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池蝶蚌良种场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7715117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99.90KB
抚州池蝶蚌良种场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抚州池蝶蚌良种场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抚州池蝶蚌良种场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抚州池蝶蚌良种场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抚州池蝶蚌良种场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依托,通过改建和扩建抚州市池蝶蚌良种场配套设施,使之功能更趋合理,并将其建设成国家级的池蝶蚌良种场,达到集保种、育种、生态养殖示范、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产良种场。
继续强化池蝶蚌良种的保存和供种功能,进一步优化种质,为池蝶蚌良种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同时研究推广池蝶蚌繁养殖技术和育珠技术,推动池蝶蚌育珠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促进全省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繁殖1.5—2cm幼蚌1000万只,培育6-7cm1龄蚌150万只、2龄后备亲蚌(育珠蚌)10万只、3龄后备亲蚌2万只,生产成鱼0.5万公斤。
上述幼、后备亲蚌经社会上进行养殖推广,每年可产优质珍珠12万公斤,产值可达1.2亿元以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为可观。
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抚州池蝶蚌良种场扩建项目
1.1.2建设性质:
扩建
1.1.3建设地点:
南城县现代农业科技园内
1.1.4建设单位:
南城县池蝶蚌繁育中心
1.1.5法人代表:
徐毛喜
1.1.6技术负责人:
徐毛喜
1.1.7项目主管部门:
南城县畜牧水产局
1.2建设内容及规模:
1、改造实验室及辅助用房500平方米,其中实验室100米2、资料档案室50米2、展示室150米2和培训房200米2;
2、新建检验(化验)室200平方米;
3、改造鱼池130亩,主要为修复堤埂;
4、新建钢架繁殖育苗车间1000平方米,并在其内建设蚌苗繁殖水泥池800平方米;
5、新建室外沙石道路1000米,路面宽5米,计5000平方米;
6、新建低压输电线路1500米;
7、新建排水明渠1000米(上底20米、下底5米、坡比1:
2.5、渠深3米;
8、新建场内U型钢筋砼进水渠(0.5x0.4x0.06m)2000米;
9、新建跨度为15米的小桥5座;
10、新建场区道路6300平方米;
11、场地绿化3000平方米;
12、购生产设备(含繁殖棚、绳、浮子、网袋、网框、船);
13、引进池蝶蚌良种5000只。
1.3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2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147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37万元,其他费用16万元。
1.4资金筹措:
本项目申请国家投资150万元,地方配套30万元,企业自筹20万元。
1.5建设期限:
从2006年1月—2007年12月止;
1.6项目效益:
达产年销售收入125.5万元,利润总额44.05万元。
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幼蚌850万只、1龄蚌120万只、2龄后备亲蚌8万只和3龄后备亲蚌0.5万只,可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应有的贡献。
1.8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8.1农业部基本建设管理办法;
1.8.2农业部关于组织编报2002年国债投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紧急通知;
1.8.3抚州人民政府《关于规划建设池蝶贝良种场的意见》;
1.8.4抚州市农业局《关于加快池蝶贝育珠生产发展的意见》(抚农水字[2002]第7号);
1.8.5江西省渔业发展“十五”规划;
1.8.6农业部《水产种苗管理办法》;
1.8.7农业部《淡水养殖鱼类原良种场建设要点》;
1.8.8农业部《主要养殖鱼类原、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财务评价经济指标汇总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总投资
万元
200
2
年销售收入
万元
125.5
3
年总成本
万元
75.17
4
年经营成本
万元
61.48
5
年销售税金
万元
6.28
6
利润总额
万元
44.05
7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6.46
8
财务净现值
万元
58
9
投资利润率
%
20.625
10
投资利税率
%
23.521
11
资本金利润率
%
20.625
12
投资回收期
年
6.34
13
盈亏平衡点
%
44.395
15
流动比率
%
185.43
16
速动比率
%
185.43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项目的由来
本项目依据江西省渔业发展“十五”规划和2001年抚州人民政府《关于规划建设池蝶贝良种场的意见》,经抚州市农业局批准,抚州池蝶蚌良种场于2001年10月动工兴建,2002年开始投产,目前已基本具备小规模的池蝶蚌良种生产条件。
