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优化题解1.docx
- 文档编号:7741525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55.06KB
小学科学优化题解1.docx
《小学科学优化题解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优化题解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优化题解1
第二单元第4课怎样认识物体
一、我会填:
1、眼睛、耳朵、鼻子、舌头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2、运用看、听、摸等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培养综合运用感官的能力。
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分辨出物体的不同特征,如颜色、大小、气味、冷热、轻重等。
3、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获得的信息最多。
4、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办法认识物体的特点?
我们可以用眼睛辨认出物体的颜色和形状;用鼻子辨认出物体的气味;用舌辨认出物体的味道;用耳朵辨认出物体的声音;用皮肤(手、脸等)辨认出物体的粗糙程度。
5、观察是学习科学常用的方法。
观察事物和现象时,不仅要用眼看,而且要鼻闻、耳听、手摸,有时还需要舌尝。
6、通常我们是通过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光滑程度、软硬等来认识它们的外部特征的。
7、可以帮助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了解事物的仪器有显微镜、听诊器、望远镜、眼镜等。
8、你的面前摆了一杯不知名的液体,应该按照科一看、二闻、三尝的顺序认识它。
9、区别物体的不同点,可以用比较的方法。
10、使用仪器测量比用感官判断更准确。
10、圆珠笔芯管上部的小圆洞有什么用?
答:
平衡气压的作用,如果没有上部的小圆洞,顶端被堵住的话,用一段时间内部气压减小引起笔尖不出笔油现象,书写不流畅!
11、油锅着火,立即加盖就能灭火,其原理是什么?
答:
油锅着火,立即加盖就能灭火,燃烧的条件分析。
燃烧有具备的条件:
有可燃物,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空气).是隔绝氧气和油接触.
二、简答:
1、哪些科学仪器能帮助我们观察?
答:
医生用听诊器帮助诊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科学家用哈勃望远镜观察星空。
另外还有放大镜、潜望镜、胃镜、潜水仪等
2、如果科学的顺序认识它,即一看、二闻、三尝。
3、柳树有什么特点?
答:
柳树的特点:
树皮裂开,树枝很软,树叶是船形的。
4、我们的感觉器官有哪些?
答:
眼睛、耳朵、鼻子、舌头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三、1、比较不同和相同
向日葵叶
法国梧桐叶
银杏树叶
柳树叶
叶子大小
大
大
较小
较小
叶子形状
椭圆形
掌形
扇形
眉毛
叶子的气味
刺鼻
无味
无味
有味
相同的地方
1、都是绿色的。
2、都有叶柄。
3、都有叶脉。
4、叶片都很薄。
5、背面都有小孔。
6、表面很光滑等。
2、怎样鉴别下列液体?
白醋、酱油、花生油、白糖水、清水、盐水、白酒、红糖水
答:
一看:
黑色的是酱油,红色的是红糖水,黄色的是花生油,二闻;有酸味的是醋,有酒味的是酒,三尝,无味的是清水,咸的是盐水。
第5课给文具分类
一、我会填:
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给文具分类,可以以“用途”为标准分,也可以以“大小”为标准分。
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相同。
2、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给服装分类、给食品分类,给交通工具分类等等。
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3、分类时,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如给动物分类,可以按运动方式分,可以按繁殖方式分,按形体大小分。
4、用三种不同的标准给文具分类:
按笔芯的颜色:
红笔芯,蓝笔芯,黑笔芯。
(二)简答:
准确描述下面的问题
1、给文具分类,用到的分类标准的哪些?
答:
给我们的文具分类:
(1)按“用途”分,可分为书写类文具和工具类文具;
(2)按“大小”分,可分为大型文具、中型文具和小型文具;(3)按“使用寿命”分,可分为易损型文具和耐用性文具;(4)按“材料”分,可分为金属文具、塑料文具、木头文具和复合文具;(5)按“结构”分,可分为简单文具和复杂文分,可分为环保型文具和污染文具;(6)按“功能”,可分为单功能文具和多功能文具;(7)按“是否环保”分,可分为环保型文具和污染型文具;(8)按“能否回收再利用”分,可分为可回收文具和不可回收文具;(9)按“是否常用”分,可分为常用文具和不常用文具;(10)按“价格”分,可分高档文具、中档文具和低档文具。
2、列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并说出分类的标准。
答:
超市中的食品按材料分类摆放如:
饼干、饮料、肉类等;服装店里的服装按用途的同分类摆放如:
衬衣、上衣、裤子等;图书室内的图书可以按学科分类摆放如:
文学、数学、地理、科学等。
三、探究与发现
1、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分类?
