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读后感.docx
- 文档编号:7822943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9.73KB
《刀锋》读后感.docx
《《刀锋》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刀锋》读后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刀锋》读后感
《刀锋》读后感
《刀锋》读后感1
下午无事,携一本旧书《刀锋》去看。
以前也买过《刀锋》,是周煦良翻译的,字太小,于是又买了这本旧书。
翻译者姊佩,听上去好像是个女性的名字,其实不是。
这名字听着很有味道,无端地觉得好像出自《楚辞》。
用牛皮纸细心包了,写了书名。
觉得还好,阿万的包书手艺学了个七八成。
泡好茶,却看不进去。
因为办公室实在太闹,快期末了,大家新课都快结束了,不免有些解脱的轻松。
没有闹中取静的本领,只好自己寻一个安静的角落。
五楼的楼梯转角很是僻静,寻常不见人来。
就坐在小窗下看书。
行云流水的翻译不逊于周的译文。
很快就看进去了。
毛姆真是了不起的作家,你明明知道结局,还是被他吸引。
两年前看这书觉得石破天惊,现在依然。
威廉。
詹姆斯曾经说过:
人的难题不在于他想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他想成为何种人。
第一次读时就觉得很是惭愧,有生以来却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在这个问题面前我很茫然。
一直以来,我们都循着家人和社会的要求,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有出息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无形之中受着儒家思想的要求。
就像伊莎贝尔及其家人要求莱雷(周译为拉里)一样。
但是回顾几年来的经历,却不得不有莱雷一样的困惑,突然发现自己多么的无知,有那么多的书没有看过,有那么多的东西不懂,而年华渐去,记忆力也慢慢衰退,一天就陷于无穷无尽的琐事之中,想要拥有一个宁静的天地来学习而不可得,你说是不是人生的悲哀。
也许许多人无法理解莱雷的人生选择,远离名与利,寻求心灵的宁静。
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觉得他的睿智。
人生白驹过隙耳,富贵于我如浮云,何不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现实和理想永远不能完全合拍,但理想就像远在天边的星辰一样吸引着我,虽然无法像《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那样决绝,为了自己的理想抛家弃子,但我想现实和理想之间还是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吧。
《刀锋》读后感2
读完了毛姆的《刀锋》,坦白说,并没有读的很明白。
只能大体说一点感想。
拉里无疑是本书的一号主角,他因为亲眼目睹了年轻战友的死(为了救他而死),对人生产生了迷惑,不明白为什么世间要有不幸和恶。
所以他一直在寻找答案。
因为他不愿去工作,未婚妻伊莎贝尔与他解除了婚约。
他不工作并不是游手好闲,而是去读书和思考。
虽然伊莎贝尔很爱他,甚至与别人结婚生了两个女儿之后,还对他念念不忘。
但两个人价值观截然不同,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分开也是必然的。
伊莎贝尔很重视物质生活,这也无可厚非,作者并没有因此不喜欢她,反而一直在描述她的美,她的天真、聪明与坚韧。
她与拉里的好朋友格雷结了婚,生活很幸福。
虽然中间格雷经历了破产,但伊莎贝尔坚强地与他站在一起,鼓励他、陪他渡过难关,是个好妻子。
她把两个女儿教育得很好,是个好母亲。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
艾略特。
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写他,一开始就是他先出场的。
艾略特这个人就好像是为了交际而生的,一直在想方设法认识更多所谓上流社会的人。
最终他也如愿以偿了,与那些人混的很熟,经常参加各种宴会,自己也组织各种宴会。
他人虽然比较势利,但对亲人还是很好的。
