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大楼及室外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7807060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53.08KB
中学教学大楼及室外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学教学大楼及室外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学大楼及室外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学大楼及室外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学教学大楼及室外运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省XX州XX中学XX教学大楼及室外运动场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市下关镇洱河北路56号,XX州XX中学校内。
校址东邻特殊教育;西邻教育XX卫校及下关八小;南邻兴国巷;北面与原214国道相邻。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1.1.3建设规模及内容
校区总占地62.04亩,现有建设各类建筑物面积26604.72M2,拟建设各类建筑物面积10283M2,项目总资金1940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有:
XX教学大楼教学楼、室外运动蓝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及300M塑胶跑道的田径场。
1.1.4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
项目法人:
XX省XX州XX中学
法人代表:
1.2项目法人简介
XX省XX州XX中学创办于1982年,是一所省定第一批十九所XX中学之一,其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师资力量雄厚、读书氛围十分浓郁的学校。
现有教学班级24个,学生1304人,有专任教师90人,特级和高级教师40人,占总数的44.4%,中级教师50人,占55.6%。
全校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总数的100%。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宗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方法。
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个“文明、健康、勤奋、向上”的优良学风已经形成。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有400多名学生代表本校参加省、州各类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2名同学被选送参加美国中学生夏令营活动。
先后有25个班级被评为省级“先进班集体”,125名学生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或“优秀学生”,1520人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或“优秀团干部”。
学校号召广大教师“树师表、铸师魂、练硬功”,要求每个教师具有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培养教师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和精诚团结、乐于助人的合作精神,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有信念、教学上有特色、科研上有潜力、发展上有后劲的教师队伍。
目前,已有2名教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省级优秀班主任25人,州级优秀教师12人。
近几年,学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有5个课题研究获国家级、省级奖励,全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360余篇,有146人次在省、州级论文评选中获奖,还创立了“汉语文三球教学法”、“英语听说法”、“分步作文法”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高考成绩稳步提高,2000~2005年高考上线率、录取率均在90%以上,居全省十九所同级同类XX中学之首,特别是该校承担的中宣部、教育部和文明委“西部开发助学工程”XX“宏志班”,2005~2006年高考上线率达98%,录取率达100%,2004~2006年均取得省教育厅颁发的教育教学三等奖。
同时,该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XX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单位”、XX省“教育先进集体”、省州“XX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省州市“文明单位”。
1.3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1.3.1编制依据
(1)XX州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大发〔2003〕23号文件﹚和《XX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大发改〔2005〕5号文件﹚要求;
(2)在原老校区地域内拆除重建;
(3)XX省XX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大发改投资[2005]323号”文件《关于同意XX州XX中学扩建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4)XX州XX中学教学大楼建筑方案评审会评审意见;
(5)XX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编号2005-410;
(6)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
(7)XX省XX州XX中学委托工程咨询院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协议;
(8)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如《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试用版)、《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手册》、XX省教委《关于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意见》、《XX省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达标晋级综合评价方案》、《XX州人民政府“十一.五”规划纲要》、《XX州XX中学校园规划》。
1.3.2研究范围
本可研报告的研究范围如下:
项目建设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学校生源分析;建设场址和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论证;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措施研究;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招标方式;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财务分析和项目效益评价;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1.1XX州情介绍
XX白族自治州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素有“文献名邦”之称。
唐、宋时期,南诏、XX国均在此立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州各项事业飞速发展,成就辉煌,前景喜人。
全州山川雄奇,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民风淳朴。
XX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苍山洱海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顶桂冠”使XX声名远播,享誉中外。
