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版.docx
- 文档编号:7864237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69.54KB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版.docx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版
第一讲什么是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容及中国历史地理的发展历程:
1.两汉时期:
《史记》中《河渠书》、《货殖列传》;《汉书》中《地理志》传统中国历史地理成熟;
2.1909年:
相文“中国地学会”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地理的开端;
3.1934年:
顾颉刚、谭其骧创办“禹贡学会”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进入一个更高阶段;
4.侯仁之阐释了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学之间的区别;中国历史地理的定义:
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
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的地理环境,而且还须找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阐明当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
第二讲空间与政权——中国历史政区与地方行政制度
1.行政区:
任何国家都要将国土分为层级区域进行管理,这些区域就是各级行政区。
2.中国自古就是行政制度发展完善的国家,《周礼》载: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分官设职,以为民极。
”“体国经野”(体:
以身体丈量)与“分官设职”就是划分行政区与建立地方政府。
3.行政区划的意义:
政区的设置与地方管理涉及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是保证国家稳定与地方发展的大问题。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与地方管理主要经历分封制与郡县制两个阶段。
第一节分封制——分土而治
1.总述:
分封=封建:
封邦建国。
天下——国——家
《礼记》: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是谓制度。
”封建制的实行以宗法制为基础,即天子以嫡长子继位,众子为诸侯;诸侯以嫡长子继位,众子为大夫;大夫以嫡长子继位,众子为士。
士→大夫→诸侯→天子封建制是地缘关系,宗法制是血缘关系,合二而一就是以地缘关系维持血缘关系。
2.历史上实行分封制的主要时期:
以前、西汉前期、西晋时期、明初。
第二节郡县制——分民而治
1.中央政府将全国领土分为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区域,在各个区域设置地方政府,并授予地方政府一定行政、军事、财政、司法等权利。
以前郡、县设置出现在各诸侯国的边界地带。
2.
●郡县两级政区;
●统县政区:
36郡→48郡+史=49郡1000余县
3.西汉
郡——县(道)
(前期)中央:
王国——支郡—县
侯国(邑)
(后期)中央:
郡—县(道、邑、侯国)
王国——县
●汉初中央直辖15郡,武帝时增至110郡国;
●前106年将全国分为13个区域,每个区域称部,派一刺史执行监察职能;
●各州借用《禹贡》九州之名,外加两个《周礼•职方》州名,另外两个不在《禹贡》围,合在一起共13个刺史部:
冀、兖、青、徐、扬、荆、豫、凉、益、幽、并、朔方、交趾。
后来又增加一个司隶校尉部。
共14个监察区。
4.晋南北朝时期
●州、郡、县三级制;
●遥领:
遥领者,不入版图之地;e.g.:
马超,封牧;
●虚封:
仅有虚爵而无实地者;e.g.:
周泰,封陵阳侯;
●从东汉末年州成为实际的一级政区。
三国以降三级政区成为正式制度。
各级政区数额急剧增加,《宋书》:
“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
”南北朝后期三级政区比例:
1:
2:
6。
并出现双头州郡。
(双头州郡:
两州同一刺史,两州同治一地;两郡同一刺史,两州同治一地)
5.唐
●唐前期,州、县两级制;
●贞观元年分天下为10道,开元21年改为15道。
“道”为监察区。
