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07.docx
- 文档编号:7811611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66KB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07.docx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0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07.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07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七
天台山華頂嗣祖沙門 [諔-又]震 述
入實際品第五之上
此為辨才分。
夫欲得大辨才智者。
非入實際。
何以能之。
所以第九善慧地中。
為度眾生。
修無礙智。
一法無礙。
二義無礙。
三詞無礙。
四樂說無礙。
在聲聞。
祇得少分。
以其不能知詞知義。
又且無三種善巧。
不能隨眾生根性。
用輭語粗語。
不輭不粗語。
而為眾生方便說法故也。
若在緣覺。
樂修寂滅。
其所化導。
惟現神通而已。
故菩薩住此九地中。
得無量善巧無礙智。
知一切佛法。
名字性相。
差別平等。
而不取著。
是法無礙。
又知一切諸佛。
法義名義。
性相差別平等義。
了知如來隨八萬四千眾生。
心行根解。
差別音聲。
而不取著。
是義無礙。
又知一切法。
隨其言音。
定其文字。
善識字體。
解其真義。
廣說地道無差別相。
而不取著。
是詞無礙。
又能以第一義智。
善巧方便。
隨眾生信解。
以如來智。
清淨行。
圓滿說。
然雖樂說如是最上。
而亦不著。
是樂說無礙。
是皆於一切法。
無所取著。
故得無礙。
又了達一切法無礙。
故得義無礙。
知義無礙。
故得詞無礙。
知詞知法知義。
得不思議說。
是為樂說無礙。
如是。
則善慧地中之能事畢矣。
又菩薩住此地中。
晝夜精勤。
專求智明。
更無餘想。
唯入佛境界。
親近如來。
故諸佛皆隨其性欲。
而與法門也。
今此如來無問自說。
起發其問。
亦猶是耳。
又此地。
行力波羅蜜為勝。
以故大力菩薩當機。
然總只發明入實際義而已。
所謂實際者。
於一切法俱不可得。
此不可得亦不可得。
雖不可得。
而又修於智辨以利生也。
又入實際三字。
先出於無相法中。
為此品張本。
於是如來作如是言。
諸菩薩等。
本利深入。
可度眾生。
若後非時。
應如說法。
時利不俱。
順不順說。
非同非異。
相應如說。
引諸情智。
流入薩婆若海。
無令可眾。
挹彼虗風。
悉令彼庶。
一味神乳。
此垂法弘化。
以明利生之行。
言菩薩得本覺之利。
深入唵摩羅。
始可利生。
若於吾滅後。
至非正法住世之時。
皆應如斯說法。
即使眾生未能信解。
或際會不時。
又且根性不利者。
可以順說而善化。
可以逆說而折伏。
此實非可以同。
亦非必求其異。
但取其相應。
而如法說之。
引一切邪見鈍根眾生之情識。
與利根眾生之心智。
皆流入於薩婆若(此云一切種智)海中。
夫般若為因。
薩婆若是果。
為令得此智果也。
無令可化之眾生。
徒為挹彼虗風而已。
挹之為言酌也。
酌挹其風。
猶俗言吸風。
然必當令彼眾庶。
悉[(歹*又)/食]一味神妙之法乳。
乃為是耳。
世間非世間。
住。
非住處。
五空出入。
無有取捨。
何以故。
諸法空相。
性非有無。
非無不無。
不無不有。
