、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小组内逐一交流这3个问题,有组长组织。
二、练习与应用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选3题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帮有错的学生订正。
示第8题题目。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
“连续的3个自然数”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说说。
学生独立思考这3个问题,在本子上适当记录。
小组内交流,把困惑、疑点、不同意见的地方记录下来。
(1)a+b+c的和等于3b。
(2)3X=99X=33
(3)5n=55n=11
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时会感到比较困难,要让有能力的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多举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补充:
依此类推,9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你能用方程算出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吗?
解:
设中间一个数n。
9n=99
n=99÷9
n=11
第9题
学生读懂题目意思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和同座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全班交流:
(1)从第一个天平可看出,一个梨子的质量相当于3个苹果的质量。
(2)从第二个天平可看出,三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6个桃的质量。
(3)因此,一个李子的重量相当于6个桃子的质量。
三、评价与反思
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解方程:
求方程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数学(第10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确定位置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准备
球票,PPT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
同学们去过南刚体育馆观看过篮球比赛吗?
(出示一张球票)这是老师去南刚体育馆看比赛的票,拿着票,老师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你知道老师是怎么找到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
2、出示例1的情境图。
这是班级的座位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有个小朋友叫小军,你知道他坐在哪里吗?
指名学生回答。
如果我们不知道小军的位置,听了刚才同学的发言,能顺利地找到小军的位置吗?
你觉得用这样的方法描述小军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不够清楚,比较麻烦)
3、揭示课题并板书。
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描述小军的位置,显得不够规范或比较麻烦。
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用数对表示位置。
(1)介绍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实际上,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指图说,板书)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半从前往后数。
这叫什么?
这是第几列?
(从图中指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苏教版 数学 电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