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论文格式.docx
- 文档编号:7827602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5.28KB
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论文格式.docx
《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论文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论文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论文格式
附件材料1
2009-2010-2学期《纲要》课社会实践论文选题
各位同学:
本学期社会实践,要求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要求,以及对当前中国发展的启示与影响,考察革命史迹,领略新时期发展大好形势。
就以下问题进行分散社会调查:
1.转型期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成就与问题调查研究
社会实践调查时间不少于4学时。
最终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具体题目自拟,由教师进行指导、批改,并作为平时成绩。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的具体要求另定。
附件材料2
关于2009-2010-2学期《纲要》课社会实践的几点补充说明
各位同学:
关于本学期社会实践的补充说明:
1、课程社会实践安排在第6-7周,6-7周不需来课堂上课。
时间自主安排,如果因为社会调查而外出,切记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
如果第6-7周无法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则必须在其它期间抽出不少于4学时用于课程社会实践;
2、第8周上交论文。
请同学们充分利用时间,不要到交论文之前再匆忙赶写论文;
3、递交论文时,必须同时递交能够证明参与了社会实践的原始调查材料(可以是采访的原始文字记录、调查表、照片、录音等),作为评定社会实践是否作弊和社会实践成绩的重要依据;
4、将按照一定比例评选优秀社会实践论文,并颁发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校教务处共同盖章的荣誉证书。
不定期公开出版优秀社会实践论文集。
5、适时将组织同学交流社会实践经验和体会。
浙江理工大学《纲要》省级精品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部
2010年3月20日
附件材料3:
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省级精品课程
社会实践分组、论文字数、论文纸张、论文格式要求
1、同学可以1-5人组成社会实践(调查)小分队,根据我们布置的选题来撰写社会实践论文,对弄虚作假者,一旦发现,社会实践作零分处理,并予以通报批评教育。
2、社会实践论文的字数要求:
1人单独调查,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如是2-5人联合调查,论文字数不少于3500字,鼓励分组、分工合作,提高社会实践调研水平和论文质量。
但是小组成员必须来自同一任课教师的班级,不同任课教师的班级之间不要组队,以免在成绩评定时因不同教师评定同一论文成绩不同而引发混乱。
3、社会实践论文要求用A4纸打印。
4、论文格式具体要求如下:
论文题目(黑体四号居中)
——副标题(宋体小四号居中,有则写,可以空缺)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宋体五号居中)
摘要:
200-300字(宋体五号)
关键词:
3-5个(宋体五号各词之间空一格)
正文(宋体小四号行距1.5倍,上下左右页边距2.5厘米)
参考文献:
(宋体五号)
[1]作者姓名.文献名称,文献出处,出版单位,出版时间或期号。
(宋体五号)
附范文:
传统文化对“80后”的影响情况调查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进步和发展所倚重的精神源泉,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而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家中,我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80后”人群,作为中国未来20年国家建设的轴心力量,对未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传统文化对“80后”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削弱,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对‘80’后的影响情况调查”的结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80后传承与发展软实力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5000年的历史积淀成为世界文明史上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为自己的民族拥有这样的灿烂文化所感动,然而当这种民族自豪感从心底冉冉升起之时,我们也必须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对于我们这些80后——这些文化的传承者,我们何以为继?