对待他姐姐和他外甥女伊莎贝尔一直很好。
在拉里和伊莎贝尔没有解除婚约之前,他还想通过他认识的那些人提携一下拉里,拉里并不领情,对此,他很生气。
直到死之前,他还在为亲王夫人没有请他参加宴会而耿耿于怀。
后来毛姆为了了却他心愿,想法弄到一张请柬,他才高兴起来,虽然没能参加就死了。
他一生都在广泛结交各种名流,临死之前却没有几个人去看他,挺可悲的。
拉里给人的感觉一直很神秘,他不想让人找到,别人就肯定找不到他。
他去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工作,读了很多书,见了很多人。
每一次出场,都感觉他又把人生看得更透彻了一点。
到了最后,感觉他就像得道了一样,快成仙了。
他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应该是找到了吧,最后他和毛姆说的那一堆话,我没有看很懂。
以后有机会再重读一遍,看能否再把这本书理解的更深一些。
《刀锋》读后感3
《刀锋》这本书,是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四大长篇代表小说中最后一部,也是毛姆以自己真实姓名作为叙事者的长篇小说。
虽然书中人物都"另取其名",但内容应该是毛姆的社交圈中社交季的一部分经历。
在我心里,他是一位会讲故事并且很会照顾读者的作家。
这篇小说以艾略特的叙述开始,讲述了斜杠青年拉里的故事。
拉里原本在空军退役后就要和艾略特的外甥女伊莎贝尔结婚的,前提是他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但他执念要去法国巴黎这个文明城市去"闲晃",并没有脚踏实地的去工作。
最终,伊莎贝尔踽踽独行和他解除了婚约,嫁给了富二代格雷。
以前明白一个道路是活在当下,并努力实践着、今年感慨最多的是人性的善变:
外界环境被动选择也好,私心善变也好其实根本的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导向吧。
错综复杂价值观的涌现,都值得去探讨,这些价值观,即使放到现在,也能有相对应的价值观的人去对号入座。
艾略特这个人物既幸运又孤独。
他每天热衷于组织聚会和派对,一直游离于上层社会的社交圈,他最觉得羞耻的事莫过于在家孤独的吃饭,他社交的对象,是以财富的多少,社会的地位为标准。
但他却把当时并不有名的作家毛姆,尊敬有加。
直到病入膏肓的时候,依然想着女王为什么不邀请他,平常参加他派对的哪些人却从来不来看望他,只有毛姆,为了完成他的心愿,特地去拜访女王,偷邀请函给他。
艾略特拼命想进入名利圈,穷其一生,获得比失去的少。
生病前的熙熙攘攘与生病后的门可罗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越来越明白规则渐渐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对规则的解释权。
我在模糊的探索中,尝试着将感觉变为语言。
周旋于画家圈的苏珊娜,从一个画家的怀里到另一个画家的怀里,是个高级画妓。
她一直在寻找有趣的人,但我对她一点都不讨厌,她攒钱在乡下买地,并学习作画,提升自己。
对于一个从小穷怕了的人来说,也许能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属于自己的金钱、土地,也是一中心灵的抚摸。
伊莎贝尔是我很喜欢的角色。
她感情丰富,总是露着迷人又调皮的微笑,别人言不及义的场合,她总能一语中的。
每个女人都想体面的活着,她被社会的某些现实所逼迫,嫁给了富二代。
她觉得男女双方不仅要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门当户对,更要辉煌无比。
但他心里却永远爱着拉里,直到拉里想拯救一个堕落的女人,和她结婚,那时候,伊莎贝尔的心塌了,此时的拉里真的不属于她了。
本书的主人公拉里,为了去寻找自我和生命的意义,不惜和伊莎贝尔去解除婚约,也婉拒了格雷提供给他的体面工作。
他不结婚,不工作,去欧洲游历,最后在印度的一个静修院受到启发,找到了生命的真义。
那么,我们穷其一生,都在追求什么呢?
名利?
财富?
安全感?
精神?
大众里的主流价值观?
后来,我明白了,我们缺什么,就去追求什么。
我想,这就是一种体面。
说到体面,我们穷其一生到底所要追求的或是你现在拥有的,是否是你想要的亦或者说是否是你希望的……
最后,祝福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追求。
《刀锋》读后感4
“你究竟在寻找什么呢?
