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7868084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6.46KB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1、认识常见的材料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教室或家里的物品,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初步认识常见材料。
2、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张、金属等等,能观察并描述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
3、认识到一种物品可以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材料组成,因此我们的生活才如此方便。
4、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相互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物品,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这些材料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在初步认识各种材料的基础上学会辨认材料,了解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一些常见物品的图片、各种文具袋及文具、鞋子、活动手册、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家中的物品,看一看这些物品分别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初步认识常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第一单元篇头的一首小诗:
什么软,什么硬?
什么重,什么轻?
什么不怕水?
什么不透明?
什么容易碎?
什么有弹性?
经常辨一辨,感官更灵敏。
2、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并想一想这首小诗中的问题,全班交流。
3、同学们:
我们刚才讨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软,有的硬,有的不怕水,有的不透明……那为什么不同的东西会有不同的特点呢?
因为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的。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认识常见材料。
4、板书课题:
1、认识常见材料
二、观察身边的常见材料
1、教师引导: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
2、出示教材第四页的图片,引导:
同学们,这是老师家的客厅,你们看老师家的客厅漂亮吗?
(漂亮。
)老师家的客厅里有什么东西?
这些东西是由什么材料做起来的呢?
3、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客厅里有哪些东西?
这些东西分别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同学们的眼睛真尖啊!
老师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大家看出来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
这些东西又是用什么材料做起来的?
5、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说一说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6、教师指导并评价,对于学生的错误概念加以纠正。
三、辨认归类材料
1、教师引导:
听了刚才大家的发言,老师发现大家了解的东西还真不少,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给材料宝宝找自己的家。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老师出示八种材料,看谁能够又快又准的给这些材料找到自己的家。
3、游戏开始,老师分别出示陶瓷、纸、塑料、金属、布料、石材、玻璃、木材等八种材料。
指一名学生上台分别把这八种材料放到相应的盒子里面,其他同学认真看一看,看他放的准不准。
4、分小组做游戏,小组内每个学生轮流来给材料宝宝找家,一个同学做完之后,把材料重新混乱,下一位同学接着寻找,让学生在不断的识别中进一步熟悉材料特点。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游戏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5、引导学生辨别金属
教师出示铜勺、铁锅、铝罐、菜刀等常用金属物品,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
同学们,铜铁、铝、不锈钢这些都是金属。
金属也分好多种,在众多的金属中,人们常用的金属是铁。
大家知道铁跟其他的金属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讨论交流,想一想该怎样区分铁和其他的金属?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对学生说的方法可以加以验证。
如果学生没有好的方法,教师可以提供一种方法那就是用磁铁验证。
磁铁可以吸住的,那就是铁;磁铁吸不住的,那就不是铁。
四、识别并记录材料1、教师引导:
刚才我们认识了很多材料,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我们每天携带的文具盒和文具,说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文具盒和文具,看一看是有哪些材料组成的?
在此基础上完成活动手册上的将物品与制作材料连线这一道题目。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自己的文具盒不是仅仅由一种材料做成,而是由几种材料共同组成,布做的笔袋,尼龙做的拉链,每一种材料都有,不同的用途,从而进一步懂得一种物品由多种材料共同组成,功能会更好。
4、过渡:
其实生活中除了笔袋,还有很多物品都不是只由一种材料做成,而是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比如说我们穿的鞋子、衣服等等。
五、观察帆布鞋
1、出示课本上的帆布鞋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认识鞋子各部分的名称,教师边指着图片上鞋子的相应部位,边引导学生认识鞋面、鞋底、鞋带、鞋带孔、魔术贴等等。
然后引导学生看一看这双鞋子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说一说使用这种材料的好处,然后完成活动手册上相应的题目。
2、学生分小组活动,观察帆布鞋图片,并完成活动手册上相应的题目,教师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用途,一种物品由多种材料组成的话,功能会更好。
下面大家再看一看自己脚上穿的鞋子,了解一下自己穿的鞋子各部分所用的材料以及它的好处,并在本小组交流。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木料、布料、塑料、金属等各种不同的材料,知道了生活中的物品都是由一种或者多种材料组成,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作用,用多种材料组成的物品,功能更全面。
七、课后延伸
课后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各种物品,看看他们是有哪些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各有什么作用。
2、各种各样的杯子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带来的杯子,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同一种物品,说一说各种材料的简单特点。
2、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从而意识到利用不同材料的特点及其作用。
3、观察并描述不同材料的杯子,发现不同材料有着不同特点,并学习针对不同材料的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规则进行合作研究学习。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材料的简单特点及作用,并对不同材料的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进一步认识材料的基本特点,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可以组合在一起,利用各种材料的优点设计一个产品。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杯子、保温杯、活动手册、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观察各种各样的杯子,看一看这些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这些材料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只玻璃杯,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
用什么材料做的?
