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
- 文档编号:7745630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77KB
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
《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性学习教案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地读取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明确每项信息的含义,学会辨别食品已过期。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创造力等。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并学会自主安排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即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后,学会辨别食品是否已经过期,并学会运用读取的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难点:
在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自己探索辨别食品是否已经过期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了解食品包装上有哪些信息,思考这一主题应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教师应准备一些不同食品。
学生:
搜集各种不同类型的食品包装。
六、形式:
调查、讨论、汇报、交流
七、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不同包装的食品)同学们,你们瞧,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吃这些食品吗?
这些食品不光味道好,它们每个外面的包装也各有特点,这些花花绿绿的外包装上,到底有哪些信息呢?
大家想不想知道?
那么我们就以“食品包装上的信息”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师:
针对这些食品包装,你都想了解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讨论,个别交流)
生⑴:
食品包装上的图案、文字都是什么意思?
生⑵:
怎样知道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生⑶:
怎样判断一种食品是否已经过期
生⑷:
在购买食品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整合,给学生分组:
1组:
信息组,通过调查,了解不同种类食品包装上都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怎样快速寻找到自己要找的信息
2组:
聪聪组,通过读信息、采访家长或老师,售货员等,弄清“如何判别食品是否已经过期”
3组:
生活组,在购买食品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分析、加工、处理信息,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4组:
创作组,了解了这么多,你想为你最喜爱的食品设计怎样的商品包装。
(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小组,推选小组长。
(四)想了解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调查、上网、 查图书资料、询问有关老师)
第二课时(活动实施)
各小组分组实施本组活动,自主制定本组方案(师进行指导)
信息组:
通过填表格的形式分类对食品包装上存在哪些信息进行调查,食品可分为:
饮料类、食物类、保健品类。
聪聪组:
听取信息组的汇报交流,有所收获,而后展开调查,怎样判别食品已过期,可采访家长、老师、自己读取信息,询问相关人员。
(药店、保健品、销售员等)
生活组:
1、搜集一些在购买食品时遇到的实际问题(采取调查采访的形式)
2、综合运用哪些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来解决这些问题。
创造组: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可以影响每一位消费者,小组长分工为自己喜欢的食品设计包装,用彩笔画,可以对某一食品包装提出修改建议(以文字形式)
第三课时(汇报交流)
第一小组以这种形式汇报,出示本组调查表,展示,请在场 同学做考官,出示一样食品,提出相关问题,请该组同学予以解释。
第二组:
交流本组活动日记或小报,采访录音。
第三小组:
交流本组日记,现场接受采访(老师,其他组同学)
第四小组:
交流本组设计作品,并将自己的建议以书信的形式,展示出来,大家共同讲座通过的,可以发邮件给生产厂家。
交流活动收获。
争做自理小能手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提高自理意识
2、通过亲自实践、比赛,让学生学会处理问题前会想办法,使学生意识到多动脑,掌握科学的方法,我们就能提高学习生活的效率。
3、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多体谅父母,做一个懂事孝敬的孩子。
4、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自能意识,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2、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其乐趣。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学生做计划的表格。
2、根据学生自理能力的差别,合理分组,任命小组长(将学生分为七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的衣服谁给你洗?
你的头发谁替你梳理?
你的书包是自己整理吗?
你在家里做过几次饭?
你收拾过房间吗?
开学时,你的床铺谁帮你铺的?
板书活动标题:
争做自理小能手。
二、交流讨论,制定计划
(一)小组说:
生活中别人帮你做了哪些事?
自己做了哪些事?
经过讨论,有何发现?
全班交流说。
(二)小组讨论:
哪些事是我们自己应该做的?
哪些需要父母的帮忙?
简单写一写。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交流表扬(红花)想的周到的小组
(三)制定计划:
小组讨论制定计划
1、计划内容概括:
⑴自己应该做的有哪些事?
分三个方面:
学校、学习上、家里
⑵打算什么时间做?
⑶要做到什么程度?
