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本质三要点.docx
- 文档编号:7826738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4.58KB
金融本质三要点.docx
《金融本质三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本质三要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本质三要点
一、说说金融的本质
金融的本质其实就是三句话:
一、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二、信用、信用、信用,杠杆、杠杆、杠杆,风险、风险、风险,实际上就三个词“信用”、“杠杆”、“风险”;
三、金融不是单纯的卡拉OK、自拉自唱的行业,它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就没有灵魂,就是毫无意义的泡沫。
在这个意义上,金融业就是服务业。
具体来讲,第一个特点,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银行是干什么的?
一方面,老百姓有钱存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钱,银行就是在之间起着桥梁,起到中介和服务作用。
保险是干什么的?
保险实际上是人在健康、安全的时候,有余钱买了保险,发生生病、死亡等意外突发事件的时候拿来救急,这个过程是人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平衡,当这笔钱放在保险公司,又可以为企业融资提供资金来源。
证券市场更是如此,老百姓冒一定的风险投资买股票,取得回报,不管是赚的企业利润分配,还是股价差价,总之是为有钱人理财的一个桥梁。
租赁也一样,一个企业没钱一次性投资10亿,就要借债,如果通过租赁,把一次性的巨额投资转化为日常的租赁费用,那么投资资本和资金就转化为租赁公司的资金,而企业不出这笔钱,摊入运行成本,运行成本增加以后,少交一点所得税,或者产生各种各样的效益。
这也一样起到为需要钱的人融资的作用。
在座的都是金融业专家、领导,都明白这个金融的定位。
我们有十几个金融品种,不管是直接金融系统的资本市场发债券、发股票,还是间接的金融系统商业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系统,都是各种理财方式、中介方式,本质上就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金融的第二个本质,是信用、杠杆、风险。
首先是信用。
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
金融的生命线,一种体现在是金融企业本身的生命线,金融企业本身要有信用;一种体现在与金融机构借钱的企业也要有信用;还有一种体现在老百姓在你这儿存款、投资的过程中,各种中介服务类的企业当然也要有信用。
信用从哪儿来呢?
对非金融企业来说,你跟金融单位融资,没有信用就无法融资,任何在这个问题上投机取巧的人,最终一定会受到惩罚。
说我不要信用也能融资都是胡扯,离开金融本源的任何理论都是不成立的,这个本源就是两个字——“信用”,是金融安身立命之本。
企业的信用在哪儿呢?
第一,企业要有现金流,你向银行借1亿,银行就要审核这个企业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现金流怎么样,现金流比利润还重要,哪怕利润很高,如果某一个月资金链断了,把你弄得崩盘了,后边哪怕有暴利,你已经死了,也没有用。
所以,资本市场上考核企业的第一个信用就是分析财务报表里的现金流。
第二,要讲企业的利润,我们说一年有1亿利润,10倍市盈率,股票市场价格可以值10亿,增长很高,市盈率30倍、50倍还有人愿意买,是买它的未来,因为利润增长很快,买了以后,过三年、五年,高增长率会把这个市盈率从30倍又降到10倍,我买的股票就赚钱了,总之和回报率有关。
第三,和抵押物有关,如果回报率、现金流不大讲得清,但这个企业很重要,担保公司愿意为他担保,或者某个第三方企业帮他担保,担保物是充实的,银行当然可以照贷无误,如果万一企业不行,担保公司、第三方企业赔,只要这个事铁板钉钉,也是可以的,也是一种信用。
第四,就是企业的高管人员,企业的经理是一个世界有名、中国有名、区域有名的非常实诚的优秀企业家,如果遇上金融危机,遇上特殊困难,暂时遇到困难,凭他个人信用的含金量,大家可以帮忙。
另外企业的品牌等一些无形资产也是有价值的。
这些都是一些金融学的常识,但人们往往不按常识做事。
我们有时候说现在大数据分析,不管怎么分析,如果看不到企业的现金流,看不到企业的资本回报率,看不到企业的第三方担保,看不到企业非常实际的一些信用物,大数据分析就能把几百万、几千万借出去?
我觉得这也会很荒唐的。
我的意思说什么呢?