答:
1、给生活垃圾分类:
(1)有害垃圾:
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
(2)废玻璃:
如碎玻璃、废酒瓶及其他玻璃制品。
(3)可焚烧垃圾(4)餐厨垃圾:
食物残渣和废料。
(5)可回收利用垃圾:
包括易拉罐、整块玻璃、书本等。
2、给植物分类: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第6课哪杯水热
(一)我会填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3、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要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限度。
4、不同的温度计可用来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
5、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6、常用的温度计由玻璃泡、玻璃管、刻度三部分组成。
7、测量空气温度的专用仪器叫气温计。
生活中用到温度计,我了解有体温计,干湿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8、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
(二)简答:
准确描述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温度:
答: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常用的温度计由哪几部分组?
答:
常用的温度计由玻璃泡、玻璃管、刻度三部分组成。
3、列举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答:
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水温汁,测量液体温度;气温计,测量空气温度;地温计,测量土壤温度等。
4、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
答: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5、生活中会用到哪些温度计?
答:
软头防水笔式电子体温计、冰箱温度计、电子气温计、红外线耳温计、内标式腋下体温计、鱼缸温度计、指针式温度计、奶瓶温度计、三角空腔温度计、干湿温度计、发光水温汁等。
3、实验名称:
哪杯水热
实验器材:
温度计、烧杯、凉水、热水
实验目的:
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
1、将两只烧杯分别盛上热水和凉水。
2、右手拿着温度计放入水中。
3、读出所测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注意: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4)读数时,温度计不有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第7课水温的变化
一、知识快餐
1、热水在变凉时,先快后慢。
2、热水温度变化情况曲线统计图能更形象、更具体的显示热水降温的过程。
开始温度下降得快;随着水温的不断降低,水温下降速度变慢。
热水温度变化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最后停止。
3、让热水尽快凉下来的方法是什么?
用嘴吹、用扇子扇、将杯子放入冷水中、用筷子搅拌、用两个杯子来回倒。
4、水量不同但温度相同的两杯热水,水少的会先降到室温。
5、人体温度36、5C在凌晨2时至6时,人体温低最低;在下午5时至8时之间人体温低最高。
二、简答:
1、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答:
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的。
2、热水降温的速度与什么有关?
答:
不同结构、材料的容器保温效果不相同。
外部环境的温度可以影响热水降温的速度。
相同环境中水量少的降温快,水量多的降温慢。
3、水量不的同两杯热水,谁会先降到室温?
答:
水量不同但温度相同的两杯热水,水少的会先降到室温。
4、使用温度计前,为什么要甩一甩?
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水银收缩时,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测量的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
三、探索与发现:
21页我发现:
热水温度变化情况曲线统计图能更形象、更具体的显示出热水降温的过程。
开始阶段,温度下降速度快;随着水温的不断降低,水温下降的速度变慢。
因此,热水的温度变化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最后停止。
2、设计实验说明水温是怎样变化的?
实验名称:
水温的变化
实验器材:
温度计、烧杯、计时表、热水、铁架台、细绳
实验目的:
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步骤:
(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的半杯热水,并高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交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内。
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注意:
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温度计与烧杯位置不变,不能将温度计拿出烧杯读数。
实验现象:
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
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第8课哪杯水多
一、知识快餐
(一)我会填
1、要精确测量水的多少,就要用到量筒。
2、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般用“亳升”作单位,用ml表示。
3、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凹处相平。
3、除量筒外,我们还可以用量杯来测量液体的多少。
一般情况下,一袋鲜奶大约有250毫升。
4、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眼的视线和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平的刻度即可。
(二)简答:
准确描述下面的问题
1、要精确测量水的多少,要用什么仪器?
答:
要精确测量水的多少,就要用到量筒。
2、怎样正确使用量筒?