(京畿道、关道、都畿道、道、河东道、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陇右道、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剑南道、岭南道)
●睿宗时期:
更巡察使为按察使,差遣制为常置制
●开元年间:
采访使(形式检察权),兼各要州刺史,监察区形成;
●天宝年间:
采访使兼任陟黜使;
●唐后期,方镇执行最高政区的职能,(方镇)、州、县。
安禄山兼阳、平卢两节度使,又兼道采访使,集军政、民政一体,开合道与方镇为一的先例。
●“安史之乱”后全国设40多个方镇,初:
道——方镇——州——县,肃宗时期改采访使为观察使,观察使兼节度使,观察使监察区与节度使军管区合二为一,新的行政分区形成——后:
方镇(道)——州——县。
6.宋
●中央——路——州——县;
●北宋元丰年间实行23路:
京畿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东路、西路、河东路、永兴军路、凤路、东路、西路、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荆路、荆路、路、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收其支郡,夺其兵权,制其钱粮;
1、使地方各级组织互相牵制,事权分散,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利机构。
2、地方行政区是中央官员的分治区,不是地方官员的施政区。
路一级官员:
转运使(财政、税收)、安抚使(军事)、提点刑狱(刑律)、提举常平(地方财政)。
优势:
无官员反叛;劣势:
不利于命令的上传下达,军事失败。
●南宋大部分时间实行16路。
7.元
●多级政区制:
路——府——州——县
中央—行省—(道)府——州——县
州——县
e.g.:
5级俱全:
中书省——上都路——顺宁府——保安州——永兴县
2级:
岭北行省——和宁路
大多数均为三级或者四级;
●元中期实行11行省:
中书省、岭北行省、行省、江北行省、行省、行省、行省、行省、江浙行省、湖广行省;
●宣政院:
主理事务,并入版图;
●蒙官与汉官合政,蒙官为主汉官为辅,是这一时期的特色。
8.明
中央—布政使司府——州——县
直隶州——县
●明代最高政区为两京十三布政使司:
京师、、、、、、、、湖广、、、、广西、、;
●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三司分立;
●明后期为克服都、布、按分权过甚,再加上元势力未减,与明发生冲突,女真部军崛起需要权利相对集中的权力机构。
陆续向各地派巡抚、总督,将一地行政、监察、军务集于一身,成为统驭三司的地方最高长官。
●万历四总督:
蓟辽(防女真)、宣大(防西侧女真)、(防蒙古、农民起义)、两广(倭寇);
●府州县只领民户,另置卫所以统军户;
●十六都指挥使司:
十三省各有一都司,以及万全都司治宣府卫、大宁都司治府、辽东都司治定辽卫;四行都指挥司:
行都司治府、行都司治甘州卫、行都司治建宁卫、行都司治建昌卫;三留守司:
中都留守司治中都凤阳府、湖广行都司、兴都留守司治承天府
9.清
●中央—省—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
●康熙六年设18省:
直隶、、、、、、、、、、、、、、、广西、、省;光绪十一年设省;光绪三十三年设、奉天、、省。
终清之世为23省;
●19布政司:
原因在于设江宁府和府;
●清代总督、巡抚成定制,为最高级地方行政长官。
8总督:
直隶、两江、闽浙、陕甘、、云贵、两广、湖广。
8总督不涵盖18省,、、只设巡抚,不设总督。
15巡抚:
18省中不设巡抚,由陕甘总督监管;直隶、只设总督,不设巡抚。
10.民国
●省——道——县
省——专区——县
第三节行政区划的原则
1.中国古代政区边界的产生:
五服:
甸、侯、绥、要、荒;
2.随山川形变:
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优势: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
便于管理;劣势:
完全以山川作为行政区边界,会形成一个完善的形胜之区,四塞之国;(:
蜀汉、成汉、前蜀、后蜀、明玉珍、献忠;:
前、后、北汉)
3.犬牙交错:
行政区边界与山川形势有出入。
这样的行政区使凭借山川之险的因素完全消失。
第三讲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第一节与周围地区交通道路
1.沿太行山前山麓地带的南北大道:
→→→→→;
2.华北通向蒙、的主要太行关口:
居庸关、紫荆关(拒马河)、倒马关(唐河)、井陉;
●冲积扇: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
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外长城:
长城关口:
居庸关——紫荆关——平型关——偏关(雁门关、宁武关)
