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变思想观念中促进学校的跨越发展.docx
- 文档编号:7842771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89KB
在转变思想观念中促进学校的跨越发展.docx
《在转变思想观念中促进学校的跨越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转变思想观念中促进学校的跨越发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转变思想观念中促进学校的跨越发展
在转变思想观念中促进学校的跨越发展
今年5月,省委孙春兰书记在三明检查工作中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出三明的干部群众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我认为,孙书记的讲话切中了三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要害,三明地处福建省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没有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丧失机遇,一步步落伍,经济实力落到全省末流,老三明人都有这种感受,三明的城市化进程缓慢,道路交通、城市面貌没有太大改变,文化体育设施,医疗卫生条件,农贸市场、商场等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也没有大的改观,城市居民依旧过着小城市知足自满的生活模式。
(如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泉州市政府及时出台《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在较短时间内,对全市四十多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引进国外资金和民营资本,经历十几年的发展,泉州的小企业发展为现代大企业,三明则恰恰相反,一些全省的大企业,如三化、化机、纺织、印染、日月星啤酒厂、玻璃厂、针织厂等,不思进取最后破产倒闭)。
今天,在海西发展的大浪潮下,如果三明再不转变思想观念、抢抓发展机遇,谋求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就将再次失去可贵的历史发展机遇,与省内其他兄弟市县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在新一轮的创业中再遭淘汰。
三明学院地处三明市,受三明区位经济等各种生态条件的影响,明显存在人才匮乏,科技落后,资金紧缺等因素的制约。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难度很大,近几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艰苦努力下,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学校面貌有了根本改变,实现了万人大学的规模,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成绩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靠前,还涌现出师德楷模曹云露、孝心男孩曹阳飞宇、优秀辅导员郭远景等先进人物,学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名列全省前列。
但应该看到,学校的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校园土地面积小、资金紧缺、高素质的人才少、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专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教师收入偏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目前仍处于攻坚克难、爬坡追赶的发展阶段。
昨天,我们在平潭综合实验区考察时都有同样的感受,在沿海地区办高等教育会容易的多,在政策、资金、人才、资源等方面明显占优。
所以,在这样的现状条件下,如何克服困难,办好三明学院,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在转变思想观念中,促进学校的跨越发展。
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了: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背景下,我校适时举办2011年暑期领导干部研讨班,不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交流提高机会,也提供了解放思想转变思想观念的契机,通过对下发材料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出实现三明学院跨越发展的目标、思路、途径和方法等等。
在此,我以“在转变思想观念中促进学校跨越发展”为题,向各位领导做个简要汇报。
我认为,所谓“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指人们的思想要根据现实发展提出的问题,及时突破既有的思维与认识框架,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展开思想的、观念的、理论的、制度的以及机制的创新,为实践提供与实际相符合的观念引导,推动实践的发展。
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
快速发展不等于跨越发展,落后者快速跟进,也不属于跨越发展,这就如同一个人无论走多快,只要他双脚没有落地,没有跳跃,就不能说跨越一样,只有落后者跨越先进者的某个发展阶段才属跨越,它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起作用的结果,是开发人力资源的结果,是发挥后发优势的体现。
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不能事事按部就班,要敢于自加压力,跳起来摘桃子,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百倍努力,才能够实现。
体现在思想上,就是要有跨越式发展的胆略。
绝不能受“小、穷”思想束缚,必须树立小地方也要有大作为的雄心壮志,敢想大的、敢干大的;把中央、省、市的精神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大战略、大手笔、大气魄推动发展。
跨越发展有四个本质属性:
跨越发展是尊重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是主体作用最大化的主动发展;跨越发展是要素禀赋结构最优化的协调发展;跨越发展是效率最大化的最快发展。
如何在转变思想观念中促进学校的跨越发展,最近我看了两篇文章,深受启发,可以拿来与大家分享。
一篇是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罗中枢写的“实现跨越式发展四川最缺的是什么”。
针对四川作为西部落后省份,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值得借鉴。
他说;“四川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缺的不是机遇、条件和优势,也不是人才、科技和资金,而是缺少善于抓住机遇、利用条件、发挥优势,对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的见识、机制和能力。
”这里提到的三点:
见识、机制和能力非常重要,“见识”是眼光胆略的问题,凡能成大事业者都有敢想、敢干的雄心壮志;“机制”是内驱力的问题,制定良性发展的动力机制就可以留住人才,激发干事创业的氛围;“能力”是主体素质问题,干部队伍素质水平和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事业的成败。
为此他说:
“实现跨越式发展,四川最缺的、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需要观念革新,解决认识问题。
从两级对立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教条主义的思想框框中解放出来,从封闭保守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破除小农经济的思想、夜郎自大的思想、固步自封的思想和小富即安的思想,传统的所有制观念、官本位观念和一味等、靠、要的观念以及地域分割、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观念。
其次,需要机制创新。
机制不活是一大顽疾,如果把事情搞死的条条很多,如何搞活的办法不多,那么激励竞争机制、自我约束和发展机制久没法得到确立。
第三,需要干部更新。
积极调整和建设一支过硬的党政干部队伍。
思想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
必须打破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把视野开阔、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勤政务实的中青年人才推选进各级领导班子。
另一篇文章是“跨越式发展哪里来——黑龙江大学教育创新纪实”,记录了在原黑龙江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衣俊卿教授的领导下,黑龙江大学的发展变化,衣俊卿教授07年之后调任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2010年调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
文章介绍在衣俊卿担任校长的短短几年间,黑龙江大学的惊人改变。
文章列举了几个数据可以证明:
1)黑大变大了:
2002年与1995年对比:
本专科生由4765增至18733人,增长了394%;研究生由144增至966人,增长了670%。
占地面积由1995年的42万平方米发展到了今天的80.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1995年的26万平方米发展到今天的近70万平方米!
