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办法范本.docx
- 文档编号:7776326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36.13KB
质量管理办法范本.docx
《质量管理办法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办法范本.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管理办法范本
第一章总则
1、为保证石济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规范和明确参建各分部质量治理行为和质量治理职责,提高工程建设治理水平,依照《建设工程质量治理条例》《铁路建设工程质量治理规定》和石济铁路客运公司有关质量要求,结合石济铁路客运专线的工程特点,特制定本方法。
2、治理原则:
样板引路,规范操作,工序监控,文明施工,开工必优,一次成优。
3、工程质量治理实行项目部、分部、架子队三级治理机制,坚持把好源头关、过程操纵、严格验收的质量操纵原则。
参建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配备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落实质量治理人员,明确质量责任,完善质量治理制度。
4、各单位要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服从监理,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方便条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共同把好质量关。
第二章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质量方针: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争创一流,严格标准,建筑中意工程,坚持优质服务。
2、质量总体目标及操纵目标。
质量总体目标:
全线工程质量符合国家、铁路总公司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
具体指标为:
(1)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杜绝工程质量特不重大事故;遏制工程质量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减少工程质量一般事故。
(2)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其中桥梁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满足设计要求。
(3)试车最高检测时速达到设计速度的110%,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的目标值。
(4)设计、施工资料、竣工文件做到客观真实、规范、完整、整洁、统一,实现一次交接合格。
(5)结构物沉降评估达标;桥梁收缩徐变达标;锁定轨温达标;联调联试达标;工序达标。
3、治理原则:
样板引路,规范操作,工序监控,文明施工,开工必优,一次成优。
4、各单位要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服从监理,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共同把好质量关。
5、全面贯彻落实GB/T19001-2000idtISO9001:
2000标准质量治理体系,使质量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第三章质量治理机构
1、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治理领导小组”。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王学忠
组长:
李庆林
副组长:
阎明东、华冰、刚绍民
成 员:
王茂盛、姜士成、靳云鹏、李国林、虞政军、赵静、张应海、王存银、刘学宏、侴国伟、王逸峰、孟繁荣、王振浩、曾宪博
项目部质量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部,主任由部长靳云鹏担任。
小组框图附后(附图01)。
质量检查人员,应选择思想好,有吃苦精神,作风扎实,责任心强,能坚持原则,具有一定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并保持相对稳定。
《质量治理主体责任人框图》附后(附图02)。
2、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从多层次、多方位建立健全质量治理保证体系,各级明确质量职责和质量目标,达到全员参与,全面治理的目的,杜绝质量事故,克服质量通病。
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附图01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石济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
工程质量治理领导小组组织机构框图
附图02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石济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
工程质量治理主体责任人框架图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第四章施工预备时期质量治理
1、施工测量定位
1.1在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交接桩之后,施工单位应立即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复测,并及时埋设护桩。
为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和方便施工,各级测量人员必须对标桩进行妥善爱护。
1.2在进行复测时,对管段内的操纵桩的方向、交角、长度、及水准点和中桩进行复测,同时必须与相邻标段闭合。
复测完成后及时编制完成《复测报告》上报确认并存档。
1.3路基、桥涵、轨道、站场及附属工程、通信及电力沟槽、接触网杆等工程施工前均应按设计图进行施工放线,测量精度符合规范、标准要求。
1.4所有操纵测量和施工放样测量必须进行换手测量,换手测量必须更换全部测量人员,仪器及计算资料。
1.5测量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坚持复核签认制度,严禁随意涂改和损坏,资料应妥善归档保管,装订成册。
1.6测量仪器应妥善保管,存放在通风、干燥、温度稳定的房间里。