该场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已建成池塘130亩、5m宽沙石路500米、引水渠1000米、排水渠1000米及50千伏安高压供电线路,现有亲蚌3万只、繁殖池200平方米,年繁育幼蚌500万只以上,为今后扩大良种生产规模,建设国家级良种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充分发挥池蝶蚌良种场的作用,加快新池蝶蚌的开发与推广,更好地为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服务,项目承担单位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积极邀请技术依托单位、省水产局、上海水产大学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专家对现良种场的现状、池蝶蚌资源、市场及制约因素等,进行了综合考察和分析,一致认为池蝶蚌是现代淡水育珠的首选良种,现有的生产规模应进一步扩大,功能必须进一步优化,应把池蝶蚌良种场建设成为国家级的现代良种场。
2.2国内外相关产业及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2.2.1池蝶蚌育珠性能介绍
池蝶蚌是日本特有种,产于日本滋贺县的琵琶湖,它与我国的三角帆蚌为同属不同种。
1997年底,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项目单位引进池蝶蚌原种亲蚌驯养、繁育成功,并进行了省级科技计划“池蝶蚌育珠性能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据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的育珠性能优于三角帆蚌,表现在:
该蚌个体大、蚌体重;双壳鼓,壳宽是三角帆蚌的1.23倍,可进行大型圆核珍珠手术,可避免因挤压而使珍珠变形,所育的珍珠大而圆,品质优良、优质率是三角帆蚌的2倍;外套膜结缔组织发达,厚度是三角帆蚌的1.78倍,并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和胶原
纤维,可制取任意厚度的细胞小片,且移植的细胞小片生命力强,易成活,分泌珍珠功能强,经对比试验,池蝶蚌育出的有核珍珠珍珠层是三
角帆蚌的1.62倍;贝壳的珍珠层厚,厚度是三角帆蚌的2.08倍,也从另一角度证实了池蝶蚌的分泌珍珠能力强;晶杆长度、直径均大于三角帆蚌,说明池蝶蚌消化、吸收食物能力强,生长旺盛,成活率高;抗病性能好,育珠蚌成活率比三角帆蚌高6.8%,因此,池蝶蚌是优于我国三角帆蚌的优质新蚌源。
中科院曹文宣院士、国家水产原良种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思发教授、淡水贝类学权威刘月英研究员、中科院水生所所长桂建芳研究员等专家亲临视察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通过了成果鉴定,研究的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2.2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2.2.2.1发展现状:
珍珠以养殖水域分,分为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但淡水珍珠的质量好坏取决于所育珠用的蚌的种类,目前世界上淡水珍珠养殖较为发达的数日本和中国,据有关文献介绍我国的淡水珍珠技术和质量落后于日本约20年,除插片、养殖、加工技术(尤其是后加工技术)外,与所用的育珠蚌密切相关。
日本用的是池蝶蚌,壳、外套膜、珍珠层均较我国使用的三角帆蚌厚的多,更适宜生产既大又圆的高档有核珍珠。
因此,目前淡水珍珠最具代表性的属日本。
我国是世界淡水珍珠生产大国,自20世纪70年代,三角帆蚌人工繁殖成功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淡水珍珠养殖发展迅速,珍珠产业得到大的飞跃,目前全国共有淡水珍珠养殖面积20多万亩,从业人员2万多人,珍珠产量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90%以上,但由于育珠蚌源的品质、育珠技术及病害等原因,使我国的淡水珍珠产业不稳定,珍珠品质较低,养殖效益不高。
2.2.2.1国内珍珠产业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淡水育珠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蚌源品种单一,种质退化严重,目前仅有三角帆蚌等蚌源,且该品种存在种质退化,抗病力降低,育珠粒径小等问题,影响珍珠品质;蚌瘟病毒性危害三角帆蚌等蚌源趋势增强。
目前三角帆蚌的发病率高达30-50%,极大地影响珍珠产业可持续发展。
必须寻找新的蚌源,来解决这项核心问题,让我国的三角帆蚌自然种群得到休养生息,重建新的种群优势,使我国的淡水珍珠产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池蝶蚌具极大的抗病毒性能,且育珍性能好,是理想的育珠蚌源,但目前池蝶蚌繁育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亲蚌少,这就需要建立专门的国家级的池蝶蚌良种场以培育大量亲蚌,保证生产所需的良种。
2.2.2.3近期发展趋势:
淡水珍珠是我国传统的创汇渔业,随着我国加入WTO,给珍珠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池蝶蚌具有优异的育珠和繁育性能,是解决我国目前淡水珍珠养殖存在诸多问题的优质新蚌源,它的推广应用可使我国的淡水珍珠质量和养殖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使珍珠产业得到跨跃式的发展。
池蝶蚌繁育和育珠成功后,引起了业内专家、同行的极大关注和广泛兴趣,省内和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珍珠生产大省的业主纷纷来电、来函要求订购蚌种和蚌苗。
因此,用池蝶蚌养殖的淡水珍珠可大大地提高我国淡水珍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使我国的珍珠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
2.3.1是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推广良种养殖的需要。
水产良种开发与推广,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按照农业良种“快引进、快推广、快上市、快见效”的要求,我省建设了一批省级水产原良种场,为水产养殖结构的调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是,随着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产养殖品种,深受广大养殖者欢迎,因此,有必要加大池蝶蚌的推广力度。
