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崛起与中原物流原区规划.docx
- 文档编号:7734586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61.06KB
中原崛起与中原物流原区规划.docx
《中原崛起与中原物流原区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崛起与中原物流原区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原崛起与中原物流原区规划
目录
第一章引言1
第二章中原崛起与现代物流2
2.1中原崛起计划2
2.2中原崛起计划的重要性3
2.3发展现代物流对河南的必要性4
第三章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理论基础6
3.1现代物流6
3.2物流园区9
3.3物流园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13
第四章中原城市群地区发展物流园区建设的SWOT分析16
4.1中原城市群概述16
4.2中原城市群地区发展物流园区建设的SWOT分析16
第五章中原城市群物流园区总体规划21
5.1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影响因素21
5.2中原城市群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思路23
致谢27
参考文献27
中原崛起与中原物流园区规划
作者:
060505216李延强指导老师:
赵俊锋讲师
第一章引言
“中原崛起”的概念是在制定《规划纲要》过程中提出来的。
2003年7月,河南省委召开七届五次全会,讨论并通过了《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指出:
“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达到3000美元,基本实现工业化,努力使河南的发展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实现中原崛起。
河南地处中原,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誉,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若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北距京津,南下武汉,西至关中,东至沪宁杭,其直线距离大都在600—800公里之间。
河南承东肩西、通南达北,是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这决定了其在全国经济布局和物流业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0535.20亿元,成为同第五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
郑州是中国重要的铁路、公路、航空、通信枢纽,全国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重要的商品生产及货物集散地,大市场、大流通、大物流的格局止在形成。
中原崛起是在新时期下加快河南发展的重大部署,现代物流和物流园区的快速发展,对中原崛起支撑作用和战略意义十分明显。
第二章中原崛起与现代物流
2.1中原崛起计划
“中原崛起”计划是河南省在2003年提出的经济发展计划。
胡锦涛主席在视察河南时,对河南省委提出了“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的目标,因此河南省委于2003年7月召开的七届五次全会作出“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河南的发展要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把“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总目标,反映了河南人民“科学发展”认识上的新突破。
“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则反映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先进”、“发达”、“繁荣”等定位,与中央“又快又好的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
显然,这个总目标,没有一般性地规定一些结构调整、效益提高、体制完善、经济开放等定性指标,也没有具体地罗列一些人均生产总值、三产结构、人均收入等定量指标,而是着眼于科学发展,从发展理念的层面,用更宽广的视野,全景式地展现未来的发展远景,从而更科学、更概括、更全面、更准确、更明晰地描述中原崛起所达到的目标,使“中央精神”在中原大地得到切实的体现。
这个计划被叫做“中原崛起”计划。
2.2中原崛起计划的重要性
河南地处我国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简称中原(中州)。
实现中原崛起,是关系河南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的战略构想和谋划,对于实现河南乃至我们国家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审视,中原崛起意味着河南走出“中原洼地”,赶上全国的发展水平,在全国棋盘中的位置得以较大提升。
1949年河南省工农业总产值为21.O2亿元,仅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4.5%:
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有50.3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9%,排在全国20位之后。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发展速度和成就有目共睹,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全国发展水平特别是与东部先进省份相比,仍处于“洼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有近一亿人口,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人均水平偏低的河南来说,就是要经过不懈的努力,走出“中原洼地”,达到2020年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即人均GDP达到30OO美元。
由于河南人口基数大,届时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比现在提高1.5个左右的百分点。
这不仅标志着河南的发展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对国家的发展也是一个重大贡献。
其次,从河南自身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中审视,中原崛起意味着河南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基本实现工业化。
这对一个传统农业大省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1949年河南农业总产值为18.73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9.1%,远高于全国7O%的平均水平。
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增加值总量已居全国前列,但工业落后的格局还未根本改变,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近75%、农业劳动力占63%以上,而农业劳动生产率仅是工业、现代服务业的1/10。
基本实现工业化就是到2O20年,非农业劳动力要占60%以上,城市人口占50%以上。
也就是说,到2O20年,河南的城市人口要翻一番,非农业劳动力与农业劳动力的比例要倒过来,使河南真正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
它对河南社会发展乃至全国的发展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
再次,从河南与同处于经济相对落后地位的中西部省份相比来审视,中原崛起意味着河南的发展要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构筑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全局意义的“中原平台”。
按照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的划分,中西部共有19个省市区。
河南在中西部的位置可以用总量居前、人均靠后来概括。
