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第八污水处理厂.docx
- 文档编号:7857708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126.03KB
昆明市第八污水处理厂.docx
《昆明市第八污水处理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第八污水处理厂.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市第八污水处理厂
昆明市第八污水处理厂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OO九年九月
1建设项目概况1
1.1项目的由来1
1.2项目名称3
1.3建设地点3
1.4建设性质3
1.5项目投资3
1.6项目内容与规模3
1.7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
2评价区域环境现状5
2.1环境现状5
2.2环境敏感目标及敏感区域6
3工程分析7
3.1污水收集范围7
3.1.1主城区排水现状7
3.1.2服务区内污水处理设施现状8
3.1.3服务区内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情况8
3.2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9
3.2.1服务范围现状及规划污水量9
3.2.3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9
3.3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10
3.3.1旱季进出水水质10
3.3.2雨季进出水水质10
3.4污水处理工艺11
3.4.1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11
3.4.2本项目污水处理工艺选择12
3.4.3污泥处置工艺选择15
3.5工程污染源分析18
3.5.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8
3.5.2运行期污染源分析18
3.6厂址分析23
3.7项目污染物处理处置汇总24
4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分析24
4.1水环境影响分析24
4.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25
4.3声环境影响分析25
4.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26
4.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27
4.6区域环境评价结论27
5污染防治措施27
5.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27
5.2运营期染防治措施29
6公众参与30
7环评总结论31
8相关附表、附图32
1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的由来
昆明是历史文化名城,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气候四季如春,被誉为春城,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
滇池是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有“高原明珠”的美誉,属国家重点保护水域,但也是国内受污染最为严重的大型湖泊之一。
根据《2008昆明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滇池草海水质类别为劣V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77.92,属重度富营养状态,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总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
与2007年相比,草海营养状态均为重度福营养,主要污染物氨氮和总氮有所上升,总磷、叶绿素a和高锰酸盐指数有所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减轻。
外海水质类别为劣V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6.41,属中度富营养状态。
主要超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总氮。
与2007年相比,外海营养状态均为中度富营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叶绿素a有所上升,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有所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减轻。
目前,汇入滇池的河流中,其水质基本上达不到V类地表水标准。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使昆明市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品位的提高受到了强烈的限制,滇池污染已经成为昆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云南省和昆明市政府高度重视对滇池污染的治理,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入湖污染负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使滇池水质迅速恶化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目前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状况尚未根本好转,入湖污染负荷特别是主城区的污染负荷未得到有效控制是主要原因之一。
