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单元设计《举手投足也关情记叙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方法探究》.docx
- 文档编号:7868240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9.98KB
初中语文单元设计《举手投足也关情记叙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方法探究》.docx
《初中语文单元设计《举手投足也关情记叙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方法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单元设计《举手投足也关情记叙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方法探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单元设计《举手投足也关情记叙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方法探究》
举手投足也关情__记叙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方法探究
主题单元标题
举手投足也关情
————记叙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方法探究
适用年级九年级
所需时间4课时(专题一2课时,专题二2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主题单元依据人教版初中作文教学大纲,重点依据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记叙文经典篇目(《背影》朱自清,《最后一课》都德,《孔乙己》、《藤野先生》鲁迅等),同时,借鉴课外名家经典篇目及学生优秀习作。
本单元选文都是记叙生动的文章,文中注重细节描写,能够抓住生活中人物的细微而又具体的情节(细微的举动、表情、语言、动作和细微心理变化),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更是使人物活起来,使人物动起来,使文章亮起来的关键。
学习重点是感知人物形象、领悟细节描写特别是动作细节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并借鉴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
本单元分两个专题:
专题一:
品读佳作,感悟学习,明确意义,掌握方法。
以《背影》、《孔乙己》等文章为例,感知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及方法;专题二:
范文例析,由段到篇,升格训练,提高能力。
理解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更是使人物活起来,使人物动起来,使文章亮起来的关键。
专题一:
通过对《背影》、《孔乙己》等文章的品读,让学生感悟到动作可以让被描写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表达。
(一)动作描写可以显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动作描写可以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动作描写可以传递人物的内心活动。
(四)动作描写可以表现人物情绪(五)揭示文章主题。
由上述例子让学生领悟到动作描写主要是从动态上描写人物,反映个性,它抓住人物细微而又具体的动作,加以生动具体的描绘,渗透在对人物或场景的描写中,是一种十分生动而又富有表现力的写作手法。
同时,学生从经典作品中学习到具体描写方法:
(一)分解细化动作。
(二)选用准确动词。
(三)典型时刻慢写。
(四)强化个性动作。
(五)增加修饰语言。
专题二:
在前面赏析经典篇目的基础上,给出范文例析,或名家名段,或优秀习作,让学士结合这些文章和学生自己搜集到的其他写人类文章,从多个角度对动作细节描写做点评分析,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和收获,理解动作细节描写对人物塑造的重要意义,再通过升格训练将课堂所学变成为自己的写作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
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作描写在记叙中的作用
2.学习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并能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有所借鉴。
3、结合自己的经历创作写人类文章。
过程与方法:
1、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形象。
2、通过例文品析,掌握动作细节描写方法。
3、升格训练中借鉴描写方法,提升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味人物形象及作品主题,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分析、体会、品味人物形象,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对应课标:
1、分析重要内容,体味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表现的意义和作用。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4、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5、能与人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动作细节描写在文中有何重要作用?
2、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专题划分
专题一:
品读佳作,感悟学习,明确意义,掌握方法。
(2课时)
专题二:
范文例析,由段到篇,升格训练,提高能力。
(2课时)
其中,专题二中的“升格训练’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专题一:
品读佳作,感悟学习,明确意义,掌握方法。
以《背影》、《孔乙己》、《藤野先生》、《最后一课》等文章为例。
所需课时
课内2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理解动作描写在记叙中的作用
2.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形象。
3、通过例文品析,体会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并掌握其方法。
专题问题设计
1、《背影》、《孔乙己》、《最后一课》、《藤野先生》各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2、四篇文章在人物形象的动作描写方面有什么特点?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电脑 多媒体
常规资源:
音响设备
教学支撑环境:
普通教室
其他:
课本、作文本或练习本,笔等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自由朗诵课文《背影》、《孔乙己》、《最后一课》、《藤野先生》并思考这几篇文章各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1.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一组:
《背影》二组:
《孔乙己》三组:
《最后一课》四组:
《藤野先生》
2.填写人物形象及主题表格:
篇目
人物形象
主旨
《背影》
父亲
父子间至真至深的亲情。
《孔乙己》
孔乙己
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
《最后一课》
韩麦尔先生
爱国情感。
《藤野先生》
藤野
褒扬了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活动二:
再次朗读文章,体会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1、深入赏析人物形象并填写表格:
篇目
人物形象
性格特点
《背影》
父亲
爱子
《孔乙己》
孔乙己
迂腐
《最后一课》
韩麦尔先生
爱国
《藤野先生》
藤野
不拘小节、认真严谨、无民族偏见
2、体会动作细节描写作用。
(1).学生回顾文中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极其特点。
(2).小组合作讨论:
这四篇文章对主要人物形象动作描写的特点。
例:
①这藤野先生,据说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鲁迅《藤野先生》)外貌描写中的细节,表现了藤野先生对衣着的不拘小节,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医学研究上,凸显了藤野先生的性格特点。
②“站着喝酒”这一动作,深刻地提示了孔乙己经济拮据、穷困潦倒的窘迫。
这是孔乙己形象最重要而鲜明的特征。
“排出九文大钱”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孔乙己穷酸而想炫耀的自赏自傲心理。
“将两个长指甲敲着柜台”活画出孔乙己的迂腐不堪、卖弄“学问”的得意。
“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孔乙己虽善良,却又经济拮据而窘迫的恐慌无奈心情。
“摸出四文大钱”和“坐着用这手慢慢地走去了”,此时的孔乙己已经是穷途末路,凄凉不堪,令人深深地同情。
③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要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动作描写中的细节,真实地突出了父子之间至真至深的亲情,渲染了父子离别的伤感。
④小说《最后一课》中,描写了韩麦尔先生在下课钟声敲响后的样子: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呆”、“靠着”写出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悲愤、痛苦之中,不能自已,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但这些动作却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表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挚的爱和对祖国必胜的信念,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3、还可以通过对比阅读方式,让学生比较分析。
例:
魏巍在《我的老师》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如果我们将此段改成:
“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老师,总是亲切的对待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
我们都很喜欢她,依恋她。
”少了“落”、“迎”、“轻轻地敲”、“笑”这些动词,那蔡老师的慈爱、温柔的形象还能生动可感吗?
让学生体会恰当的动作描写可以让人物的个性特征表现得鲜明生动。
4、总结出动作细节描写作用:
(一)动作描写可以显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动作描写可以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动作描写可以传递人物的内心活动。
(四)动作描写可以表现人物情绪(五)揭示文章主题。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探究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动作细节描写方法。
1、提供名家名篇中的人物描写片段,让学生赏析讨论作者运用的动作描写方法。
例一:
著名作家、漫画家丰子恺先生有一段描写小姐们吃瓜子的文字,把吃瓜子的过程写得惟妙惟肖,让读者如若亲见。
女人们、小姐们的咬瓜子,态度尤加来得美妙;她们用兰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圆端,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门牙中间,而用门牙去咬它的尖端。
"的,的"两响,两瓣壳的尖头便向左右绽裂。
然后那手敏捷地转个方向,同时头也帮着了微微地一侧,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门牙口,用上下两门牙把两瓣壳分别拨开,咬住了瓜子肉的尖端而抽它出来吃。
这吃法不但"的,的"的声音清脆可听,那手和头的转侧的姿势窈窕得很,有些儿妩媚动人。
连丢去的瓜子壳也模样姣好,有如朵朵兰花。
一连串细微传神的动作描写,将女人们吃瓜子的过程和妩媚的样子描摹得淋漓尽致。
例二:
《世说新语》有一篇写王蓝田吃鸡子(鸡蛋)的文字,通过富有特征性的动词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写得栩栩如生。
王蓝田性急。
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通“纳”)口中,啮破即吐之。
作者妙用动词“刺、掷、蹍、啮、吐”,进行典型的动作描写,准确地写出了王蓝田的性急的特点。
再用“怒、瞋”作神态刻画,使读者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睹其人,而终得其神,留下极其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例三: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
当作者认为自己的生活陷入绝境的时候,他在地坛某个僻静的角落里“静静地舔舐伤痕”,思索命运,思索人生的价值。
于是“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在这个时刻,他猛然发现看似沉寂的地坛处处涌动着生命的喧嚣。
蜂儿、蚂蚁、瓢虫这些自然界中最不起眼的昆虫,还有甚至连生命也没有的露水都有了充满活力的生命搏动。
在这一典型时刻,作者通过描摹这一个个充满生机的个体,真实地记录了那片枯萎干涸的心田重新滋润和复苏的过程。
例四: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写吝啬鬼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著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著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
“老爷!