河南经济总量规模大,居中西部之首,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靠前的经济总量用人均表示往往处于中西部的后列。
中原崛起意味着河南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要居于中西部地区前列,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得中原者得天下”是历代治国名言。
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中,“中原平台”的构建,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具有全局的战略意义。
2.3发展现代物流对河南的必要性
物流过程是企业产品制造、流通链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被公认为是继制造商和商业利润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降低成本的最后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河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要实现中原崛起,必须走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而现代物流与省情结合就是河南的特色。
郑州位于全国路网中心,与北京、广州、济南、兰州、成都、上海、南昌局相邻。
2009年,河南局管辖铁路营业线路41条(包括支线),营业里程8000km(部分在建)。
管内15条干线纵横交织,既是豫、晋、陕三省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又是京广、焦柳铁路与长江、汉水水陆联运的集散地,对于沟通内地与沿海及全国各大区之间的旅客运输和物资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840公里(部分在建),路网密度达到4.1公里/百平方公里,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因此要实现中原崛起,河南要结合自己的省情,只有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河南粮食作物,矿产资源有效的流通与运输,通过与国内国际的有效流通,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迎接来自国际的外部挑战。
同时河南省内的民营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新兴物流企业(如中外运河南分公司、中陆物流运输有限公司)发展迅速,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经营观念、机制、管理方式能够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将成为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进程中最为活跃的部分。
以及部分传统工业运输、仓储、批发企业(如中铁外运集团),在其原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通过向物流服务领域延伸,成为物流产业。
第三章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理论基础
3.1现代物流
3.1.1物流的定义
传统的物流观点认为物流是“将生产厂商生产出的产品送交消费者的各种活动”,并且认为物流仅仅是单一的物资流通过程,忽略了物流的其他功能。
随着物流的现代化和效率化逐渐被认可,物流的内涵也得到了迸一步的拓展。
目前世界上对物流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现在我国最常用的是一下两种定义:
一种是由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8月1日发布实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物流定义为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
物流通过富有效率效力的计划、执行和控制商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向消费地的流通及中间储存过程,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
3.1.2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1、科学化
现代物流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物流到3PL(第三方物流)和4PL(第四方物流)的历程,已经成为了一门科学。
现在许多发达国家拥有专门的物流科学机构和从事物流科学的专业人员,并且已经建立了完整、系统、全面的物流科学研究、教育、培训体系。
在物流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物流与其他学科如市场营销、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融会贯通,促进了整个管理科学的发展。
2、系统化
物流系统化是系统科学在物流管理中应用的结果,首先是各种物流活动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而更重要的是物流成为了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
下图简单的表示了物流的系统结构图:
3、自动化
物流自动化是指物流作业过程的设备和设施的自动化,包括运输、装卸、包装、分拣、识别等作业过程。
比如,自动识别系统、自动检测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以及自动跟踪系统等。
物流自动化可以方便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追踪,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和监控水平。
物流的自动设施包括条形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AGVS)、货物自动跟踪系统(GPS)等。
4、信息化
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现代物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
其中电子商务技术(EC)、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的应用实现了贸易无纸化过程,而商品代码、数据库、互联网的应用为物流企业和机构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使得物流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针对不同的物流服务对象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出现了一些成熟有效的物流管理方法和手段,如准时化生产(JIT)、柔性制造系统(FMS)、敏捷制造(AM)、精益化生产(LP)等。
这些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同时也使得现代物流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现代物流的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5、标准化
物流是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产物。
根据标准化的一般定义:
即“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或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物流标准化即是使物流这个大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及予系统的各个方面。
达到协调统一。
以获得物流最佳秩序与社会经济效益。
现代物流函盖的功能越来越广,涉及的部门越来越多。
信息交互和物资流通已经构成了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从企业物流管理到社会物流管理都要不断的制定和采用符合物流发展状况的标准。
6、产业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地区经济交往日益密切,物流活动正在超出以往的发展范围。