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
注意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接触仪器。
仪器长途运输时,应切实做好防碰撞、防震及防潮工作。
装车时务必使仪器箱正放,不可倒置。
测量人员携带仪器乘坐汽车时,应将仪器放在腿上抱持怀中,或背起来以防颠簸震动损坏仪器。
测量仪器必须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平常保养,定期校验。
2、施工调查
2.1施工预备过程应对全线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特征、气象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施工条件等进行调查,为以后施工方案的正确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
2.2应对全线高压线、通信线、立交桥、地下光缆、地下墓穴等障碍物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关于不符合界限要求的要提出拆迁意见,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破坏原有设施和地下文物的现象。
3、图纸核对、会审
3.1图纸作为施工企业进行施工的要紧依据,是施工质量最基础的保障,项目部和各分部应及时进行施工图核对、会审,必须在施工前进行。
施工图核对是消除设计文件差、错、碰、漏等问题,提高设计文件质量的重要途径,图纸会审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设计图纸,以便准确地完成施工任务。
是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定程序。
3.2在施工预备时期,项目部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及各分部总工程师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施工图核对会审工作,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系统的对施工所采纳的一系列图纸进行细致的研究,项目部或各分部发觉施工图存在刊印错误或与现场实际、地质等情况不符时,将问题及合理化建议形成报告汇总至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工程技术部必须及时向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以书面形式报告。
待设计单位给出明确答复,履行相关批复手续后方可进行施工。
3.3对施工图设计与现场情况有一些不相符的地点,总工程师或工程技术部应积极与设计人员联系,取得认同后及时办理设计变更,否则应维持原设计内容并遵照原图施工。
3.4因施工图明显差错、施工图与现场实际不符,各分部、工程技术部未向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报告,或未按建设单位要求进行纠正、完善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工程技术部部长及各分部总工程师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3.5图纸会审记录由项目部工程技术部负责存档备查。
图纸会审记录归档后,按工程技术资料要求,竣工时移交有关单位。
第五章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治理
1、地基处里
1.1施工前应清除路基范围内原地面表层植被,挖除树根,表层松软表土及腐殖土应清除洁净,做好临时排水。
原地面基底应无草皮、树根等杂物,基底应密实,且平坦无积水。
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1.2碎石垫层应采纳级配良好的砾石或碎石,最大粒径及含泥量符合规范要求,且不含草皮树根等杂质。
碎石垫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值,顶面高程及横坡同意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1.3铺设土工格栅应平坦无褶皱,使其长幅沿线路横断面方向铺设;接头处应使高端压在低端上,搭接宽度符合要求,其受力方向接头的强度不应低于整幅强度。
铺设后应及时铺砂覆盖,铺设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在车辆行走过程中被损坏,并夯拍密实。
1.4CFG桩顶浮浆应清除洁净,直至露出新奇混凝土面,清除浮浆后桩的有效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预处理,采纳有桩帽的CFG桩,应先进行桩帽厚度范围的场坪换填处理,换填填料和压实质量应满足设计对桩尖土回填的质量要求。
切割桩头应采纳截桩机等专用设备,截除桩头不应阻碍桩的完整性。
清土、开挖基槽、截桩和浇筑桩帽时不应造成桩顶标高以下的桩身断裂或者桩间土的扰动。
2、路堤填筑
2.1路基填筑不同类不的填料应分不填筑,不应混填,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应摊铺均匀。
填筑时应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压实。
碾压时填料的含水量应操纵在试验室所确定的施工同意含水量范围内。
路堤雨季施工,每次作业收工前应将铺填的松土层摊铺压实完毕,压实层面做成向路基两侧横向排水坡。
边坡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排水通畅。
严禁雨天进行非渗水土的填筑。
2.2改良土填料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填筑压实厚度分层填筑,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试验确定的并经监理确认的参数进行操纵。
2.3、路基填筑工艺操纵
(1)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
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原地面挖设台阶并夯压紧密,台阶宽度符合要求。
原地面为耕土、松土或浮土应采取适当措施处理,处理深度至密实的土层。
(2)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由低至高填筑施工。
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路基两侧均须超填50厘米。
填筑过程中需加强测量操纵,及时复测断面位置、宽度及高程。
当路堤填筑至路床高度,及时改换填料规格和压实度操纵标准,保证路基填筑质量。
(3)碾压夯实