它有什么特点?
2、学生说一说玻璃杯的制作材料及特点。
3、教师引导:
同学们,除了玻璃杯之外,大家还见过哪些杯子呢?
他们分别又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又有什么特点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各种各样的杯子。
4、揭示课题:
2、各种各样的杯子二、识别各种杯子的材料
1、教师依次出示各种各样的杯子图片,引导学生抢答,说一说这些杯子分别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2、开始抢答游戏。
预设:
玻璃杯——玻璃。
透明好看、健康安全、表面光滑,容易清洗。
木头杯子——木头。
倒开水不烫手。
不锈钢杯——不锈钢。
坚固耐用,防锈防腐蚀、传热导热快。
搪瓷杯——搪瓷。
易携带、易清洗、不易生锈。
塑料杯——塑料。
造型多变、颜色鲜艳、不怕摔打。
陶瓷杯——陶瓷。
花纹漂亮、手感好。
一次性纸杯——纸。
方便、快捷、便宜。
3、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杯子是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进一步认识各种材料的基本特点。
二、利用各种方法观察不同材料
1、教师引导:
同学们,我们刚才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杯子,知道了这些杯子分别由什么材料制成。
大家知道这些由不同材料制作而成的杯子,分别有什么特点吗?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探究。
2、学生分小组活动,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杯子拿出来,聚在一起。
然后同小组的同学相互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去分辨杯子的特点,再用讨论的方法来验证一下,了解这些杯子的材料各有什么特点。
3、教师巡视,提示学生可以借助课本上的看一看、掂一掂、摸一摸、捏一捏等方法来辨别这些材料的特点,引导学生把自己交流的结论写下来,完成表格。
比较方法
比较的杯子
得出的结论
4、全班讨论交流实验的结论,完成表格,并指几名学生当众演示演示自己的方法。
5、教师相机引导,对于学生表述不到位的可以适当的指点,引导学生概括出各种材料的不同特点。
四、观察交流保温杯的材料
1、同学们,在各种各样的杯子中,有一种特殊的杯子不可忽视,那就是保温杯。
2、教师出示保温杯,引导学生说一说保温杯的特点。
学生交流:
保温杯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温。
3、教师继续引导:
保温杯为什么具有保温的特点?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保温杯,认识到保温杯不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而是用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
4、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保温杯,看一看保温杯由哪些部分组成?
这些部分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
这些材料在保温杯保温方面有什么用途?