物流作为社会基础的经济活动,因其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了。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其物流产业的产值占GDP的10%;1997年一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亚洲各国遭受了巨大打击,连经济较为发达的日本和韩国也未能幸免,当时亚洲(除中国大陆外)经济平均负增长大概为10%左右,但是新加坡在1998年出现了经济正增长,这在东南亚各国是绝无仅有的,而香港的经济虽然也是负增长,但负增长的幅度远远低于其他地区。
新加坡和香港能够具有如此强大的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就是因为其拥有发达的物流产业。
这些都说明了产业化的物流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各国物流的产业化进程也在进一步的加快。
3.2物流园区
3.2.1物流园区的概念
物流园区(logisticsPark)也称物流团地,最早出现在日本东京,是政府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顺应物流业发展趋势,在郊区或者城乡结合部主要交通干道附近专辟用地,通过逐步完善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服务设施和提供优惠的政策,吸引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在此聚集,使其获得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解决城市功能紊乱、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及减轻城市环境负担等问题。
物流园区是一家或多家物流(配送)企业或机构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提供一定种类、一定规模、较高水平的综合物流服务的物流集结点。
因此可以认为物流园区主要是一个空间概念,与工业园、科技园等一样,具有产业一致性或相关性,并且集中连片的物流用地空间。
物流园区是大型物流企业或物流中心的空间载体,但不是其管理和经营的实体。
3.2.2物流园区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物流园区进行不同的分类。
既然物流园区是物流企业和机构业务运作的空间载体,我们可以物流园区内物流企业和机构的服务内容、服务范围以及运作所依托的运输方式为标准,对物流园区进行分类:
表l物流园区类型划分
分类标准
物流园区类型
按照物流园区的服务内容来划分
配送型物流园区
枢纽型物流圆区
综合型物流园区
按照物流园区的服务服来划分
国际物流园区
区域物流园区
城市物流园区
按照物流园区的运作所依托的运输方式来划分
公路物流园区
铁路物流园区
港口物流园区(包括海港和魂河港口)
机场物流园区
多式联运物流园区
3.2.3物流园区的功能
l、综合功能
由于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及服务条件相对完善,因此物流园区可以全面处理存储、包装、运输、流通加工、装卸、搬运、配送等不同作业方式的转换、调度等工作。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园区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加自身的竞争能力,现在许多物流园区大胆创新,为物流园区赋予了许多新的功能,如有的物流园区可以在园区内直接交易,为买卖双方节省了一部分仓储费用和运输费用,还可以在取得生产厂商的许可后,在园区内设置破损货物维修区,为在运输途中或仓储过程中受到损坏的货物提供及时的维修,这样可以为分销商和生产厂商节省货物返修的运费和损坏货物的仓储费用;而有的物流园区则把金融、信贷、税收、保险等业务全部整合在园区内,大大方便了入驻园区的企业。
2、集约功能
物流园区集约了物流作业的主体设施以及相关的管理、通信、商贸等设施,集约程度高,凸现规模效益,大大提高了物流作业的效率和效益。
物流园区可以把过去许多个货场的货物进行集约处理,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处理可以采用高效率的处理流程和大型的处理设备,使物流作业的效率大为提高。
同时物流园区可以集中汇集物流信息、控制物流过程,对物流实施全程、集中管理,而且物流园区可以对园区内的企业机构进行综合管理,协调各企业之闯的作业,使物流资源的配置使用达到最优。
3、集中仓储功能
仓储是物流园区的一项主要功能,物流园区可以利用其规模优势,兴建现代化立体仓库,提高仓储用地的利用率,同时物流园区为工商企业提供高效、低价、专业化的仓储服务也可以减少企业本身对仓储设备的投资。
4、加工配送功能
物流园区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信息优势,提供加工、配送以及其他的关联服务,包括企业物流方案策划设计、为企业进行库存管理、为企业维护自有运输车辆等服务。
5、多式联运功能
物流园区可以有效的整合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运输等各种运输方式,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换便德有效,同时还可以为提供企业设计规划运输路线等服务。
3.3物流园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物流作为社会经济的基础组成部分,其发展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而整合了各种物流作业的物流园区对城市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1、发展物流园区可以让城市中各类物流企业实现功能互补
现代物流业所涉及的行业非常多。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函盖的内容开始向上游的生产厂商和下游的客户不断延伸,这使得各物流企业几乎不可能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独立完成海、陆、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换及全流程物流作业,各种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显得十分重要。
过去的物流企业各自分散经营,闲置的设施、人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地理位置分布上的不合理,使各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效果不理想,使物流效率降低。
有些物流企业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在业务扩张时,盲目的兴建物流设旋,购买运输工具,从而导致企业规模庞大、人员众多、物流成本过高、效率低下。
而物流园区将城市中各种物流企业集中在一起,使各企业间的物流设施相互利用非常方便,而且使各企业间信息沟通更加便利,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这样就可以使闲置的物流设施得到充分的利用,降低了物流企业的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2、发展物流园区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使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和中心城市原有的规划布局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城市交通拥挤情况日益严重就是这种不适应的表现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发展物流园区能够有效的缓解城市交通的拥挤情况,根据城市的功能划分布局和城市生产、消费的分布情况,规划具有不同功能的物流园区,如为生产制造企业规划专门的生产物流园区、为与周边城市或地区进行物资交换规划综合性物流园区、如果城市的货物进出口流量较大还可以规划专门的国际物流园区等。
这样通过各个物流园区的作业,先把需要发送的货物集中到物流圆区,按照不同的运输方式和线路,统筹协调、化零为整,统一运输发送;同样将需要运入城市的货物集中到物流园区,按照城市的交通线路,进行统一配送。
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城市物流设施和运输车辆的利用效率,同时也限制了进入市区的货车数量,从而使城市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
3、发展物流园区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