⑷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⑸把活动中的事(感受),通过何种方式(记录),展示给大家。
2、代表汇报,小组之间互相提问,教师适时补充(各小组随机提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3、调查计划
“我要争做自理小能手”宣言。
(四)小结
1、各小组按计划进行活动
学习上:
书籍、文具等如何自理
学校:
内务、生活中如何自理
家:
(利用假期)在家如何自理
2、效果展示:
比赛、录像、现场表演
⑴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
⑵将一堆乱七八糟的书整理好
⑶在宿舍整理内务(叠被子等)
⑷整理班级物品
⑸将一堆乱七八糟的衣服整理好。
每组最快的小组说方法:
评优
奖状鼓励优秀小组
3、每生选一项内容进行详细描写,如何整理。
(和大家分享整理方法)
4、每生记录活动过程(写日记)
5、每生在家做一顿饭(为父母)写一篇日记(详细)
老师,我想对您说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情趣,并尝试写诗歌。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3、使学生更加体会教师职业的高尚,并进行尊师教育。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通过活动,体会教师职业的高尚。
尝试写诗歌。
四、教学准备:
投影仪、VCD、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的工作多么辛苦,教师的心灵多么美好,他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他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学生为了达对教师的感激与敬慕之情,人们把每年的九月十日定为教师节。
今天,同学们你们想对培育你们,在你们内心深处留下永恒印迹的老师们说些什么呢?
板书主题:
老师,我想对你说!
二、组织教学
1、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师相关的生活影片。
边看边讨论,边想:
你明白了什么?
哪些教师的行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
2、同学间讨论。
教师参与。
3、组织朗读。
4、
(1)学生朗读课前准备好的关于歌颂教师的文章。
同桌评论。
(可以加动作,注意用真情去读)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间互相朗诵。
。
(3)小组选代表上台朗诵。
(4)自由挑战小对手,看谁最棒。
5、练写诗歌。
(1)教师指导。
要求:
注意格式,让学生紧扣主题,抒发自己真实情感。
(2)学生自由练写。
(3)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读自己的作品。
(5)学生自己自由评议。
三、教师总结。
四、小建议:
仔细修改自己写的诗歌,积极向各种刊物投稿。
证实自己的写作水平。
近视离我有多远
一、教学目标
了解当前我校学生近视现状,认识近视的成因和危害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二、教学准备1.实践调查2.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引言揭题
同学们,上个星期老师要求我班分成四大组分别进行了小学生近视现状的调查,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小学生近视的危害及如何预防近视进行了实践活动。
揭题(小学生近视调查实践活动),近视现状调查小组对我校各年级的各班进行了调查,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想知道调查的结果,老师请组长来汇报小组调查的结果。
(二)第一小组汇报小学生近视调查结果
小组长:
我们第一小组对我校的各个年级的各个班级进行了调查,并制作了统计表,下面向老师和各位同学汇报调查结果,我们首先请调查一年级学生近视的同学汇报。
各年级学生近视调查统计表
组长出示:
根据各个年级的调查统计的结果,我们制作了一张全校小学生调查统计表。
小组长: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得近视的人数也在增长。
小学生的近视率较高,我校已达7.1%
(三)第二小组汇报小学生近视成因的调查结果
老师:
小学生的近视成增长趋势,戴眼镜的同学们越来越多,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学生发生近视的情况呢?
下面请研究近视成因的小组的来分析,
组员一:
我校小学生近视率非常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得近视呢?
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医生。
组员二:
我们根据医生所说的,小学生中是否存在着看书、写字及眼保健操姿势不正确呢?
为此,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专门暗访了我校学生看书、写字及眼保健操姿势。
组员三:
我们人的眼睛怎么会得近视呢?
我们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当我们睁开眼睛时,从周围物体反射的光穿过瞳孔和晶状体,聚集在眼球后面的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些物体。
眼睛中的晶状体靠连在晶状体上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调节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的图象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
如果我们读书、写字时不注意休息,或者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太近,晶状体,晶状体上的肌肉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就会疲劳过度,难以恢复原状,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样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近视。
(四)第三组汇报调查近视危害的结果
老师:
有的同学认为即使得了近视也没关系,戴眼镜还觉得酷,这种想法正确么?
请研究近视危害性的小组,来谈谈得了近视的危害性。
下面我们请班级中得近视的同学谈谈得了近视的烦事(1位同学讲述小故事,突出近视眼的危害性)
听了以上同学们的讲述,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得近视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哦!
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爱护眼睛,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五)第四组汇报预防近视的措施
老师:
得了近视的同学应该治疗和预防并重,而未得近视的同学你们不能沾沾自喜,特别是你有那些坏习惯应及时更改,否则,久而久之肯定会得近视。
下面,我们来看看研究预防近视的小组有什么措施可以预防近视。
小组长: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我们有一些不良的用眼习惯,那么你们知道如何去预防呢?