江西省是农业大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
调整水产品结构、优化水产养殖品种、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形成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是我省水产生产发展目标。
池蝶蚌作为育珠的首选育珠蚌,已逐步在我省推广养殖。
目前,抚州市委、市政府已把水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之一,而水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则确定了以池蝶蚌主导水产养殖品种的支柱产业,以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为龙头,主攻池蝶蚌育珠,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珍珠养殖生产,实现珍珠产业化经营模式。
因此,进行本项目建设是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的需要。
2.3.2是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淡水珍珠产品品质的需要。
淡水珍珠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传统水产品,随着我国加入WTO,贸易全球化已成为必然,为此,对我国的珍珠行业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在世界珍珠贸易市场中,高档珍珠饰品供不应求,因此,生产高档优质珍珠产品前景远大。
但我国培育淡水珍珠的蚌源——三角帆蚌,因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大量生产所用的是多代近亲繁殖的蚌源,品种退化严重、抗病能力差,且体形扁平,难以培育出大规格、优质的珍珠产品。
池蝶蚌具有个体大、壳间距离宽、体质健壮、外套膜发达、分泌珍珠能力强等特点是我国三角帆蚌理想的替代蚌源。
因此,我国淡水珍珠要保持传统出口地位,必须大力发展池蝶蚌养殖,逐渐用池蝶蚌替代三角帆蚌进行淡水育珠,以提高淡水珍珠的质量,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适应市场的需求。
2.3.3是保护池蝶蚌种质资源、防止种质退化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向多品种方向发展,我省各地各部门都加大了从国内外引进水产养殖品种的力度,引进了一批水产养殖新品种。
但是,这种不经科学论证和养殖试验的多渠道无序引种,由于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重复引进等原因,失败率很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供种能力,且极易引起品种混杂,严重威胁着我省地方水产养殖品种的种质资源保存。
此外,水产种苗生产中的种质退化、亲本老化等情况相当严重,导致了生产性能的降低,也严重影响我省水产养殖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我省池蝶蚌于1997年由项目单位引进试养,至今已有6年的历史,尽管引种单位对此进行严格隔离保种措施,但由于生产规模小的原因影响着池蝶蚌的规模生产,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池蝶蚌良种场以保护池蝶蚌种质资源,防止种质退化,扩大规模生产。
2.3.4是实施良种产业化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的,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养殖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名优水产良种生产基地,发展“一县一品”的板块经济,是江西省“十五”水产原良种生产发展目标。
池蝶蚌由于其育珠性能好,生产出珍珠质优价高等优势,已被我省都昌、南城、临川、万年、南昌、新建、上高等县列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池蝶蚌育珠产业的壮大发展,农民的收入必将进一步提高,将为我省农民增收作出重要的贡献。
项目单位——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通过建设池蝶蚌良种场,培育优质珍珠生产的蚌源,并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和引导全省的珍珠生产,从而提高珍珠质量,实现养殖效益增长、渔民增收、财政增收的目标,振兴江西淡水珍珠养殖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5是改善池蝶蚌育种生产条件,提高良种场效益的需要。
抚州池蝶蚌良种场自投产以来,已为社会提供了各种规格的蚌1000余万只,已基本形成了具一定规模的省级良种场。
但良种场在基础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生产规模小,产量低,见效慢,难于满足全省池蝶蚌育珠生产发展的需要;二是良种场培训手段落后,使得池蝶蚌育苗技术和育珠技术推广力度不大;三是企业效益低下,应有的优势尚未发挥。
因此,新增良种场配套设施,改造现有的建设设施,对于改善池蝶蚌生产条件,提池蝶蚌育苗和育珠的科技含量,提高良种场本身的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建设池蝶贝良种场不仅必要的,而且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4.1技术有利条件。
项目承担单位——南城县池蝶蚌繁育中心,现有干部职工42人,其中科技人员5名(高级1人,中级2人,初级2人),水产技术工人24人,拥有一支技术力量较强的科技队伍。
现有养殖水面2000亩,山地1000亩,亲蚌3万只,池蝶蚌繁殖设施200平方米,生产集池蝶蚌繁殖、后备亲蚌培育、河蚌育珠、鱼类养殖和山地开发于一体,进行洪门库区综合开发样板式经营。
日前,项目单位的河蚌育珠生产已形成了繁殖、培育、接种、养殖、销售一条龙生产程序,每年可培育池蝶蚌幼蚌400余万只,已培育出10多个样式新颖、品质优良的珍珠产品。
能胜任池蝶贝良种场建设,并能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和指导周边群众发展河蚌育珠生产。