XX州地处XX省中部偏西,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
东邻楚雄州,南靠思茅、临沧地区,西与保山地区、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地区。
州府驻XX市下关,距昆明市338公里。
全州国土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
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3.7%,坝区面积占16.3%。
东西最大横距320多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70多公里。
XX州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
全州年平均日照时数225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4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550—1100毫米。
2006年末,XX州总人口343.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9.97万人,非农业人口44万人,少数XX人口172.27万人,占总人口的50.1%,白族115.55万人,彝族43.58万人,回族6.9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5.4‰。
XX是XX西部的交通枢纽,已形成航空、铁路、公路相配套的交通运输网络。
XX机场已开通XX至昆明、XX至天津、XX至广州、XX至西双版纳等航线,广大铁路以及高等级公路楚大路、大保路的建成通车,为XX州的客、货运输注入了新的活力,滇藏路、大丽路及正在建设中的祥临路从境内横穿而过。
州内已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州到县公路实现了油路化,大部份县乡公路实现了弹石化。
高效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了我州经济持续快续发展。
全州境内分布有十五条河流,分属于澜沧江、金沙江、红河和怒江四大水系,水电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澜沧江,可开发的水电资源蓄量较大。
已建成的西洱河、漫湾、徐村等电站年发电量达到20.9亿千瓦时,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小湾电站。
全州各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用电网改造,既保证了农业用电的稳定,也降低了农用电价格,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
XX州已实现村村通电的目标。
全州通讯事业发展较快,本地网程控交换设备容量达到50.93万门,互联网用户4.8万户,固定电话54.53万部,移动电话用户75.86万户,电话普及率37.9%。
较好的交通、充足稳定的电力供应和便捷的通讯等良好基础设施,为全州立足州情,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全州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XX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
烟草、旅游、生物资源开发、建筑材料、矿冶等支柱产业的形成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到2006年底,全州实现生产总值275.28亿元,是建州时的173倍,年均递增7%;财政总收入39.36亿元,是建州时的729倍,年均递增14.1%;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4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76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10倍和12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此外,XX白族自治州在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2.1.2XX州教育资源状况
XX州辖1市11县,130个乡镇,1996年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目标,2001年实现“两基”达标。
全州现有各类学校1603所,其中省州共建的XX学院1所,在校学生13531人;中等专业学校5所,招生3016人,毕业生1784人,在校学生8641人;职业高级中学17所(含民办4所),招生5744人,毕业生3966人,在校学生14141人;高完中34所,招生16698人,毕业生9587人,在校学生44654人;初级中学179所(含九年制学校13所),招生45446人,毕业生55668人,在校学生141075人;小学1157所,教学点1828个,招生49264人,毕业生46156人,在校学生284854人;幼儿园405所(含民办301所),有2427个教学班(含学前班1138个),入园儿童59065人,在园儿童7159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聋哑学校),招生46人,毕业生16人,在校学生309人。
全州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小学562人,初中170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4.62%。
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为8518人,高校录取人数4713人,中专录取人数38人,共计录取人数为4751人,升学率为55.8%;“三校生”参加考试人数559人,录取260人,录取率46.5%。
参加中考的考生人数为33791人,录取普通中专(中师)、职业中专、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共计19374人,升学率为55.8%;参加成人高考8583人,录取5796人,录取比率为67.5%;全年两次自学考试报名为56361科次。
全州拥有教职工总数30545人,专任教师数28493人。
2002年以来,农村中小学远和教育项目的实施,将使我州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配置上一个新的台阶,按照农村初中安排计算机教室,农村完全小学安排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安排教学光盘播放点的要求,将覆盖全州12县市的农村中小学校。
全州中小学校计算机室新增202间、计算机6062台,新增多媒体教室202间、卫星教学收视点1142个、电视机6408台、DVD影碟机6408台,将使我州中小学校计算机生机比从2004年的67:
1上升至30:
1,真正实现全州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跨越式的发展,为XX州的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1.3XX州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
2006年,XX州教育事业呈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教育稳步推进,各类教育共同发展。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多次召开动员会、督查会,布置工作,监督执行,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同时,民办教育、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也都发展态势良好;二是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管理体制更趋合理。
200年月,州委、州政府出台了《XX州实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给全州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
为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全州仅用天的时间撤销了乡镇教办,成立了中心学校。