提问学生。
小组长:
同学们讲得不够全面,我们小组通过网上收集,共有这些预防近视的方法。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其实,我们在这节课中,除了对小学生近视有了深刻的理解外,我想,最主要的是同学们的各种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神奇的保护色
一、教学目标:
1、把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转向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2、通过查找资料,让同学们了解动物保护色的作用。
3、通过学习,启发同学们利用动物保护色的原理做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二、教学策略:
(一)、活动方式找一找、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
(二)活动建议
1、活动前师生都要充分收集材料,可通过上网、查阅图书等方式。
2、本课课时安排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把同学们带出课堂,可以到郊外去。
同学们带着资料、纸和笔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学校附近,我们在一片茵茵绿草地上围成几个圆圈席地而坐,同学们兴趣盎然,于是我们就开始了轻松愉快的一节课。
1、动物保护色趣谈我首先出示一张准备好的图片(如左),“同学们,这张图片画的是什么?
”“树叶!
”“小草!
”……眼尖的同学兴奋的喊道:
“老师,树叶上躲着一只东西!
”经这位同学一说,其他同学也纷纷发现了,我以微笑赞许他们:
“对了,这棵植物中躲着一只小东西,它叫做叶蝉。
”一个女生说:
“老师,我知道,这叫做动物的保护色!
”我高兴地表扬并激励道:
“太棒了!
说的真对!
有哪位同学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保护色呢?
”话音刚落,同学们都热闹起来了,“变色龙!
”“枯叶蛾!
”“竹节虫!
”“老师,变色龙最厉害了,颜色可以随环境变化而变!
”……我不失时机地提出:
“那动物的保护色作用是什么?
”没想到他们这次是异口同声的回答:
“保护自己!
”我很高兴,说:
“没错,在大自然中,昆虫的生活环境十分复杂,他们是许多鸟、兽和蜘蛛的美食,它们要时刻提高警惕,防止受到侵害。
那你们知道除了保护色,还有其他方式吗?
”“老师,还有动物的拟态!
”我高兴极了,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充足,气氛十分活跃。
我又出示另一张图片(如左),并告诉他们这就是动物的拟态,同学们一片惊呼:
“哇!
那么像树叶!
”
2、寻找“保护色”和“拟态”让同学们在大自然中寻找动物保护色的踪迹是我们选择在大自然中上课的原因之一,接下来就要让同学们自己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通过自己敏锐的双眼发现每一个惊喜。
3、分享收获收到集合的信号,同学们依依不舍却又兴高采烈的回到原来上课的地点,可是这次,同学们坐不住了,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我索性不打断他们,让他们自己说,我来扮演聆听着的角色。
“哇!
我刚刚看见一只土黄色的螳螂!
”“胡说!
螳螂是绿色的!
”“不!
春天叶子是绿的,所以螳螂是绿的,现在树叶黄了,所以它变黄了!
”“我看到一只和树叶颜色差不多的蛾呢!
”……“我刚才看到你乱扔垃圾了!
”“他也扔了!
”我愣了!
没想到我忽略了这件多么重要的事!
我示意他们静下来,但并没有马上批评他们,我说:
“其实大自然也是很脆弱的,她没有动物的保护色,也没有动物的拟态,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她该怎么办呢?
”“需要我们人类来保护!
”同学们话音刚落,几个扔垃圾的同学低下了头,承认了错误:
“老师,我们去捡回来!
”“老师,我去帮忙!
”“我也去!
”课后,为了上好第二课时,我布置了一项作业:
我们能不能利用动物的保护色的原理来制作一样小创作呢?
我要求同学们分成小组思考讨论,并准备好材料。
第二课时:
上课铃刚响,同学们已经端坐在教室里等我了。
望着他们专注的眼神,我深深的被感动了!
师生问好之后,我开始了解他们制作的方案。
他们分成小组,第一组的小组长告诉我们,他们准备设计一种“变色龙帽子”,准备的材料有一顶帽子、几种花样不同的布料,针、线等,想把布料裁成帽子的形状,可以用拉链装、拆每一种花样的帽套,也可以缝在帽子的后底部,随意翻开覆盖原先的帽子改变形状。
我点头称赞他们。
第二小组的组长汇报说,他们拟定设计“变色龙”汽车,他们准备的材料更是有意思,一辆小孩子玩的电动玩具红色敞蓬小汽车,几个被据成半圆的呼啦圈,两块不同颜色的大帆布等。
他们是受到敞蓬跑车的启发,把帆布固定在两个半圆形呼啦圈中间,相同道理做成两个圆蓬,再把它们固定在车尾,只要拉动呼啦圈让圆蓬盖住车身就可以改变车的颜色。
“这样,军人叔叔开着它打仗,埋伏在哪里都不会被敌人发现咯!