为把本项目建设好,项目单位还聘请了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为技术依托单位,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2.4.2基础设施有利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南城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距南城县城仅有6公里,紧靠320国道,距昌-夏公路仅有5公里,距京-福高速7公里,是我省通往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要道之一,“三通”条件较好,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利于项目建成后的产品输出,产品运输符合8小时经济圈的原则。
项目建设地的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也有相当数量的水补给。
生产用水由金临渠之水供给,常年枯水量为40米3/s,水量充足,水源可靠。
生活用水及辅助生产用水水源,可以通过打井,设置电动水泵,抽取地下水至水塔向各生活、生产区供水。
至于供电方面,高压输电线路已接入场区内,50KVA变压器经由配电室向各区供电,供电有可靠保障。
2.4.3现有的建设条件。
抚州池蝶蚌良种场占地180亩,现已开挖池塘130亩,各鱼池已经投入使用,并形成具年繁育500万只幼蚌的生产规模;良种场内水电、通讯设施齐备,并建有繁殖池200平方米、引水渠1000米、5米宽的沙石道路500米、排水系统1000米,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仪器设备。
为良种场的扩建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3.1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3.1.1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淡水珍珠养殖较为发达的数日本和中国,据有关文献介绍我国的淡水珍珠技术和质量落后于日本约20年,除插片、养殖、加工技术(尤其是后加工技术)外,与所用的育珠蚌密切相关。
日本用的是池蝶蚌,壳、外套膜、珍珠层均较我国使用的三角帆蚌厚的多,更适宜生产既大又圆的高档有核珍珠。
因此,目前淡水珍珠最具代表性的属日本。
我国是世界淡水珍珠生产大国,自20世纪70年代,三角帆蚌人工繁殖成功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淡水珍珠养殖发展迅速,珍珠产业得到大的飞跃,目前全国共有淡水珍珠养殖面积20多万亩,从业人员2万多人,珍珠产量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90%以上,但由于育珠蚌源的品质、育珠技术及病害等原因,使我国的淡水珍珠产业不稳定,珍珠品质较低,养殖效益不高。
3.1.2行业发展前景:
淡水珍珠是我国传统的创汇渔业,随着我国加入WTO,给珍珠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池蝶蚌具有优异的育珠和繁育性能,是解决我国目前淡水珍珠养殖存在诸多问题的优质新蚌源,它的推广应用可使我国的淡水珍珠质量和养殖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使珍珠产业得到跨跃式的发展。
池蝶蚌繁育和育珠成功后,引起了业内专家、同行的极大关注和广泛兴趣,省内和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珍珠生产大省的业主纷纷来电、来函要求订购蚌种和蚌苗。
因此,用池蝶蚌养殖的淡水珍珠可大大地提高我国淡水珍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使我国的珍珠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池蝶蚌育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2国内外及本项目区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与分析
3.2.1国内外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与分析。
据农业部渔业局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全国内陆淡水珍珠产量为319.66万吨,这些产量全部是用三角帆蚌、皱纹冠蚌等淡水蚌类进行育珠生产的,目前,全国池蝶蚌育珠仍未形成产量。
全国有内陆养殖面积546.99万公顷,大部分水域可以用于培育珍珠,市场对池蝶蚌育珠的需求量极大,市场空间相当巨大,池蝶蚌育珠潜力极为明显。
我国首次引进池蝶蚌育珠是项目单位——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有限公司,并进行2年的育珠生产,虽然国内有部分省份从项目单位引进了池蝶蚌进行了试养,并进行小规模的育珠生产,但其产品远远难于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从国际上看,日本是利用池蝶蚌进行珍珠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但由于日本国家对环境控制的较为严格,池蝶蚌淡水育珠的生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因此,从国际国内看,池蝶蚌育珠的生产能力,随着育珠技术进一步成熟,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将持续发展。
3.2.2本项目区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与分析。
2002年,我省淡水珍珠产量为2万公斤,宜于用于淡水育珠的水面有300万亩,且成熟的育珠技术已被广大生产者所掌握,生产能力将进一步增强,项目区完全有能力生产出市场所需求的优质珍珠。
因此,建设一个国家级池蝶蚌良种场是相当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对于加快池蝶蚌良种产业化经营,将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3.3国内外及本项目区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3.3.1国内外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21世纪的经济是贸易全球化的经济,一方面随着我国WTO的加入,为我国珍珠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用于培育优质珍珠的池蝶蚌的种苗提供了潜在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穿戴、美容和保健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
