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分析 木子视点.docx
- 文档编号:7818233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75.97KB
基金分析 木子视点.docx
《基金分析 木子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金分析 木子视点.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金分析木子视点
相对流动性过剩与经济转型及金融重构
作者:
[木子]来源:
[《基金分析》]文章性质:
普通文章
发布时间:
2007-5-1016:
41:
07查看:
[][双击滚屏]栏目:
名家视点
无论从各类媒体的报道还是经济学专家的论坛,流动性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切经济现象,只要被贴上流动性过剩标签,就被描绘成洪水猛兽。
然而,竟无人追问,这棒杀一切的流动性过剩,真是矛盾之根本吗?
以水为喻,河伯之水注于小泽,流动性过剩泛滥而洪水滔天,若注于大海,又何来流动性过剩?
问题的关键不是洪水如何凶猛,而是注之小泽还是大海。
流动性过剩,只具有相对性,没有绝对性,与相应的经济、金融等结构所构筑的当下资金吞吐能力相关。
洪水,只能疏导而不能截堵,任何用各种行政、金融手段来截堵流动性过剩的,鲧就是其命运。
而只有将水道疏导而使之归于大海,才能彻底对治流动性过剩。
资金如水,有着各种存在形态。
地球水循环之所以能稳定维持,就在于各种形态之间能顺畅转换,而金融结构对经济的存在,与之类似。
储蓄、债券等如同大海,股票、期货等如同冰川,生产、消费等如同江河云雾。
各种资金形态能否顺畅转换,其前提在于是否有对海量资金能进行长期有效吸纳的资本市场。
一个强大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非但不是流通性过剩的罪恢祸首,而且只有超常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才是解决相对流通性过剩的正途。
目前,中国正面临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型,需要对大量的经济、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这一切同样迫切要求一个强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
而相对中国当下金融结构而存在的流通性过剩,为此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
那些把流通性过剩归罪于资本市场的人,不仅倒因为果,而且本末倒置。
目前的流通性过剩非但不是一个具有高度危害性的经济现象,而且还是中国完成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深刻转型的必要前提。
没有完善的金融结构、强大的资本市场,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进行强大、有效的资源配置,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可见的未来,特别在人民币币值依然有着广阔上升空间而中国贸易顺差的趋势依然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相对流动性过剩必将是中国经济的常态,从而为中国资本结构、融资结构、财富结构等升级换代提供契机与动力。
在不可逆转的资本全球化历史潮流中,中国必然崛起的标志不是成为一个制造大国,而是要成为资本大国,只有成为资本大国,才有真正的经济大国可言。
资本大国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有一个能容纳海量资金以及充分流动性的金融市场。
而一个超常规发展的资本市场,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
目前出现的相对流动性过剩,归根结底是因为前期经济转型及金融重构的步子迈得太小,资本市场的扩张速度太慢,对中国成为资本大国的速度估计太低所致。
在2002-200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864亿美元快速增长到10663亿美元时,金融市场的建设步伐却严重滞后。
到如今,国债、债券等基础性市场的规模依然严重偏小,而创业板继续在无休止的创业设计中,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一如既往地只闻其声,金融衍生品市场带来的更是一次次关于风险的口水战。
而同时,那些号称国外资金流入制造流动性过剩的言论却甚嚣尘上,但却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在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最大资本大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金融市场必将超大规模地吸纳全世界的资金,现在这些流入的资金与之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一栗。
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不是流动性过剩、不是通货膨胀、不是其他任何可能的经济现象,而是在资本全球化这当下最大的历史潮流中错失发展的机遇,使得中国的资本大国之梦永远是梦。
任何经济现象,都有相应的破解方式,但历史性的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错失就是永远的错失,这才是面对当下一切经济现象时必须保持的一个最基本视角。
站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资本大国的历史进程中,按照相应规模与标准重构金融市场,超常规地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从而驾御流动性过剩,使之万流归海,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型提供强劲而又可控的动力输出,这才是解决当下问题的根本之道。
(本刊特聘高级顾问木子)
大牛市的序幕,还未真正拉开
股市走势看似复杂,其实有规律可言。
这轮已延续两年的上涨行情,在技术上其实十分简单,为了能清楚说明,必须先揭示一个上证指数的历史走势规律。
为了简单起见,只以月线时间之窗为例。
1992年5月,上证指数创出1429点的第一个历史高点,其后的历史高点,都与该点位及时间有着密切关系。
1993年2月,上证指数1558点的历史性大顶,恰好触及1429点开始,每年上涨180点,每月上涨15点的压力线,当月该线在1429+15×9=1564点。
2001年6月,上证指数2245点的历史性大顶,恰好触及1429点开始,每年上涨90点,每月上涨7.5点的压力线,当月该线在1429+109×7.5=2246.5点以上两个历史大顶都是上证指数历史上最重要的顶部点位,都与1429点开始的按某速率上涨的压力线高度相关,这显然不能以巧合来敷衍解释。
有人可能要问,相应速率是否随便设置?