《突出重围》的主人公方英达说过:
“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国家是注定要被灭亡的。
”我们必须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着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责任。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内涵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基石。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1]当我们吟唱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所要做的,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把它当作一句口号,而是要让这种文化精神真正根植于我们的灵魂深处。
“恭、宽、信、敏、慧”应是每一个国人应有的修养,而非孔子迂腐的说教。
我们的价值观应当充满“真善美”,而非“利欲权”,我们坚持的应当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浩然正气,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襟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宽厚之道。
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应有的气概。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削弱。
在现在这个充斥着各种文化的年代,“80后”对文化的选择也出现了多样性,传统文化的权威和地位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笔者本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问题的思考,开展此次传统文化对“80后”的影响情况调查,旨在了解“80后”这一特殊群体的影响,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思考,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供相关人员参考,试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座谈结合的形式,共设置两份问卷,分别针对校外人员(《传统文化影响的调查问卷1》)与校内人员(《传统文化对”80后”影响的调查问卷2》)等不同人群展开调研。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传统文化现状的认识”等方面的问题。
在问题设计形式上两份问卷稍有不同。
校内问卷主要在浙江理工大学校内发放,被调研者为校内学生,调研主要年龄层基本控制在1986-1989年之间,共发放100份,成功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校外问卷主要发放地点涵盖:
杭州市区电影院、超市、商场、居民区、医院、写字楼、茶馆、饭店、公交车站等,同时还有部分以其它方式获得的问卷(其中有16份网络问卷,3份电话访谈问卷)。
调研对象涵盖各个年龄层,从9岁-80岁不等,但以80后人群为主体,以弥补校内问卷欠缺的1980-1985年出生的人群,其余年龄层问卷仅为分析对比提供理论参考和辅助,共发放135份,成功回收132份,有效问卷132份,问卷回收率为98%。
其中校外问卷(《传统文化影响的调查问卷1》)经核对统计,基本情况统计如下:
80后
70后
70前
90后
总数
总人数
70
32
21
8
132
性别
男
35/50%
16/50%
9/42.86%
1/12.50%
62/46.97%
女
35/50%
16/50%
12/57.14%
7/87.50%
70/53.03%
文化程度
高中以下
2/3%
0/0%
2/9.52%
3/37.50%
7/5.30%
高中或中专
7/10%
3/9%
7/33.33%
2/25.00%
19/14.39%
大专或本科
59/84%
25/78%
12/57.14%
3/37.50%
99/75.00%
硕士或以上
2/3%
4/13%
0/0.00%
0/0.00%
5.30%
校内问卷由于被调研者基本情况较为简单和相似,在此不再列表说明。
访谈通过网络、电话以及面谈形式,以基本问卷题目辅以延伸问题,对受访者的思想做深入的了解调查。
并以访谈笔记形式记录访谈要点,供论文调查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
(一)“80后”对待传统文化和国学的态度
1.从“80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看
“80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来说是比较乐观的(不排除受访者因主观情绪波动所产生的误差),在校内问卷中86.73%的人都对传统文化和国学感兴趣,而在校外问卷中,这个比例更是达到了92.86%。
在这其中也不乏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校内37.76%,校外35.71%)和对传统文化小有研究者(校内9.18%,校外8.57%),但笔者将这两组数据和“70后”作比较后发现,“70后”对于传统文化了解的比率(有一定了解的占50%,小有研究的占9.38%)要高于“80后”比率。
这点表明“80后”和“70后”相比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减弱的趋势。
我们探究了其中的原由,这种差距并非来自于教育体制的改革,而是来自于一种个人的主动性,一位74年的保险界精英说:
“我们小时候学到的传统文化精髓的东西不多,都在读一些很政治化的东西,等到进了大学才感觉到传统文化精髓的东西,工作了以后更是体会到一些东方处事哲学在人际交往中是极其有用的,所以会主动看一些东西,个人觉得曾国藩的《智囊》很好。
”笔者由此推断个人对于文化的兴趣,实际上是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当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感受到一种文化的魅力时,他可能就会有兴趣去了解,正如另一位88年的同学说的:
“我最近觉得中庸的思想很有用,所以我最近开始看《中庸》这本书。
”(虽然这句话有纰漏,《中庸》不是一本书而仅仅是一篇文章,但笔者认为这句话恰恰体现了“读书人”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当然也可反映“80后”因为听到一些东西,而对另一些东西感兴趣的特点)
相较而言“80后”的群体在涉世方面要比“70后”晚,因此他们可能还没有从工作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对于工作和处事的意义。
此外,“80后”一代出生和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国门的开放也带动了思想的开放。