無決定性。
不住有無。
非彼有無凡聖之皆。
而能測(北藏作惻)隱。
此示五空之法。
言若世間。
若非世間。
若住於世間相。
若不住於世間相。
於此住非住處。
觀於五空。
若出若入。
無有取捨之相生於其心。
以此諸法空相。
其性非屬有之與無。
亦非無。
非不無。
既不無不有。
則無決定之性。
故不住於有無。
然非彼有無之情。
凡聖之智。
而能測其隱微之旨也。
諸菩薩等。
若知是利。
即得菩提。
此明其法利。
然此法空性相之體。
亦乃本覺之利。
若知是本覺之利。
即得於菩提矣。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
名曰大力。
即從座起。
前白佛言。
尊者。
如佛所說。
五空出入。
無有取捨。
云何五空而不取捨。
此咨請如來空義。
佛言。
菩薩。
五空者。
三有是空。
六道影是空。
法相是空。
名相是空。
心識義是空。
菩薩如是等空。
空不住空。
空無空相。
無相之法。
有何取捨。
入無取地。
則入三空。
此答名示義。
明其空相之無取也。
然佛說法。
或稱菩薩。
或稱善男子。
各有所表。
凡切實緊要。
欲令其直下順理剛斷。
則必曰善男子。
若為後世眾生唱明其義。
即稱菩薩。
而此經中。
佛與大力地藏二大菩薩酬問。
並無善男子之稱三有。
欲有色有無色有。
皆屬有漏有為。
六道。
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
皆妄心所成。
不實如影。
法相名相。
該世間出世間。
皆由意識。
妄生分別。
心與識。
皆是假名。
本無實義。
如是五空之義。
亦皆為利生之故。
詮表曰空。
須知空。
亦不住於空。
空。
亦無空相。
總成無相之法。
又何容取捨於其間耶。
若能入於無取之地。
則又更進一步而入於三空矣。
大力菩薩言。
云何三空。
此又問三空之義。
佛言。
三空者。
空相亦空。
空空亦空。
所空亦空。
如是等空。
不住三相。
不無真實。
文言道斷。
不可思議。
此示名顯義。
此三種空。
唯九地十地。
與等玅二覺所知。
他不能解。
葢言如上所舉五空之相亦空。
又空空亦空。
所空亦空。
入於如是之三空。
并不住此三種空相。
則其間。
豈不無真實之理。
至此。
文言道斷。
真乃不可思議。
大力菩薩言。
不無真實。
是相應有。
此揀誤解為有相。
佛言。
無不住無。
有不住有。
不有之法。
不即住無。
不無之相。
不即住有。
非以有無而詮得理。
菩薩。
無名義相。
不可思議。
何以故。
無名之名。
不無於名。
無義之義。
不無於義。
此示真實名義。
言無且不住於無。
有且不住於有。
故凡不有之法。
即是無。
不即住於無。
不無之相即是有。
不即住於有。
然此不住之中。
不無真實之性。
此亦非可以有無而為詮表。
得盡其理。
既不可以詮表。
則本無名義之相可得。
是真不可思議。
然無名之名。
名不自名。
因義表名。
故不無於有名。
無義之義。
義不自義。
因名顯義。
故不無於有義。
大力菩薩言。
如是名義。
真實如相。
如來如相。
如不住如。
如無如相。
相無如故。
非不如來。
眾生心相。
相亦如來。
眾生之心。
應無別境。
此菩薩領解。
因義明如。
言如是名義。
既互無自性。
即是真實如如不動之相。
亦即如來之如相。
如是如相。
俱是假立。
亦不住於如。
以如中本無如相。
若相中既無如相。
則非不同於如來矣。
至若眾生之心相。
是相亦同於如來。
以此推之。
眾生之心。
又豈不如。
自應無有別境也。
佛言。
如是。
眾生之心。
實無別境。
何以故。
心本淨故。
理無穢故。
以染塵故。
名為三界。
三界之心。