如果直接了解企业这些相关数据当然最好,如果用大数据,网络的方法间接地、确切地了解企业的这些数据,也是一样的效果。
但是,如果说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是不需要有资本回报,不需要有现金流概念,不需要有担保物,也不需要有其他的信用物,那大数据就是赌博。
所以,金融的本源其实并不复杂,如果一套说法说得把金融ABC给丢了,它哪怕再复杂再高端,也别信。
金融的衍生工具也一样,有许多许多的衍生工具,但是不管什么衍生工具,总是能看到信用几个基本特征的痕迹,如果全部抛弃了,还原不了,根本搞不清了,那就是泡沫。
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这样,次贷产品本来是房地产商卖房子,不需要抵押物,零首付,不受制约,房价就会涨,涨了大家都赚钱。
一旦这样的房子坏账,没有抵押物,全是银行背账,银行风险就大了,但银行不是想办法把次贷变成正常贷款,从抵押物上做文章,而是把这个次贷卖到股票市场,变成了CDS债券,这个CDS债券杠杆比到了1:
40,雷曼兄弟公司40亿美元购买了1600亿美元的CDS。
如果这个债券涨10%,他就赚400%,40亿美元变成160亿美元,如果跌10%,就立马崩盘了。
总之,考核数据分析或者品种转换的根由,就是信用物。
没有信用的一切金融都是假金融、伪金融,在重庆决不让它发展,这是常识。
第二个就是杠杆。
金融的特点就是杠杆,没有杠杆就没有金融。
为什么要信用?
因为信用是杠杆的基础,你有信用,我才杠杆,如果什么事都是1:
1的,我拿100块给你,你就我给100块的货物,大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不需要信用了。
一旦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
银行的存贷比,就是一种杠杆比例。
有10亿注册资本,可以搞100亿贷款,资本充足率1:
10,也是个杠杆比。
租赁公司如果有50亿资本,可以搞500亿租赁,也是1:
10的杠杆。
搞期货一般是1:
20的杠杆,5块钱的资金可以做100块钱的投资,如果做远期交易,1:
5的杠杆,100块钱的交易付20%,半年以后货物到了再付剩余的,这中间也有个透支,是1:
5。
最近,股票市场搞融资融券,也是个杠杆比,你有100万的股票,跟证券公司可以融资也罢,融券也罢,借给你一定比例的透支,总之没有比例就没有金融。
虽然这也是金融课堂的ABC,但是一切的金融风险都是背离了这些基本原理而所致的,所以这些基本原理要当真经来念,不管是行长还是科员,这个真经要天天念、月月念、年年念。
所有的金融风险都是杠杆比过高造成的,没有杠杆比就没有金融,但杠杆比过高就产生风险。
刚才我用了信用、信用、信用,杠杆、杠杆、杠杆,风险、风险、风险三个叠加词,就是用最土的方法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一切金融的创新都是想方法把杠杆放大,一级杠杆1:
3,二级杠杆再来一个1:
3,整体系统叠加就变1:
9,如果有三级、四级就更上去了,每一级都在策划杠杆比,一切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杠杆比放大,真正的智慧就是设计一个风险比较小的、有一定信用基础的、可靠的、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那才是智慧,是金融的精髓。
我们说过分的杠杆比是一切坏账、一切风险、一切金融危机的来源,坏账是讲具体的一个企业,风险是这个系统体系发生的事,危机就是延伸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事。
所有的这些,都和杠杆比、和风险没控制好有关系。
解决金融危机的全部办法也就是三个字:
“去杠杆”,不管是国家级的去杠杆,还是某个行业的去杠杆,还是某个企业的去杠杆,实质就这么简单。
这是金融的第二个本质,风险、杠杆和信用。
这三件事是互动的,信用高的风险当然就低,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杠杆比高的信用就会降低,风险也就比较高。
金融专家、企业的创新都是围绕这三件事在运转,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一个度。
第三个本质,金融的要义是为实体经济服务。
记得邓小平老人家当年视察浦东,也就是1991年1月14号,大年初四,他说了一句话:
“金融很重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搞好了,一招棋活,全盘皆活。
上海过去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的金融要在世界上有地位,首先要从上海搞起。
”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
一是金融和各个行业的关系,一招棋活全盘皆活,是个中心。
二是上海过去是货币自由兑换,以后也要这么搞,当时金融是管制的,贸易项下也不能自由兑换,老人家已经想到以后贸易项下自由兑换,今后要这么干。
三是,当时人们认为北京是金融中心,上海不值一谈。
老人家说中国的金融要从上海搞起,上海才真正敢把金融中心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核心是怎么形成的?