填石路堤采纳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遍数通过试验段施工总结的施工参数进行碾压,以达到设计压实度为准。
路堤压实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后振的程序进行,两侧压实时压路机行走方向与线路中线方向成45°角,以便压实到边。
路基顶面标高要按设计标高严格操纵,严禁出现坑洼不平现象,为下道工序施工制造良好条件。
碾压后经试验人员测定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若达不到要求,必须重新补压或采取其他措施处理。
(4)路基整修
路基边坡整修使用反铲挖掘机施工,随路堤填筑分层及时进行,分层高度操纵在3米以内。
边坡整修前测量放样路基坡缘线,并按边坡设计坡率挂线操纵坡面,切实保证路基设计宽度。
2.4路基过渡段
桥台与涵洞缺口处施工不当易出现病害,如:
填土挤压桥涵导致变形或开裂,填筑碾压不密实产生工后不均匀沉降等。
桥台与涵洞缺口路堤设置过渡段,进行专门处理,以保证路堤填筑质量。
(1)过渡段基底处理要求:
①过渡段基底处理应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作好地面排水,特不是软土、松软土、膨胀土和黄土地基地段,应确保降水及地表径流对施工质量无不利阻碍。
③过渡段基底范围及其两侧的排水、防渗和地下水的拦截、引排应符合设计要求。
(2)过渡段基坑回填
①桥台后基坑及横向结构物基坑应严格按照设计选用回填材料及时回填并分层夯实,防止积水。
②基坑采纳混凝土回填时,回填材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基坑采纳碎石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并采纳小型振动机具夯实,其夯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用小型振动机具进行夯实时,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
3、路基变形观测
3.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沉降、侧向位移的动态观测。
观测基桩必须置于不受施工阻碍的稳定地基内,并进行定期的复核校正。
观测装置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
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爱护措施。
3.2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
沉降观测应采纳二等水准测量,观测精度符合要求。
3.3沉降观测装置和位移边桩的构造、结构尺寸和制作材料的规格、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阻碍观测精度缺陷。
第六章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治理
1、桩基础施工
1.1钻孔场地,在旱地上,应清除杂物,整平场地,如遇软土,适当处理。
以便钻机安装和移位。
1.2施工前先对桩位进行定点测量,并进行复核,做明显标记,防止桩基位置偏移,钻孔前应设置坚实的护筒;其内径比钻头直径大20~40cm,护筒应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变形。
护筒埋设时,顶面比原地面高0.5m,护筒下沉垂直,其顶面中心尺寸偏差及倾斜度偏差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3安装钻机时,底架垫平,保持平稳,严禁产生位移和沉陷。
钻机顶端应用揽风绳对称拉紧。
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顶面中心的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1.4钻机钻孔时,孔内水位宜高于护筒底脚0.5m以上或地下水位1.5~2.0m以上。
1.5钻孔至设计高程通过检查后,应及时清孔,清孔须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严禁采纳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柱桩不大于10cm,摩擦桩不大于30cm。
1.6桩基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钢筋笼一次成型,为确保钢筋笼爱护层厚度应绑扎垫块,数量符合要求,钢筋笼整体吊装入孔。
为了吊装时有足够的刚度,主筋与加强箍筋必须全部焊接,主筋与主筋中间采纳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5d。
严禁高起猛落、碰撞孔壁和强行下放。
钢筋笼入孔后,需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掉笼或浮笼现象。
桩身混凝土达到初凝后方可解除对钢筋笼的固定措施。
1.7桩基内埋设声测管,声测管必须采纳符合要求的金属管。
应保证声测管垂直并相对平行。
声测管底部与桩底等齐,做好管底封闭,管口加盖等工作确保管内无异物。
灌注桩应剔凿至设计标高,声测管要高出桩顶面许多于30cm。
声测管应埋设到管底。
在无钢筋笼段,对应声测管的桩基主筋和箍筋都延长至桩底。
1.8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试压、严禁漏水。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混凝土供应连续,钻机导管上提匀速,确保导管混凝土埋置深度符合规范要求,防止提升过快造成导管露出混凝土顶面,造成断桩。
1.9临近营业线进行桩基施工时必须做好防排水工作,设排水沟、泥浆池等;防止由于施工缘故导致既有铁路两侧的排水沟堵塞而对铁路轨下结构产生不利阻碍。
混凝土施工时,尽量避开车辆通过高峰期,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和施工安全。
为了防止钻孔桩施工时因列车动载造成孔壁坍塌,引起路基下沉,施工时需采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
2、承台施工
2.1承台混凝土应在无水条件下浇筑。
2.2承台底到达预定的高度后必须将浇筑桩桩头沉渣及浮浆全部凿除至新奇混凝土面;桩体埋入承台长度及桩顶主筋锚入承台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3紧邻营业线、沟渠的承台基坑开挖时应采取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开挖。
基坑开挖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对路基边坡进行加固。