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80后”在这种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年代,面临着选择。
而在这种文化的较量中,中国传统文化往往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
笔者认为,其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具备快速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能力,因此它对社会个体的影响力就会弱于更符合社会生产力的西方工业文化。
但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它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它所体现的意义也会随着社会个体认识的深入而逐步表现出来。
所以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80后”人群会因为对社会形势深入认识,而尝试去主动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的东西,从而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另外,也有少数人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校内13.27%,校外7.14%),他们一般认为:
传统文化和国学“对自己发展并无多大帮助”,“在平时生活中用不到”,“现今社会不吃这一套”,“社会是发展的,传统文化过多的发扬会影响其发展”,“没多少接触”等。
终归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对推进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也不可或缺。
深入分析,此类人群主要对传统文化&国学了解不深,虽有接触(如课堂上的教育),但没有意识到学习的是传统文化&国学;另外他们多受到现代社会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虽然很多人不承认,但事实上却有一部分人有此“主义”),认为传统文化&国学过时了,于己无关。
从侧面也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充斥的年代,表现出了弱势的地位,缺乏竞争性。
同时,我们也应当从中看到社会或多或少忽视了传统文化。
2.从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看
从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看,“80后”的人群比较倾向于“通过看畅销小说,电视节目,历史剧等一些浅显易懂的方式”(校外占到26.61%,校内41.52%),和“从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了解”(校外占到26.61%,校内23.89%),而在这个问题上“70后”的选择偏重于“课堂教育”(28.52%)和“从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了解”(27.78%)。
实际调研中发现,“70后”的分化实际上是很大,很多“70后”是忠于原著,而且也会具有一定的钻研精神,而另一些则忙于赚钱和网游。
一位78年的受访者饶有兴致的和我谈起他看过的很多国学经典,他对《易经》、《老子》、《金刚经》和《庄子》等书都很有兴趣。
他说:
“百家讲坛之类的节目他偶尔也会看,但那些毕竟都是一家之言,不值得信服。
”而另一位在公交车上偶遇的79年受访者说,他觉得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这些“虚”的东西,他要用更多地时间赚钱,真的有空也会打打CS,去KTV,不愿意看书。
“80后”出生于被视觉文化充斥的时代,能被“80后”所普遍接受的东西往往是很直观、不需要深入思考就很容易就让人接受的,这群人抱着最朴素的国人情感,并怀着对传统文化和国学的好奇心,想要了解一些东西,却又缺乏主动。
这类人群喜欢被动的接受传统文化和国学的教育,但又不愿通过较为强制的方式(强制反而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80后”偏向于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来接受传统文化,更倾向于视觉听觉的感受,因此他们喜欢“百家讲坛”、“文化之旅”一类的节目,而非纯理论的文字;他们更愿意去读充满历史故事的大散文,而非看似枯燥的文言文原著。
当被问及“是否会在看过‘百家讲坛’一类的节目后,再去亲读一遍原著”时,大多数人表示,有空还是会选择看原著,不会被一家两家之言所误导。
但也有位80年的中学英语老师坦然说:
“以前文言文基础没有打好,现在即使有心去看原著也不一定能看懂。
”此外,我在与那位在公交车上遭遇的79年受访者的口中得知,加班对于一个现代打工族来讲是稀松平常的事,高昂的房价和物价,有形无形的加快了他们奔波的速度。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慢节奏很难再适应他们的生活,他们需要精神的慰藉,却又缺乏时间,于是快餐式的传统文化应运而生,“80后”中很多人都是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的,因此他们也需要快节奏的文化慰藉。
显然,西方文化中的刺激性、挑战性、竞争性更适应社会高度发展的生产力需求。
在学习方式中,也有近五分之一的80后人群选择“从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了解”传统文化和国学。
这也促使了我们去思考另一个问题,我们的社会是否拥有合适的文化氛围。
历史上的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时期,都和开明的政治环境和文化人士带领的全社会密不可分(如五代十国时期,隋唐时期等)。
这就促使我们要携手开创一个文化繁荣的和谐社会,民风淳朴的时代。
选择这一选项的人常常是能在一个小的圈子里感受到文化熏陶的,他们中的很多一部分人是能够经常接触和学习到传统文化的,并且在他们的家族中也往往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文化印记。
需要承认的是,传统文化在社会中仍有强大的影响力,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仍然潜移默化的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传统的春节,民族凝聚力等)。
但我们也必须警惕在社会环境变化的现在,许多传统文化也被“潜移默化”的淡忘了(如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
3.从文化对自己帮助的方面看