答案是否定的。
众所周知,圆周是360度,这构成分析的基础。
以每天上涨360点为基准,相关压力线速率以其1/4、1/2、3/4等比例构成。
显然,在上述两例子中,压力线速率分别由1/2和1/4构成。
由此不难理解,从2007年1月开始的3000点下盘整,不过是突破1/4线后的强势回调整理,3月,该线在1429+178×7.5=2764点。
经过1~3月的调整,在3月初确认对该线突破的有效,而所谓的“2?
27”大暴跌,不过构成对该线的最后一次回抽确认,其后出现的大幅上涨,在技术上理所当然,不过是1/4线突破确认后,展开对1/2线顺理成章的攻击。
只是不学无术的空头,对此茫然不知,演出了一场企图在2700点放空的闹剧。
2007年5月,1/2线在1429+180×15=4129点,该点位在技术上有强烈意义。
从时间上看,1429点开始有着同样重要的历史规律。
1558点与1429点相差9个月,2245点与1429点相差9年,而今天5月,是1429点以来的180个月,360的一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间之窗,其后,不发生点事情,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纯技术的意义上,1/2线能否有效突破,是考验本轮大牛市的真正试金石,不能有效突破该线,将使得受制于十几年来1/2压力线的运行模式依然延续。
反过来说,到目前为止,这两年股市的上涨极端温和,是旧有的股市运行内在速率引导下的恢复性上涨,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真正有效突破1/2线,一轮脱胎换骨的大牛市,才真正拉开序幕,否则,不过是以往节奏、速度与模式的重复而已。
因此,能否有效突破该线,构成对多头的真正考验,而空头,必然以此为屏障展开反攻。
围绕该线的争夺,将构成两年以来第一次真正有分量的多空对决,一场决定行情新旧模式的大对决。
相应走势,只有三种可能的演化:
一、在该线前止步或在该线上形成多头陷阱进而形成一个大级别顶部;
二、突破该线并围绕该线进行强势的、如1-3月在突破1/4线后进行的类似盘整,然后寻机突破。
三、强力突破并远离该线后,以一个强势的回调来确认对该线的突破,然后再展开对3/4线的攻击,目前该线的位置在1429+270×15=5479点。
无论市场采取哪种选择,对该线的突破、回试、确认等,都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因此至少在7月之前,该线将主导着大盘的走势。
至于大盘究竟采取哪种选择,无须预测。
一切市场走势都是市场所有参与者合力的结果,并没有上帝事先确定。
而市场的选择,当下地在走势中呈现,只要对市场日线以下级别的走势规律有足够认识,不难从中提前发现。
无论市场最终如何选择,都不过构成超级大牛市的一个小片段。
该1/2线是新旧两种模式的分水岭,一旦有效突破这每年上涨180点、一直控制大盘十几年的压力线,就能把该线有效转化成其后行情发展最坚实的底部支持。
突破是迟早的事,而基础打得越扎实,对行情发展越有利。
(本刊特聘高级顾问木子)
加息,真是一剂良药吗?
作者:
[木子]来源:
[基金分析]文章性质:
普通文章
发布时间:
2007-5-2518:
31:
14查看:
[][双击滚屏]栏目:
名家视点
加息如期而至,央行那几板斧无须预测,谁看谁知道。
几乎所有人,都正迷失在加息等央行板斧是否适当、有效的争论中。
但无论央行这程咬金三板斧是否适当、有效,都掩盖不了这样的事实:
目前的金融结构体系必须彻底改革。
在目前国内的金融结构下,在西方被广泛采用的利率工具究竟有多大意义,就很值得怀疑;而大量发行的票据与存款准备金的提高,究竟能对所谓的流动性过剩有多大作用,同样值得怀疑。
但一个最直接的效果却是无可怀疑的,就是,这些西式教科书指导下的所谓调控已经并继续使得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得越来越难看,而历史上很多的困难,往往是因为把自己当上帝进行盲目调控而造成的。
当然,央行不会被ST,但即使是央行,显然也不能因为绝对不会被ST就可以不顾效果地继续挥舞那程咬金的几板斧。
政策资源也是有限的,三板斧挥多了,轻则不灵,重则自残,这不可不防。
理论上,这种教科书式的调控是以线性连续为基础的,而中国目前的金融结构存在结构性奇点,这种结构性奇点的存在,就在于中国金融结构是由差异性极大的成分所组成。
这就像如果你要应用欧氏几何来解决问题,那你首先要确认考察的对象是满足第五公设的,否则就是无的放失。
而要让货币手段能发挥其作用,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建立一个符合让该货币手段发挥作用的金融结构体系,显然,这是比忙于摆弄加息、准备金、人民币波幅限制等更为根本、更为迫切的事情。
即使该体系前提已经成立,那么目前这种加息等程咬金游戏又能延续多久?