●e.g.:
1、安史之乱:
以常山郡为中心:
如图:
阳郡
↙
常山郡
↙
长安←—默州—
(高仙芝、封常清军、哥舒翰)
2、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御驾亲征蒙古瓦剌部,本欲按原路从居庸关返回。
王振想回蔚州,建议英宗该走紫荆关。
但又害怕踩坏农作物,又重走居庸关。
军队到了土木堡,王振建议驻军在此。
此时粮草没跟上,又土木堡地形高饮水困难。
遭遇瓦剌军包围,明英宗被俘。
3.华北通向东北的三关:
古北口、喜峰口、山海关
●辽西走廊:
是辽西低山丘陵东南的沿海狭长地带,为东北—西南走向的海蚀冲积平原。
走廊地带背山面海,形势险要,是天然交通要道;北口:
;南口:
山海关(背靠燕山,面朝渤海湾);
●明清之战:
之战:
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萨尔浒之战:
明败,女真建立在此地的地位→辽之战:
明军退守松辽平原腹地→广宁之战:
明军退守辽西走廊中路→宁远大捷
4.中原地区的主要陆路交通道路:
●函谷关→→成皋→荥阳→定→临淄
●→临汝→鲁山→伏牛山→
●→→→叶县→
第二节川陕交通
1.“关中”的取意与统一的战略进程:
●关中:
地堑式的盆地:
四周低、中间高,易守难攻;形成天险似的军事优势;
●关中涵义:
函谷关、潼关、蒲津关、武关、嶢关、萧关、散关、金锁关包围之中
●都的变换:
雍(戎、狄)→栎阳(与国争夺河西之地;在战国初因为首先变法儿强大,占据这块地。
拉锯战中,国国力下降,国修筑长城,标志双方实力平衡。
打下河西之地之后保证了形胜之区、四塞之国的完整性)→(‘天下’以、长安为中心的沿渭河道路);
●函谷关的迁移:
汉武帝时期从灵宝市迁到新安。
原因在于:
两地都临山水,东移并不影响其重要性;
●函谷关:
关东关西的分界线;崤山:
的分界线;
●合纵:
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
事一强以攻众弱。
2.蜀道难——川陕交通
●岭通道:
子午道:
子午镇→子午谷→岭→石泉→饶风关→南子午镇→城固→(长而险,无行政建置)
灙骆道:
周至→骆谷关→洋县→灙水→城固→(最短)
褒斜道:
郿县→留坝→褒城→(为邦所烧毁;少阪,400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
故道:
益门镇→清河→略阳→勉县→(多阪,回远)
●巴山通道
金牛道(汉):
勉县→宁强→→昭化→剑门→→→阆中→→(剑门关位于此道上)
米仓道:
→
洋巴道:
→镇巴→洋县(“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第三节西南交通
●石门关道(五尺道):
1:
→→→→2:
→→
●旄牛道(清溪道、零关道):
→邛崃→→安→洱海
●夜郎、滇、邛都是传滇交通道路上三个重要的农业部族;
●庄跤入滇线路:
延水(乌江)—牂柯(地区)—夜郎(地区)
第四节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命名:
(德)希霍芬,首次称“丝绸之路”;赫尔曼确立基本涵义:
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路上贸易交往通道;
2.丝绸之路的走向:
伊犁河←乌鲁木齐←巴里坤←北新道(隋唐)↖
↙吐鲁番←哈密←新北道(东汉)↖
喀什←阿克←-库车←库尔勒←西域北道(西汉)←楼兰←玉门关←河西走廊←长安
↖和田←且末←若羌←西域南道(西汉)↙
↖阿尔金山口←湖←松←←吐谷浑道(南北朝)
3.游牧带与农业带的分离
4.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桐;玻璃器、乐舞、杂技;栗特人;佛教等;
第五节运河与长江流域主要交通路线
1.运河
●鸿沟水系: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首先兴工开凿了沟通江淮二水之间的运河。
这条运河史称邗沟,南起于长江北岸的邗城之下,北达淮岸之末口。
此后又在商鲁之间开凿了沟通济水与泗水的运河——荷水,即从今定县东北的古荷泽引水东流,至今鱼台县北注入泗水。
但含沙量过高,无法行大船。
公元前360年惠王开凿鸿沟,自今荥阳县北引黄河水南入圃田泽,又自泽水引水经中牟、、通许、太康,至淮阳县入颍水。
鸿沟水系连接济获、睢、涡、颍等主要河道,形成黄淮间的主要河道。
(道定)
●隋唐大运河:
584年开凿广通渠,引渭水入黄河。
587年开凿山阳渎,联接江淮。
605年开凿通济渠,自板诸引黄河水东经今、睢县、、宿县、盱眙入淮。
608年开凿永济渠,引沁水与淇水相接,循白沟故道北上,与永定河联接,抵蓟县。
610年重修京口()至余杭()段江南河。
如图:
●元明清大运河:
1281年开凿济州河,联通了济水与泗水。
1289年开凿会通河,将济州河向北延伸至临清。
又继续向北至通州,形成联接南北的大运河。
明:
在鲁西筑堤修水库,形成南望湖,再分水(三分向北流,七分向南流,模仿都江堰)
清:
运河与黄河分道:
在湖运分立(湖多不利于运河流动、因为湖水不稳定)到康熙年间最终实现京杭运河的南北贯通。
2.长江流域交通
长江流域主要交通形式依靠水路,依托长江干流以及赣江、湘江水系形成水路交通网。
第六节越岭通道
湘桂道:
湘江-漓江
大庾道:
赣江-大庾
循梅道:
-循州
第四讲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第一节黄河河道变迁及其主要原因
1.历史上黄河的重大改道
●总述:
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
战国前黄河基本呈漫流状态,自战国开始在下游筑堤形成河道。
●地上河:
黄河下游河段长期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河水约束在大堤成为海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
除大汶河由东平湖汇入外,本河段无较大支流汇入。
下游河段除南岸东平湖至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挡水;
●漫流:
河流处于漫流状态,没有固定的河道,多股并行或河道迁移不定,洪水期流路更加复杂;
●黄河历史上六次改道:
(一)第一次重大改道: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是《汉书•地理志》河(简称“汉志河”),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称第一次改道。
由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
汉志河走向:
古宿胥口(今浚县)-今西南—今馆县东北-临清南-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二)第二次重大改道:
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
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
王景河走向:
今西南-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三)第三次重大改道
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
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北流走向:
今东-清丰东-馆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西入海。
东流走向:
●京东故道:
基本与隋唐同。
●横陇故道:
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东-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二股河:
今西-莘县西-入西汉大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
(四)第四次重大改道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固渡,大河由泗入淮,这是第四次重大改道。
干流走向:
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
滑县-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
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固渡,形成南流:
长垣东北-东明南-定西-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于邳县由泗入淮。
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北-睢县南-南-砀山北-经由泗入淮。
(五)第五次重大改道
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西北),构成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
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
1.夺濉入淮。
2.夺涡入淮。
3.夺汴入淮。
4.夺颍入淮。
此前黄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鲁河”。
贾鲁河走向:
今县东-县南-北-砀-萧县北-经入泗,由泗入淮。