分别增长了90%和150%!
2)黑大变美了:
绿茵茵的草坪遍布校园各个角落;造型各异的建筑物交相辉映;鳞次栉比的高品位文化景点将校园装点得分外妖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座现代化的大学城展现在世人面前!
3)黑大变强了:
从1995年到现在,本科专业由33增至51个,增长了55%;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现了零的突破;博士学位授权点由1个增至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由17个增至36个;教育经费支出由2732万元增至24860万元,增长了566%。
此外,短短几年间,黑龙江大学在凝聚力提升、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教学改革等四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黑大发生的巨大变化,有这样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构建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面向二十一世纪,作为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出路何在?
黑龙江大学开展了一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中,校长、博士生导师衣俊卿教授提出了“给更多人受教育的权利”的素质教育观和以围绕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轴心观。
1)素质教育观念体系包括:
通过树立教育市场观念、教育产业观念和国际化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通过树立大众教育观,使学校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更加协调一致地快速发展;通过树立多元质量观,认真研究在大众化高等教育下人才培养的多重质量标准,注重教育的个性原则,因材施教,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2)社会轴心观是指:
依托基础学科专业优势,大力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性学科和专业,积极推进面向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教兴省思路。
这种社会轴心观的办学思路,在积极服务社会,为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同时,也为学校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使黑大人具有了全新的办学思路和创新理念,引导黑大始终走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前列。
二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学校成立了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全员师资建设意识”。
通过建立健全教师考评制度、教师特聘岗位津贴制度、博士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青苗工程”、“保障工程”、设立高层次人才流动站等措施,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力度。
1998年以来的四年间,学校共投入2,200余万元,其中271万元作为114人的特聘岗位津贴;1,336万元重点学科经费用于师资培养和引进人才;69万元作为教师高层次成果奖励费用;64万元资助近400人次的教师到国内外进修、访学和参加各种学术会议;95万元作为外聘教师费用;14万元用于奖励35位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361万元用于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经过学校的培养,一大批青年学者和专家脱颖而出,有18人次获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李建中教授获总理基金奖励,衣俊卿、冷伏海教授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范子烨教授和王国有博士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奖励。
三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进学校建设。
学校制定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确立了以教学建设为基础、科技建设为支撑、学位建设为目标的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
确立了分层次、分阶段、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指导方针。
校领导班子认为,在学科建设上,学术梯队建设是核心,选好学科研究方向是关键,改善设施条件与学术环境是基础,取得学位点并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是重要标志。
在学科结构上,要确立以重点学科为核心,以基础学科为依托的原则,加强应用学科,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高新技术和现代工程学科。
为了落实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学校制定了《关于加强学术梯队建设的若干规定》,作出了六项具体规定:
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对现有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从相应学科的重点学科经费中资助所需的研究经费;二是设立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基金;三是建立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四是给予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优惠政策及毕业后的待遇;五是引进高层次人才;六是加强学术梯队的管理。
上述政策的贯彻与实施,使一大批年轻的后备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迅速成长,涌现一批在学科研究方向上在国内有着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四是加强教学管理科学化、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学校在管理体制上采取大胆突破,改变一直实行的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全面推进学院制管理体制。
经过三年的改制,学校已建立起十六个本科学院。
同时还设有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
此外,还有马列主义教研部、外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军事教研部、信息与计算机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六个教学单位。
通过行政能力的下放使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创造性、主动性;使管理目标更具有针对性,解决了扩招后管理上的瓶颈。
五是推行学分制,实现个性化教育。