人民币与美圆之间的基本息差要求使得加息空间是有边界的,而美圆一旦加息周期结束,这其中的压力与风险,难道不需要警觉?
人民币现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美国需要通过美圆贬值来把其前期积累的经济风险转嫁到世界其他经济体所造成的,如果不站在货币战争的视角上谈论人民币问题,永远都只能是隔靴搔痒。
而目前中国这种外汇储备的总体结构决定了,这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将是一个极大的命门。
如果说现在通过大量减持美圆在外汇储备中的超配比重已经有点不切实际,那么用稀释的方法尽快把该比重调节下来,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至于把货币政策调整的目标与资本价格直接挂钩,大概是这星球中最无意义的事情了。
其实,如果真想要把股市搞下来,一个最简单并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经济搞下去,其他一切方法,从本质上都是无效的。
一切因素,在市场中都只能是市场的因数之一,市场是所有方面的合力结果,这些合力都是在同一个整体的经济基础上,除非直接破坏这个基础,才会使得市场的分力有了一个相同的维度变化,否则都会在差异性中延续其自然的过程。
一个历史的事实是可以重温的:
在最近不断被提及的1996年所谓的“十二道金牌”后,深圳成分指数5个月后,从2792点一直上攻到6102点,在其1/2线的技术压力下才无政策打压地自然见顶。
可以断言,如果不像股权分置改革之于股市那样从根子上对金融体系结构进行彻底改革,现在所面临的金融结构难题是不可能通过诸如加息之类头痛涂脚气药的方法解决的。
加息,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之轻。
一个具有结构性奇点的经济体系,如果不进行彻底的金融结构体系改革,胡乱按照西方教科书来给经济下药,不仅使得抗药性积聚增加,最终导致相应政策完全失效,而且不排除最终将引发政策自导式危机,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本来只是感冒,最终吃药给吃出癌症来了,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天方夜谈。
西方的调控手段,类似西医,当然有其有效性,但也有其弊端,如果学而不通,依书照搬,其危害就更大了。
经济体系,如同人体,不妨也多从中医的角度看问题。
对于经济调控者来说,有三句中医的话是必须知道的:
“凡药三分毒”、“上工治未病”、“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师于古而不泥于古”。
当然,最后一句,更应该改成“师于西而不泥于西”。
(本刊特聘高级顾问木子)
监管、调控模式的与时俱进才是市场最大的基本面支持
作者:
[木子]来源:
[基金分析]文章性质:
普通文章
发布时间:
2007-6-819:
24:
00查看:
[][双击滚屏]栏目:
名家视点
虽然本栏目在5月12日的第5期已明确指出“5月,是1429点以来的180个月,360的一半,一个极为重要敏感的时间之窗,其后,不发生点事情,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4341点,2月6日2541点上来1800点本就构成强大的技术调整压力,但像5月30日这样依然重复十几年来的老套路对市场进行人为干预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这再次表明,与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监管、调控体系依然未被建立。
而没有成熟的监管、调控体系,没有成熟的市场管理者,就不会有真正成熟的市场与市场参与者。
且不说在市场交易费用不断下降的世界潮流下大幅增加投资者交易成本是如何短视并将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造成多大损害,就说在一个不恰当时间发布一条如此重要的政策变动,其严肃性与谨慎性显然要被严重质疑。
这里涉及管理者与投资者关系的深层次问题,两者不是主仆、不是父子、更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市场各方归根结底都是市场建设者,其地位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平等制约。
和谐社会,市场管理者与投资者更应学会和谐共处,多沟通、多了解,不应把对方当成对手,甚至玩伏击、搞暗算。
即便一件好事,如果所用手法与时机选择有问题,其效果将适得其反,而监管与调控,无论其措施如何必要,但必须有最基本的底线,就是不能打击投资者的信心。
市场管理者更应明确自己裁判身份,不能人为去干预比赛进程,甚至成为其中的一员参与比赛;不能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任何对市场有影响的政策、言论,都必须由统一的部门进行协调、制订、发布、实施,任何政策的制订、发布都应该有一套规范、透明的程序,尽量杜绝人为的非系统政策风险;监管与调控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切记情绪化、短期化,这是投资者信心的最大来源。
否则,管理者的行为都情绪化、短期化,又如何要求投资者的行为不情绪化、短期化?