”组长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三)教师总结:
大自然是美的,是丰富多姿的,人类的想象与创作也是美的、丰富多姿的。
我在长大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体验成长的乐趣。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
(2)、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提高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3)、知道长大的含义,了解自己的特点,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知道长大既是身体的变化也是心灵的成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成长,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自己,认识自己,体会长大的快乐是本课的重点。
通过看图和讨论让孩子们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理解成长既是身体的变化也是心灵的成长,让学生知道自己愉快的成长和父母分不开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准备
为了让教学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我在上课的前几天就给他们布置了课前预习:
1、请他们收集自己幼时的出生证、出生纪念卡、儿时穿过的小衣服、小鞋子等资料,记录自己刚刚出生时的身高、体重,测量并记录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2、整理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儿时用品等。
3、向家长调查自己的成长趣事。
二、教学构思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借助照片、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时,我力求避免对孩子们进行大道理的灌输,坚持运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以充满情感的语言导入,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讨论、小组交流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学习和交流,使其在交流中懂得他们的成长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用课件展示刚出生的几幅婴儿图,并播放婴儿哇哇大哭的声音。
师: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几幅婴儿的照片。
(课件展示并播放哭声)
师:
你们刚出生的时候就像这样,多可爱、多漂亮呀!
(二)从身体的变化初步感受成长的快乐
师:
(出示几张学生婴儿照片)瞧,这是我们班的几位小朋友,大家猜猜他们是谁?
师:
到底他们是谁呢?
我们数“1、2、3”,让他们自己走出来好吗?
师:
大家看,这几位小朋友与照片上的他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
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现在请你们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自己觉得和小时侯还有那些不一样呢?
师:
看来,你们从小到大,这几年的变化还挺大的。
过度:
请你们把收集的小时侯的用品拿出来吧!
老师这儿有三件衣服(出示一件婴儿衣服、出示一件上幼儿班时的衣服、出示一件现在的衣服,让学生对比),它们是我们班上的一位同学的。
师指着婴儿衣服和上幼儿班时的衣服,你们看还能穿吗?
师:
怎么不能穿了?
生:
我已经长大了。
师:
是啊,小小的一件衣服,就能让我们看到自己成长的痕迹。
师:
除了衣服,还有哪些物品能说明我们长大了?
师:
请把你们带来的小时候的物品(如:
小鞋子,帽子等)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吧。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物品)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物品拿上来展示给大家看。
(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
师:
刚才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我们都在长大,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长大了》。
(略)
师:
刚才你们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张出生证,它清楚地记着XX小朋友的体重、身高,我们请小主人来读读吧!
生:
重量3千克,身高51厘米。
(出示小黑板:
是个体重身高表.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体重3千克、身高51厘米)
师:
你知道3千克有多重吗?
师:
对,也就是6斤。
(师捧出一个西瓜)这个西瓜正好3千克,你小时候就跟它一样重。
请你的好朋友来抱抱它吧。
(一个同学抱起西瓜)
师:
那你再抱抱他,看他现在的体重怎么样?
(学生吃力的把同学抱起来)
师:
为什么抱得这么辛苦呀?
生:
他现在太重了。
师:
是呀,你看,他现在都这么大了,哪能不重呢?
师:
你出生时6斤,那你知道现在多少斤吗?
(若生不能回答,就现场称体重)板书:
体重XX千克。
师:
你们知道他刚出生时有多高吗?
生:
51厘米
师:
大家比划一下,51厘米有多长?
(同学在比划的时候,师拿出一个51厘米左右高的娃娃,立在那位同学的身边,大家看了十分惊讶)
师:
那你知道你现在多高吗?
(若学生不能回答)你站在秤上称一称(板书:
身高XX厘米)。
师:
看着他俩,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
师:
哪些小朋友还带来了出生证,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
体重3.5千克、身高50厘米。
(板书:
体重3.5千克、身高50厘米)
师:
那你知道现在多重多高吗?