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个中心就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异化为一个卡拉OK、自拉自唱、虚无缥渺的东西。
金融只有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过程中,围绕着实体经济运转的过程中,才能成为中心。
对此,王岐山同志在当国务院副总理时曾说过,“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这两句话应该是金融界的戒律。
我讲这段话,是让大家理解金融的本源,金融的三个要义。
你哪怕成了大银行的老总,这段话也应该温故而知新,每当我们发生任何金融风险,无论是金融危机,还是一个企业破产倒闭,或者一个P2P跑路的时候,你都可以从这三个特征值里找到问题的本源。
第二,一个地方政府为企业服务,推动金融发展,最重要的该抓什么?
我们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小微企业服务,为“三农”服务,为结构调整服务,为国家的战略重点服务。
在这样的服务过程中,抓手是什么?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按“一行三会”的金融政策,努力做好“三管齐下”的工作。
“第一管”就是间接金融中的商业银行贷款融通的体系,“第二管”就是要发展直接金融中资本市场的融资体系,“第三管”就是发展小贷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各种各样的非银行金融体系。
这三个体系如果完全靠布朗运动,自我发展,没有地方调控,就会没有方向。
以前计划经济时期没有资本市场,也没有非银行金融体系,只有银行,金融体系90%以上靠银行贷款,这个经济不会活跃,也不会快速发展,也不会分类调控产生结构的改进,大家都一刀切。
现在国家一年15万亿的社会新增融资,银行占10万亿左右,如果那5万亿不存在,就靠这10万亿,支撑不了当下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
所以,要依靠银行,但不能一棵树吊死。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一行三会”在2006、2007年全面启动的,而且放权给地方政府干,“一行三会”给予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一定的政策框架,地方政府按照“一行三会”的政策框架审批这些机构。
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全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人数量、融资总量,都有惊人的增长。
虽然它的融资利息一般比商业银行高一倍,但它还是受国家管制的一个相对规范的非银行机构。
我们把它叫普惠银行,有点褒义和鼓励的意思,也可以把它叫做影子银行,是银行的一个对比,也没有贬义。
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好处就是,凡是它发达的地方,社会民间的高利贷、乱集资就会大大减少,大体上减少一大半,因为既然有充分的15%、18%的中利贷可以借,我为什么要借30%、40%、50%的高利贷呢?
重庆的典当行、高利贷公司,在十年前可以说非常多,近几年我们批了两三百个小贷公司,形成了几百亿、上千亿信贷余额,他们大大压缩了高利贷、地下钱庄的生存空间。
现在重庆的高利贷、地下钱庄,我不能说没有,但是大大减少了,这是好的一面。
但是它也有缺点的一面,利息总而言之比银行高,这个比例如果过高,对整个融资系统也是不健康的。
怎么解决这件事?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力推进直接金融系统,也就是资本市场、债券市场。
最近几年,在“一行三会”的支持下,重庆融资结构的比例有了明显变化。
十年前我们90%以上的新增融资是银行,后来非银行系统5%、10%、20%、30%,逐渐逐渐地提高,当提高到40%多以后,又变得不合理了。
改变这种局面,不能把银行的贷款占比又去提得很高。
一方面是受制于银行额度制约,另一方面政府真正有作为的是抓直接融资。
去年,我们在这方面又取得新成效,去年5600多亿新增融资,银行贷款占45%左右,直接融资系统提高到24%左右,然后小贷公司、信托公司等差不多占30%。
资本市场融资其实有五六个渠道,很宽的。
第一个是IPO上市,不管深圳、上海A股市场,还是香港、美国上市。
由于我国上市是管制审批,上市的很有限,最近我们几个大机构都是跑到香港上市,因为香港属于注册制,上市快。
第二块就是发债券,企业债券,由国家发改委、证监会审批,最后在A股市场上市,因为是审批制,规模也放不开。
我们最支持的就是让重庆有信用的企业到人民银行的银行间市场去发行企业债,去年有120个重庆的工商企业发了900亿银行间的市场债券。
所以,哪个市场对地方政府、地方企业有效,我们就走哪个市场。