此外,监管与调控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成熟的市场管理者,必然是重监管,少调控,甚至不调控,一个以调控为主的市场不可能成为一个成熟市场。
如何逐步加大监管的比重,并尽量杜绝调控市场的冲动,这是市场管理者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
中国资本市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深远,原有监管与调控体系已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务之急,是必须建立与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监管、调控体系。
对市场进行监管与调控的最终目的,只能有一个,就是发展市场而不是要摧毁市场。
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决定了资本市场必须发挥应有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任何违背这一大方向的行为,都将负有不可饶恕的历史责任。
在资本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内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安全,是和国防有着同等重要的大事。
第5期所指出的1/2线不仅有技术上的含义,还是新旧两种运行模式的分水岭,其中最重要方面就和监管、调控的模式能否与时俱进密切相关。
如果说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基本面支持,那么监管、调控模式的与时俱进,将为市场发展提供更大的基本面支持,站在某种意义上,这才是市场最大的基本面支持。
第5期所给出的技术面分析依然有效,大牛市不会因为小波折而夭折。
目前1/2线已经上移到4144点,深成指相应位置在13700点,能否最终有效站稳该线,是判断中期走势是否重新趋强的关键。
在此之前,大盘走势将以震荡形式逐步消化技术面、政策面的压力。
其中,目前在3600点附近的5月均线将是判断大盘是否正常调整的关键,只要该线不有效跌破,那么大盘的调整在正常的范围内,否则大盘的调整时间将大为增加。
由于6、7月开始进入中期业绩主导时段,一、二线绩优股对指数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最后,用《论语》中的一段话与所有的市场各方共勉: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本刊特聘高级顾问木子)
2007,人民币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元年
作者:
[木子]来源:
[基金分析]文章性质:
普通文章
发布时间:
2007-6-2219:
15:
29查看:
[][双击滚屏]栏目:
名家视点
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不断涌现。
这些企业在各自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成为人民币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最佳投资对象。
但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没有良好的退出渠道,因此,该类基金只能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不具备太大的实际操作价值。
而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股份有了一个通畅的退出渠道,加之目前公司上市的日益市场化,中国资本市场的超常规发展需要更多优质的上市资源,这些都形成人民币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历史发展机遇。
由于人民币非控股发起人股东股票禁售期为12个月,而外资非控股发起人股东股票禁售期36个月,客观上形成外资进入门槛较高,加之政府对外资并购“国计民生”行业的忧虑,为人民币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
由于前期对资本市场角色的定位存在严重误区,使得中国资本市场的名声并不大好,而对上市指标的严控,让上市成为一场马拉松式的公关比赛,往往花费大量财力精力而一无所获,使得许多没有太大背景的优秀企业对上市都心存疑虑,甚至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使得企业的发展机遇众多,并没有太大的危机意识,而且很多企业都以实体经济模式发展起来,甚至有些民营企业依然停留在家族式经营的模式下,对上市成为公众公司,有着巨大的观念鸿沟。
但中国实体经济的长足发展,已使得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发展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资本市场的基础是其中交易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质量成为资本市场发展是否基础牢靠的关键。
一个起点就有原罪的市场不可能有正常的发展,解决上市公司的质量,最根本的就是要确立市场化的原则,让所有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都能在市场化的原则下、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选择合适时机上市,然后通过严格监管、市场淘汰,让已不达标的公司坚决退市,这样才能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
这里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让所有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都能按照市场化的原则上市。
可以断言,这一前提正逐步变成现实,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性资本市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
而该前提的确立,同样为人民币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实体经济中普遍进入发展瓶颈,必须与资本市场结合去获取新的发展动力。
那些没有资本市场支持的企业,越来越面临着被有资本市场强大资金支持的企业挤压、打跨、并购的风险。
对于那些依然企图逃避资本市场的企业来说,在今后将越来越面临生存压力,在这种压力下,生存还是毁灭,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头等问题,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自己,是所有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一个不能回避的必然选择。