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为两根灯草,伸着两指不肯咽气的动作,虽有些夸张,但“伸着两个手指头”这个个性动作活灵活现地画出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爱命、吝啬到了极点的吝啬鬼个性。
活动二:
小组交流总结动作细节描写方法:
(一)分解细化动作。
(二)选用准确动词。
(三)典型时刻慢写。
(四)强化个性动作。
(五)增加修饰语言。
评价要点
学习成果评价:
1.各组品读文章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点语句的效果评价。
2.学生学习收获记录评价。
3.学生勾画的词句和质疑的内容。
4.学生总结性记录。
学习态度评价:
1.阅读、讨论、展示过程态度积极,充满兴趣,热情高涨。
2.小组合作,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效率较高。
评价指标:
1.总结的数量和准确程度。
2.学生总结的作用和方法契合文章写人的动作描写特点。
专题二
范文例析,由段到篇,升格训练,提高能力。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通过由段到篇的范文例析,进一步体会对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方法。
2、运用前面所掌握的方法进行升格训练,学生能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借鉴运用所学方法。
3、通过金题提能,落实所学方法。
专题问题设计
1、名家经典和优秀习作中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有什么特殊效果?
2、请你大胆运用所掌握的方法升格文段。
3、你在人物动作细节方面有什么收获?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电脑 多媒体
常规资源:
音响设备
教学支撑环境:
普通教室
其他:
课本、作文本或练习本,笔等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向学生提供名家经典段落例析:
1.
(一)张爱玲《私语》节选(注:
《私语》是张爱玲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经历,包括家庭变故等的一本书。
节选部分写了父母离婚后,张爱玲在父亲家和后母一起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
张爱玲《私语》节选
点评
……
沪战发生,我的事暂且搁下了。
因为我们家邻近苏州河,夜间听见炮声不能人睡,所以到我母亲处住了两个礼拜。
回来那天,我后母问我:
“怎么你走了也不在我跟前说一声?
”我说我向父亲说过了。
她说:
“噢,对父亲说了!
你眼睛里哪儿还有我呢?
”她刷地打了我一个嘴巴,我本能地要还手,被两个老妈子赶过来拉住了。
我后母一路锐叫着奔上楼去:
“她打我!
她打我!
“在这一刹那间,一切都变得非常明晰,下着百叶窗的暗沉沉的餐室,饭已经开上桌子,没有金鱼的金鱼缸,白瓷缸上细细描出橙红的鱼藻。
我父亲蹬着拖鞋,啪达啪达冲下楼来,揪住我,拳足交加,吼道:
”你还打人!
你打人我就打你!
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
我坐在地上,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
终于被人拉开。
……
“刷地打了我一个嘴巴”“锐叫着奔上楼”,这两处动作写出了后母的蛮横不讲道理的性格。
在“打”和“奔”的动词前用“刷地”和
“锐叫着”来修饰,让我们不但看到了情状,甚至还听到了声音。
“蹬着”“冲下楼”写出父亲听到后母喊叫后的急切,“揪住”“拳足相加”“吼”写出了父亲的粗暴。
对后母和父亲的动作的描写,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一个女孩子在一个冷漠的家庭中生活的不幸。
总评:
这个文段加入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使得作者被打时的情景和心理感受都真实地再现了出来,特别是后母“锐叫”着奔上楼后的环境描写,将“我”内心因为极度委屈、愤怒而又在瞬间无比清醒、清醒得近乎绝望的心理曲折地传达了出来。
因此,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运用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就可以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2、
(二)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点评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开篇点题,简洁明了。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
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
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不时的吸溜着”“用手背一抹”是人物个性化的动作,写出了人物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也写出他不拘小节的特点。
“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形象的动态描写,幽默诙谐。
“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描写细腻,个性鲜明,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先生的孤傲之气。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
上午的课全是用英语讲授,下午的课全是国语讲授。
上午的课很严,三日一问,五日一考,不用功便被淘汰,下午的课稀松,成绩与毕业无关。
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
……国文先生呢,大部分都是年高有德的,不是榜眼、就是探花,再不就是举人。
他们授课不过是奉行故事,乐得敷敷衍衍。
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交代先生脾气不好,喜欢骂人。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的进了课堂。
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
“这题目怎样讲呀?
”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
“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
……”滔滔不绝的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
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
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
他在讲台上来回的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
你是什么东西?
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
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
我把你一眼望到底”!