发银行间中票或者资本市场的债券又是一种,定向增发也是一种直接金融行为,让私募基金作为投资股东投进来也是一种股权融资。
去年,我们有一件事做得很成功,就是京东方定向增发。
京东方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液晶面板类公司之一,在世界生产能力排名第五,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
中国一年要进口液晶面板1800亿美元,看准这个方向,就要有勇气投资,效益一定会好的,所以我们请他来投资。
京东方想投资,愿意占据这个市场,也有这个技术,但是缺钱,拿不出330亿。
我们当然不能说你拿不出,我帮你拿,但可以买你的股票,你定向增发100亿股,按市场价2.1块一股卖给我,你得到210亿,再向银行融资120亿,就有330亿,投在重庆,一年多时间把这个厂造好,今年三四月份就能投产,投产以后一年可以形成五六百亿的产值。
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融资项目,解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投资资金来源,真正起到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的作用。
这单业务是西南证券[0.79%资金研报]做的,是一个好项目。
本来我们起初是想把这个融资需求交给重庆的民营企业,他们如果有钱没有地方用,投到这个项目,肯定比放100亿小贷好,不容易坏账,但后来民营企业没有实质跟进。
倒是重庆的一些国有企业,还有上海、北京的一些外地企业很睿智,都争着来投资。
所以一个月210亿的股权融资,120亿的银行融资到位。
现在,京东方的股价是3块多一股,每股赚1块钱,210亿投资现在价值300多亿。
我讲这段话的意思,直接融资里边有许多工具、很多方式,在座的银行、企业,都该深度了解,了解以后,把这一块努力拓宽,我们的金融体系就活了。
我为什么这么讲?
大家要明白,直接融资系统会带来整体的融资成本下降。
所有的债券、中票,它的利息低于银行利率1个百分点左右,是低利贷系统。
1000亿、2000亿的融资量,利息下降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整个重庆的金融系统的利率往下降,重庆企业的融资成本就降低了,这是政府该作为的地方。
宏观上金融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实际上要把金融系统的融资结构“三管齐下”,三个比例要适当。
你也不能说把影子银行都废掉,你也不能说银行占比越小越好。
当我们一些信用比较好的企业通过直接金融系统融资了2000亿的时候,肯定就会向银行少借2000亿,银行这些钱借给谁?
政府引导他们更多借给“三农”、小微、高新技术、结构调整等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多了这笔钱以后,信托、租赁、小贷公司的钱自然就会少用。
总之,金融系统市场细分,各有定位,但这个比例十分重要。
这种比例来源是国家“一行三会”的金融货币政策,我们是把国家政策和重庆实际结合起来,力争做得更好。
当下,金融要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服务。
具体到重庆,首先要考虑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领头羊城市,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支点和节点城市,也是国家超大城市之一。
讲节点支点,就是长江经济带,我们是上游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我们是中国方面的一个起点,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起点重庆、终点德国杜伊斯堡,是当下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通道,这两年的货物价值量占到全国经过新疆阿拉山口到欧洲货运量的80%。
这个意义上讲,不管是直接金融系统还是间接金融系统还是非银行金融系统,都该围绕这些战略去落实工作。
这里边有许多大项目,比如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里讲到十大基础设施,包括高铁项目、货运铁路项目、隧道桥梁项目,以及地铁、高速公路、水利工程、通信工程、能源工程等,有1万多亿投资。
另外和大都市发展有关的城市开发,也会有几千亿,都是和国家战略有关系,金融当然应该支持。
第二,要为改革开放服务。
有时候改革的过程也是需要投资的。
比如我们把基础设施投资变成PPP投资,以前是政府跟你们借钱,你们很容易就可以借;现在企业如果用PPP方式来干这个活,政府不负担信用风险,但是有资源配置给企业,这个企业要跟你们融资,你们是不是能够采用各种办法,或者股权融资的方式,或者银行贷款的方式,或者各种租赁资金融通的方式,跟这些项目合作?
