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题.docx
- 文档编号:7855076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41.22KB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题.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小声说话,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B.用力敲鼓,站在近处和远处的人听到的鼓声的响度是一样的
C.能听出电话里谁在说话,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的
D.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声源处消除了噪声
2.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3.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B.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超声波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D.在遂宁市区铁路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男低音歌手引吭高歌”。
这里低和高的含义是()
A.前者低指响度,后者高指音调
B.前后都是指音调
C.前者低指音调,后者高指响度
D.前后都是指响度
5.采了花粉的蜜蜂因载重量增加,其翅膀每秒钟振动次数减慢。
有经验的养蜂人凭听声音就能辨别出蜜蜂是载满了花粉回家还是没有载花粉回家的。
养蜂人判别的根据是:
()
A.蜜蜂声音的响度不同
B.蜜蜂声音的音调不同
C.蜜蜂声音的音色不同
D.蜜蜂飞行的高度不同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7.关于声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移动电话既有发射电磁波的功能,又有接收电磁波的功能
B.超声波、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以有效的防止噪音的产生
D.发声体的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8.阿凡提遇见巴依老爷在吃鸡,说到:
“好香的鸡呀!
”巴依老爷说:
“鸡的香味是鸡的一部分,你闻到了就要付钱给我!
”阿凡提拿出钱袋摇了摇说:
“钱币的响声是钱的一部分,你听到了我就付过钱了!
”关于这段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闻到鸡的香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能闻到鸡的香味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
C.能听到钱币的响声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能听到钱币的响声只与钱币的振动有关
9.如图所示,吕飞龙用“狮吼声”将玻璃杯震碎。
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传递了信息
10.关于图中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D.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二、填空题
1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
音调,响度,音色)。
道路两旁住宅修筑隔音墙的作用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医院里检查身体的“B超”,使用的是___________(选填:
超声波,次声波)。
12.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过程是:
由发声体的______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在_____中传播,到人耳中引起_____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将信号传给____,从而产生听觉。
13.口琴是用嘴吹、吸气发声的多簧片乐器。
如图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金属簧片(铜片),吹、吸气孔时,气流强迫通过使金属簧片__________发声,用相同的力度吹、吸不同的气孔,口琴的______(选填:
“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变化。
14.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15.往8个相同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水,用同样大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i”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最右边发出的是_____音(选填“1、2、3、4、5、6、7、i”).
16.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Hz到________Hz之间,某种昆虫在飞行时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人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7.如图甲所示,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空气抽出,铃声变轻最后消失,这说明声音要依靠 来传播.在图乙中,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 (选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 有关.
18.城市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当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真空中声速是____________m/s;
(3)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____m.
20.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形成_____,若声音被多次反射,则在原声消失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____,教室内的回声比空旷的原野要___(填“大”或“小”),歌剧院的设计___考虑混响问题(填“需要”或“不要”)。
21.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_____;如果能分别敲击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1(Do)”这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2.学习《声音的特征》之后,王刚和他的同学们为研究声音的特征而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
(1)吹笛子时,用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
(3)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二泉映月》;
(4)放在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5)使正在发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
你认为能够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的实验是哪几个?
各探究了哪种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实验虽然不能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但它们也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明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
(1)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逐渐变小”,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
(2)小明用塑料袋把一只正在响铃的小闹钟密封好放进水中后,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_____;小明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这一举措属于_______(选填减弱噪声的方法)。
2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
(1)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2)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很大时,尽管用非常大的力拨钢尺,但也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5.列车运行时刻表对于合理安排旅行非常重要,作为学生也应该学会使用.下表是由青岛开往北京的T2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通过分析此运行时刻表,请你计算:
(1)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距离为多少?
(2)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时间为多少?
(3)该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26.为预防和处置公共场所突发恐怖袭击事件,聊城应急处置小分队的民警驾驶“风火轮”(单警自平衡电动巡逻车)在聊城火车站广场巡逻,如图所示。
若一名警察骑着该巡逻车以8m/s的速度匀速前进2min到达犯罪现场。
出发前警察距犯罪现场多远?
五、简答题
27.在春天或秋天的清晨,有时会看到河面上方向上冒“白气”.请分析说明“白气”是如何产生的.
28.聂利同学在五年级自然课上听老师讲,蜜蜂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她想抽时间去附近的养蜂场看一看。
一天她来到养蜂场,发现箱外聚集在一起的蜜蜂似乎在休息,并没有振动翅膀,可嗡嗡声不绝于耳,后又发现蜜蜂歇在花上,翅膀一动不动,但仍有嗡嗡的声音。
她感到很疑惑,难道是老师讲错了吗?
她又查了《十万个为什么》。
书上清楚地写着:
“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
她想,难道连专家都搞错了吗?
于是她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和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建议她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 她做了下表中“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发现蜜蜂的嗡嗡声没有变化。
经观察她又发现蜜蜂嗡嗡叫时,蜜蜂双翅根部的两个”小黑点“在鼓动。
她猜想:
“小黑点”可能就是蜜蜂的发声器官。
于是她又做了下
表中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发现蜜蜂不再发声。
(本文摘自《少年科普报》2003年第49期)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聂利同学的实验研究,关于蜜蜂的发声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
________ 。
我们从聂利同学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学到什么?
答:
________。
六、综合题
29.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问题。
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
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电话,你知道科学家们发明它是受什么启发吗?
是传声筒。
让我们去参观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主题展B厅——声音之韵展,观察、研究一下传声筒,直观地去体验传声筒传递声音的过程吧。
装置简介:
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如图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
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2所示。
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3所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
在振动介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某一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发生振动,并带动周围的质点也发生振动,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
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
如图4所示,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
声波是一种振动的机械波,它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
通过示波器可观测到可视化波形如图5所示。
频率是声源(或某一质点)1秒内来回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而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
显然,f=
。
频率与人耳主观感觉声音的音调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振幅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波长是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
这三者的关系是v=λf。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000Hz,称为音频波。
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与声波相似,但对人类不引起声音感觉。
声速亦称音速,是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速度,它和介质的性质与状态(如温度)等因素有关。
当温度为22℃时,空气中声速为334.8m/s,水中声速为1440m/s,钢铁中声速为5000m/s。
现实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波,但因为声波的能量随扩展的距离逐渐消耗,最后声音消失,一旦声源远离接受者就无法准确获得信息。
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
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
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声音信号的传递借助电磁波传送。
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不但传播速度快,而且频率范围广,但它在水中会被吸收而急剧衰减。
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它兼具发射和接收两种功能,在同步地球卫星的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
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__________振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以下的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______)
A.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 B.水杯琴
C.天坛回音壁 D.超声波医学检查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声波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潜入水中的潜艇通信使用电磁波
(4)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频率增大,波速变大 B.频率不变,波速变小
C.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D.波速变小,波长变长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实验题
1、
2、
3、
四、计算题
1、
2、
五、简答题
1、
2、
六、综合题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声现象 人教版 物理 年级 上册 第二 现象 单元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