5、学生分小组活动,每小组同学共同观察一个保温杯,交流这个保温杯的各部分分别用什么材料做成,这些材料的特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然后完成表格。
保温杯部位材料特点作用杯体密封圈开关杯嘴杯盖胶垫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情况,提醒大家同小组同学要相互合作,共同探究。
6、全班交流讨论,共同完成表格。
教师相机指导,对学生表述不当或者不到位的部分加以引导,以便学生准确到位的描述出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材料的特点和作用。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仅是保温杯,其实很多东西都是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的特点,都有它的作用,我们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就做成了我们想要的物品,这个物品用起来更方便、更实用、效果更好。
2、课后请各位同学认真观察我们周围的物品,看看这些物品各部分是由哪些材料制作而成,这些材料各有什么特点,对于这个物品的用途有什么帮助。
3.神奇的新材料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并描述荷叶表面的特点,发现荷叶表面不容易沾水滴或尘埃颗粒。
2、做蜡烛黑上滚水滴的实验,发现蜡烛黑不沾水不占灰的神奇特点,了解水滴在荷叶上和蜡烛黑上滚动时的相同之处。
3、了解各种新材料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与热爱。
4、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荷叶和蜡烛黑不沾水不沾灰的神奇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完成在荷叶和蜡烛黑上滚水滴的实验并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荷叶、粉笔灰、水、滴管、蜡烛、纸杯、活动手册、课件等。
预习要求:
观察荷叶,了解荷叶的特点;收集资料,了解一些新型材料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视频:
夏天,外面下大雨,衣服、被子、泥土等都湿了,可是荷叶却没有被打湿。
2、教师引导:
同学们,这个视频中,大雨把衣服、泥土等很多东西都打湿了,可是荷叶却没有被打湿。
荷叶不仅不能被水打湿,而且出淤泥而不染,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4、教师引导: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知道问题的答案了。
5、揭示课题:
3、神奇的新材料
二、观察荷叶表面特点
1、教师出示一张荷叶,引导:
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一张荷叶,下面老师在这张荷叶上滴一滴水,大家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教师在荷叶上滴1到2滴水,并轻轻晃动水滴。
学生看一看,然后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预设:
我看到了水滴像一颗珍珠一样在荷叶上滚来滚去。
2、学生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做一做荷叶上滚水滴的小实验。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塑料滴管。
3、教师再引导学生在荷叶上撒上一点粉笔灰,让水滴在粉笔灰上滚来滚去,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同小组合作进行,边做实验边观察水滴在粉笔灰上滚来滚去,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荷叶表面的特点,发现荷叶表面不容易沾水滴或者尘埃颗粒。
5、过渡:
不仅荷叶有这样神奇的特点,我们另外一样物质,也有这样神奇的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蜡烛黑上滚水滴的实验,看看有什么发现。
三、做蜡烛黑上滚水滴的实验
1、教师出示材料:
纸杯、水、蜡烛、打火机、粉笔灰,并讲一讲这些材料的作用。
2、教师出示课本在蜡烛黑上滚水滴的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本次实验的步骤。
3、教师强调实验的要领:
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使用蜡烛熏纸杯底部的时候,要把纸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1厘米处,让蜡烛烟熏杯底,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离得太近。
用蜡烛熏杯底的时候,杯子里要有少量的水,以防止把纸杯点燃。
4、学生分小组活动,同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这个实验。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要领,并且引导学生注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我们提出来的问题,然后完成实验记录。
5、实验结束之后,全班交流讨论实验的现象及实验的结论。
6、讨论交流:
水滴在荷叶上和蜡烛黑灰上滚动时有什么相同之处?
7、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两个实验以及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蜡烛黑跟荷叶一样,同样也有不沾水不沾灰的神奇特点。
四、各种各样的新材料
1、教师引导:
同学们,荷叶为什么不沾水不沾灰呢?
蜡烛黑为什么也不沾水不沾黑呢?
人们通过研究发现,荷叶的表面和蜡烛黑的表面有一样相同的东西,正是这种神奇的材料,让荷叶和蜡烛黑有了不沾水不沾灰的神奇特点。
人们根据荷叶和蜡烛黑的这一神奇特点,发明出了很多的新型材料。
2、学生看一看第10页的几幅插图,并读一读上面的两段文字。
3、交流讨论:
人们根据荷叶的特点,发明出了哪些新型的材料?
(制造出的新型材料有纳米布料、纳米玻璃涂料等等。
)
这些新型的材料又有什么特点?