滇池北岸的昆明市主城区输出的污染负荷约占入湖污染负荷总量的70%以上,因此,控制滇池北岸昆明市主城区排放的入湖污染物总量成为滇池综合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滇池污染已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昆明市自2006年开始实施滇池治理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以下简称“北岸工程”);2008年开始实施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以下简称“南岸工程”);2008年开始实施昆明主城区雨污分流次干管及支管配套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支次管网工程”);2008完成了盘龙江截污及水环境治理工程(以下简称“盘龙江截污”)对于入滇河道进行了沿岸截污。
这些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削减进入滇池的污染物负荷,改善滇池的水环境,让滇池这颗“高原明珠”早日重放光彩。
昆明市政府对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从2006年开始,其主要工程内容是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污水收集率;充分发挥现有污水处理措施的运行效率,扩建和新建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昆明市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
本项目根据《云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围绕滇池治理目标,结合北岸项目实施的情况、主城区市政工程建设现状,进一步分析论证昆明市主城区的规划污水量及污水处理能力,提出主城区实施污水增量工程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新建处理规模为10万m3/d的第八污水处理厂,厂址区域位置见附图1.1-1;使主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10万m3/d;在有效削减第八污水厂的服务范围内的污染负荷的情况下,从滇池污染源控制总体上得到有效削减,减少进入滇池的污染负荷,还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流域水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改善昆明城市的水环境状况和滇池水质,实现经济发展与滇池保护的和谐发展,促进昆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关于昆明主城新建第八、第九污水处理厂选址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第256期)》(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9年5月30日)(附件1)中关于本项目的纪要:
会议认为,随着昆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主城现有和在建(扩建)的污水处理规模已满足不了滇池治理的需要。
尽快建设第八、第九污水处理厂,不仅是对正在实施的滇池北岸工程和主城雨污分流支次管建设项目所增加的污水收集能力相适应的重要措施,还是进一步提高主城的污水处理能力,实现今年内达到110.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社会服务区域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受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在深入进行现场踏勘和相关资料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技术规范和要求,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送审稿。
依据专家评审意见与建议,环评单位逐条逐项进行模拟、演算、分析,认真、仔细落实专家的各条建议,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1.2项目名称
昆明市第八污水处理厂
1.3建设地点
本项目厂址位于城南片区湖滨公路北侧、金家河西岸的洪家大村地界,为原第七污水处理厂西侧预留用地上,用地面积为6.69公顷。
1.4建设性质
市政环保工程,属新建项目。
1.5项目投资
项目估算总投资13037.94万元(不含征地费)。
1.6项目内容与规模
本工程第八污水处理厂拟建位置位于湖滨公路北侧、金家河西岸的洪家大村地界,在建七污厂的西侧预留用地上。
根据《昆明市规划局关于第七污水处理厂项目有关问题征求意见的函》(市规函[2007]34号)(附件3)与《关于第七污水处理厂和滇池底泥疏浚二期工程建设用地等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第142期)(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7年7月23日)(附件4),“经我局2007年4月27日用地审批办公会研究,原则同意许可第七污水处理厂315.7亩净用地的《用地规划许可证》。
”目前,第七污水处理厂已征地共21.06公顷,用于第七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用地14.37公顷,预留用地6.69公顷(约100亩),该预留用地即为第八污水厂的建设用地。
根据服务区域内的用水排水及污水处理情况,确定本项目的处理规模为10万m3/d,采用分点进水倒置A/A/O工艺,利用第七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深度处理系统,对该两部分处理单元不进行建设。
第七污水处理厂设计与建设的实际情况:
第七污水处理厂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设计规模为68万m3/d;高效沉淀池设计规模为28万m3/d;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深度处理提升泵房、D型滤池、紫外线消毒池设计规模为20万m3/d,高峰系数为2.0。
本工程第八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万m3/d,拟利用第七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深度处理系统,紫外线消毒池、鼓风机房、浓缩脱水车间利用第七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单元采用增加设备的方法加以利用,节约投资。