”
“寻找问题的答案。
”
这是书里出现最多的对白。
毛姆先生笔下的人物,无论是《月亮与六便士》里不顾世俗的斯特里克兰德,还是《刀锋》中特立独行的拉里,都毅然决然地走在朝圣路上,倾尽一生去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
像作家七堇年的诗那样: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毛姆先生以其诙谐幽默而又尖锐的笔调,直书人性,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刀锋》讲述的是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归来的年轻人拉里,在目睹了战争时代民不聊生、人们流离失所的惨状,经历了自己的战友为救自己而牺牲之后,开始思索世界与生命的本质问题。
为了寻找这些终极问题的答案,他放弃了与伊莎贝尔的婚姻,逃离了上层社会物欲横流的生活开始自己漫长的读书求知生活,沉浸于大学图书馆中,不亦乐乎,像印度哲人求知求道。
同时,他尽己所能一次又一次救助了生活中痛苦的人们,帮助其摆脱精神和身体的疾苦。
我时常觉得,一个人来到这世上,终得激起几声回响,才不虚此行。
拉里这一生轻的像风中的羽毛,不那么引人注目,可是却又厚重的如山间的磐石,正气长存于天地间。
他曾说:
“上帝最喜欢的崇拜者是那些按照你的知识尽力而为的人。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行走在刀锋之上,向着你心里炙热的灵魂,把你追求的事做到极致,做一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奥义书》有言:
“一把刀的锋刃是很不容易跨过的,所以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我们常常执念于物质生活的利益得失,对于锋刃的精神生活总是望而却步。
而拉里,却是一个如同刀锋般锐利的人,他以锐意精进的姿态追寻着解脱之道,为此不惜斩断一切,越过刀锋,即使越过刀锋之后,在刀的那一面,无人等候。
拉里曾经说过,不急燥,对人显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
像兰道尔南的诗是那样活着:
我从不与人争,没有人值得我与之争。
我爱自然,其次爱的是艺术。
我向生命之火伸双手取暖,火快烤残了,我也准备离去。
也许,在尽力追逐心之所向之后,以拉里这样“晃膀子”的姿态,做杨绛笔下的“隐身人”去过此一生,生如逆旅,一苇以航,跳脱时间的束缚,活出生命的质量和高度。
这样的人生不也是一种美好的存在吗?
!
《刀锋》读后感5
人应该怎么活?
与其说是一个哲学问题,倒不如说是人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答案纷繁多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和行动。
《刀锋》通过展现几个经历和追求各不相同的人物的生活,试图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过,从而找到自己的答案,过好自己的生活。
先说说作者——毛姆,毛姆的大名早已耳闻,读他的著作,《刀锋》是第一本,也就是这本书,让我对毛姆颇有好感,这本书内容平实,毫无晦涩之处,没有长篇大论,没有盖棺定论,毛姆只是讲了一个关于身边的几个朋友的故事,娓娓道来,而我就是那个听故事的人,津津有味的听他一直讲了下去,给我的感觉就像同龄人在聊天一样,而他的故事不是讲完就没了,意味悠长,能够让听者从中学到东西。
总之,他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讲得特别好。
就冲这点,我喜欢看他的著作,以后再买书,他的书是首选,可以说,他是头一个我通过读著作对作者有好感的人。
再说说《刀锋》一书,我非常好奇的是这本书为何叫“刀锋”,有什么寓意?
单单看中文名字不好理解,查了一下,《刀锋》的英文名字叫“TheRazor'sEdge”,剃刀的边缘,这样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书中的每个人都是历尽坎坷,在刀尖上跳舞,而他们生存了下来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无论是哪一种理想,庸俗或高尚,虚荣或伟大,安逸或自由,总之是得偿所愿。
这“刀锋”就是我们历尽坎坷后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刀锋》一书富含哲理,讨论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到底两者哪个重要,应该选择哪个?
且看书中的几个人物:
拉里——追求精神世界,渴求内心的安宁,上下求索真理;伊莎贝尔——追求物质享受,却迷恋跟她志不同道不合追求精神世界的拉里;艾略特——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追求物质享受和地位;格雷——踏实,勤恳,追求物质,努力工作。
拉里、伊莎贝尔、格雷,都是童年的玩伴,却走上不同的道路,跟经历有关。
拉里的迷惘、彷徨,我能感同身受,因为那是青春,刚开始拉里跟你我都一样,也是一个凡夫俗子,可自在战场亲眼见到年轻的战友牺牲后边开始了迷惘,开始不断反思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应该怎么度过。
等到后来,“我”与拉里再次相见时,“我”发现拉里多了一份从前没有的安宁,拉里解决了一道人生的难题,寻找到了心灵的安宁,也就是说拉里在那个时候已经走过了迷惘、彷徨时期,找到了答案,即追求精神世界,上下求索。
伊莎贝尔生活在注重物质生活的家庭环境中,自小熏陶,所以伊莎贝尔对物质世界非常在意,也终究因为与拉里人生观、世界观不同,追求的不同,导致分道扬镳,伊莎贝尔转而嫁给了拉里,可是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拉里这个跟她完全不是一路的人,他们追求不同,注定了他们不会在一起,在一起除非能够彼此包容和支持,否则会成为彼此的羁绊。
格雷又不一样了,自小接受商业气息,他的父亲是经纪公司老板,家庭环境的原因也注定了他要子承父业,从事商业活动,追求物质,但难能可贵的是,格雷身上商人奸诈、唯利是图的不良习性,反而格雷为人义气,虽然喜欢伊莎贝尔,但因为好哥们拉里,将自己对伊莎贝尔的感情藏在心里,为人也踏实,等等。
如果说让我从上面四个人中选一个喜欢的人,我选格雷艾略特太老奸巨猾,拉里太过于仙,伊莎贝尔过于做作,倒是格雷非常接地气,能让我感受到凡夫俗子的气息。
格雷努力工作,富有家庭责任感,为人本分,跟另外三个人比,格雷是最简单的一个人,一心对妻子、一心对工作。
艾略特时常在伪装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攀炎附势;伊莎贝尔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使用手段拆散索菲和拉里,间接杀死了索菲;拉里的追求也有其不负责任所做代价的……
关于物质和精神,现实和理想哪个重要?