在“80后”人群中,80.61%的人认为传统文化和国学对自己是有所帮助的,其中超过半数(56%)的人认为传统文化和国学对自己的人格塑造有着很大的帮助和影响,也不乏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和国学是一种精神依托(38%),能提升综合素质(51%),提高自己的品味(50%),作为一种有涵养的体现(29%)。
这是传统文化深刻影响力的体现,这种文化作为人类精神存在的载体,是绝然不可或缺的东西,它早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融合在了一起。
传统文化陶冶人们的性情,给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领域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就像那位83年的“茶易小铺”销售小哥所言:
“中国传统文化流于生活,而其精神内蕴高于生活。
”
4.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看
当谈及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发展的影响时,100%的“80后”人群认为是有意义的,其中32.86%认为“意义重大,不可或缺”,31.43%认为“有一定积极作用”,35.71%认为“现代社会要求新的文化,传统文化立足必须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在“70后”和“80后”的比较中,我们发现,“70后”选择“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可有可无”的比率非常高,接近于“意义重大,不可或缺”的人数比率,而在“80后”中,选择率为0%(70前和90后的选择率也为0%)。
实际上这反映的不仅仅是各个年龄层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反映出不同年龄层人群对传统文化定义的理解。
“70后”由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关系,所受到的教育往往会比较死板,这就促使了他们在思维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往往容易钻牛角尖,视野的开阔性上也会受到局限,当他们认定一些事之后就容易偏执。
因此在实际访谈中,“70后”人群在对传统文化的定义上有着很大的分歧。
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儒释道”的思想,京剧,书法,民乐等等,特别是选择“可有可无”的人群。
而70后又正是接触现代西方文化的第一批国人。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的人群一样,他们认为这些内容在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而且他们往往认为这些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习惯于把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混淆起来。
而真正的传统文化是承先启后的东西,单纯现在的东西还不能叫做传统,但也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
[2]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也包容了精神上的理论哲学与人们的道德要求,比如我们必须具备的诚实守信和谦逊待人的品质就是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生活中到处充满着传统文化的印记。
当然“70后”中有一部分人和“80后”一样,普遍认为传统文化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会接纳新的文化,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各国文化的长处,从而结合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承下去,成为未来的传统文化。
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原本就是兼容并蓄的,它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它不是像近代史书中描述的那样完全的“闭关锁国”,只不过中国传统文化在具有包容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或者确切一点说,它会保留一些原来的东西,它会有一种融合再传承的过程,而非像一些其他国家一样,几乎完全的否定传统。
笔者通过对一位在俄罗斯留学的同学的访谈中了解到,俄罗斯人在“东罗马帝国时期引入东正教,就将原来的宗教全部抛弃”,“彼得大帝时期,又引进欧洲文化,将传统文化全部否定”,“全盘接受就是他们的民族性格”。
正如他所言:
“中国的历史是延续的,而俄罗斯是断节的。
”
实际上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无用武之地的思想可以说是片面的,在2008年这一多灾多难的时期里,中国人民表现出了无畏的抗灾救灾勇气,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对灾区受难群众伸出了援助的手,这即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对国人产生的深刻影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兼爱的思想也没有随着墨家的消亡而不复存在。
正如“80后”的很多受访者所言,虽然不能明确的知道传统文化的意义体现在哪里,但感觉离不开它。
传统文化之于社会是有一定积极影响的,中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无不奠基于传统文化之上。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因此传统文化也是软实力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影响力可能没有现代西方工业文化来的那么明显和强势,但实际上它作为软竞争力的基础是功不可没的,一个成功的民族企业或者品牌绝对不会是外来文化的附庸和“仿制品”,它会有一套自己的理念,就像中国最为成功的服装设计师品牌“例外”一样,它并不十分关注自己的潮流,而是用心在做东方的哲学,它的服装常给人一种纯净的感觉。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那么他很难会忠于自己的职业。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完善的文化体系,没有真正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制度,就很难构建安定的社会环境。
秦朝以法治国,商君提出法治大于人治,制定的一些刑法对于百姓来说太过严苛了。