三是加强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州教育局年初制定了《XX州中小学常规管理考核细则》、《XX州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条例》、《XX州教育督导工作意见》、《XX州中小学督导评估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工作,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水平逐年改善。
全州在“到2008年实现一乡镇一所初中、一万人一所完小、高中向县城集中”的原则下实施了中小学布局的调整,并采用积极稳妥的方法合理地调配了师资力量。
2006年共争取中央及省级危改项目资金3143.51万元,排危4万M2,其他项目资金1269万元,排危2.6万M2,安排危房改造项目113个。
虽然取得了以上的成绩,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全州教育工作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简陋。
现有校舍中D类危房达37.3万M2,缺少3亿元资金,难以改造,实验、音、体、美等教学器材严重短缺,大多数学校的文体活动、实验操作不能正常进行;二是高中教育规模过小,不能满足群众对教育的迫切需求。
全州目前仅三所省级示范高中,所州级示范高中,高中教育基础薄弱;三是师资力量短缺,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整体素质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四是教育整体水平不高,“两基”水平较低,与兄弟地州市差距较大,各项主要质量指标均处靠后位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一是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努力使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切实解决好学校建设的配套资金。
同时走多元化投资办学之路,积极筹措民间资金投资学校建设;二是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扩大高中招生规模;三是制定一系列奖励吸引人才措施,改善提高艰苦地区教师待遇,控制人才外流,科学设置学科结构,鼓励在职教师通过自学函授、进修培训等各种形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1.4项目提出的理由
XX省XX州XX中学座落于XX市洱河北路。
学校创建于1982年,迄今已有25个春秋,是一所虽历史校短,但文化底蕴深厚、师资力量较强、学习氛围浓郁的治学良校,是四方学子求学之胜地。
200年月,XX州XX中学初步通过了“XX州示范中学”评估,200年月验收合格。
虽然如此,XX州XX中学目前校园占地面积仅62.04亩,现有24个教学班,1304名学生,平均每班学生55人,室内拥挤,不利于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校园内现有大小教学用房6039M2,共间教室,另有实验楼、图书楼各一幢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办学硬件设施远远落后于周州内同级学校,使学校的发展建设一直受到了很大限制。
“普九”以来,由于XX州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致使全州初中升学率一直徘徊在38%左右,而社会上要求升入高中继续上学的人数逐年增长,特别是少数XX地区的少数XX学生。
随着XX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按照全州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要求,高中阶段教育要逐步向城市集中,为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潜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州政府决定XX州XX中学在现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在校区内进行扩建完善。
项目建成后,学校教学班级将达到30个,按平均每班50人计算,在校学生数将达到1500人,比现在规模扩大近200人,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实力。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XX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6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5.28亿元,现价对比比上年增长13.3%。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6.73亿元,现价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7.92亿元,现价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0.63亿元,现价增长10.7%,三产之间结构由29:
33.3:
37.7进一进调整为27.9:
35.6:
36.5。
全州完成农业总产值12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工业总产值8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财政收入实现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9.1%。
农民人均纯收入2431元。
虽然如此,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诸如:
经济增长点不多,科学技术落后,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难以合理开发和利用。
究其原因,科技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匮乏及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是制约望江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竞争愈演愈烈,面对新形势和挑战,望江要发展,就应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内在统一。
本项目建设,完善了教学设施,不仅优化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而且有利于XX州XX中学扩大招生规模,为高一级院校输送合格新生,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有用人才,适应了XX州社会发展的需要。
2.2.2是XX州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XX州教育事业“十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州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同时,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XX省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四个统一”,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注重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保证投入,加强管理,以《教育法》为后盾,努力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推动全州教育整体、稳步、健康地向前迈进。
XX州教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是:
⑴围绕一个中心,即以质量为中心。
义务教育在做好普及、控辍保学的同时要重视提高质量,普通高中在适当扩大规模的同时重在提高质量,中等职业教育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齐抓并举。
制定完善提高质量的各项措施,并认真抓落实,确保全州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⑵突出两个重点,即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切实抓好农村义务教育。
⑶落实好三项改革,即体制改革,机制改革,课程改革。
⑷抓好四项建设,即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政风行风和党风廉政建设。