可以断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把自己的命运与资本市场结合在一起,这就为人民币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可开采资源。
对于管理层来说,一批有社会公信力、规范运作的人民币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大发展,使得未上市资源能得到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整合,为资本市场提供足够的优质上市公司。
更重要的是,该类基金的发展,使得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由此发展出的并购基金,将为市场的生态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6年12月28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新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为在中国从事资产管理和结构融资的重要工具。
2007年6月1日实施的《合伙企业法》,为人民币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架构和立法保障。
换言之,2007年6月以后,人民币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已经不可阻挡,2007年,必定作为人民币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元年记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
最后,将深圳中小版的基本上市条件附录如下:
发行前总股本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发行前净资产在总资产比例中不低于30%;发行前无形资产在净资产比例中不高于20%(不含土地使用权、采矿权、水面养殖权);发行前连续3年盈利,3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以孰低为准;发行前3年经营活动累计产生的现金流量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或者3年累计销售收入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
(本刊特聘高级顾问木子)
看待当前资本市场必须具有的基本智慧
作者:
[木子]来源:
[基金分析]文章性质:
普通文章
发布时间:
2007-7-72:
16:
49查看:
[][双击滚屏]栏目:
名家视点
无论管理层还是投资者,对当前资本市场都应具有如下基本智慧:
一、资本市场不仅能成为经济的晴雨表,更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体经济的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起点的资本市场大变革,将导致生产力更大程度的释放。
实体经济层面的生产力释放,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产物,而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后,才能也必然出现影响更为深远的生产力在资本层面的大释放。
资本市场不仅能成为经济的晴雨表,更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二、社会的财富观念将被彻底改变,由此带来社会结构与思想的深刻变革
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后,物质决定意识,必然导致社会大众财富观念的变化。
建立在实体经济上的有形财富旧观念的被打破,以虚拟经济为基础的无形财富新观念的被建立,都是不随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而具有新型财富观念的人所构成的社会,其结构与思想必然发生深刻的变革。
一个围绕资本市场而构建的经济体系将逐步形成,资本市场将成为经济结构的关键点,资本市场所构建的文化、观念,将逐步渗入到社会文化、观念之中,将深刻地影响所有人的生存状态。
资本化生存,将成为中国人的基本状态。
三、虚拟经济本质上不可调控,只能进行有效监管
虚拟经济用股权制度设计把未来财富以证券化等虚拟形式体现在现有资产价格上,虚拟经济以预期为变量、面向未来,与实体经济以过去积累为依托有着本质区别。
证券化资产价格必然提前反映对经济的未来预期,该预期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由此构成了市场的波动。
虚拟经济中,涨就涨过头、跌也跌过头,价格偏离所谓合理价值是常态。
任何一个人,买入股票只因为他预期要涨,卖出股票只因为他预期要跌,预期的理由各色各样,但预期的本质是一样的,市场走势本质上是各种预期的合力构成,反映着当下市场总体对未来的预期。
而所谓调控,本质上只是让市场预期发生改变,但改变不了市场走势只是各种预期合力的本质。
人不是上帝,人的预期从来都不可能精确、划一,所有关于理性预期的假设都将被市场所打破,一个以调控为主的资本市场,其中的调控者注定要在打压与救市之间疲于应付。
四、资本化生存,给任何人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可能
在实体经济层面,一个人要成功,获得商业利益,必须花大量时间应酬于各种社会关系中,而在资本化生存的虚拟经济中,给任何人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可能。
一个人,完全依靠自己智慧独立去战胜市场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在这种生存状态下,一个人是否成功,完全可以更多地依靠个人的修养与修为,而不用看任何人的面色,甚至与年龄、体力、性别都不再密切相关。
在资本化生存的虚拟经济中,世界更平面,任何人与成功及失败的距离都更短。
成功,能顷刻间变成失败。
任何级别的财富,在资本市场中都不值一提。
对于个人来说,一个全新的机会、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切都将被全新定义。
当然,这里有所谓的领跑者,但这些人与失败的距离并不比任何一个所谓落后者与成功的距离更远,而这个距离,由每个人的贪婪、恐惧与智慧相关。
最后说说市场走势,6月市场如本栏6月9日文章所论,主要在1/2线与月线间反复震荡。
由于二季度K线带500点上影,因此将压制三季度走势。
7月,1/2线将上移到4159点,站稳该线前,大盘不可能展开象样行情。
7月关键依然是5月均线,如果没有效破,那么大盘还有机会走三角形整理,否则,一个再次考验6月5日低点的平台型整理将不可避免。
调整到半年,最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金分析 木子视点 基金 分析 木子 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