而现在国家提出以人为本的观念,同时构建法治社会,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家与儒家的精髓,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经过继承和发展之后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这种文化本身在进步,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80后”可以普遍认识到传统文化之于社会的重要意义,很大程度上给予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很大的信心。
(二)“80后”对传统文化现状的认识
大多数“80后”(校内73.47%,校外60%)认为传统文化在逐步衰落,个别人(校内2.04%,校外2.86%)认为传统文化已失落已久,还有一些人(校内25.3%,校外37.14%)认为传统文化以一种新的方式蓬勃发展或保持原有的姿态。
基于学者共识,及调研数据,当今传统文化却有衰落的趋势。
在实际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大多数“80”后认为,传统文化体现在他们生活中的东西已经残缺不少了。
一位86年的受访者说:
“感觉现在着迷于国学的人少了”,“现在的年轻人会去追求那些所谓美的东西,就是那些形式上很华丽的东西,传统精神层面的追求已经淡化了。
”
“80后”人群中认为传统文化衰落或失落的理由主要是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校内25%,校外21.21%)和社会文化教育的忽视(校内26.47%,校外21.21%)。
而“70后”把文化衰落的责任主要归结于社会文化教育的忽视(26.98%)。
综合起来看,社会文化教育的忽视被认为是导致传统文化衰落的最主要的理由。
“80后”成长或出生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成长,受西方文化渗透是很深的,因而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衰落的理由,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影响。
也有人认为是草根文化、山寨文化等泛滥(校内12.75%)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衰落。
当然还有些受访者认为经济方面的原因,经济变好导致文化衰落,经济落后导致文化不发达的。
“经济好,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兴起,物欲横流,没有朴素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现今许多人价值取向就产生了问题”,“现代生活的压力也使得一些人对传统文化接触较少”。
但笔者以为以上这些都只是外因,在哲学上外因从来都不是起决定作用的。
西方文化能够渗透到年轻群体中,归根究底还是因为社会文化的根基不够深入,换言之是社会文化教育的忽视,导致了社会文化根基浅于地表。
虽然说文化是随时代融合发展的,但以中国文化为基点还是以西方文化为基点所导致的文化结构是不同的。
有些受访者认为,西方文化会更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它是一种工业文化,真正的现代文化。
笔者以为,西方传统文化的消亡正是因为基于这种思维方式所导致的,而这种传统文化的衰落和消亡并不一定是好事,至少对于中国的国情而言。
笔者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孕育出自己的现代工业文明,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产业结构和社会重视的严重倾向性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泛艺术的,我们敬畏自然,崇尚和谐,我们的追求往往体现在意识层面。
当我们看到月亮的时候在我们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一幅惟美而写意的画卷,我们强调家族和集体观念,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下,认为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整个社会好了,每个人也就好了;而西方人的思维是泛科学的,他们习惯于把事物拿过来解剖分析,他们喜欢征服而非敬畏,他们更强调个人主义,他们认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人把自己安排好了,社会也就好了。
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文化的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环境,而西方文化特有的快餐优势又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体现出来,因此自然而然的占了上风。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社会文化教育再做得不好,没有很好的把中国传统文化的长远优势体现出来,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必定是以弱势居于下风,从而走向衰落。
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史,至民国末期,文化还相当繁荣(民国国学大师、文化名人辈出)。
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削弱;90年代以来,网络文化盛行,更多的年轻人追从潮流,成为现代化大潮浪尖上的弄潮儿,忽视了传统文化对自身修养的意义。
我们的国家也忙于在“经济基础”上做文章,而常常把“上层建筑”搁置一旁。
幸而近年来国家已听到了民间的呼唤,将几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让一部分人感到国家的重视。
事实上这是在文化严重被侵害的情况下(如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不得不做出的反应,但笔者以为,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国家理应做出更积极的反应来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中古老的上巳节、寒食节等早就被人们淡忘了。
笔者曾对上巳节做过一个调查,结果绝大部分人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一节日。
而寒食节则会有人把它和清明节混为一谈,甚至完全不知道“介子推”所谓何人。
笔者在痛惜文化衰落的同时不禁思考,这些已经从人们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现代史 纲要 社会实践 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