作为凡夫俗子的我,给出的答案也会比较俗,做法也应该比较大众吧。
我觉得精神世界和理想是重要的,有理想了精神世界才会丰富,才能够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所以把理想放在首位(不得不承认的是我自己现在就缺少理想,这个是后话了,我自己现在也在反思),人是世俗界的一份子,人是活在当下的,当下就是现实,认清现实才能实际,有了物质才能走的更远。
总之,套用一下智者的话,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最后,想摘抄一下书中的几段话于此,算是与__开头相呼应吧,也是收尾。
“拉里如其所愿,融入了喧嚣激荡的人海中——这茫茫的人海为错综复杂的利益和矛盾所纠缠,迷失于风雨飘摇的大世界,他们渴望美好的生活,外表笃定而内心彷徨,有善者也有恶者,有守财奴也有仗义疏财者。
这,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
”“我虽无写‘成功’之意,但此书却的确是一部关于‘成功’的小说。
书中跟我有关的主人公无不如愿以偿——艾略特成为社交界名流;伊莎贝尔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在一个生机勃勃、文化氛围浓郁的社区占有稳固的一席之地;格雷找到一个稳定而赚钱的职业,造成九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苏珊娜·鲁维埃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索菲以死亡解脱;拉里寻觅到了幸福的归宿”。
《刀锋》读后感6
外国的经典小说一开始阅读时总是有点絮絮叨叨的感觉,如果能静下心来一口气读个好几章,对于我来说才能真正进入作者所营造的那个世界。
前段时间读了《月亮与六便士》,对于作者所塑造的那个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非常不理解,读了《刀锋》之后,才大概对毛姆这种非常聪明的写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这两本小说都是按照第一人称来进行叙述,“我”同主人公算不上亲密的朋友,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聊得来,而且一般会跟主人公的亲人或朋友有着非常亲密的来往,使“我”能够从第三方听到关于主人公的不同阶段的故事。
说实话,无论是斯特里克兰德还是拉里,都是很多年轻人可能会非常崇拜,但永远不会去尝试成为的一种人,我看到有一些人说他们看毛姆的书会有种想要立马辞职去浪迹天涯的冲动,但是没有几个人会真正的这样做。
“我”也是这样的一个角色,“我”在拉里的生命中是一个寻常的过客,“我”时常劝说他走常规的路,“我”不能理解他散尽家财的做法,当听到拉里说他要去做一个出租车司机,“我”觉得他真是疯了,和拉里去辩论钱的重要性,然而主人公若是这么容易被左右的人,恐怕就不是毛姆笔下的主人公了。
在《刀锋》这本书中,主人公拉里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男主人公,恐怕所有的少女都会喜欢这样的一位阳光少年,他同青梅竹马伊莎贝尔一开始有着让人艳羡的爱情,那是少年时代纯粹直接的吸引,而当拉里一心要追寻自我、全然不在意物质生活时,伊莎贝尔也很理智地选择了能够给她体面生活将她奉为女神的格雷。
两人在巴黎重逢及分手的场面,拉里对于精神生活的描述:
“但愿我能让你认识到,精神层面的生活是多么令人激动,生活的体验是多么丰富多彩。
可谓生机无限。
可谓不亦乐乎。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比拟,就是你自驾飞机翱翔在高空,只有一种无穷大包围着你,使你陶醉于无边的宇宙。
你感受到的那种欣喜若狂是你不愿用任何世上的权利和荣耀来交换的。
”
但这种精神生活我想一般人是无法体验到的,若非拉里能够一直头也不回的在精神世界闲逛,他也无法体验到这种从容与无穷。
而伊莎贝尔想要的是现实世界的从容。
他们非常自然的分手,两人之间没有一丝不快,还能体面地参加社交活动。
毛姆写拉里讲述自己去印度走走逛逛的五年,一些奇遇,一些想法,作为读者我们跟着“我”去听他讲故事,“我”问出读者想问的问题,就让这样一个人好像与我们有着似远而近的距离,这是毛姆的聪明之处,他作为一个普通俗人的角色,跟读者一样的眼光去聆听拉里的故事。
