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及对中国企业启示.docx
- 文档编号:7823513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78.05KB
FDI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及对中国企业启示.docx
《FDI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及对中国企业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DI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及对中国企业启示.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FDI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及对中国企业启示
FDI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及对中国企业启示
毕业论文任务书
姓名:
学院:
经济学院
班级: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毕业论文题目:
FDI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立题目的和意义:
立题目的:
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效应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用以深化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促进作用的理解,提出FDI与技术进步关系的相关理论,FDI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定性分析及相关实证分析,得出对中国企业有意义的经验。
立题意义:
通过FDI对中国技术进步效应的问题研究,将有助于中国在全球化日益推进的时代进一步拓展了生产和市场,有助于更大程度上优化了时间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有助于较快推动技术的转移扩散,将有助于中国企业进一步的学习和借鉴。
技术要求与工作计划:
技术要求:
1.广泛阅读与选题有关的文献30篇以上,英文文献5篇以上结合毕业实习充分掌握一手资料,在论文撰写中运用恰当、贴切。
2.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本课题的研究问题。
3.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论证要逻辑严密,概念准确,数据可靠,结论正确,符合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的各项要求。
工作计划:
1.按照确定的选题范围至少阅读有关FDI与中国技术进步关系的相关文献,并查阅中国技术进步关系相关的外文文献。
2.根据所阅读的有关FDI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关系,以及论文选题确定的研究范围的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大纲和开题报告,并按指导教师要求修改。
3.结合毕业实习调研提升中国FDI技术效应的政策建议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4.按照开题通过的论文大纲和所收集的一手和二手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5.根据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论文初稿。
6.按学校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排版、打印和装订。
7.准备毕业论文答辩陈述词。
8.毕业论文答辩。
时间安排:
1.2011年08月15日-09月30日:
查找资料及初步确定论文选题。
2.2011年10月05日-10月15日:
与导师讨论论文选题的可行性。
3.2011年10月17日-11月04日:
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4.2011年11月07日-11月18日:
提交论文开题报告。
5.2011年11月21日―11月25日:
论文开题。
6.2012年03月07日-04月30日:
撰写论文初稿。
7.2012年05月07日-05月12日:
论文中期检查。
8.2012年05月14日-05月26日:
修改论文。
9.2012年05月28日-06月01日:
论文排版、打印、装订。
10.2012年06月04日-06月10日:
准备论文答辩。
11.2012年06月11日-06月17日:
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要求:
1.严格按照与导师沟通后确定的论文选题查阅相关文献。
2.结合毕业实习,收集毕业论文选题相关的一手资料。
3.按指导教师提出的毕业论文撰写的技术要求、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独立完成写作任务。
4.按学院要求时间返校,与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修改论文,见面次数不少于5次。
5.在毕业论文撰写和毕业实习过程中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
6.论文写作严格执行《哈尔滨商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及规定》的相关要求。
(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字) 年月日
院长意见:
(签字) 年月日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迅猛发展,在满足了资金和外汇需求之后,充分利用FDI的技术效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
如何正确评价FDI对我国技术水平的影响,如何更好地运用外资政策促进技术进步,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十分有意义的。
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效应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用以深化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促进作用的理解,提出FDI与技术进步的相关理论,FDI与我国技术进步的定性分析及相关实证分析,得出对中国企业有意义的经验。
通过FDI对我国技术进步效应的问题研究,将有助于我国在全球化日益推进的时代进一步拓展了生产和市场,有助于更大程度上优化了时间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有助于较快推动技术的转移扩散,将有助于中国企业进一步的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进步;转移扩散
Abstract
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hasdeveloprapidlysince1980’sinourcountry.Itmeetstheneedofcapitalandforeignexchangeinourcountry.ThetechnologyeffectofFDIisconsideredasanimportantstrategyintheproceedingofourmodernization.ItissignificanttoestimatethefunctionofFDIonourtechnologycorrectlyandtotakemoreeffectiveFDImeasurestopromoteourtechnologylevel.Throughtheforeigndirectinvestmenteffects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hinesetechnologyprogresstoresearchthedeeping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inChinatopromotetheunderstandingoftheroletechnologyprogress.ItputsfowardtheprogressoftechnologyFDIandrelatedtheory,FDIandourcountrytechnologyprogressqualitativeanalysisandrelated,empiricalanalysistotheChineseenterprisemeaningfulexperience.WiththeourcountryFDItechnologyprogressofthestudyeffectswhichwillhelpourcountryintheeraofglobalizitionincreasinglypushingfurtherexpandtheproductionandmarket,anditalsohelpmoredegreeoptimizationtimewithinthescopeoftheresourceallocation.TheFDIevenhelpustopromatethetransferoftechnologyspreadrapidlyandcanhelpourcountryenterprisefurtherstudyandusingforreference.