答:
测量前:
首先要看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选用合适规格的量筒。
测量时:
(1)、放正确:
量筒必须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看正确:
视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相平;(3)读正确:
测量值准确到后一位估计值;(4)记正确:
测得的数据加单位。
操作要决是:
“量液体,筒平衡;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看凹处,读得准。
“
三、探究与发现
1、估一估,测一测。
我的记录
水
牛奶
可口可乐
食用油
估测结果
150毫升
100毫升
200毫升
50毫升
测量结果
150毫升
100毫升
180毫升
80毫升
第9课有趣的不倒翁
(一)我会填
1、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
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形。
2、我们在研究不倒翁的过程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他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3、生活中像不倒翁那样不容易倒的物体有:
篮球架、洒瓶、花瓶、台灯、电话、地球仪。
电扇等。
(二)1、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呢?
答:
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
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形。
2、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像不倒翁那样不容易倒?
答:
水壶、地球仪、花瓶、台灯、电话机、篮球架等。
3、马戏团中的小丑为什么总也摔不倒?
答:
马戏团中的小丑因为鞋很大,重心低形成了上轻下重的不倒翁原理,所以总也摔不倒。
三、探究与发现
1、制作一个会翻跟半的熊猫。
制作会翻跟半的熊猫:
1、用纸片制作一个圆柱形圆筒
(2)将乒乓球分成两半,将其中一半粘在圆筒的段;(3)将玻璃球放在圆筒中,然后将另一半乒乓粘在圆筒另一端(4)画好头像调试作品。
第10课认识水
(一)我会填
1、像水、牛奶、酱油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做有液体。
2、像木块、橡皮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
3、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4、地球上下的总量淡水占3%,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97%。
5、地表有水、天空有水、地下有水,动植物体内有水。
6、地球上的淡水中,冰占76%,水蒸气占0.03%,河流、湖泊占0.34%,浅表地下水占12%,深层地下水占11%,其他淡水占0.623%。
二、1、水是什么样子的(水的基本性质)
答: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2、自然界里哪里有水?
答:
地表有水。
天空有水,地下有水,动植物体内有水。
4、水的形状和它的三态变化。
答:
(1)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有三态变化。
(2)水的各种形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物质都有三态变化。
(3)水的开头是随不同开头的容器发生变化的。
5、举例说明其他物质有三态变化。
(1)樟脑饼(丸)由固态变为了气态。
(2)液化石油气由液态变为了气态。
(3)火山爆发时,岩浆有固态变为了液态。
(4)炼钢时,钢由液态变为了液态。
6、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答:
地球上水的总量淡水为3%,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97%。
7、地球上淡水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答:
地球上的淡水水蒸气占0.037%,河流、湖泊占0.34%,浅表地下水占12%,深层地下水占11%,其它淡水占0623。
8、我们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水?
答:
我们的生活吃喝生活都离不开水,人类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没有水人类就难以生活下去。
三、探`究与发现
1、调查当地水资源状况
小队长:
队长:
队员:
指导教师:
地点:
建议:
体会:
2、我的研究项目:
一个苹果中含有多少水
首先需要计算出苹果的平均质量是多少,然后找一只新鲜的、符合平均质量的苹果,记录下苹果的质量。
然后,将苹果切成薄片,放入烤炉中,以60摄氏度的温度烘烤,直到薄片完全干燥。
重新称一下这些薄片的总质量。
这样,你就可以计算苹果中所含有的水分比例,即用新鲜苹果的质量减去干燥后苹果的质量,再除以新鲜苹果的质量。
比如一只新鲜苹果是100克,干燥后的苹果是15克,则苹果的水分含量就是85%。
第11课有趣的沉浮现象
知识快餐
(一)1、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3、一般情况下,在水中上浮的物体有:
皮球、气球、泡沫、木块等;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有:
铁块、橡皮、玻璃、铜块、石块等。
4、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二)筒答:
准确描述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水的浮力?
答:
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2、生活哪里用到浮力?
答:
救生圈、游、划船,救生衣,海上的浮标。
三、探究与发现
1、下面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橡皮
玻璃球
木块
小瓶
气球
浮
浮
浮
浮
沉
沉
沉
2、实验验证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名称:
物体的浮和沉
实验器材:
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
实验目的: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步骤:
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2、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实验现象:
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短。
实验结论: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4、潜水艇的秘密是什么?
