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试题集.docx
- 文档编号:7757493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62.47K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试题集.docx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试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试题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试题集
第一讲中国的国情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请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
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3.有人认为,我国经济保持30多年的快速增长,这是我们的优势。
虽然,当前信贷扩张、产能过剩、生态破坏等问题突出,但在世界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不能过多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
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点与独特优势?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
4.为什么要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5.如何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律的提问时,毛泽东明确指出: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争睹,争睹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2、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3、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却相对滞后。
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我国的文化建设包含哪些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你认为我们当前要怎样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怎样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4.如何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5.我国目前存在哪些伦理道德问题?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6.什么是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特征有哪些?
如何发展文化产业?
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1、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出现哪些新的特点?
你认为政府应如何化解基层矛盾?
2.你认为改善民生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3.你是如何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政策目标的?
4.你觉得我国当下应该如何进行社会管理?
5.你觉得我国应如何进行社会管理的体制改革和创新?
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产发展)、目的(生活富裕)和条件(生态良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它与当代国外的生态运动和绿色思潮的观念相比有什么不同?
2.十八大报告如何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一种基本社会意识的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对人类实践会产生什么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与生态文明建设(人口、资源、环境)的内在一致性?
4.谈谈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重要意义和实践途径。
.............5.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内、国际政治的关系:
绿色GDP考核与政府职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与国家民族利益。
第七讲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1.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请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苏联共产党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谈谈我们应如何应对党建中面临的“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
3.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谈谈如何才能有效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结合世情、国情、党情,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第八讲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你认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际环境是否还存在?
3.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和预测,“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 等各种论调反复出现,仅“中国威胁论” 就演变出“中国人口威胁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各种论调。
如何认识和评价国际范围内关于中国的各种评论和预测?
4.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必然性和世界意义。
请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请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每年还在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
中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的10%以上。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然超过4500美元,但仍排在世界90位以后,即使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
按国家的最新贫困标准计算,农村还有2600多万贫困人口,刚脱贫的人口还处于不稳定状况。
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土地、天然气、木材、电力、石油、煤炭等资源都相对紧缺。
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的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仍远远高于工业化国家,也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总之,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所所罕见。
这“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
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在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信息化已跨入中等水平的国家行列,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已初见成效;城镇化已进入加速时期,城镇化率逐步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国际化发展日益深刻,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与世界融合更为密切。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都将处于“五化”不断深入,而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历史进程中。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其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中国已经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实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并且创造竞争新优势。
其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随着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已经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成熟。
经过长期的奋斗、创造、积累,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紧紧依靠人民,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得到确立和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行为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不断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牢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要充分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有利条件胜于不利因素,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要始终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且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人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引进来”和 “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它可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造福各国人民.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会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单一的所有制改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基本单一的分配形式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同时实行按要素分配,加上公有制实行多种实现形式,一下子把各方面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公有制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一直发挥主导作用.同时符合商品生产要求的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因.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在总结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建设正反面经验教训,借鉴西方国家发展商品经验基础上建立的,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有必要的宏观管理加以引导、监督和制约,制度优势加市场优势,既有活力,又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病和在整体上避免盲目性、自发性和激烈波动.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
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根本出路: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要求是: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快形成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3.有人认为,我国经济保持30多年的快速增长,这是我们的优势。
虽然,当前信贷扩张、产能过剩、生态破坏等问题突出,但在世界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不能过多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
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似乎有一种误区并形成了思维定势,即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认为会影响社会稳定,就会导致“西化”甚至国家政权颠覆。
有的把“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拒绝政治体制改革的托词;有人经常错误地把前苏联的解体归咎于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中国不断制造“政治体制改革恐惧症”。
大量事实证明,苏联剧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执政党及其政府官员腐败变质,脱离人民群众,形成了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由这种腐败落后的上层建筑构筑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如果说苏共的倒台与政治体制改革有关的话,那也只能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和改革不当造成的,而不能本末倒置,以此作为拒绝改革的理由。
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
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经济领域姓“资”姓“社”的问题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但是这方面的困惑和争议大大减少,而在政治领域似乎仍然受着姓“资”姓“社”的困扰。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总是不断有所突破。
相比之下,政治体制改革却难有实质性的突破。
一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有些人马上就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扯在一起,于是在有些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似乎成了禁区。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倾向的干扰:
其一是“向西看”,即把政治体制改革等同于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
其二是“向后看”,即用完全否定的目光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得出“今不如昔”结论的同时表现出对改革开放前社会状态的眷恋,甚至主张用“文革”的手段解决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其三是“向上看”,即完全无视我国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描绘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改革。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
我们看到,经济体制改革既有远景目标———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又有战略步骤———“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有“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等一系列的规划设计,甚至还规制出了每个阶段各个领域和行业所要达到的具体数据指标,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步骤则显得比较笼统模糊,这不能不说是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
政治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权力的重新配置特别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衡,而这也就意味着某些既得利益的丧失。
一方面,权力主体应该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策划者、推动者和具体操作者,而另一方面,权力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需要改革的对象。
实践证明,当改革者自身成为改革对象的时候,改革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这就陷入了一个改革的逻辑悖论。
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所指出的:
“现在的改革太过依赖于官僚机构自身。
官僚机构自己设计改革,自己实施改革,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左手改革右手‟的局面。
这样,改革往往陷入无限的既得利益的博弈,改革成了各方争取更多利益的工具。
”从改革的实践过程来看也确实出现了这种倾向。
本来是一个好的改革动议,也常常在操作中走样变形,甚至会出现与改革出发点南辕北辙的背反现象。
因此,要破除那种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本末倒置的“伪稳定”观,理直气壮地、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稳定是建立在社会和谐基础之上的,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的情况下,采用强制性的手段造成的“稳定”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最终将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体制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化解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稳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姓“资”姓“社”的困扰,研究设计出阶段性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政治体制改革规划日程表。
政治体制改革还特别需要共产党人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
因此,目前亟需解决的,是需要干部阶层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勇于牺牲既得利益。
这是对党的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党性和执政能力的真正考验,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乃至整个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性、现实性、未来性依据。
从历史性依据来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形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中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进程中勇于探索实践的结果。
这一政治发展道路的确立,标志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寻求民族独立和解放、探索富国强民道路所付出的艰苦努力终于开花结果,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终于找到了正确方向、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从现实性依据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是唯一能够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正确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一是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试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