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教学设计16第9课 赤壁赋 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7722156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15KB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教学设计16第9课 赤壁赋 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教学设计16第9课 赤壁赋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教学设计16第9课 赤壁赋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学设计16第9课赤壁赋Word版含答案
赤壁赋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新课改教材必修二模块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中的第二篇。
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
这个单元的作品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在文本审美的基础上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本文被放在这个单元中,应侧重引导学生把握由自然景物引发的人生感慨。
本文就在描绘自然风物的同时倾诉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但也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精神。
但这些情感的表达并不是明显的、直接的;而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
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
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
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
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
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教学目标】
1.把握文赋特点。
2.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知识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3.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4.学习本文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以及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5.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学习文言句式。
2了解情感基调在主客问答之间的跌宕起伏。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作家作品: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
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诽谤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
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此外苏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齐名“苏辛”。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书法与米芾、蔡襄、黄庭坚共称“北宋四大家”。
2.字音:
壬戌(rén xū)之秋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徘徊(paíhuaí) 斗(dǒu)牛之间 扣舷(xián)而歌之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幽壑(hè) 麋(mí)鹿
击空明兮溯(sù)流光 倚歌而和(hè)之 余音袅袅(niǎo)
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 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 驾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尊以相属
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 无尽藏(zàng)也 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
3.字形:
壬xū(戌)之秋 qiǎo(愀)然 mí(麋)鹿 扣xián(舷)而歌
shù(戍)边 啁jiū(啾) 风mǐ(靡) (弦)xián外之音
mí(糜)烂 (炫)xuàn耀
头晕目xuàn(眩)
二、情境创设:
1.电影《赤壁》片段导入
2.故事导入:
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一日,天刚蒙蒙亮,一群带着四川口音和北方口音的异乡人在一位气宇不凡但有稍显忧郁的中年男子的带领下,悄悄走小城黄州,在料峭的春寒中,住进了城东南一所叫定惠院的小院子。
这位男子便是在“乌台诗案”中差点丢掉性命的苏轼。
经过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苏轼一行人终于到达了他的贬谪地--黄州,开始了他近四年的黄州生涯。
其间,他便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赤壁赋》。
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
历史,便是如此令人费解。
今天我们便要走近这段历史,了解他的心境
三、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词和断句并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感知。
A、(因为这是一篇散文赋)“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
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
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
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
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B、解释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1.分别请学生起来朗读并单独翻译各节。
2.师提示、纠正、补充、答疑、解释重点字词,疏理文意。
内容详解:
赤壁赋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
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
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
唱道: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
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
”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
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
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
”客人回答说:
“‘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
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
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
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
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
我对客人说:
“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
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
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
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
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
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三、作业:
熟读课文,以书面形式把课文翻译一遍。
第二课时
一、内容结构
A.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
心情如何?
景:
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事:
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情:
“乐”。
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第一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B.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
乐: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
客的箫声。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第三段感情如何?
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
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
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归纳:
苏轼的悲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D.第四段感情如何?
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
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变与不变
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
并加以分析。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 (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
小结: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E.结尾段感情如何?
客心悦诚服。
心情更加喜悦。
“喜而笑”“相与枕藉”。
二、问题探究:
1.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A.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
“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
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
明确:
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B.进一步发问:
“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
”引出赋的特点。
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写法上:
“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形式上:
句式对衬整齐,声律和谐押韵。
对第二点,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2.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
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三、艺术特点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
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
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
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美;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
”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作业:
试着背诵课文,并感知苏轼的情怀。
第三课时
大家一起来背诵《赤壁赋》。
一、重点字词
1.一词多义
(1)歌
A、扣舷而歌之。
(动词,唱。
)
B、歌曰。
(名词,歌词。
)
C、倚歌而和之。
(名词,歌声。
)
(2)望
A、七月既望。
(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
B、望美人兮天一方。
(动词,眺望。
)
(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动词,攻克,打下。
)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方位名词,位置低的,与“上”相对。
)
(4)如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像,动。
)
B、纵一苇之所如。
(往,到,动。
)
(5)之
A、哀吾生之须臾。
(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
B、惟江上之清风。
(结构动词,的。
)
C、耳得之而为声。
(代词,它。
)
D、月出于东山之上。
(助词,不译。
)
(6)乎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动词,形容词词尾。
)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
)
C、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
(7)于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介词,在。
)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助词,表被动。
)
C、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
(8)固
A、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9)适
A、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E、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F、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10)逝
A、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D、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11)曾
A、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12)苟
A、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欲苟顺私情 (假如)
(13)虽
A、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2.通假字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通“嘱”,读zhǔ,劝人喝酒。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通“凭”,乘。
)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盘绕。
)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籍”通“藉”。
狼藉,凌乱。
)
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尊”同“樽”,酒杯)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同“藉”击空明兮泝流光——“泝”同“溯”,逆水而上
3.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可译为“向西,向东”)
舞幽壑之潜蛟。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起舞。
)
泣孤舟之嫠妇。
(泣,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哭泣。
)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伴侣。
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朋友。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
向南,名词作状语。
)
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可译为“向东进军”)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破:
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
名次做动词,攻下.)
正襟危坐(使动用法)
二、句式和修辞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
状语后置)
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修辞:
对偶)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
状语后置)
④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句式:
定语后置)(修辞:
对偶)
⑤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修辞:
对偶)
⑥客有吹洞萧者(句式:
定语后置)
⑦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⑧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修辞:
对偶)
记叙夜游赤壁所见之美、所感之快、所闻之妙,引出下文主客问答
①“何为其然也?
”(句式:
宾语前置)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句式:
被动句式)
③而今安在哉?
(句式:
宾语前置)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
介宾后置)
⑤侣鱼虾而友糜鹿(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修辞:
对偶)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修辞:
对偶)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修辞:
对偶)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修辞:
对偶)
概括段意:
主客问答:
(之一)感慨生命短暂,英雄难觅;长江无穷,自然永恒(悲观消沉的人生观)
①而又何羡乎?
(句式:
宾语前置、反问)
②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修辞:
对偶)
③相与枕藉乎舟中(句式:
介宾后置)
④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句间关系:
假设)
概括段意:
主客问答:
(之二)物与我皆无尽也,何羡之有;
清风明月用之不竭为我共食,其乐融融
(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三、小结
《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它写的是秋夜泛舟游赤避的情景。
文章通过物描写和主客对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延伸: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
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
“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
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
食文化(东坡肉等) 酒文化(自酿养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
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3.课外阅读作家余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分析“东坡境界”。
五、板书设计
情感线索:
举酒属客扣舷而歌(乐)
客吹洞箫苏子愀然(转悲)
苏子答客风月共适(转喜)
枕籍舟中东方既白(喜)
苏轼的悲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教学设计16第9课 赤壁赋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教学 设计 16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