(为什么潜水艇能在水中自由沉浮?
)
答:
原来潜水艇两侧有被称为“水舱”的舱体。
当潜水艇需要下沉时,就打开阀门,让海水注入水舱,使潜艇重量逐渐增加而渐渐下沉。
当需要让潜水艇处于水中某一深度行进时,只需让水舱注入适当量的海水就行了。
如果需要潜水艇上浮,就用机器把大量压缩空气注入水舱,排出舱中海水,减轻艇的重量,潜水艇就会迅速浮出水面。
5、水饺刚下锅时沉在水底,煮一会儿,饺子就会浮上来,这是为什么?
答:
饺子在制作过程中,内部含有微量空气和二氧化碳。
当刚投入水中时,由于饺子的密度比水大,浮力小于重量,就沉入锅底。
当加热至煮熟后,内部的气体和肉质都同时膨胀,整个饺子的体积就增大许多,也就增大了它的排水量起来了。
第12课改变浮与沉
一、我会填
1、改变物体形状,减轻物体自身重量,借助浮物,水中加盐等方法能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上来
2、改变物体的形状,给物体系上重物可以时浮着的物体沉下去。
3、能在水中自由上浮或下沉的人造东西是潜水艇。
二、简答:
1、让浮着的物体沉下去的方法: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给物体系上下沉的物体(3)改变液体的浓度。
2、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借助浮物(3)改变液体的浓度。
3.曹冲称象中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答:
“曹冲称象”是运用了船上的大象和石头的吃水深度一样,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4、“捞铁牛”是什么道理?
答:
“捞铁牛”是运用了给物体附着浮的物体,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的的道理,把铁牛与大船相连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
5、死海不死的道理是什么?
答:
死海不死因为含盐量高,密度远大于人的密度,因而浮力大于人体重力,人就漂浮沉不下去。
6、鱼为什么能自由自在在水中上浮和下沉?
答:
鱼能自由自在在水中上浮和下沉是因为体内有鱼鳔,鱼鳔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储存气体的多少,使鱼停在不同的水层。
7、如何让铁管浮在水面上?
答:
把铁管两头塞住。
8、为什么塑料、木头会浮在水面上?
答:
有浮力。
三、探究与发现
1、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浮沉。
“让浮着的物体沉下去?
活动记录表
浮着物体
方法
现象
塑料瓶
装满沙子
沉到水底
泡沫塑料
绑上石头
沉到水底
泡沫塑料
绑上石头
沉到水底
小鸭子
绑上石头
沉到水底
“让下沉的物体浮上来“活动记录表
下沉的物体
方法
现象
橡皮泥
捍成小船形
浮在水上
钉子
放到泡沫上
浮在水上
鸡蛋
放到大泡沫上
浮在水上
实验名称:
改变浮和沉
实验器材:
带盖的空牙膏皮(铝制)、剪刀、一杯水
实验目的:
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实验步骤
1、将瘪的空牙膏皮的尾部剪去,放进水杯里,可以看到膏皮下沉。
2、取牙膏皮,可将牙膏皮捏成船形,放在水面上,会看到它浮在水面上。
如果想使牙膏皮竖直浮起来,可以从它尾部剪开处用手指将它扒开,使它稍稍鼓起,再次将它放在水杯里,可看到它会竖直浮水面上。
注意:
在做让牙膏竖直浮起来的实验时,只需将牙膏皮的尾部稍稍鼓起一些,若将牙膏整体都扒开,搞得太鼓,再放入水中,牙膏皮就难以竖起地浮在水中而要倒下并下沉,因此要掌握好牙膏皮鼓起的程度。
3、自制一个潜水艇。
材料:
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1)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
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
这些硬币的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2)把塑料软管入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3)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4)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第13课水面的秘密
一、1、杯子里的水快要溢出来时,水的表面的凸的。
2、杯子里的水未满时,水的表面是凹的。
3、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组成的,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4、很多小动物在水面上行走而不沉入水中,是由于受到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
二、1、什么叫水的表面张力?
答:
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组成的,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2、桌上装水的量筒里(未满),水的表面是什么样的?
答:
是凹的。
4、其它的液体也有表面张力吗?