(有不沾水不沾灰的特点。
)
人们用这些新型材料制造出了哪些产品呢?
有自净作用的纳米布料、防水防晒的复合木头、安全的钢化玻璃、雷达不易发现的隐形飞机等等。
4、教师相机出示课本第10页的几幅插图。
引导学生相机介绍这些新型的产品,如大家比较熟悉的钢化玻璃和防水防晒的复合木头,进一步了解这些产品的神奇之处。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1、教师小结:
同学们,现代科技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正在诞生,这些新材料正不断的运用于新产品的开发研研究之中,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性能优异的产品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快捷。
2、课后延伸:
课后,请大家观察我们周围生活中还有哪些产品使用了新材料,这些产品有什么神奇之处。
第二单元玩磁铁
4、磁铁的吸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和玩磁铁的活动,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
铁。
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2、通过交流,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3、能利用磁铁的本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4、在玩的活动中感受科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了解磁铁在生活中
的一些用途。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知道磁力可以传递,磁铁能够隔空隔物吸铁。
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的磁铁,剪刀、回形针、夹子、钥匙等各种金属物品、
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
通过玩磁铁,初步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特点;通过观察,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本单元篇头的小诗:
小磁铁,好神奇,全身上下有磁力。
能吸铁来能吸镍,隔空抓物没问题。
大小方圆虽不一,南北两极最有力。
处处都有他踪迹,看你有无好眼力。
2、学生自由朗读小诗,了解小诗的内容,知道磁铁的一些特点。
3、教师引导:
同学们,这首小诗向我们初步介绍了一些磁铁的特点。
从今
天开始,我们将学习第二单元——玩磁铁,系统的研究有关磁铁的性质和
作用。
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磁铁的吸力。
4、揭示课题:
4、磁铁的吸力
二、用磁铁吸金属材料
1、教师引导:
我们大家都知道磁铁能吸引金属材料,那么金属做的物品都
能被磁铁吸引起来吗?
引导学生预测,有的学生说能,有的学生说不能。
2、教师引导:
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看一看是不是金属做的物品都能被磁铁吸引起来。
3、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金属物品,学生也可以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各种金属物品拿出来验证验证。
4、通过验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磁铁不仅可以吸铁,还可以吸镍。
5、教师相机介绍镍。
镍是银白色金属,具有磁性和良好的可塑性,有好的耐腐蚀性,近似银白
色,非常坚硬而具有延展性,并具有铁磁性。
我们平时使用的一元硬币中就含有镍这种金属。
三、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
1、教师引导: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磁铁有吸力,能够吸引铁和镍。
你们平时用磁铁吸过东西吗?
是怎样吸的?
2、学生介绍自己平时玩磁铁的经历,教师相机出示课本13页上玩磁铁的方法,引导学生看一看课本,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3、教师提出要求:
下面,同学们可以仿照书上的样子自己动手玩一玩磁铁,不过在动手玩磁铁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边玩边思考:
这些活动可以看出磁铁有哪些性质。
4、学生分小组活动,先做一做这些活动,再在交流讨论,通过这些活动可以看出磁铁有哪些性质。
5、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活动情况,并引导同小组同学之间要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才能完成的更好,同时对完成有困难的小组加以指导。
6、全班交流,教师指生展示自己玩磁铁的方法,并且说一说得出的结论。
接力吸钢珠活动——说明磁性会传递用钉子把吸在磁铁上的钢珠取下来——说明磁性会转移将磁铁慢慢靠近回形针,观察吸住回形针时磁铁的位置——说明磁铁能隔空吸铁。
7、引导学生探究磁铁隔物吸铁的性质。
(1)出示课本上的隔着练习本吸回形针的实验,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实验的材料、方法及步骤。
学生动手操作并做好记录,同时思考这个实验体现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学生交流讨论并且小结:
这个实验说明磁铁具有隔物吸铁的性质。
(2)引导学生用磁铁把水杯中的回形针取出来
教师出示一杯水,水中有一枚回形针,询问学生:
同学们,大家能用磁铁把水杯中的回形针取出来吗?