基础施工过程中应设沉降观测点,每天安排专人测量、记录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2.4浇筑承台混凝土时应按取样频率现场制作混凝土试件,与承台同条件养护。
3、墩台施工
3.1墩台施工前应将基础顶面冲洗洁净,混凝土基础应凿除表面浮浆,整修连接钢筋。
3.2墩台模板接缝应严密,严禁漏浆。
3.3模板采纳分块吊装拼接,应联接牢固,联接螺帽需采纳双螺帽,保证其联接牢固,整体性好。
3.4浇筑墩台砼时,脚手架、工作平台等严禁与模板、支架联结。
支撑应支于可靠地基上。
3.5墩台身砼未达到终凝前,严禁泡水。
3.6浇筑墩台混凝土时应按取样频率现场制作混凝土试件,与桥墩同条件养护。
3.7混凝土拆模后,应对墩身混凝土采纳包裹塑料布覆盖养护,并在墩顶设置水桶采纳滴水方法进行养护,塑料包裹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塑料布内表面应具有凝聚水珠。
应指定专人进行养护,养护时刻符合规定要求。
3.8混凝土表面应无砂线,无蜂窝麻面,无错台,混凝土表面色泽一致,无色差,无空洞,无漏筋现象。
3.9墩身预埋件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无漏埋现象,预埋件应做好防护,防止锈蚀。
4、转体连续梁及预制箱梁施工
4.1临近营业线施工的转体连续钻孔防护桩施工、旋挖钻桩基施工及承台施工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严禁随意调整施工顺序。
4.2桥墩模板组装前,在基础顶面放出主墩中线及主墩大样。
模板安装好后对轴线、高程检查,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加固,保证模板在灌注混凝土后,不变形、不移位;模板内洁净无杂物,拼合平坦严密无漏浆缝隙,模板内部涂刷脱模剂。
支架的地基和基础承载力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4.3上、下转盘及滑道是转体运动的关键部位,要严格按施工图规定的程序进行浇筑、整平、磨合,在上、下转盘球面要涂四氟粉加黄油混合物,以减小摩阻力;
下球铰骨架固定后,绑扎骨架内部钢筋。
在绑扎钢筋时严禁碰撞球铰骨架。
球铰顶口务必水平,其顶面任意两点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球铰转动中心务必位于设计位置。
球铰安装过程中务必保持球铰面不变形,保证球铰面光洁度及椭圆度;球铰范围内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防止混凝土浆及其他杂物进入上、下球铰接触面内。
预埋好的钢绞线牵引索在转体施工前应受到精心爱护,严禁受到任何损伤。
4.4转体连续梁0#块施工必须严格按照专项方案施工,模板支架严禁随意支撑,造成承台转盘偏变形,阻碍最后转体。
挂蓝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保证表面光滑。
支架基础、支架搭设、支架预拱度设置、支架基础静载预压应严格按施工方案施工。
4.5钢筋下料制作和安装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接头严禁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最大处,应分散布置。
4.6浇筑混凝土前,指定专人作重复检查钢筋爱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侧面和底面的垫块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垫块和扎丝头严禁伸入爱护层内;确保钢筋的混凝土爱护层厚度。
4.7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和预埋件进行认真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
凝土入模前,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并进行记录;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
4.8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体浇筑过程中,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和弹模试件,试件制作数量符合规定。
箱梁混凝土试件从底板、腹板及顶板分不取样,严禁试件制作与浇筑混凝土不同步制作,出现假试件。
4.9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且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拆模。
拆模后,迅速采取切实措施对混凝土接着进行后期养护,养护时刻符合设计要求。
4.10波浪管按设计图纸要求准确定位,在波浪管接头处一定要将波浪管接口用小锤整平,以防在穿束时引起波浪管翻卷,严峻时会导致管道堵塞。
严禁波浪管因为焊接等缘故产生破损出现空洞或变形,在与锚垫板接头处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泥浆渗进锚孔内。
4.11钢绞线穿束应在洁净的水泥地坪上编束,以防钢束受污染。
在编束前应用专用的工具将钢束进行梳理,以防钢绞线绞在一起。
穿束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钢束在波浪管接头处引起波浪管翻卷,堵塞孔道。
4.12预应力张拉的顺序及张拉过程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进行。
每次锚具安装好后必须及时张拉,以防在张拉前锚具生锈。
4.13在张拉过程中如发觉滑丝、断丝、伸长量不够等情况后要及时查明缘故,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4.14压浆前对压浆设备计量系统进行认真检查、标定,然后方可正式拌浆,开始压浆。
压降开始后需等另一端喷出纯浆并稳定后,才可封闭排气孔,然后对管道进行保压,保压时刻符合规定要求。
5、综合接地系统
5.1接地端子进场后必须进行检查,要紧包括外形尺寸、防腐处理情况。
5.2接地钢筋焊缝长度必须按相关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施工,保证焊接长度和焊缝厚度。
5.3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电气回路测试,保证接地钢筋各处电气连续性。
5.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将顶板接地端子内螺纹做好爱护,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接地端子受损、污染。
5.5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设置综合接地系统,在桩基施工、承台、墩台施工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焊接综合接地钢筋。
