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docx
- 文档编号:7702350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28KB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docx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文情节说出烛之武在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何处。
2.能辨析“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实词与“若、说、辞、鄙、微、之”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能通畅地朗读全文。
教学设计:
1.学情:
初中时,学生学过《左传》中《曹刿论战》,对左传中人物刻画的方法和事件的叙述有了初步的感受。
但是要深入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还有相当大的难度。
教师可设计几个小问题,分解目标,然后让学生综合评析。
课后有条件的自读《左传》。
2.教材:
文章篇幅不长,是写人的典范文章,其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的笔墨较多。
因为情节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久远,可以补充相关的史实,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3.教法:
诵读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
“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
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解题
1.一学生读课文注释①。
2.教师补充:
⑴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
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
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⑵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投影显示:
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姓名
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
“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
“佚地,名叫狐的人”
资料:
《郑通志氏族略》:
“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投影显示:
古代姓名的由来
1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唐尧虞舜夏商周姬姚姜
2以国别地名为姓--国别:
齐鲁韩赵魏秦楚宋卫
地名:
东郭南宫西门欧阳
3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
司马司徒帅尉
职务:
巫乐陶屠卜施商
4以动植物为姓--牛马龙熊(可能是氏族图腾)杨柳
5以数字为姓--伍陆万
6少数民族的姓--金翦萨慕容
参考资料:
姓氏由来(选自延陵氏第网站)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数极大的大国,汉族占绝大多数。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
故汉民族的姓氏渊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渊源。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
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
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姓氏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
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
“姓,人所生也。
因生以为姓,从姓生。
”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
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
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
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
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多个。
其特点是:
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
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
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
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
中国姓氏的来历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
一、以姓为氏。
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
二、以国名为氏。
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
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
三、以邑名为氏。
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邑。
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
有苏、上官等姓。
四、以乡、亭之名为氏。
有裴、陆、欧阳等姓。
五、以居住地名为氏。
有东门、西门、东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周平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
七、以次第为氏。
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
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
八、以官职为姓。
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
九、以技艺为姓。
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
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
十、以谥号为姓。
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十二、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
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
十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客家先人的姓氏来历,也在上述这十几种范围之内。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投影显示:
①生字:
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
朝(zhao)(例句:
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2.一学生读。
3.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思考:
(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
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投影显示:
秦晋围郑形势图
教师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
这是晋国,都城为绛。
这是郑国,都城新郑。
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
“越国以鄙远。
”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
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
《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
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补充资料:
①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
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
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
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
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
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
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②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
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③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
经曹、宋路过郑国。
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
”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④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
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
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
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
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
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
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4.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问:
①.秦晋“分别驻军”有什么重大意义?
②.郑国为什么不向楚国求救?
四、布置作业
1.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2.抄写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
回答:
编年体史书。
2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
投影显示: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学生稍作思考,然后一一作答)
回答: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应译为: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
“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应译为: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
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应译为:
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
二、学生质疑
引导学生质疑,词语解难
(给学生5分钟时间,将难理解的语句画出,并提出来)
学生提问: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应如何理解?
明确: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
“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
以其于晋无礼。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又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中的“于”根据语境,只能译成“对”。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佚之狐对郑伯说,可见语境不同,词义会发生变化。
学生提问:
“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在句中该如何理解?
明确:
“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原为名词,由于它后面带了宾语“函陵”“汜南”,在此句中用为动词,当作“驻扎”讲,应译为: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
这种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课文中的例子也不少。
又例:
“越国以鄙远”中的“鄙”“远”。
“鄙”原为名词,当“边邑”讲,但在句中根据语境应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
而“远”原为形容词,但在句中指“郑国”,所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
再例: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东”“封”均为词类活用。
“东”原为方位名词,在句中译为“向东”,名词作了状语。
“封”原为名词“疆界”,在句中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
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
它已经向东,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常见。
投影显示
例句出处类型释义
1.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名词作动词名词“事”用作动词:
服侍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名词作状语名词“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说用的工具
3.今吾嗣为之十二年《捕蛇者说》动词作状语动词“嗣”用作动词“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4.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善”带宾语“口技”,在此作用动词:
擅长
5.醉醇醲而饫肥鲜《卖柑者言》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肥、鲜”均充当“饫”的宾语,用作名词:
肥肉、鲜鱼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同学们要在多次的翻译实践中,摸索其规律。
提问: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句中的“而”应如何理解?
“是”当什么讲?
明确: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
“是”在古代汉语中为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是个判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三、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义项
(先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的情况,然后进行归纳)
投影显示
1.若
例句出处释义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刻舟求剑》像
曾不若孀妻弱子?
《史记陈涉世家》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顾炎武:
《文章繁简》表转折“至于”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左传殽之战》表假设
2.说
例句出处释义
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
《石钟山记》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劝说
请说之《墨子公输》陈述
公输盘不说(同“悦”)《墨子公输》高兴
3.辞
例句出处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婉言
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命令
皆好辞而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文学(词、赋)
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今者出,未辞也《史记鸿门宴》告别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推辞
4.鄙
例句出处释义
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
《为学》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边境
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洪迈:
《方腊起义》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
《出师表》浅薄
5.微
例句出处释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列传》含蓄不露,微妙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梦溪笔谈》微小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微颔之《卖油翁》稍微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不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如果不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史记荆轲刺秦王》即使不是
6.之
例句出处释义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记》他
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韩愈:
《马说》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君将哀而生之乎?
”柳宗元:
《捕蛇者说》我
荆之地,方五千里《墨子公输》的
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句出处释义
慎之!
徐珂:
《冯婉贞》仅补充音节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站》助词,用在时间副词之后
诸将请所之《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到、去
从以上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梳理可知:
切实地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词语,非常重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文言词语的积累。
四、课堂练习
(一)投影词语:
选择正确含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秦伯说,与郑人盟
a你a陈述
b假如b杂说,一种文体
c好像c高兴
3不辞劳苦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a告别a边远的地方
b推辞b浅陋
c推托c边境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臣之壮也,尤不如人
a如果没有a的
b稍微,略微b助词,不译
c暗暗地c他们
(二).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五、布置作业
1.借助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2.试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指导朗读,理清思路,简析文意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2.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
因此同学们要勤于读,认真读,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读。
那么,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关于停顿。
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
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
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属于语法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
”、“。
”、“?
”、“!
”、“……”,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
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
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
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
关于语速。
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
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关于重音。
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
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表示结果或过程的补语要重读,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
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重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要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
关于语气、语调。
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这些内容同样用于其他篇目的朗读指导,故后面将不在赘述)
3.范读(提醒学生要认真听)
4.齐读(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5.指导学生诵读、理解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
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
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领读,齐读)
提问:
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
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尝试背诵)
第二自然段
(让一位诵读基础好的同学先读一遍)
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领读,齐读)
提问:
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
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
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
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齐读)
第三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
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
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
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
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
但“言用亡郑以陪邻?
”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
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领读,齐读三段)
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再齐读一遍)
第四自然段
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
“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齐读,然后指名学生读)
提问:
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
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
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齐读课文)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义勇)智说秦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小结: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
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
郑国忠于转危为安。
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结合板书,尝试背诵)
二、人物形象分析
①提问:
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学生思考、讨论)
回答:
在国家危难面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退秦师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