Keywords:
Foreigndireetinvestlneni(FDI);TechnologyProgress;DiffusionalTransfer
2FDI相关概念界定及FDI技术进步效应的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2.1.1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FDI(外商直接投资)
日本学者小岛清(1981)认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所谓直接投资应理解为向接受投资的国家传播资本、经营能力、技术知识的经营资源综合体。
”他认为:
“直接投资不单纯是资产的经营,而是伴有经营权即企业经营上的控制权的资本流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
“外商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和实体(对外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与在另一国的企业(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分支机构或国外分支机构)建立长期关系,享有持久利益,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
”这一定义被各国广泛采用。
二.技术进步
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技术进步一般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通过对原有技术(或技术体系)的改进、革新,或研究开发出新的技术(体系)来替代旧技术(体系),从而使经济活动取得更高的收益。
具体主要体现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和应用技术革新等方面。
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区别
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创新是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的。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在经济学上都可以表现为生产函数的变动,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2.1.2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FDI(外商直接投资)
FDI具有的一揽子的性质,使它与其它资本流动形式区别开来,
(1)直接投资不仅是资本的流动,而且包括资本、技术、经营知识的总体转移。
其核心不是货币资本的流动,而是体现在机器、设备等技术性的生产资料转移,以及技术培训、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技能的转移。
(2)直接投资的一揽子资源从投资国的特定产业部门向东道国的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转移,所带来的先进的生产函数,将逐渐普及和固定下来,从而对东道国产生一种“生产函数改变后的比较优势”(小岛清,1981)。
同时,跨国公司还利用其实力从东道国获得法制和政治方面的优惠政策来支持其投资活动。
可见,FDI的一揽子的资源转移性质,是把社会经济与技术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而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就在于在国际生产中能够通过直接投资的形式,并依赖非市场化的手段与价值链调集“一揽子”与众不同的资源。
二.技术进步
狭义上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生产工艺、中间投入品以及制造技能等方面的革新和改进。
具体表现为:
对旧设备的改造和采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采用新工艺;使用新的原材料和能源;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等。
广义的技术进步不但体现为生产工艺、技能和中间投入品等硬技术的改进,还表现为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决策沟通机制的完备、获得规模经济、融资渠道通畅和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等方面。
经济学家通常用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简称TFP)来衡量这种广义的技术进步,即产出增长中剔除了劳动和资本等投入要素增长后,所有剩余因素作用的总和。
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技术进步,它更关注技术变化对经济总量层次的影响。
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在于,技术进步主要强调技术变动或革新对经济总量层次收益和效果的影响。
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取得,如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模仿等。
它既可表现为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也可表现为对投入要素的重新配置,还可以是通过模仿、扩散等途径获得的技能和经验等,但并不一定是企业自主研究开发首创的工艺或产品。
而技术创新则不同,它不但关注技术活动产生的经济价值和收益,同时还特别强调技术变化的新颖和首创的特征,而且技术创新更多表现为单个企业的行为。
所以说,技术创新一定能导致技术进步,并且由技术创新所引致的技术扩散和模仿行为可以反映技术创新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
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技术进步都源于技术创新。
2.2FDI与技术进步的相关理论
2.2.1经济增长理论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前,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的理论体系,索洛是主要代表人物。
新古典增长理论提出了在边际收益递减的约束下,单纯依靠要素投入无法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只有技术进步才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推动力。
但是新古典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于经济体系的变量。
索洛等人认为:
在没有外力推动时,经济体系无法实现持续的增长。
只有当经济中存在技术进步或人口增长等外生因素时,经济才能实现持续增长。
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罗默、卢卡斯、巴罗、格罗斯曼、赫尔普曼、扬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突破在于放松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设并把相关的变量内生化,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处理。
在经济系统内探求技术进步的机制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最主要的贡献。
但不像新古典增长模型那样有一个相对统一、广为接受的理论框架,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实际上是由一些包含相同或类似观点的增长模型构成的松散集合体。
这些理论模型的共同观点是,经济增长不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经济体中的内生变量所决定。
内生增长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进步动因作了解释。