工程实施后,第七、第八污水处理厂共用第七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两个厂的旱季污水处理总规模为30万m3/d,高峰系数为1.30,保证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1.7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昆明是中国重点旅游城市,滇池地处昆明主城下游,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在昆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滇池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
滇池污染问题已得到了国家及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之一。
国务院批准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要求按照“污染控制、生态修复、资源调配、监督管理、科技示范”的方针治理滇池,其中污水处理厂工程属其中城市污染源控制的重要子项目,拟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改善和治理污水的目的,由此改善昆明市的水环境质量,削减滇池北岸进入滇池的污染负荷,达到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的。
2评价区域环境现状
2.1环境现状
(1)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污水厂尾水受纳水体金家河和滇池均受到严重污染,各断面除PH值以外,其它监测项目均未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标准;金家河为劣V类水质;排放口区域滇池水体近岸水质超标严重,为劣Ⅴ类水质,径向半径以外1.5km水体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属严重污染。
(2)大气环境监测结果显示:
SO2、NO2、H2S、NH3、CH4均未超标;厂址周边区域内PM10超标,主要是受到第七污水处理厂的施工影响及交通影响,但总体表明区域内的空气质量环境现状尚好。
(3)在项目所在地的6个测点中,昼间东、南、西、北厂界因受附近第七污水厂施工影响,本项目场址位于第七污水处理厂的预留地,与第七污水处理厂施工场地很近,受到施工影响的程度较大,厂址边界皆等效连续声级Leq均超过1类标准的限值55.0dB(A),而海埂村与河尾村可满足昼间1类标准,说明评价区域内敏感点昼间声环境质量较好。
而场址出现超标是由于受到施工的影响,是短暂、特殊的,在相关施工停止后声环境将有明显好转。
故而可知,本项目所在的区域声环境现状以敏感点的为准,昼间声环境较好。
夜间等效连续声级最高Leq为厂址东厂界的44.1dB(A),其余测点在41.3~44.1dB(A)之间,全部低于夜间相应的标准。
满足评价区域的功能要求。
监测结果表明,该区域声环境良好。
(4)区域生态系统属人工绿化及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受人为控制,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项目周围主要为行道绿化植物群落与野生草本植物群落,群落结构较简单,物种数也较少。
群落中多数灌木和草本,多属于个体小、容易传播、适宜在干扰强度大的生境中生存的种类。
2个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变化从6.5t/ha到35.9t/ha,与亚热带演替顶极群落的生物量(400t/ha)相比,其值相对较小。
可见项目所在地现状植被仍处于人为干扰后缓慢恢复的水平,植被控制环境质量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正在进一步加强。
亚热带植物生长迅速,但不同的植物群落以及植物群落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植物群落所处的生境条件,都会影响到植物群落的生产量。
项目所在地2个植物群落的净生产量变化范围为5.7~10.5t/ha.a。
总体来说,区域主要植物群落的净生产量相对较低。
生物种类成分的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是一致的,因此,物种数量也是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生物学参数。
本项目用地上2个植物群落的植物物种量变幅在11-22种/1000m2之间,说明群落的物种量偏低。
应意物种保护,减少各种干扰,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前面用生物量、净生产量和物种量对植物群落进行评价,可反映球场周围不同侧面的生态环境。
由于3个参数具有互补性,将其综合可较全面反映规划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项目所在地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相对低的水平。
2.2环境敏感目标及敏感区域
本项目周围的主要环境敏感点、与项目的距离、方位如表1所示。
表1项目主要敏感点
敏感点名称
地理位置
方位
距离(m)
影响因素
备注
海埂村
N25°57'37.6"
E102°40'55.6"
西南
80
声、气
河尾小村
N25°57'50.4"
E102°41'04.8"
北
110
声、气
洪家大村
N25°57'16.6"
E102°41'15.6"
东南
520
气
金家村
N25°57'29.4"
E102°41'41.8"
东
630
气
星海小学
N25°57'17.4"
E102°41'24.8"
西南
520
气
云南省看守所
N25°57'43.9"
E102°40'50.8"
西
230
气
在建
新二村
N25°56'59.8"
E102°41'57.8"
东
1100
气
滇池卫星城
N25°58'17.4"
E102°40'37.8"
西北
740
气
3工程分析
3.1污水收集范围
本工程从区域水污染系统控制的高度,充分结合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区域水环境生态建设、区域城市防洪排涝等方面,系统地设计污水厂建设工程。