名為別境。
是境虗妄。
從心化生。
心若無妄。
即無別境。
此印如明淨。
謂眾生之心。
本自清淨。
以理觀之。
實無垢穢。
但以貪染情塵。
背真離覺。
故名為三界。
遂成三界生死垢穢有漏之妄心。
是即名為眾生心中之別境也。
雖有是境。
本自虗妄。
乃從清淨心中。
幻化而生。
若心無妄念。
本自如如。
心境一如。
境外無心。
心外無境。
如此。
即無別境也。
大力菩薩言。
心若在淨。
諸境不生。
此心淨時。
應無三界。
此明心淨即土淨。
佛言。
如是。
菩薩。
心不生境。
境不生心。
何以故。
所見諸境。
唯所見心。
心不幻化。
則無所見。
菩薩。
內無眾生。
三性空寂。
則無己眾。
亦無他眾。
乃至二入。
亦不生心。
得如是利。
則無三界。
此明心境空寂。
印成淨義。
言心不妄生諸境。
如懸鏡然。
境亦不生於心。
本不相到。
若能如是。
則所見諸境。
唯所見心。
宗門下說到者裏。
便截住口。
却云。
正當與麼時。
且道此心。
畢竟在甚麼處見。
切莫擬議。
若擬議。
便屬意根卜度。
設或有不識好惡漢。
下个注脚道。
境從心現。
見色便見心。
祇是說道理。
直須向語默外。
當體覿露處。
轉得一機。
直下便與釋迦老子一同鼻孔出氣。
教乘中不會。
只得注脚下重添注脚道。
若心不幻化。
則外無諸境之可見。
內無眾生善惡無記三性。
皆本空寂。
如是。
則無我見。
人見。
眾生見。
壽者見。
故曰無己眾。
亦無他眾。
乃至二入。
亦不生心。
則并無法見。
非法見。
所以般若經云。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應如是知。
如是見。
如是信解。
不生法相。
得於如是。
即得本覺之利。
自無有三界。
而超然出乎其外矣。
大力菩薩言。
云何二入。
不生於心。
心本不生。
云何有入。
此揀問二入之義。
佛言。
二入者。
一謂理入。
二謂行入。
此顯二入之名。
後別示二入之義。
○昔達磨大師。
略辨大乘四行。
有云。
夫入道多途。
要而言之。
不出二種。
一謂理入。
二謂行入。
理入者。
謂藉教悟宗。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
但為客塵妄想所覆。
不能顯了。
若捨妄歸真。
凝住壁觀。
無自無他。
凡聖等一。
堅住不移。
更不隨於他教。
此即與理冥符。
無有分別。
寂然無為。
名之理入。
行入者。
謂四行。
其餘諸行。
悉入此中。
何等為四。
一報冤行。
謂修道行人。
若受苦時。
當自念言。
我從往昔無數劫中。
棄本從末。
流浪諸有。
多起怨憎。
違害無限。
今雖無犯。
是我宿殃惡業果熟。
非天非人。
所能見與。
甘心忍受。
都無冤訴。
經云。
逢苦不憂。
何以故。
以識達故。
此心生時。
與理相應。
體冤進道。
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
眾生無我。
並緣業所轉。
苦樂齊受。
皆從緣生。
縱得勝報。
榮譽等事。
是我過去宿因所構。
今乃得之。
緣盡還無。
何喜之有。
得失隨緣。
心無增減。
喜風不動。
冥順於道。
故說言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
世人常迷。
處處貪著。
名之為求。
智者悟真。
理與俗反。
安心無為。
形隨運轉。
萬有斯空。
無所願樂。
知彼功德黑暗。
常相隨逐。
三界久居。
猶如火宅。
有身皆苦。
誰得而安。
了達此處。
故捨諸有。
息想無求。
經云。
有求皆苦。
無求乃樂。
了知無求。
真為道行。