⑸完成五大指标,一是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小学辍学率控制到0.9%;二是初中毛入学率达99%,辍学率控制到1.8%;三是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60%;四是切实做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完成招生13200人,其中州内10000人;五是确保高考质量稳中有升,高考上线率在2006年基础上有所提高。
XX州XX中学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建设XX教学大楼及室外运动场项目。
项目建成后将使招生规模扩大至30个教学班级,学校的布局将更加合理,教学设施更加完善。
项目建设适应了全州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2.3项目建设是XX州XX中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XX州XX中学自1982年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求真务实,大胆创新,从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已初步形成了必修课与选修课、活动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宗旨,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已逐步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办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日益先进,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为XX州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广泛的赞誉。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XX州XX中学现有的教学条件与日益扩大的教育需求存在着以下矛盾:
一是学校根据《XX州高中阶段发展总体规划》经政府批准进行扩招,至2006年学校将扩招至24班,至2010年学校将扩招至30个班,而1982年初建成12个班的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二是由于教室数量少,班级学生容量超负荷(平均每班超过70人),不利于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三是体育锻炼场所少,难以为正常教学提供有力的硬件设施保障,同时也很难满足广大师生锻炼身体的需要。
为此,XX州XX中学领导依靠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各方力量,通过实施XX教学大楼及室外运动场项目,以适应了学校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
第三章教育需求分析
3.1招生对象
XX省XX州XX中学是州内目前唯一一所州直属一级完全中学,文化底蕴深厚。
招生范围面向全州1市11县高寒山区少数XX学生,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招生对象如宏志班学生也会扩大至周边地州。
学校招生对象主要为少数XX初中毕业生,由于XX市城区教育的需要,学校也招收一定数量的城市汉族汉族初中毕业生。
学校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将城市汉族初中毕业生逐渐剥离,使学校成为只有少数XX学生的省级示范中学,以更大程度的满足广大高寒山区少数XX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3.2生源分析
XX省XX州XX中学招收的学生来源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人口年龄结构看,2006年0~14岁年龄段人口占全省总人口22.45%,约为1006.4万人。
同期XX州0~14岁年龄段人口占全州总人口22.06%,约为76.9万人。
这个年龄段的显著特点是:
城镇人口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农村人口的独生子女比例也逐年增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年龄段的人口绝大部分都会接受初中、高中阶段教育。
可以预见项目未来的生源充足。
其次,从每万人口在校中学生的变化发展趋势看,我省平均每万人口在校中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319人增长到2006年的545人,每万人口在校小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1159人下降到2006年的990人。
详见表3-1。
表中数据充分显示,XX省城乡平均每万人口在校中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增长态势。
这表明了全省初、高中生源充足,也提醒我们,必须加大高级中学教育设施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高中教育需求。
表3-1XX省平均每万人口在校中小学学生构成
年份
中小学生占学生总数%
平均每万人口中(人)
中学生
小学生
1995
88.1
319
1159
2000
88.5
439
1113
2001
86.5
468
1074
2002
85.9
497
1041
2003
84.4
522
1010
2004
83.4
532
998
2005
82.6
536
991
2006
82.5
545
990
注:
中学生数中不包括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数。
第三,从初中毕业生人数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人数看,全省初中毕业人数由1995年30.16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66.86万人。
与此同时,高级中等学校由1995年招生16.61万人增长到2006年的33.40万人,招生规模扩大了一倍多。
此外,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升学率也从1995年的55.1%下降到2006年50.0%,这一升学率的下降预示着高中学生的生源素质有一定的增长。
详见表3-2。
第四,从XX州教育需求现状和XX州XX中学教学实绩看,
表3-2XX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年份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初中毕业生数
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数
升学率(%)
1995
30.16
16.61
55.1
2000
41.89
19.00
45.4
2001
46.56
21.54
46.3
2002
51.70
23.42
45.3
2003
49.36
22.21
45.0
2004
59.55
26.50
44.5
2005
66.73
30.36
45.5
2006
66.86
33.40
50.0
XX州从2000年到2006年初中生人数为367181人,高中招生人数139547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为38%。
“十一五”以来,XX州教育系统千方百计扩大招生规模,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只有54%左右。
详见表3-4。
根据XX州“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州城镇居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5%,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预计初中毕业生要求接受高一级教育的人数也随城镇水平提高而增长,这充分显示项目生源充足。
3.3师资配备
XX州XX中学现有专任教师90人,其中特级和高级教师40人,中级教师50人,目前有2名教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已有2名教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省级优秀班主任25人,州级优秀教师12人。
近几年,学校十分重视教
表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教学 大楼 室外 运动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