但我还是没有理解《刀锋》这个书名该理解为什么意思,可能还只是读小说读了个热闹,只能用扉页的这句话再做个结尾:
“剃刀之刃难以逾越;
智者云,救赎之道亦是如此。
”
《刀锋》读后感7
有个说法是三十岁到四十岁读刀锋,但是没办法啊,我读完了才知道这一说法。
但是三十岁到四十岁,人们也不一定读得透彻啊。
在第六章里我完全是云里雾里,但除去一些颇显不切实际和梗概性的东方哲学,和一大堆罗列的术语和历史人物,我还是对故事情节有了些肤浅的了解。
我想,现实中一定没有拉里这样的人,为了一个“答案”,放弃物质生活,翻山越岭,颠沛流离。
“在他身上我看到年轻人少有的沉稳”“他的微笑永远温暖而真挚”“他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并不是刻意的疏离感”
……毛姆在书中大致这样评价他,抛给我一个遗世独立,内心深沉似海的飘飘然的形象。
书中运用大量的对比和反讽手法突出他的单纯和坚定,用绝对的毛姆式旁观者视角纵观他的心路历程,总之,让人对拉里各有各的看法,敬佩也好,不能理解也好,他至始至终活在他的世界里,他的思想里,活在这本书里。
结局的“圆满”也让人十分怅然。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和归宿,到最后,没有谁过得更好,或过得更坏,拉里也不例外。
精神的高度不是为了在世界上有什么亮眼的成绩,也不是在旁人眼里有光鲜的外表,也没有什么好坏高下之分。
或许拉里会继续开着卡车在心里思考梵的意义。
但那又怎样呢,我们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答案”,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从事着什么。
《刀锋》读后感8
毛姆的作品我真的很喜欢,他的文风朴实,选字用字精准。
精准真是我所缺乏的。
所以,我详细地阅读了他的“随笔”,“总结”,以及这本《刀锋》。
读完刀锋,已经好几天了。
每每想起,总感到有话要说。
说什么呢?
每每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今天总算鼓起勇气,心想:
我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这样省事,没有压力。
好,那么我就大胆地说吧……
毛姆这部作品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拉里。
拉里是位孤儿,从小由他的一位当小镇医生的伯父带大。
他的伯父很宠爱他,几乎满足他所有能够帮他实现的梦想,例如:
拉里从小向往飞行。
当他15还是16岁时,第1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还未成年的拉里梦想着当一名飞行员,他的这位伯父替他隐瞒年龄,让他飞上了蓝天。
子弹是不长眼睛的,在一次飞行任务中,拉里的一位好友为了救他,牺牲在拉里的怀抱中,这让拉里产生了对人生的意思及上帝的是否存在的思索。
拉里自从有几位青梅竹马的朋友。
伊丽莎白年轻漂亮,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俩人自小订有婚约。
拉里以为伊丽莎白一定会成为自己的妻子的,因为他爱她。
伊丽莎白也深深地爱着拉里,她认为自己也一定会嫁给拉里的。
谁知造化弄人。
战争过后,拉里在思想深处对于人生,对于金钱,对于活着的目的产生了异于常人的一些想法,这些伊丽莎白不能够接受。
伊丽莎白她爱豪华的晚会,她想穿着巴黎最名贵的时尚服装,她需要有多个佣人打理她的豪宅,她需要供她挥霍不尽的钱财……而这一切的一切,与拉里的想法正好相背。
俩人友好地分手了。
10年后,当他们再次相见时,那一年拉里已经32岁了,在这10年中,他当过煤炭工人,船工,也曾四处流浪。
拉里不是没有钱,他的父母,他的伯父去世后,给他留下了一笔不菲的遗产。
然而,拉里想找到他活着的目的,他想以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找到上帝是否存在的答案。
拉里还去了罗马,到了中国,最后拉里在印度生活了5年。
在这5年的时间里,拉里练过瑜伽,习过冥想……
这时候,伊莉莎白也如愿以偿地嫁给了一位追求她的富二代,生下了两个女儿,过上了她想过的日子。
只是,伊莉莎白忘不了拉里。
她希望拉里永远属于她,身和心只能属于她一个女人。
当她发现拉里竟然想和另一位女人结婚,她设下了一个骗局,让这位可怜,既将成为新娘女子远遁而去,最后被人割掉头颅,扔进大海。
伊莉莎白能够让拉里再属于她吗?