故說言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
即性淨之理。
目之為法。
此理眾相斯空。
無染無著。
無此無彼。
經云。
法無眾生。
離眾生垢。
法無有我。
離我垢故。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
應當稱法而行。
法體無慳。
於身命財。
行檀捨施。
心無恡惜。
達解三空。
不倚不著。
但為去垢。
稱化眾生而不取相。
此為自行。
復能利他。
亦能莊嚴菩提之道。
檀施既爾。
餘五亦然。
為除妄想。
修行六度而無所行。
故說言稱法行。
此四。
乃為行入也。
按初祖此說。
即依此經而立者也。
理入者。
深信眾生。
不異真性。
不一不共。
但以客塵之所翳障。
不去不來。
凝住覺觀。
諦觀佛性。
不有不無。
無己無他。
凡聖不二。
金剛心地。
堅住不移。
寂靜無為。
無有分別。
是名理入。
此示理入。
言順其真性之理以利生也。
故曰。
深信眾生。
原不異佛之真性。
今生佛體殊而不能一。
凡聖位分而不能共者。
但以客塵之所翳障耳。
然須知心性是主。
本來清淨。
如明鏡然。
其妄念如客。
因相續而起。
汙染心性。
有塵垢之義。
此猶鏡上所積塵垢。
而翳障其光明也。
若能磨瑩而去其塵垢。
則光明之體仍在焉。
然今以此修治心性之法而利生。
先應今其坐斷意根。
前念不隨之而去。
後念不使其復來。
直用當前一念。
凝住覺觀。
諦觀此本有佛性。
於相不有。
於理不無。
無己無他。
體原是一。
無次無餘。
凡聖不二。
如是。
則於金剛心地中。
堅住不移。
得寂靜無為之智體。
悟無分別之智用。
是令其從理而入於法空也。
行入者。
心不傾倚。
影無流易。
於所有處。
靜念無求。
風鼓不動。
猶如大地。
捐離心我。
救度眾生。
此示行入。
言住於真心之行以利生也。
此行字。
指一切日用中。
應緣遇物之心行。
故曰心住中道。
而不生傾欹依倚之念。
於六塵緣影。
而無遷流變易之想。
於日用中。
一切所有作為處。
想念寂靜。
永絕馳求。
縱遇境風鼓撼而不動。
猶如大地之奠安。
雖得如此。
抑且原無住著。
所以捐離無妄心我。
唯與慈運悲。
以利生也。
無生無相。
不取不捨。
菩薩。
心無出入。
無出入心。
入不入故。
故名為入。
此明入字之義。
言理性本自無生。
心行本自無相。
故不取一法。
亦不捨一法。
葢以真性之理。
不可取故。
真心之行。
不可捨故。
然心行無相。
本無所出。
理性無生。
本無所入。
是以菩薩利生之心。
本無出入。
然得此無出無入之心。
則知入而不入。
以入而不入。
故強名之曰入。
菩薩。
如是入法。
法相不空。
不空之法。
法不虗棄。
何以故。
不無之法。
具足功德。
非心非影。
法爾清淨。
此結成前義。
以明入法之功。
言若能入此理行二法。
則知此法之相。
實本不空。
然則何以謂之不空之法。
其法今已顯著。
是必不致於虗浪棄擲者也。
既不虗棄。
必自知其不無。
若既知此不無之法。
是則具足法性之真實功德者矣。
此非妄心。
亦非緣影。
實乃法性固爾清淨也。
然其從不取捨。
無出入。
轉出不空。
不虗棄。
不無。
方乃出此具足功德四字。
○昔達磨祖師初見梁武帝。
帝問。
朕造寺度僧。
有何功德。
祖曰。
並無功德。
帝曰。
何以無功德。
祖曰。
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
如影隨形。
雖有非實。
帝遂問。
如何是真功德。
祖曰。
淨智玅圓。
體自空寂。
是為真實功德。
帝又問。
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祖曰。