答:
其它的液体也有表面张力。
如牛奶、酱油、醋、饮料。
5、生活中哪些现象是水的表面张力造成的
答:
草上的露珠、荷叶上的水珠,盘子上的一滴水不往下流,擦完桌子后的小水珠,水满了还能加水,(水黾在水面上行走而不沉入水中,手背上抹完油后滴上一滴水的情境,水龙头上挂的水滴,一枚硬币可以浮在水面上,水超过杯口而不溢。
)
6、像牛奶、水等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液体;像岩石、木头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固体。
三、探究与发现
1、怎样把一枚硬币浮在一杯水面上?
答:
1、在平静的水面上放一小叠(3-4mm)平整的餐巾纸或卫生纸,然后在纸吸水沉入水中的轻轻地把硬币放到纸面上去,这样等纸吸水沉入水中后,硬币就会浮在水面上。
2、用叉子,小心地把一枚硬币放到水的表面,然后慢慢移出叉子,硬币就会浮在水面上。
2、证明水有表面张力的实验。
实验名称:
证明水面有张力
实验器材:
水、玻璃杯、胶头滴管、曲别针。
实验步骤:
1、将玻璃杯用滴管帮助装满水,直到能清晰看到水中的凸面为止。
2、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要一枚一枚慢慢放入,仔细观察水表面的样子。
3、一直放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放入曲别针的数量。
注意:
实验的桌子一定要平衡,最后放入的曲别针使水溢出,不计入数量。
实验现象:
能放进5个曲别针
实验结论:
水的表面有张力。
3、为什么液体表面有张力?
答:
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
它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就象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
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
4、水的浮力与水的张力有什么不同?
答:
水的表面张力是水本身的一种力,水的浮力是水对水中物体的作用力,水的表面张力是水表面的水分相互吸引的力,水的浮力是一种向上的力。
第14课水往高处走
(一)1、生活中我们见过的水一般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
2、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3、孔隙的大小与水上升高度的关系:
孔隙越小,水升得越高,孔隙越大,水升得越低。
二、1、一般情况下,水是怎样的流的?
答:
生活中我们见过的水一般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
2、什么叫毛细现象?
答:
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2、毛细现象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答:
1、喝饮料时,不小心打翻了,用餐巾纸吸2、煤油灯燃烧3、老师批作业时红墨水不小心滴在本子上,用粉笔吸干4、酒精灯燃烧5、平时洗脸的时候,把干的毛巾放入水中,毛巾会慢慢地变湿6、美术课用宣纸画画,也是应用了毛细现象的原理。
7、将细管插在水中,管中液面高于水面(毛细现象)8、粉笔侵入水中全部変湿,纯棉布湿而纤维布不湿9、植物根部吸水等。
3、举例说明毛细现象对人们生活也不不便。
答:
地面返潮就是地下水沿着孔隙上升造成的。
4、农民伯伯浇过地之后,都要将地锄松,这是为什么?
答:
破坏了土壤地表的毛细现象,不能使地下的水吸收上来,可以防止水分蒸发。
5、人们在移栽杆物幼苗时,为什么要带土移栽?
答:
这是为了保护植物的根毛,在毛细作用下,根毛吸收水分使植物能尽快成活。
三、探索与发现
设计一个可自动为花浇花的简易装置。
弄一瓶水,在弄点棉花搓成条(或用布条),把棉花的一头放进水里,把另外一头放进花盆里面,水瓶要高于花盆,这样就可以自动花儿浇水了。
2、探究毛细现象的实验:
实验一:
实验名称:
毛细现象
实验器材:
水槽、布条、实心和空心玻璃棒、吸管、纸片等
实验目的:
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
实验步骤:
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使水变浅红。
2、将各种实验材料的一端分别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哪些材料可让水往上爬,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水沿着布条、空心玻璃棒、吸管、纸片等材料向上爬。
实验结论:
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
实验二:
实验名称:
毛细现象
实验材料:
一条毛巾、水槽、水
实验过程:
1、在水槽里倒上三分之二的水2、将毛巾搭在水槽边上,一端浸入水中,一端在水槽外,仔细观察毛巾的变化。
实验结论:
水能沿着像毛巾这样有缝隙的材料往上爬。
3、我的观察记录
我的问题
我的发现
哪些材料能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优化 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