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
- 文档编号:7699388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647.23KB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
1.古代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一、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发明
成就
影响
造纸术
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
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时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二、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和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
1.数学
2.天文
3.历法
4.农学
项目
类别
书籍
作者(朝代)
地位
农学
《氾胜之书》
氾胜之(西汉)
中国古代四大农书,其中《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齐民要术》
贾思勰(北魏)
《农书》
王祯(元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明朝)
三、古代发达的中医中药
项目
类别
书籍
作者(朝代)
地位
医学
《黄帝内经》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
被誉为“万世宝典”
《本草纲目》
李时珍(明朝)
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四、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1.《诗经》
2.楚辞
3.汉赋
4.唐诗
(1)繁荣原因
(2)主要成就
代表
特点
初唐
王勃、陈子昂
盛唐
高适、岑参
边塞诗
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
李白
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
杜甫
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中唐
白居易
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
5.宋词
6.元曲
7.明清小说
(1)繁荣的原因
(2)特点
(3)代表作:
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汉字的起源演变与书法
1.汉字
2.书法
(3)特点
类别
特征
代表人物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
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
、文征明
六、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1.起源:
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成熟: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3.特点:
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4.发展
时期
特征
代表
魏晋
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隋唐
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两宋
画学兴起,风俗画是最大亮点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
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王冕的《墨梅图》,徐渭的《牡丹蕉石图》,郑板桥的《墨兰图》
七、戏曲艺术的发展
1.演变
2.京剧
高频考点一整体史观看四大发明的影响
例1、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指出: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
C.诱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D.揭开了世界整体化进程的序幕
【变式探究】研读下表(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科技发明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②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①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④
高频考点二史学方法——依据史料推导结论
例2、历史推论必须依据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相吻合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希腊公民从小接受书写、修辞、演讲、音乐、体育等各方面训练
每一位希腊人都有较高的参政素养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B
宋代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传播
C
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于天下之人”
明确表述了推翻君主制度,建立民主政治的思想
D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此后的工人运动都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高频考点三史学前沿——考古发现及史学新观点
例3、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
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要推测其最早属什么时期墓葬,最有证据意义的是()
A.玉面人的特征B.玉面人的年代
C.扁足青铜方鼎D.鼎内壁的小篆
【变式探究】史家认为:
“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别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
A.科学技术B.市井文化
C.佛道文化D.外来文化
1.(2019年天津卷文综历史4)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
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
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A.中国商人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D.奥斯曼土耳其人
2.(2019年上海单科卷历史9)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
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
”处应填入()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3.(2019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
《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
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
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
(6分)
材料二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
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
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
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
实践效果怎样?
(6分)
(3)综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4分)
4.(2019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
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
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12分)
5.(2019年海南单科卷历史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
6.(2019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图3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7.(2019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8.(2019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8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
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图8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1.(2019年广东卷文综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
“(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
2.(2019年福建卷文综16)关汉卿在《关大王独会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
曲中唱到:
“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A.显示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3.(2019年四川卷文综历史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2019年重庆卷文综历史2)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
5.(2019年江苏卷历史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6.(2019年海南卷历史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
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
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
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
(5分)
1.(2019·重庆卷)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
“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 )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2019·重庆卷)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
该作品是( )
A.《诗经》 B.《老子》
C.《庄子》D.《离骚》
3.(2019·北京卷)读下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
A.《春秋》 B.《孟子》
C.《荀子》D.《离骚》
4.(2019·北京卷)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
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5.(2019·北京卷)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6.(2019·全国大纲卷)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
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 )
A.陈子昂 B.岑参
C.王维D.李白
7.(2019·江苏卷)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8.(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D.山东
9.(2019·四川卷)太史公曰:
“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10.(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
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
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10分)
11.(2019·北京卷)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12.(2019·江苏卷)下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
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
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
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
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
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2019·北京卷)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宋代以后雕版印刷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B
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
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
C
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住国外
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
D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2019·重庆卷)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清代有学者说: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2019·大纲全国卷)《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
这反映了( )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
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
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2019·江苏卷)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下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
楷体汉字
执
王
臣
劓
甲骨文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019·四川卷)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
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
1.右图是某展览中的“东汉书信纸”展品,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据推测为家书的残片。
它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
以下对该展品的说明和论证,正确的是( )
A.纸最早发明于东汉
B.东汉时已出现印刷
C.当时造纸术已较成熟
D.展品上的字体是草书
2.《后汉书·蔡伦传》: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
D.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3.元代王祯《农书》记载:
“木奴千,无凶年。
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
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
”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 )
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解决衣食问题
B.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
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更好
4.有文学评论家认为:
“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
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
”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
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
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
A.市民阶层壮大B.农民娱乐的需求
C.文人士大夫的雅好D.宫廷贵族的消遣
6.她是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她”是( )
A.北方民歌B.骚体
C.宋词D.明清小说
7.徐渭在画上自题诗: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为春。
由此可见,他的画属于( )
A.文人画B.风俗画
C.宫廷画D.山水画
8.“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A.书法B.绘画C.戏剧D.杂技
9.人丁兴旺是国治邦安的表征之一,所以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
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是( )
A.重经验B.重实用
C.重自然D.重血统
10.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精品 学案第 26 古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原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