廓然無聖。
帝曰。
對朕者誰。
祖曰。
不識。
帝不悟。
祖遂渡江入魏。
然當時天下人。
咸稱武帝為佛心天子。
嘗御註大品般若。
又親為四眾。
講放光般若。
實能依教修行。
只為未知真實功德。
所以不悟初祖之言。
後來聞法道大著。
深悔之。
及祖示滅後。
又聞魏使於蔥嶺上遇祖。
手攜隻履而返。
益加追慕。
乃御製碑文記之。
有云。
嗟夫。
見之不見。
逢之不逢。
今之古之。
悔之恨之。
朕雖一介凡夫。
敢師之於後。
又為作贊。
有心有也。
曠劫而受沉淪。
心無也。
剎那而成正覺之語。
雖然。
設或當日武帝知此經之義。
決不當面錯過達磨老子。
大力菩薩言。
云何非心非影。
法爾清淨。
此咨請未解之義。
佛言。
空如之法。
非心識法。
非心使所有法。
非空相法。
非色相法。
非心有為不相應法。
非心無為是相應法。
非所現影。
非所顯示。
非自性。
非差別。
非名。
非相。
非義。
何以故。
義無如故。
無如之法。
亦無無如。
無有無如。
非無如有。
何以故。
根理之法。
非理非根。
離諸諍論。
不見其相。
菩薩。
如是淨法。
非生之所生生。
非滅之所滅滅。
此發明空如清淨法義。
言如向所說。
三界惟心。
萬法唯識。
只為外道邪見。
不信自心故。
今此空如之法。
非心能知。
非識能識。
此先破心識之能。
此能。
即藏識見分也。
故曰非心識法。
又眾生因心識之能。
遂有心所。
謂恒依心起。
與心相應。
繫屬於心。
具此三義。
名為心所。
其數共有五十一心所法。
而心法唯一。
是皆為心識使令之所有者。
此破心識之所。
即藏識之相分。
皆因小乘我法二執所有。
若大乘頓悟法空。
即無此執。
故曰非心使所有法。
又不屬於斷見之無。
故曰非空相法。
又不屬於常見之有。
故曰非色相法。
又非世間有為之心。
一切不相應法。
又非出世間無為之心。
本是相應之法。
非同幻化之所現影。
非是言說之所顯示。
非自性真體。
非差別智用。
非有名字。
非有相狀。
非有義理。
葢此清淨法中。
誰與安名。
義本空寂。
亦無如故。
今強詮之。
而為無如之法。
亦本無此無如之名。
既無有無如之名。
即非為之無如。
而可有此無如矣。
若更究竟此根源之義理。
亦非實有義理可求。
亦非實有根源可得。
故離於一切言說諍論。
實不可見其無如之相。
如是清淨之法。
非生之所能生而生。
亦非滅之所能滅而滅者也。
○佛說心識名相。
皆為破二乘外道邪見。
如楞伽中。
五法。
三自性。
八識。
二無我。
種種分別科揀。
無非為顯一心之法。
故經云。
佛語心為宗。
又云。
大乘諸度門。
諸佛心第一。
後代祖師。
依唯心立性宗。
依唯識立相宗。
是皆同顯一心之法耳。
後學宗之。
或執相以難性。
或執性以破相。
性相角立。
而是非生滅之妄心生矣。
達磨大師。
斥相指心。
嘗以楞伽授二祖。
謂可以印心。
葢指佛語心為宗之語也。
又傳載二祖。
每常舉楞伽論說。
輙自歎曰。
此經四世之後。
變為名相。
一何可悲。
此乃言後代不知此名相之建立。
為顯一心。
心法未明。
唯知名相。
執名相為實有。
皆屬妄想。
即是眾生境界。
若知名相本空。
妄想非有。
獨顯一心。
則為正智如如。
是諸佛境界矣。
大力菩薩言。
不可思議。
如是法相。
不合成。
不獨成。
不羈不絆。
不聚不散。
不生不滅。
亦無來相。
及以去相。
不可思議。
此乃深領法義。
亦先歎不可思議。
而後言之。
曰。
如是法相吾今已知其不為眾法所合成。
亦不可言一法之所獨成。
不為一切有法所羈。
不為一切無法所絆。
不可言其有所積聚。
不可言其有所散失。
不見有一法可生。
不見有一法可滅。