注意磁铁不能碰到水。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看能不能在不碰到水的情况下用磁铁把水杯中的回形针取出来,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好。
指生上讲台进行全班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活动体现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磁铁具有隔物吸铁的性质。
8、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了解到磁铁具有隔空、隔物吸铁的性质,同时我们还发现磁铁的磁力会传递。
四、交流磁铁的用途
1、教师引导:
既然我们知道了磁铁的性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磁铁的这些性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2、学生回忆生活中用到磁铁的例子,并说一说。
冰箱门轻轻关上后就紧紧的密拢,是因为有磁铁的吸力作用。
夏天,纱窗上有的也会用磁铁来保持形状。
房间的门吸就是利用磁铁的吸力,把门紧紧的吸住。
老师上课用的磁性黑板,也是运用了磁铁的吸力。
还有扬声器、指南针、电磁炉、电话、手机、拉杆箱、一些手提包等等上面都用到了磁铁。
3、教师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相机补充一些例子,并出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生活中磁铁的运用。
五、课堂小结,课后应用
1、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研究了磁铁的吸力,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还可以隔物、隔空吸铁,同时我们还知道了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
2、课后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磁铁。
5、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
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学情分析
学生在玩磁铁和做磁铁实验时,已经模糊地感觉到磁铁有两个地方磁力最强,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在用磁极部位去吸引铁的物体。
在此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做实验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确实有两个地方磁力最强,这就是磁铁的两个磁极。
有的学生曾把两个磁铁相互靠近,他们发现两个磁铁有时会往一块吸引,有时相互推开,并为此感到迷惑。
本课让学生经历或者再经历这样的过程,并且尝试着寻找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
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
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相同,磁极不同,作用不同。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
(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猜测。
2、我们来试试吧!
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
(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
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猜想。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强呢?
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
2、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用回形针和条形磁铁演示,小组操作探究。
3、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各小组实验数据汇总。
5、小结。
我们把两端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
(板书磁极)想想一块磁铁磁极有几个?
三、磁铁两极的研究:
1、我们已经知道磁铁能吸铁,如果用一个磁铁的磁极去吸另一个磁铁的磁极,吸引力会更大吧?
想验证一下吗?
2、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出现了什么情况?
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操作,交流感受。
3、为什么有的吸在一起,有的会推开呢?
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几种呢?
再做一做看看。
4、我们能准确地说出,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相互排斥吗?
(不能)那怎么办呢?
5、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6、我们先给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后,再将它们相互接近吧。
当然别忘记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我们也可以借助符号,如用“→←”来表示相互吸引,用“←→”来表示相互排斥。
7、学生实验,并记录。
8、汇报交流。
9、小结、延伸。
(1)各组的实验结果都相同吗?
(2)、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标注字母时是随意的,没有统一标准。
)
(3)、怎样才能标注统一呢?
我们下一课再继续研究吧!
四、作业:
出示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它们的磁极在哪里呢?
(用小钢珠测试,因为磁极磁性最强,钢珠会自动滚向磁铁的两个磁极。
)
6、自制指南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指南针的结构,知道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方法动手制作指南针,并使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
3、阅读资料,了解指南针的应用,知道指南针用途广泛,同时知道用手机软件辨别方向的新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并根据书上提供的方法,动手制作指南针,使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上提供的方法,动手制作指南针,并且使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
教学准备:
有关指南针的资料及图片、平盘、木塞、磁铁、钢针等制作指南针的材料、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
收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了解指南针的知识;准备好制作指南针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磁铁有哪些特性呢?
生答磁铁的特性,即磁极吸力大,磁铁能指示南北,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教师引导:
正是因为磁铁能指示南北,所以古人根据磁铁的这一性质发明了指南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指南针的有关知识。
3、揭示课题6、自制指南针。
二、了解指南针的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二 年级 下册 科学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