2.2.2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海默是垄断优势理论代表性人物,他首次提出用垄断优势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
垄断优势理论对跨国公司行为的解释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假定基础上的。
海默认为当一个企业拥有某些外国生产者不具有的特定优势,使其能够在外国投资生产获得比当地企业更高的利润时,该企业就会利用这种垄断优势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已明确地指出国际直接投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资产转移过程,它还包括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转移。
垄断优势理论摒弃了长期以来在研究国际资本流动中一直沿用的完全竞争假定,提出市场不完全是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向东道国转移的知识和技术,发挥其垄断优势的根本动因。
二.内部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巴克莱和卡森、拉格曼等经济学家在对传统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其理论基点是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说。
内部化理论继承了垄断优势理论关于市场不完全的假定,并对此做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将市场不完全的原因归结为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从中间产品的性质和市场机制的矛盾来探讨跨国公司内部化经营的必要性。
三.产品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弗农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从动态化角度考察了企业的技术垄断优势随产品周期变化而变动的过程,分析了技术优势变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影响。
该理论指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呈现梯度式演进,顺序首先是次发达国家,然后是发展中国家。
东道国所能获得的技术水平取决于其要素禀赋、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与技术吸收能力相关的因素。
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大多是成熟、标准化的技术。
四.边际产业扩张论
日本学者小岛清在实证研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解说。
其理论的基本核心是:
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依次进行。
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国际直接投资所导致的技术转移越容易被移植和吸收。
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三者采用折衷的方法和体系加以综合,提出了OIL模型。
邓宁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必须具备三大优势:
所有权优势(Ownership)、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和区位优势(Location)。
其中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所拥有的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特定资产及其所有权,这是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
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将其所拥有的特定资产加以内部化利用而带来的优势。
区位优势是从东道国角度考察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
3FDI与中国技术进步作用机制的定性分析
3.1中国FDI概况
3.1.1中国利用FDI的发展机制
FDI作为衡量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也经历了起步、发展、高速增长和调整等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7):
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是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中国有关利用外资的立法还不健全,基础设施也很不完善,外商对于在中国投资还持试探态度,因而这一时期FDI的数量和规模较小。
截至1987年底,FDI项目数达10528个,合同FDI金额为231.2亿美元,平均每年为25.7亿美元,实际利用FDI金额为106.18亿美元,平均每年为11.8亿美元。
第二阶段(1988-1991):
发展阶段。
针对第一阶段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政府加快了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立法工作,相继颁布了一些法律和法规,如《外商独资企业法》、《合资企业法》等。
特别是1986年10月颁布的《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对外商投资举办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给予更为优惠的待遇,加大了引进外资的力度,改善了外商投资环境。
外资也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回应,FDI数量开始增长。
1988-1991年期间,FDI合同金额达294.7亿美元,平均每年吸收直接投资73.7亿美元。
实际利用FDI金额为144.4亿美元,平均年为36.1亿美元。
与第一阶段相比,年均FDI的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分别增长了1.87倍和2.06倍。
第三阶段(1992-1995):
持续发展阶段。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对外开放呈现出新局面。
同时,亚太地区经济形式看好,也为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在此形式下,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在沿海开放的基础上,实现沿江(长江)、沿线(陇海线、兰新线)、沿边(边境)的对外开放,从而在全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极大的提高了外商的投资热情,使外商对华的直接投资实现了飞跃性的高速增长。
1992和1993两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率甚至达到三位数,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也明显增长。
在FDI高速增长的这一阶段,中国吸收FDI的合同金额为3435.2亿美元,平均每年为858.8亿美元,实际利用FDI金额为1098.2亿美元,平均每年为274.6亿美元。
与前一阶段相比,年均FDI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分别增长了10.65倍和6.61倍。
第四阶段(1995至今):
调整阶段。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吸收了大量外资。
随着外资数量的不断增长,中国政府开始关注引进外资的质量和外资的产业分布,并对外资政策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为了使外商投资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1995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