根据《昆明市第八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结合实现废水处理目标的具体工程措施,本污水厂工程由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以及尾水排放工程组成,不包括厂外污水收集管网工程。
服务范围为主城区中城东、城南、城东南片区。
3.1.1主城区排水现状
根据《昆明市第八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昆明主城区排水现状的分析,在目前主城区己初步形成的五个排水系统中,城东片区污水自北向南汇至大清河泵站后,经四级提升至西园隧道外排,第七污水厂建成后进厂处理,第七污水厂设计规模20万m3/d,但现状污水量已达到18~21万m3/d,再加上城南片区一污厂处理不完的污水,现状污水量已达到或超过第七污水厂的设计规模。
目前,昆明市其它第一、二、六污水处理厂均无扩建的条件,考虑到第七污水厂预留了部分用地,故在七厂远期预留用地进行污水增量工程(第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已有在建实施项目污水处理量:
北岸项目实施后,昆明市污水处理厂将达到七座,总处理能力达到99万m3/d。
盘龙江一年行动计划中第五污水处理厂一期挖潜改造工程将第五污水处理处理能力增加了2.5万m3/d(先期进行了北岸第五污水处理厂现有系统挖潜1万吨的实施内容,同时增加了1.5万m3/d的规划处理量),昆明城市污水总处理能力提高到100.5万m3/d。
3.1.2服务区内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现状城东片区污水自北向南汇至大清河泵站后,经提升至西苑隧洞,第七污水厂建成后进厂处理,第七污水厂设计规模20万m3/d,从表3.1-2分析可知,现状污水量已达到18~21万m3/d,再加上城南片区一污厂处理不完的污水,现状污水量已达到或超过第七污水厂的设计规模,增加污水处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第八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污水包括:
经大清河泵站提升至第七污水处理厂,而超出七污厂处理能力的污水,以及城南片区一污厂处理不完的污水。
3.1.3服务区内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情况
2008年昆明市政府实施了“昆明市主城区雨污分流次干管及支干管配套建设工程”即“支次管网工程”。
针对城东片区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系统。
在城东片区的金汁河排水区域、大清河排水区域、东白沙河中游排水区域内新建截污管及污水管。
对直接排入水体的现状合流沟渠进行截污,对排入大清河、明通河、枧槽河等河道的合流管渠进行节点处理。
增加排入河道沿岸的截污管和村落里面的污水支管,补充大清河截污管的支管,收集大清河西侧村落的排水等,支次管网工程的实施,使城东、城东南、城南片区的管网收集率进一步提高,使得本项目服务区域内的污水收集量上升,管网的建设得以配套本项目的需要。
3.2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
3.2.1服务范围现状及规划污水量
按照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现状及规划,城东片区的污水通过大清河泵站与城南片区联通;城东南片区排水系统可通过宝丰泵站与大清河泵站连通;各系统处理不完的污水送入第七污水厂处理。
由此,城南、城东、城东南三大片区形成一个大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三大片区总污水量61.77万m3/d,北岸工程实施后,三大片区污水总处理能力为第一污水处理厂12万m3/d、第二污水处理厂10万m3/d、第六污水处理厂13万m3/d、第七污水处理厂20万m3/d,共55万m3/d。
一污厂处理12万m3/d,城南片区余下6.64万m3/d水要进入第七污水处理厂处理;
二污厂处理10万m3/d,城东片区余下13.31万m3/d水进入第七污水处理厂处理;
六污水处理13万m3/d,城东南片区余下6.82万m3/d污水进入第七污水处理厂处理;
目前第七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20万m3/d规模,而其余污水厂处理不完的总污水量为26.77万m3/d,因此尚有6.77万m3/d水需污水厂远期扩建增加处理能力进行处理。
根据昆明市最新规划,城东片区内的巫家坝机场3年后将搬迁,原机场所在地约2.9平方公里将规划建设成为昆明市的一大商业中心,人口更加密集,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污水量还将在原来规划数据基础上有一定的增长。
根据北岸工程预测,城东片区人口密度约为0.85万人/km2,昆明机搬迁后,该地区人口约为2.47万人。
该片区污水量预测0.8万m3/d
3.2.3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
服务区域内的城东、城东南系统内污水增量主要为旱季污水量的增加,雨季合流污水量增加的比例不大。
为节约工程投资,本工程拟按旱季污水增量确定第八污水厂规模,同时考虑到昆明各排水系统存在雨、污混接,分流不彻底的情况,预留远期雨季合流污水的预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用地,为此,本污水厂处理规模定为10万m3/d。
3.3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
3.3.1旱季进出水水质
根据第八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与在建的七污厂工程相同实际情况,确定第八污水处理厂旱季设计进水水质,见表2。
表2第八污水处理厂旱季设计进水水质(mg/L)
指标
BOD5
CODcr
SS
TN
TP
NH3-N
平均值
143
310
140
35
4.8
28
最高值
217
423
235
42
6.7
35
注:
1)以现状水质为基础,考虑5%左右的安全系数;
2)以上水质预测摘自北岸工程第七污水厂初步设计文件。
根据北岸工程环境评价要求,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设计出水水质需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见表3.