就国内市场而言,国内有淡水珍珠养殖面积20多万亩,预计年需求蚌源30000万只,而国内池蝶蚌供应量不足400万只,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此,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就国际市场而言,目前国际市场上高档珍珠饰品需求量大,价格稳中有升,并呈供不应求状态,如:
7mm以上的中高档珠每公斤1万美金,10mm以上圆形珠每粒50美金以上。
因此,利用池蝶蚌培育大规格,高档珠,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不存在市场风险。
3.3.2本项目区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江西省现有可养水面550万亩,宜于养殖珍珠的面积达300余万亩,如果按20%的开发利用率,亩吊养育珠蚌1000个计算,就需要育珠蚌6亿只,需蚌苗12亿只,因此,项目区内(省内)市场空间是巨大的。
本项目建成并全面投产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1.5—2cm幼蚌850万只、6-7cm1龄蚌120万只、2龄后备亲蚌(育珠蚌)8万只、3龄后备亲蚌0.5万只,为池蝶蚌育珠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提供可靠的种苗保证,通过建立池蝶蚌良种扩繁场,在近期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池蝶蚌苗供应紧张的问题。
因此,本项目市场前景看好。
3.3.3产品及营销方案
进一步扩大池蝶蚌育珠性能优越性的宣传,建立以项目单位直销为主,加强同全省各级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合作的销售体系。
省内市场的开发主要应根据全省的区域布局建立若干个池蝶蚌繁养殖与育珠养殖的示范点,逐步形成主产区以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为龙头的销售网络。
省外市场的开发应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营销体制为基础,加大池蝶蚌育珠性能的宣传力度,在主要产区建立基地,逐渐覆盖全国个珍珠生产的主要产区,扩大池蝶蚌的销售量。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5.5万元,详见下表:
项目产品销售收入表
产品名称
销售量(或规模)
单价
销售收入(万元)
幼蚌
85万只
600元/万只
51
1龄蚌
120万只
0.3元/只
36
2龄蚌
8万只
3元/只
24
3龄蚌
0.5万只
10元/只
5
鲜鱼
0.5万公斤
5元/公斤
7
其他
珍珠生产、经营等
7
合计
125.5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4.1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4.1.1为了加速池蝶蚌良种繁育,促进产业化开发,经南城县人民政府研究并报请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同意,于2005年2月组建了南城县池蝶蚌繁育中心。
单位组成:
南城县畜牧水产局和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
座落地点:
南城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徐家乡白洲村)。
基地来源:
基地占地180亩由南城县畜牧水产局划入中心使用。
技术蚌种来源:
按照设计需要由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提供。
4.1.2人员状况:
现有干部职工12人,其中科技人员5名(高级1人,中级2人,初级2人),技术工人7人,拥有一支技术力量较强的科技队伍。
全体技术干部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已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完全能够胜任池蝶蚌繁殖、养殖及育珠等各项生产。
4.1.3固定资产状况:
南城县池蝶蚌繁育中心现有固定资产原值万元,为项目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资基础(详见下表,其中:
仪器设备详见仪器设备表)
固定资产明细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价值(万元)
1
生产用房
500平方米
20.56万元
2
主要建设基础设施等
鱼塘130亩、沙石路500米、引水渠1000米、排水渠1000米及50千伏安高压供电线路等
71.85万元
3
生产车间
300平方米
8万元
4
办公及生产设备
办公设备15台(件)
生产设备32台(件)
4.53万元
5
寄生鱼培育池、蓄水池
6亩
7.33
6
仪器设备
105(件、套)
7.73万元
合计
120万元
现有仪器设备表
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价
金额
单筒生物显微镜
2XC3-1600X
1
2140
2140
生物显镜
XSP-16A
2
850.00
1700
体视镜
XTL-T
2
2500
5000
台式离心机
TGL-16G
1
2700
2700
离心沉淀器
80-2B
1
680
680
电热培养箱
B60×40mm
1
3000
3000
电热恒温干燥箱
IYR-150-Z
1
3200
3200
电热蒸馏器
10升/小时
1
1300
1300
强力电动搅拌机
JB80D/180W
1
1240
1240
电子天平
MP500B0.01g
1
4300
4300
酸度(PH)计
PHB-4
2
12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抚州 池蝶蚌 良种 扩建工程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