明初黄河基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主要有:
1.夺颍入淮(大黄河)。
2.贾鲁河(小黄河)。
3.夺涡入淮。
4.夺濉入淮。
5.由县、沛县入运河。
6.县、鱼台入运河。
(六)第六次重大改道
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决铜瓦厢,结束了下游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回到渤海湾入海。
2.有关黄河改道、泛滥原因的探讨
(一)1962年谭其骧先生在题为《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的文章中指出: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程度与这里的植被覆盖率直接相关,而植被情况如何又主要决定于生活在这里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
(二)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学术界从一个角度强调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环境破坏的同时,从地质以及第四纪地貌的学者着手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对于人类活动营造的泥沙量进行量化分析,以便形成对人类活动强度与黄土高原自身物理特性的科学认识。
●地貌循环理论是戴维斯1899年提出的地貌变化模式,理论认为,在地貌营力作用下,平坦地面抬升过程依次经历幼年、壮年和老年发育期,不同阶段地貌起伏变化以及经历时间均不同。
●黄土高原的侵蚀活动由来已久,中国地质学家分析了河套平原、汾渭平原、华北平原等黄土高原侵蚀的相关沉积区,指出至更新世黄土高原至少已经经历了三次堆积、侵蚀交替的轮回期,全新世期间黄土高原虽然仍有高空降沉堆积,但地貌过程则以侵蚀为主。
●黄河下游冲积扇沉积模式:
自然侵蚀为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自然侵蚀又叫正常侵蚀、地质侵蚀,自然侵蚀是一种地质过程,它是地质环境中的一个主要方向,受自然演变规律支配,是没有人类活动影响下地面发生的侵蚀作用。
人为加速侵蚀是由人类生产活动而导致的土壤侵蚀;
在黄土高原的总侵蚀量中自然侵蚀最少占70%,加速侵蚀最多占30%。
这一比例表明即使在今天黄土高原人类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也仍然以自然侵蚀为主,人类活动导致的加速侵蚀,仅占较小的一部分。
该研究认为黄土高原地貌演化仍处于初期或中期阶段,自然侵蚀占绝对优势,治理成效较为有限。
(三)总结:
由于黄土自身的物理特性以及黄土高原的综合自然地理条件决定,黄土高原环境演变过程中自然侵蚀始终占主导地位这一事实,人类活动在整个侵蚀总量中仅占较小部分。
第二节历史上长江中游河道与主要湖泊的变迁
云梦泽的演变过程
●云梦:
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是多种地貌的综合体。
围东至大别山麓、幕阜山麓,西至、宜都一线,北至大洪山区,南缘大江。
●云梦泽:
狩猎区的湖沼部分。
位于今江汉平原之。
云梦泽的演变过程:
江汉平原属第四纪强烈下沉凹地。
1.先时期由于长江、汉江泥沙淤积形成荆江三角洲与西侧泛滥平原两处平原,云梦泽限于两处平原之间。
2.汉时期荆江三角洲不断向扩展,汉代设立了华容、云杜县,云梦泽被排挤到华容以南,东、北为沼泽。
3.晋时期长江携带泥沙继续向南汇集,新扩展的三角洲设立监利县、惠怀县,云梦泽向东移动,基本位于云杜、惠怀、监利以东。
4.唐宋时期云梦泽主体消失,为一系列小湖取代。
1.荆江河床的演变
●荆江是长江中游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城陵矶,全长400公里。
●荆江河床演变:
荆江漫流阶段:
第四纪以来河槽淹没湖沼之下,并随新构造运动向南掀动荆江漫
流向南移动、汇集。
荆江三角洲分流阶段:
形成以江陵为顶点的陆上三角洲,主泓道向南偏,三角洲上的夏水、涌水成为分流水道。
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
随云梦泽解体,统一河床塑造完。
荆江沿岸县治的设置:
公安(三国)、石首(西晋)、建宁(北宋)、监利(南宋),县治自上游向下游增置的时间与荆江河床的形成一致。
2.洞庭湖的演变
●洞庭湖区原属地堑式盆地,全新世初普遍上升,湖区为河网切割的平原,留下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
●先汉晋时期有局部沉降,形成小湖泊与沼泽化现象。
●至东汉三国时期洞庭四水——湘、滋、沅、澧仍直接入江。
华容隆起为荆江与洞庭湖的分解。