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不忘刻画人物的个性动作,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冷笑两声,勃然大怒”照应文章开始介绍的”凶“的特点。
“来回的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符合人物个性的动作描写,真实形象,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
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
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到此段,作者写作意图显现:
似贬实褒,欲扬先抑。
以上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是为了突出先生的有趣和可爱,同时也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形成了表和里的反向衬托。
……
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
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
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
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
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
“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准确地动作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写出了先生敬业认真的特点。
……
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
他告诉我:
“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
”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
文章便显着朴拙而有力。
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
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
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写从先生那里得到的教益。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
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作者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个性独特的老师形象,表达了对先生的怀念之情。
活动二:
向学生提供高考优秀作文《明天一定记着开窗》例析
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评析
远远的我望见一个笨粗的身影倚在墙上,脚点在叠成的砖块上,费力地用一竹竿挑着一扇关闭的窗。
我知道,又是她在为我开窗,我的眼睛湿润了,心想:
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她是我的房东大娘,我因为在学校里老睡不好觉,才搬到她这里。
刚来时,她给我的印象很不好,笨粗的身子,木讷的表情,还有……总之,不好。
记得刚来的那天中午,天气很热,我跑到水龙头旁大洗了一通,又猛灌起凉水,正感到"淋漓尽致"的时候,她晃着身子,摇着扇子来到我面前:
"孩子,不能这样,会病的。
""关你什么事儿?
水费我一个子儿都不会少的。
"我瞟了她一眼又继续我的"冷水计划"--大洗,猛灌。
她只是木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笑:
老人也贪财啊,为了点水费,唉!
可是那天晚上,我的坏运气来了。
上吐下泻,一个晚上上了十几趟厕所,当我正"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推门进来了。
我没有好气地说:
"以后进门记着敲一下。
"她又木在那里了,左手搓着衣襟,右手在口袋里摸了一会儿,伸了出来:
"药,药,治拉肚子的药。
"她把药放在桌子止,默默地走了。
这时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也曾经在我进行"冷水计划"的时候阻止我,而我却认为母亲是为我好,现在房东大娘也是如此,而我却误解她,伤害她,感情的亲疏对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的根本原来如此重要。
从吃了那包药以后,我对房东大娘的印象开始好转,但仍然对她提防着,因为"防人之心不可无"嘛,毕竟她不是我妈,可是……
那天我课间回来取东西时,发现她正站在砖头上,拿着竹竿挑我的窗户,难道……我喝了一声:
"你干什么!
"她吓得掉了竹竿,从砖头上跌了下来:
"我只是想为你开窗,因为电视上说'非典'时期,要经常开窗,可你……"我惊了,感到惭愧,我扶她起来:
"对不起。
"她布满皱纹的脸露出了笑容。
起来后,她坚持要先给我开窗。
窗子开了,不仅是房上的,还有我心灵上的。
她现在还在为我开窗,我的泪淌在脸上,滴在心里:
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总评】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作者审题准确,通过记叙"我"和"房东大娘"的一段经历来表现话题的内涵。
本文突出的特点是情节曲折,由"印象很不好"到"觉得好笑"再到"误解她,伤害她"直至真相大白,作者一步一步展示房东大娘的精神世界,欲扬先抑,波澜迭出,很是吸引读者。
活动三:
向学生提供升格训练实例:
实例
(一):
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将人物动作写得更加形象。
原句
升格
描写淑女吃饭:
她端起碗,挑了菜叶,送到嘴里,嚼起来。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地张开樱桃小口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
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着嘴角的余油。
描写粗汉吃饭:
他端起碗,拿起筷夹了菜,合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
他见菜齐后,便急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挂在嘴角边上。
实例
(二):
通过延长过程,细化动作的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特色。
原段
升格
唐老师右手拿起一块芝麻烧饼,咬下一口,并用左手在下巴接着。
吃完饼,就把接在手里的芝麻放进嘴里,然后推起自行车上班去了。
唐老师右手捏起一块芝麻烧饼,送到嘴边,小心而又狠力地咬下一口,几乎同时,他伸出左手摊开巴掌,在下巴颏下接着。
一个烧饼吃完,芝麻也就铺满了一巴掌。
他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拢,芝麻便拢在一起,然后,忽地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拍,便香香地嚼起来。
他又搓了搓手掌,左右开弓抹了两把嘴,推起自行车上班去了。
实例(三):
通过使用恰当的词语,展现人物个性特征。
原段
升格
我睡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爷爷正在灯下为我缝书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举手投足也关情记叙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方法探究 初中语文 单元 设计 举手投足 也关情 记叙 文中 人物 动作 描写 方法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