这一块其实就是改革,需要金融提供服务。
改革包括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和融资有关,而且往往都是资本效益提升的,金融参与其中也是有很大效益的。
去年我们搞了1300亿PPP,国有资本按五种路径的混合所有制搞了1000亿,本来这2000多亿是需要重庆政府自己用资源或土地抵押了去融资,然后来搞这些项目;现在我们卸掉了包袱,吸引民营、国有、外地、外国的企业进来了,他们当然也需要融资,金融系统这时候支持他,给他融资,也就是支持了重庆政府的改革,这是一个互动的。
去年因为我们搞了这些改革,重庆政府的债务从6000多亿降到5000多亿,降了1000亿,但是我们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了18%,没有出现说要减债了、该搞的项目不搞了。
改革会有资本红利,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会使得各种所有制结构更加协调。
这个时候,中间起融通作用的当然是在座的,各得其所。
开放的过程也会花钱,我们每年引100亿美元外资,这是注册资本金,会贷出1千多亿贷款,最终外资一年在重庆的投资量是2000亿,占1万多亿固定资产投资的近20%,比例是不低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座的企业为外资企业服务,就是服务于开放。
重庆的开放有几个特征:
一是利用外资多,连续几年每年100亿美元以上的外资到位数,在中西部排在前列,全国排在第七位。
二是进出口量大,去年955亿美元进出口,出口排全国第八、进口排第十,这个进出口贸易当然有短期流动资金、长期流动资金以及出口信贷等在里边起到周转作用。
三是实现了大交通枢纽、大口岸、大保税进出的平台。
去年机场吞吐量达到2970万人次,在国家主要机场增长率排名第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过了百万标箱。
总之,凡这些开放特征方面需要资金,各方面应该特别倾斜一些,就是支持改革开放。
第三,要支持实体经济、工商企业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发展。
去年国务院专门发了支持小微企业、支持“三农”、支持实体经济的文件,国务院督查组还专门来重庆进行了督查。
总体看,督查组认为重庆按照国务院要求做得比较到位。
第四,要为调结构服务。
“6+1”支柱产业要升级换代。
电子信息产业几年时间做到了2亿台件的终端产品,生产量已经是全国之最。
汽车去年生产了262万辆,也实现了全国排名第一。
这些支柱产业升级换代的资金融通当然应该支持。
重庆的支柱产业发展,我们是按照三种集群的理念来推进:
第一种是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关联企业,整机厂、零部件厂、原材料厂一体化形成集群;第二种是同类型产品、同类型企业扎堆运作;第三种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形成集群互动。
这三种集群背后体现的支柱产业,融通要给予支持。
第五,凡是有利于重庆产业创新的,不管是工业创新,还是服务业创新,应多予以支持。
我们现在讲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物联网、机器人[-1.85%资金研报]、纳米新材料这五大类和现代信息活动有关,还有五大类包括页岩气、综合化工材料、新能源汽车、环保产业、生物医药。
这十个方面去年是600多亿产值,今年预计1500亿,可以翻番的,我们希望五六年以后到1万亿。
这不叫浪漫,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比如液晶面板,去年京东方330亿投下去,今年半年多时间可以做200亿产值,明年就是四五百亿。
服务业领域,包括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类型的企业,或者是平行贸易、保税商品展示销售,实际上是欧洲等国外商品重庆卖,打破原来的商业进货渠道,通过保税区实行平行贸易,使得价格比国内的专卖店便宜,这是个创新,里边有许多企业是新冒出来的,也需要融资。
二、金融业要防范好三类风险
金融业防风险,最重要的是三个风险:
第一个,是非金融的产业出毛病、产能过剩,但和金融系统有借贷关系,坏账冲击金融机构。
第二个,是金融系统自身出毛病,自己不谨慎、行为不端或者经营有误造成了危机。
第三个,既不是实体经济也不是金融系统出问题,而是社会上的地下钱庄、高利贷、乱集资冲击了经济,连带金融系统陪葬。