1996年4月又取消了对外资企业进口设备免征进口税的优惠待遇。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90年代初期外商投资比重较高的房地产业从1993年的峰点39.3%下降到1997年15.8%。
在这一阶段的外国直接投资中,资金、技术密集的大型项目明显增加,投资区域分布开始由沿海向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辐射,投资行业涉及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尤其是运输、商业、保险、会计事务所等第三产业开始试点引进外商投资,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不断增加。
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除了少部分公司因为中国限制外资进入某些行业而不能在中国投资外,几乎都在中国进行了投资,其中包括著名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福特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三菱重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荷兰菲利浦公司等。
这一阶段,由于受到东南亚危机的不利影响,加上国内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不利形式,引进外资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FDI的合同金额波动较大,从1995年的912.8亿美元下降到1999年的412.2亿美元,降幅达54.8%,99年甚至出现了-11.3%的负增长。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相对比较平稳,1999年有小幅度下降。
2000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都有所回升,2001和2002年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3.1.2中国引进FDI的现状
3.2FDI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
3.2.1东道国的技术吸收能力
一般认为,东道国的技术吸收能力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国不同的吸收能力导致了不同的技术溢出效应。
技术吸收能力是指东道国认识、消化所引进的技术,并将其应用的能力,它是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
首先,所选择的引进技术要与现有的技术吸收能力相互匹配,便于消化,如果引进技术超过现有的技术吸收能力,则技术引进不能有效实现;其次,吸收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上升为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东道国的技术进步。
技术吸收能力不仅是吸引FDI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从国际直接投资中获得技术进步的条件。
东道国教育水平越高、管理人员越多及技术基础越好,技术吸收能力就越强。
从企业层面看,公司大小和R&D密集度是吸收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
通常外来技术并不是拿来就可以用的,在被应用前要进行适应性改造。
如果企业没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技术转移的成本可能是巨大的。
成功的技术转移不仅需要转移者的积极参与,也需要被转移者具备一定的技术吸收能力,技术接收者必须投入相当的资源对技术进行消化、改造以使其溶入生产体系。
学者们从众多因素,如人力资本、金融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角度阐释吸收能力的内涵及影响。
技术进步一般总是伴随着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技术储备的加强,作为知识产品的主要载体,人力资本在新增长理论中被视为衡量技术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有关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增加是技术进步的一个替代因素。
人力资本的存在弱化了资本的报酬递减约束,从而在缺乏外生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也会导致经济的长期增长。
从长远来看,东道国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科研水平和科研基础设施所决定的技术吸收能力大小将成为能否利用FDI技术转移实现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关键。
3.2.2东道国与母国的技术差距+
对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间的技术差距与技术溢出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技术差距越大,本地企业越具有追赶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技术扩散率越高,技术溢出效应是技术差距的增函数。
另一种观点的学者则认为东道国企业在技术差距小的情况下才有能力进行学习和追赶,技术溢出效应才显著。
因为双方的技术差距过大,意味着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发达国家开发的技术可能不适用于发展国中国家的条件,从而阻碍先进技术的转移与扩散。
得出不同观点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国家的技术吸收能力能否有效的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外溢。
对于技术水平较为接近的发达国家直接投资而言,由于东道国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吸收能力,也由于投资企业的技术能够较快地适应当地生产条件、并很快为当地企业所模仿,因此技术差距越大越有利于技术溢出;然而,对于初始技术水平很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外商企业的领先技术并不适宜于直接用于当地生产,更由于发展中国家当地企业缺乏足够的技术吸收、学习能力,因此技术差距越大反而不利于技术外溢。
目前我国一些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规模和人员素质与外商投资企业之间均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制约了中国企业对外商投资企业外溢技术的吸收。
当外商投资企业以其优质产品迅速占领市场的同时,我国企业生产设备老化,在产品性能、质量和多样化方面与外商投资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使企业很难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的配套厂家。
在合资企业内部,由于中方母公司技术的落后、研究开发能力的薄弱,很难对合资企业的技术开发形成有效的人员、技术支持,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加强了中方对外方技术的高度依赖。
3.2.3东道国的市场环境
东道国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善也会制约FDI的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
首先,从产品市场来看,当地市场的竞争程度会影响FDI技术转移的速度和技术引进的先进程度。
当跨国公司依靠自己的先进技术处于垄断地位时,如果当地企业不会对跨国公司构成竞争威胁,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FDI 技术进步 效应 分析 中国企业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