黑大实行的学分制,是实施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充分调动了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了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资源被当作琳琅满目的商品,允许学生跨专业、跨院系、跨校选课,学分制给每个大学生有了更大的个性发展和自主选择课程的空间,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了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为学生自主择业,满足了市场经济对多规格、多层次、多品位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六是建立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控体系,保证教学水平全面提高。
在教学管理质量监督上,学校一改以往教学质量监控职能隶属于教务行政管理部门的做法,将其分离出来,独立设置了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
同时,明确规定,它是直接在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领导下,依靠校级督导团、院系级督导组和学生三级评教体系,对全校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自主评估的常设评估机构。
这一定位,将评估中心的监督评估职能同教务行政管理部门的教务管理职能彻底分离开来,有效地克服了以往教务行政部门执行职能、监督职能于一身,自己监督自己,自己评价自己,不易客观地分析和反映问题的局限性,切实保证了评估的客观性、结论的公正性和评估后下情上达的真实性。
其中的学校督导团和院系督导组,由涵盖全校所有学科和专业、80%以上是教授的人员组成,包括各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充分体现了评估的权威性。
同时,学校为加强对评估中发现问题的整改与建设的监控力度,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协调委员会,从而使评、督、改、建融为一体,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为避免评估流于形式,使之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学校将评估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奖金分配、职称晋升、中青年教师的流动、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和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选挂钩。
对不合格教师调离教师岗位,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七是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方针。
为了将科技产业所蕴涵的明确的经济概念引入到科技研究中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
开发特色研究领域,以特色科研问鼎学科前沿。
黑大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注重企业的技术储备和新产品开发,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和策划,建立和发展了广泛的社会联系,加强了横向联合,谋求了合作发展。
八是推进开放式办学,走国际合作化办学之路,开拓发展空间。
目前,学校已同国外4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特别是与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高校有着密切的文化教育交往。
与英国、加拿大等多所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学生协议、互建分校协议、即时交互式远程教学合作、互派留学生的合作等。
成立了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集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负责留学生接收、教学与管理的办学实体,现有高标准的涉外用房近2万平方米。
学校还先后与黑龙江东方学院合作设立了东方学院本科分部;与大庆市、伊春市签署了校市全方位合作协议,并在伊春市设立了伊春分校;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建立了北戴河学院;与黑龙江省公安厅合作成立了黑龙江大学警官学院;与黑龙江省军区合作成立了黑龙江大学人民武装学院;与沈阳军区联合建立了选拔培训后备军官基地。
此外,学校还积极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50余所研究机构。
九是为发展创造宽松空间。
为了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精减机构,压缩部处机关编制,精减科级机构。
10人以下的处级单位原则上不设科级机构,全校行政机构精减20%,由48个减至36个。
确立了教学和科研的中心地位,构建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五年来调整处级干部290人次。
目前,在144名中层干部中,平均年龄45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12人,占总数的7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2人,占总数的29%。
在人事管理上,大批清理不在岗人员,1998、1999年,清理除名了139名出国长期不归人员。
精减管理人员队伍,精减幅度达20%,分流转岗人员114名,从而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了责任意识,激发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走了一条创新之路。
由黑龙江大学与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共同组建全民所有制性质的“黑龙江省大学城服务集团”,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把黑龙江大学的后勤服务完全的社会化,将后勤管理完全纳入产业化,全部投向市场,全部按企业化管理。
该集团下设饮食、维修、宿舍管理、生活服务、开发建设等五个中心和两个室,员工600余人,是按市场竞争机制运作的社会化后勤保障体系。
同样,还是为了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黑大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进程。
学校设立常年法律顾问;设立教代会常设主席团,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实行二级教代会制度,定期民主评议学校和院系部处干部;实行校务公开制度,规定了校务公开的目的、原则、内容、形式以及组织领导和监督机制。
最后,在黑龙江大学的长足发展中,一支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活跃在教室里、课堂上、学生的寝室里,是党政工团的齐抓共管,为黑大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党委积极为教学改革保驾护航,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正常进行,无论在理念更新、教学改革还是科研建设上,给予各项改革措施思想支持。
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为教学科研第一线造就一支具有优良作风的干部。
在黑大,各级党组织尤如一个个坚强的政治堡垒,凝聚着每一个黑大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停地开拓、创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转变 思想观念 促进 学校 跨越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