物流作业除了对城市的交通产生压力以外,还能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是运输车辆的尾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散布在城市中的各个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时对居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如果在城市的郊区或城乡接合部规划建设物流园区,让大部分物流活动远离城市居民生活区,将使城市的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物流废弃物的集中回收处理。
4、发展物流园区有利于物流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使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物流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走上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物流园区把各种不同的物流企业集中在一起,为企业间更好的分工协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有利于物流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而各专业物流公司之间的分工协作又有利于整合城市的物流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物流的整体优势。
5、发展物流园区有利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使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但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物流园区的建设可以大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崛起。
将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和优化,使城市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第四章中原城市群地区发展物流园区建设的SWOT分析
4.1中原城市群概述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8个省辖市。
2002年底,该区域土地总面积达到5.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3836万人,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和总入口的35.1%和40.1%。
4.2中原城市群地区发展物流园区建设的SWOT分析
4.2.1中原城市群地区发展物流园区建设的优势
(1)政策支持。
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等6部委在2001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也说明国家鼓励已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务专长、组织具有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领先者,而铁路就是具有此优势的大型企业。
(2)门槛较低。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整个物流产业受条块分割管理模式影响,物流中心没有规模效益,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加上物流业的大门还未完全对外开放,使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门槛较低。
(3)需求旺盛。
我国境内的“三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国内新型大中型企业,国有大型企业急切地要求将原有的物流活动剥离出来,把物流活动交给专门的物流提供商,通过合同、物流、设施租赁多种形式获得及时性、准确性较高的物流服务。
(4)具有完备的组织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质条件。
河南局管辖铁路营业线路41条(包括支线),营业里程8000km(部分在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840公里(部分在建),路网密度达到4.1公里/百平方公里,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5)具有日渐完善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及网络。
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某种意义上讲,拥有信息系统比拥有车队和仓库更为重要。
河南铁路目前已形成了以光纤为载体、覆盖全路60%的有线传输网,覆盖分局的卫星通讯网、电视电话会议网和机关计算机局域网。
适应铁路现代化运输指挥的调度通信系统,铁路运输信息系统(TMIS)也已联网运行,调度信息管理系统(DMIS)-期工程已完成,4条主干线已全部开通。
已经初步建立铁路电子商务体系,实现铁路各业务信息系统的综合利用和数据、信息共享。
4.2.2中原城市群地区发展物流园区建设的劣势
第一就是缺乏有知名品牌的物流企业。
物流园区的主体应该是物流企业,而这些企业的生命则是品牌。
目前,郑州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模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物流服务完成,多数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设施的保有率都比较高,根本无品牌可言。
郑州现有的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组织规模较小,经营管理粗放,缺乏必要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实力,也基本没有创出自己的品牌。
其次是现代物流业的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其配套措施的不完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中原城市群地区的物流设施不足且陈旧老化,另一方面,表现在物流管理和物流服务的滞后,中原城市群地区的物流管理手段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
第三是条块分割严重。
一方面,“行政区物流”是中原城市群物流一体化的最大障碍。
由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各级政府都在自己辖区内营造相对独立的物流体系,形成大大小小的“行政区流”,严重阻碍了物流要素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物流合作。
另一方面.在各个行政区内,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物流资源和需求也被现行的“条块”管理体制所分割。
各种运输方式和交通基础设施之间配套和兼容性不强,导致物流作业环节难以连续有序运作,甚至造成大量的重复运输、装卸和包装,物流效率低下。
部门和地方利益不协调,分散了物流资源,阻碍了统一开放物流大市场的形成。
4.2.3中原城市群区发展物流园区建设的机遇
(1)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迅速扩张
2005年,中国的物流业进一步向外资开放,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迅速扩张,大举进入中国的港口物流、物流地产、物流装备、物流人才培训等市场,以美国的普洛斯为代表的国际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开始进入中国的物流市场。
对中原城市群物流园区来说,正好可以通过引进这些国际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借助它们的品牌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借助它们的经验和实力来提升本土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成长
2005年,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得快速成长,实力大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排出的2005年全国物流企业50强,其主营业务都在2.5亿元以上,其中有3家在100亿元以上。
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原 崛起 物流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