你站在秤上称一称(板书:
体重XX千克、身高XX厘米)
师:
每小组发一张调查表,请小朋友们把你收集的身高,体重数据填在表中.
师:
看着自己的调查表,你们有什么想法?
师:
从同学们的身高、体重的变化和刚才那首儿歌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怎么样?
(板书:
我长高了)
师:
祝贺小朋友们长高了,长大了。
(三)由成长中的趣事进一步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师: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事!
现在大家就来看看XX同学成长过程中的趣事吧!
(课件展示:
XX同学从小到大的照片,并配上文字)
对XX同学的画进行形容,使学生感受到很有趣.
师:
看了XX同学成长过程中的事,很棒吧!
师:
那你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事,难忘的事吧?
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我半岁的时候会XX;我几个月长牙齿;几个月会喊“妈妈”;几岁会走路;几岁自己穿衣服、吃饭了;几岁上幼儿园;几岁会跳舞、唱歌;几岁会写字;几岁参加过什么节目等)。
师:
请你们将收集的有趣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一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并解说。
师:
呀!
资料收集得很详细,是个做事认真的好孩子。
我们大家夸夸她吧!
(同时发朵小红花以示鼓励)
生:
学生拿着他从小时候和现在写的字和画的画儿展示给大家看,并加以说明。
师:
看来同学们知识、能力在不断的提高,我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我发现你们真的是长大了。
看呀!
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我们都能记在心里,我们现在能快乐的成长是多么幸福呀!
(四)制作成长记录册
师:
看着自己小时侯的照片,再看看自己今天的模样,多有意思啊!
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我们长大了!
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能用什么好方法把成长的快乐记录下来呢?
生:
设计成长记录。
师:
恩,很不错的方法。
你们看就是这个样子。
(相机放课件,1.婴儿照片,幼儿照片,儿童照片,现在的照片.2.身高数据.如:
一岁多高,5岁,8岁等.3.记录如:
我一岁会喊爸爸妈妈了.我三岁上幼儿园了等)
师:
那么没有带照片的小朋友你们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成长的快乐呢?
师:
根据学生说的再相机出事课件。
(成长卡片,数据,记录成长日记,画画……)
师:
你们的主意可真不少呀!
真能干!
那么大家开始行动吧!
(课件播放音乐)
师巡视,并指导学生。
(音乐停)师:
哦,你们看这位小朋友坐得最快,最好,并且收好了用具。
师:
把你们的记录册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抽生展示,发奖小红花。
师:
看着自己和大家的成长记录,你们想说点什么吗?
(再次揭示课题:
我长大了)
师:
我们的成长册还没有完成,回家请同学们继续完成吧!
总结:
小朋友们在爸爸妈妈及亲人的关心、爱护下都长高了、长大了,伴随着身体的成长,让知识、能力也跟着你们一起增长吧!
内蒙古的歌
一、教学设想:
本课欲从“蒙古族歌曲”入手,运用类似“晚会”这一特定的形式,将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得的有关内蒙古草原的资料信息,融合在课堂教学中。
让同学们在娱乐、欣赏、相互交流中,轻松愉快地了解内蒙古草原,热爱草原,长大后,建设草原、奉献草原。
影视媒体,了解科技兴牧、草原发展。
“你知我知”的竞赛抢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感受了解草原概况、特点。
“蒙古包的客人”、“今天我直播”集中体现草原人民的风俗人情,语言文字。
“走进草原”了解草原人民朴实动人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了解内蒙古草原,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的热情,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并懂得从多种渠道获取和分析、处理、利用信息。
3、分组讨论学习,互相研究、探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和动手、动脑、动口能力。
三、教学流程:
(一)、放音乐“草原晨曲”。
教师导入。
同学们,美丽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养育着2376万各族儿女,内蒙古子孙世代生活在花的原野上,歌的海洋中。
今天,我们师生共同来研究、探讨这个课题“内蒙古草原花香歌甜”,以此,来切实感受和了解我们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师:
板书:
内蒙古的歌
(二)叫一名学生读自己设计的研究方案
(三)让一名学生读自己的调查报告(略)
(四)教师采用欣赏、提问、交流、讨论等形式,组织引导学生。
让学生展示自己小组就课题内容所做的方方面面的研究成果。
(文字资料陈述、图片、相片、影碟、歌曲、舞蹈、自创小品和自己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性学习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