●东晋南朝时期江水穿过华容隆起进入洞庭湖区,形成广阔湖面。
●唐宋时期湖面进一步扩大,形成“八百里洞庭”。
●19-20世纪藕池、松滋两口形成,通过荆江四口(虎渡、调弦)荆江45%泥沙注入湖区,泥沙淤积与人工堤垸,造成湖水萎缩。
3.鄱阳湖的变迁
●鄱阳湖属于新构造断陷湖盆,全新世以来由于赣江泥沙的淤积,已成为河网切割的平原。
留下大量新石器时期遗址,汉代在现在湖区设立过枭阳县。
5世纪前后由于湖底下沉,湖面扩大。
●唐五代宋鄱阳湖向东南方向发展,枭阳县附近均为湖水。
明清时期湖面扩展,但湖底逐渐淤浅。
近几十年支流携带的泥沙造成湖面自南向北萎缩。
4.太湖水系变迁
●总述:
太湖水系变迁大致沿着:
三江→湖泊→水网化的方向发展。
●水系变迁过程:
1.三江时期:
太湖由吴淞江、娄江、东江分流入海,湖泊面积较小。
2.湖泊兴盛时期:
长江三角洲不等量下降和沿海泥沙的加积,使太湖平原不断向碟形洼地发展。
太湖平原地貌的演变,使河流比降发生变化,原来疏通太湖水入海的三江变成海水倒灌的通道。
娄江、东江淤积尤甚,主要导水由吴淞江完成。
自此太湖平原多洪水,且形成众多湖泊。
3.水网系统的形成:
五代吴越时期,初步完成了水网系统。
第三节海岸线变迁
1.总述:
中国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多千米的岛屿岸线,湾以北地区历史上岸线的变化最明显,主要有渤海湾、黄河三角洲、岸等。
1.辽东湾海岸:
●辽河平原在第四纪海侵后,滨海部分被淹没,未被淹的地方,因排水不良,形成沼泽。
●今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海地区空无城邑,这样情况从西汉延续到唐初。
盖县、西北、牛庄一线为公元前形成的古海岸,10世纪后开始向海延伸。
2.渤海湾海岸
●距今8000——5000年的冰后期,全球围海平面上升,此后气候转冷,海水消退,海岸线向东推进,形成数条贝堤:
(贝堤:
附近渤海湾地带,贝堤记录了海岸线位置,因为贝类被潮汐推到海岸,长久堆积形成贝堤,标志着当时海岸线位置)
1.距今3800——3000年前,相当殷商时期;(与黄河漫流、入海有关)
2.下层距今2020±100年,上层距今1080±90年,相当于战国至唐宋时期;
3.形成于宋以后;(与宋代黄流从附近入海有关)
3.黄河三角洲
●自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道入渤海的百余年来,其决口改道的围,北起徒骇河的套儿河河口,南迄小清河口之间,成为三角洲的南、北缘,以利津县东的为顶点。
●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全部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
如以1855年的推测岸线为界,则1855年以后新淤积而成的三角洲部分为2970平方公里。
●黄河三角洲,从1953年至1982年间,就造陆1100平方公里。
到1994年,河口地区已是一个近6000平方公里的近代黄河三角洲。
4.岸
●距今5000——4000年前海水深入陆地约30公里,此后海水后退,形成数条沙堤、贝堤。
●自西汉至北宋海岸基本稳定在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公堤的位置。
●自黄河第四次改道后海岸不断向东延伸。
5.长江口海岸
●距今6000——5000年,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为浅海、泻湖、沼泽和滨海低地,长江口在镇扬以下呈喇叭状,口外一片汪洋,此后岸线不断扩展。
●e.g.:
通州(吴语)而以北为泰如片:
长江水道变化,人口移动
1、胡逗洲形成
2、胡逗洲与陆地相连,大部分成陆;
3、长江江流偏向北泓,北岸大坍;
4、长江江流重新偏回泓,北岸大涨。
启东和石港湾的快速成陆。
第五讲五千年冷暖——近五千年中国气候变迁与全球变化
第一节近五千年气温变迁
1.气候变迁的研究方法:
●地质方法:
根据生物生存条件、岩层和沉积矿床的形成与气候关系,通过对地层中生物化石和沉积物等特性的研究,阐明地质时期气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地理方法:
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如海平面的升降等界限的推移,用以估计相应的气候演变。
●同位素方法:
利用元素同位素含量和比值来推测过去气候的温度,其中以氧同位素方法应用最广。
●历史气候研究主要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物中关于气候的证据,分析历史时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韩茂莉 中国历史 地理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