表3设计出水水质(mg/L)
指标
BOD5
CODcr
SS
TN
TP
NH3-N
数值
≤10
≤50
≤10
≤15
≤0.5
≤5(8)
3.3.2雨季进出水水质
第八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与在建的第七污水处理厂相同,第八污水处理厂雨季设计进水水质拟采用与七污厂雨季设计进水水质一致,见表4,表5。
表4第八污水厂雨季进水水质预测(mg/L)
指标
BOD5
COD
SS
TN
TP
NH3-N
平均值
114.05
220.62
103.70
30.52
4.49
24.32
最低值
24.86
82.63
27.26
11.02
1.34
5.61
最高值
316.73
704.89
594.97
59.94
11.66
39.19
表5第八污水厂雨季出水水质预测(二级出水mg/L)
指标
BOD5
COD
SS
TN
TP
NH3-N
平均值
6.98
26.21
9.60
9.55
0.38
2.76
最低值
2.16
8.14
5.81
3.82
0.14
0.15
最高值
20.49
64.68
26.53
15.59
1.71
8.03
注:
1)按一、二污水厂转输污水量及水质取其加权平均值。
2)以上水质预测摘自北岸工程第七污水厂初步设计文件。
3.4污水处理工艺
3.4.1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
第八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0万m3/d。
为了实现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运行并节约运行费用、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将依据以下原则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比较和选择。
(1)污水处理工艺先进、高效、合理、经济、能稳定达标;
(2)根据进水水质、水量以及受纳水体的现状,综合考虑昆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处理效果好,具有除磷脱氮功能、低能耗、低运行费、低基建费、操作管理方便、工艺成熟的污水处理。
(3)处理方案必须占地面积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
为满足第八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处理要求,本工程需要采用除磷脱氮工艺。
除磷脱氮工艺可以采用化学法,也可用生物法。
化学法对除磷较合适,而化学方法除氮有采用加氯氧化法和调整PH氨吹脱法,经常费用高,故一般不采用化学法除氮。
采用生物方法可同时实现脱氮除磷。
采用生物法脱氮除磷要分析进水水质是否合适,经过对碳氮比、碳磷比及可生化性等指标进行分析后确定。
3.4.1.1污水可生化性分析
(1)BOD5/COD
本工程第八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BOD5/CODcr=0.46~0.51,均属于可生化性好的范畴。
(2)BOD5/TN
本项目的BOD5/TN=4.1~5.2,属于碳源充足的污水。
(3)BOD5/TP
本工程第八污水处理厂BOD5/TP=30~32,适宜采用生物除磷工艺。
根据以上分析,本工程第八污水处理厂污水属于可生化污水,有较充足的碳源和适宜的碳氮比、碳磷比,可采用生物脱氮除磷。
3.4.1.2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1)生物脱氮除磷必要性
一般情况下活性污泥法对COD、BOD、SS、N、P的去除率及污水处理厂要求达到的去除率对比情况见表6。
表6活性污泥法工艺对COD、BOD、SS、N、P的去除率
项目
经验去除率
要求去除率
机理
COD
65~90%
87.5%
沉淀、吸附、合成
BOD
65~95%
94.4%
沉淀、吸附、合成
SS
70~90%
96.0%
沉淀、吸附、水解、同化
TN
15~78%
62.5%
水解、同化、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
TP
25~75%
88.3%
同化、沉淀
常规活性污泥法能满足COD、BOD5、SS的去除率,但对氮、磷的去除率是有一定限度的,仅从常规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中排除氮、磷,其去除率氮约10~25%,磷约12~20%,达不到上述要求,因此必须对污水采用脱氮除磷工艺。
(2)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目前常用的脱氮除磷处理工艺有氧化沟法、A/A/O法、SBR法等,
3.4.2本项目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上述的各个工艺各具特点,均可实现脱氮除磷,满足污水厂的出水要求。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较多的是A/A/O系列、SBR系列、氧化沟系列的处理工艺。
三种工艺的特点及优缺点综合比较见表7。
表7工艺特点及优缺点比较
比较内容
A/A/O系列
氧化沟系列
SBR系列
工艺特点
常规的生物脱氮除磷方法,处理效果稳定。
采用鼓风机供气,氧利用率高。
采用化学法除磷。
采用叶轮供氧及维持沟内流速,混合效果好,耐冲击负荷,处理效果温度、可靠。
采用鼓风机供气,氧利用率高,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昆明市 第八 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