亦無來去之相可得。
體本如故。
言已。
復歎之曰。
不可思議。
其深領佛意。
可知矣。
佛言。
如是。
不可思議。
不思議心。
心亦如是。
何以故。
如不異心。
心本如故。
眾生佛性。
不一不異。
眾生之性。
本無生滅。
生滅之性。
性本涅槃。
性相本如。
如無動故。
一切法相。
從緣無起。
起相性如。
如無所動。
此印成重釋。
明心真如義。
佛言。
如是。
此又不同乎前。
蓋言其所歎不可思議者。
固應如是。
但更須知諸佛不可思議之心。
與一切眾生心。
亦乃如前之不可思議也。
葢如前所言空如之法。
順理推之。
本不異於諸佛眾生之心。
以心體本同於如故。
雖則眾生佛性。
流轉不一。
而歸源本不異也。
以故眾生之性。
即空如之性。
其體本無生滅可得。
然今目前所見有生滅者。
乃是相耳。
相中之能生滅者。
性也。
此生滅性。
本與涅槃之體同。
故言此性與相。
本同於如。
此如者。
即寂滅之性。
寂滅即是如。
故如之性。
本無生滅之動相故。
然世間一切法相。
雖皆從緣而起。
而無起相可得。
葢以緣起之相。
其性本如。
如之性。
本無所動也。
因緣性相。
相本空無。
緣緣空空。
無有緣起。
一切緣法。
惑心妄見。
現本不生。
緣本無故。
此明因緣空義。
言如眾生妄見有十二因緣之性之相。
不知其相。
本自空無。
然今雖則見有能緣之性。
及所緣之相。
須知能緣亦空。
所緣亦空。
其性本無有能所緣起之相。
一切因緣相續之法。
皆由眾生。
發業潤生煩惱。
惑亂於心。
妄生所見。
雖有相現。
而性本不生。
葢以緣起。
本自無故。
心如法理。
自體空無。
如彼空王。
本無住處。
凡夫之心。
妄分別見。
如如之相。
本不有無。
有無之相。
見唯心識。
此明心如法理。
言心與如相。
及因緣之法。
真性之理。
推其自體。
皆是空無。
如彼空王。
葢以虗空之性。
廣大自在。
喻之為王。
然其體性圓融無礙。
本無有所住處。
而凡夫之心。
於此妄生分別知見。
豈知如如之相。
本不屬於有無。
然今眾生。
但以能所分別有無之相。
不知其能見所見。
乃是唯心唯識而已。
菩薩。
如是心法。
不無自體。
自體不有。
不有不無。
菩薩。
無不無相。
非言說地。
何以故。
真如之法。
虗曠無相。
非二乘所及。
虗空境界。
內外不測。
六行之士。
乃能知之。
此結明心法義。
言如是空如之心。
與緣起之法。
究竟亦不無自性之體。
何也。
若推其自性之體。
固乃不有。
逆而觀之。
雖是不有。
亦非不無。
以緣起而自現故。
須知此說。
乃是菩薩無與不無之實相。
而非言說可到之地也。
葢真實如相之法。
虗無曠大。
無有相狀。
非二乘之所能及。
猶如虗空境界。
無有內外限量。
不可以測識。
唯六行之士。
乃能知之。
後地藏菩薩。
問相本空無。
收此中之義。
音釋
輭
(與軟同)。
挹
(音邑。
酌也)。
測
(音惻。
度量也)。
該
(改平聲。
括盡也)。
覿
(音狄。
面見也)。
藉
(音謝借也。
又與籍同。
如狼藉從艸。
典籍從竹)。
凝
(音寧。
不散貌)。
恡
(音藺。
慳也)。
構
(音姤。
結構)。
瑩
(榮定切。
去聲。
潔也。
一作摩瑩。
皎然也)。
鼓
(音古。
吹撼也)。
欹
(音溪。
不正也)。
撼
(含上聲。
搖動也)。
蔥
(音怱)。
斥
(音尺。
黜也)。
輒
(音出。
忽然也)。
絆
(彼卷切。
近變)。
限
(閑上聲)。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刚 三昧 经通宗记卷第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