没有,当然没有。
拉里将自己的遗产,捐了出去。
他身无分文了。
拉里说:
他只想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出租车司机,这样他可以一边挣钱,一边游览……
我想我亏得是这个年纪才读这本书。
如果我再年轻几十岁,或者说我是在十多岁,二十多岁时碰到这本书,我相信我有这个耐心翻完这本书,只是翻完也就翻完,不会有今天的反醒。
今天,当我历尽和人间的辛酸和坎坷之际,再反思书中的两位主人公拉里和伊丽莎白,我完全明白了然为什么最后拉里对本人的作者毛姆先生说:
他这辈子最想娶的女人,是那位死在大海里的女子,而不是伊丽莎白!
拉里是看清了伊丽莎白骨子里的虚荣,贪婪,做作,以及她的自以为是的聪明,还有她的独占心理。
《刀锋》读后感9
这本书的书名叫《刀锋》,作者是英国人,毛姆。
Razor是剃须刀的意思。
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我要走遍世上每一条路,度过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哀愁,无尽的喜悦,只求放手一博体验人生,追求灵魂中的星辰。
”如果你对刀锋这本书名不是太熟悉的话,那么你对《月亮和六个便士》这本书一定了解,对,是同一个作者——毛姆。
毛姆是英国著名作家,一生著作颇丰。
上XX了毛姆的生平简介,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童年不幸的经历对他后来的影响很大。
《刀锋》这部作品描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
在军队中,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一位飞行员。
这个好友非常勇敢,置生死于度外。
在一次遭遇战中,因为救拉里而中弹牺牲。
拉里复员后,被当作英雄,有漂亮的未婚妻伊沙贝尔,有亲友为他提供的远大前程的工作,美好生活正在敞开怀抱等待他,但拉里并不快乐,他选择逃避这“美好生活”,他的“游手好闲”令周围所有人不解。
朋友之死使他受到强烈的震撼,死亡使拉里对生命有了独特体验,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开始追问生命的意义,人存在的意义,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最终在印度领悟人生的真谛,因此,这本书带有东方文化的背景。
这得益于作者——毛姆一生喜欢游历,足迹踏遍世界各地,深谙东西方文化。
他以哲人的睿智洞察到西方社会中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可以在东方文明中找到治愈良方: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工具理性走向极端化,追求高效率使手段成为目的,而人则异化为达到目的手段;西方文明所崇尚的主流价值观成为窒息人生命和个性的枷锁;而东方文化和宗教中通过求诸内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追求自我完善等思想所关注的是人本身存在的价值,强调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艾略特是小说中的另一中心人物。
如果说拉里是经东方文化启迪而开化的明白人,艾略特则是终身执迷不悟的可怜虫。
毛姆无时无刻不把这两人进行对比,其目的`是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短长进行观照,其叙述语调也有本质的区别:
对拉里是由衷的褒奖,对艾略特则是辛辣、尖刻的讽刺。
艾略特极其聪明,他削尖脑袋钻入上流社会,靠权谋、手腕讨得上流社会体面人士欢心而站稳脚跟,他从不放过任何商业机会,他不动声色地向上流社会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推销形迹可疑的古董名画,并因此而暴发起来。
艾略特是当今商业社会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信奉交易原则,而这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
艾略特的人生悲喜剧说明靠名利等身外之物来证明人生价值的想法是极其愚蠢的。
这本书还要细细品读,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书中的诸多哲学精神。
《刀锋》读后感10
近来看得最愉快、最中意的一本书。
故事的旁观讲述者也叫“毛姆”,也是作家,这让人时而有特别真实的恍惚感和代入感;听他一路的语气,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刀锋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