这三类风险,都是政府、社会和各类金融机构要防范的。
第一类是产能过剩。
市场经济天然会创造产能过剩,因为市场经济中利润高的行业,大家会模仿跟进,供求平衡以后还会有惯性,就会产生过剩。
过剩不可怕,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就是淘汰过剩的动力,良性的过剩是10%—15%,市场经济中每年有10%—15%企业发生倒闭,是优秀企业把差的企业挤掉了,别大惊小怪,这很正常。
但只要过剩超过30%,全社会利润归零,到了40%几乎不会有企业能盈利。
再优秀的企业也会跟着赔本,就会产生系统性风险。
这是市场经济铁的法则。
我经常听到有企业家说,即使有30%的过剩,只要我资本实力强、技术好、有经营能力,就有办法让这30%的过剩转给别的企业,自己能100%畅销,甚至还能提价,抱有这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最终是会惨亏的。
工业领域,钢铁就是这样,现在10亿吨的产能,需求只有6亿多吨,产能过剩50%,所以全行业亏损。
水泥、风力发电、光伏电池、有色金属、电解铝、氧化铝等十几个工业品也都过剩了。
重庆2013年工业利润增长42%,去年又涨35%,效益比较好,固然有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的因素,但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产生过剩。
全国钢铁十年前1亿吨,现在10亿吨,重庆这十年没有增加1吨钢铁产能,还是600万吨。
煤炭,十年前全国18亿吨,现在涨到40多亿吨,实际生产的有30多亿吨,重庆还是4000万吨没增加。
如果在这些领域有产能过剩,就会产生大量亏损,抵消掉现在的许多利润。
所以,按党中央、国务院的调控方针老老实实、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干,超前谋划不会吃亏。
大家一定要相信经济规律,要有理性思维。
城市发展也有产能过剩。
土地供应上,一个地方每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一般应该容纳1万人,100平方公里就是100万人,这样产城融合就比较繁荣。
但如果一个地方只有50万人,土地开发了100平方公里,这城市不管造得多么繁华,晚上一定是空城、鬼城、死城,这就是过剩。
所以,这十多年,我们始终坚持每平方公里1万人这一条基本规律。
工业园区发展也有一个经验标准,每平方公里要有100亿产值,有1000亿产值就10平方公里,3000亿产值就30平方公里,不能拿30平方公里搞了500亿产值,那是糟蹋土地。
这种过剩的不景气会像瘟疫,让所有来考察的企业吓得落荒而逃,最终害人害己,决不允许这么干。
城市发展中,有六个类型要防止过剩。
一是住宅。
人均40平方米足矣。
如果城市未来最终人口在1000万,住宅需要4亿平米,多了就过剩。
有的地方人均80平米,肯定是泡沫一堆。
二是写字楼。
一个基本的经验,差不多2万GDP1平米。
搞多了写字楼,最后不会有人办公。
三是商铺。
大体上,大都市2万零售额需要1平米商铺,区县城级差地租低,1万零售额1平米商铺。
如果5000亿零售额,有1亿平米的商铺,供过于求,毛利付房租都不够,一定赔本。
四是贸易市场。
各个省模仿浙江义乌搞几个不是不可以,但义乌全国就一个,如果每个县都想搞一个小义乌,一搞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平米,肯定门可罗雀。
五是会展中心。
一个千万人口的大都市有几十万平米会展中心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地市州和区县城搞几十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那肯定会过剩,有的地方一搞还搞几个,每个都十几二十万平米,不可能有那么多展场来配置。
六是城市综合体。
如果一个城市建20个综合体,每个区县里都建两三个,一个区县才十几万人,哪有那么多消费?
肯定也会产生泡沫。
房地产资金消耗量大,一旦过剩,坏账都是金融系统的。
有时候银行怕房地产商翘辫子,为了规避风险,把本来应该再贷给房地产商的钱收走不还,房地产商只能转向高利贷,很快就会翘辫子,这种击鼓传花也会造成不稳定。
总之,对于金融系统来说,对产能过剩不能被动应付,应该有三种角度预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 本质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