在桥梁一端设置综合接地钢筋,桥梁上综合接地钢筋牢固焊接,贯穿桥梁的钢筋任意一点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有中继站处相邻两孔梁的梁端设置与通信、信号、电力槽相对的锯齿形槽口,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防止遗漏。
接地钢筋焊接时应用油漆对相应钢筋做明显标志。
6、沉降观测标设置
6.1每个桥墩(台)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台)身观测标,位置应符合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
6.2桥台观测标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观测点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6.3梁体变形观测点应设置在支点和跨中截面,每孔简支梁的测点数量应许多于6点;连续梁的观测标,依照不同跨度分不在支点、边跨1/4跨、中跨跨中、中跨1/4及3/4跨处设置。
6.4框构桥及涵洞共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观测标。
7、涵洞
7.1基坑采纳机械开挖,基底预留20~30cm人工清底,保证原状地基不受扰动。
有地表水时利用围堰防护明排或修导流坝导流;基坑内设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保证坑底干燥;挖至基底标高时,应及时报检,报检合格的基坑,应迅速进行基础施工,防止晾槽引起水浸和风化,阻碍地基承载力。
7.2涵洞沉降缝断面应顺直、平坦,上下严禁交错。
涵洞处路堤过渡段填筑施工应待涵身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
填筑必须从涵身两侧同时,对称、水平、分层施工,并碾压密实。
当涵顶填筑厚度超过1.0m后,方可通行大型机械。
涵顶两侧紧靠边墙的部分严禁用大型机械施工,可采纳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
7.3涵洞进出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铺砌工程与上下导流、排水设施的连接应圆顺、稳固。
7.4钢筋混凝土框架涵顶板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七章附属工程施工质量治理
1、路基附属支挡工程
1.1基坑开挖时应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保持边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地质条件较差,基坑开挖较深,边坡稳定性较差时,为确保边坡稳定,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并应分段跳槽开挖,及时封闭。
1.2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对墙趾处持力岩土层的扰动,并严禁雨水浸泡基坑。
1.3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坑底面开挖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基坑底面应无浮渣,基坑地基地质情况和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4挡土墙所用的钢筋、砂、碎石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进场检验。
1.5墙趾板、墙踵板、肋板、墙身钢筋的规格、数量、钢筋骨架形式、钢筋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1.6墙趾板、墙踵板、面板及肋的模板应支架稳固、接缝严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1.7混凝土浇筑宜分两次进行,先浇墙底板(墙趾板和墙踵板),当墙底板强度达2.5MPa后,应及时浇筑墙身。
1.8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
墙身应严格分层,混凝土浇筑工作宜连续进行,一次浇完,严禁间断,并应在前层所浇筑的混凝土尚未初凝往常,立即该层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
若中断浇筑,前层混凝土已开始凝聚时,必须按施工缝规定程序处理。
顶面混凝土应进行二次抹面,以防松顶,并压光或拉毛。
1.9墙趾板、墙踵板、肋板、墙身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1.10墙背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随填筑及时施工。
1.11填筑过程中运输机具和碾压机具应离肋板1.5m,此范围需用人工摊铺,配以小型压实机具碾压,防止墙身及板肋受撞损坏。
1.12墙身垂直度、斜度、平坦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路基边坡防护
2.1防护的坡体表面应先平坦,有地下水露头时,应先做引排处理;防护层应与土石坡面密贴结合,背后不留空隙。
2.2边坡植物防护施工时,撒播草籽宜先将种子与砂、干土或锯末混合后撒播;播种后,将土耙匀拍实,并洒水养护。
2.3采纳土工格栅、土工网垫喷播植草防护时,铺设网格、网垫应与坡面密贴,喷播草籽后应及时覆盖表土,洒水养护。
2.4种草后,应进行养护,直至植物成长覆盖坡面。
2.5骨架植物护坡施工时,应清除坡面浮土,填平坑凹。
2.6骨架应按设计形状和尺寸嵌入边坡内,表面与坡面齐平,其底部、顶部和两端均应做镶边加固。
2.7骨架内种植土应与骨架表面齐平,并与骨架和坡面密贴。
2.8浆砌片石护坡表面及两端面应砌筑平顺,背面应与坡面密贴。
顶面与边坡间的缝隙必须封严。
2.9干砌片石护坡应自下而上逐排砌筑,厚度均匀。
气体片石应互相搭叠错缝,间隙塞满,表面平坦。
护坡勾缝应在路堤沉降已趋稳定后进行,勾缝前应先将松动和变形处修正完好。
2.10边沟渗沟台阶连接处应砌筑密贴,防止漏水。
顶面应封闭严密,防止地表水渗入沟内。
3、桥面附属施工
3.1防水层施工前必须对基层面进行验收。
基层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桥面基层无浮砟、浮灰、油污等,同时防撞墙根部应无峰窝、麻面;采纳水泥浆粘结剂,必须进行基层湿润检查。
3.2防水卷材铺贴应按顺水方向、从低到高、从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管理 办法 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