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四单元课案.docx
- 文档编号:7699269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44
- 大小:987.07KB
必修一第四单元课案.docx
《必修一第四单元课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四单元课案.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第四单元课案
课案(教师用)
第10课鸦片战争
(新授课)
海安县实验中学胡富勤
【理论支持】
皮亚杰、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利用必要的信息(教材及教师提供的必要的原始材料),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多尔的后现代教学理念也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自学、合作探究、训练的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建构知识体系,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依据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形成性测验(课内反馈练习和课后巩固练习)提供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难点或没有掌握的内容,然后给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并辅之于小组活动、个别辅导等多种矫正手段,最终使绝大多数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提高学习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类智能是多元而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结构和智能优势,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独特的。
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和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
2.通过讨论“鸦片战争中国是否可以避免失败”等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联系观点和辩证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虎门销烟等事件认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从历史教训中体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发展。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创设情境及学生参与互动,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讲述鸦片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2、通过对鸦片战争背景原因及中国战败原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引导学生从世界发展潮流的立场和角度来认识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3、认识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4、从爱国将领和民众浴血抗敌,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权益壮烈牺牲的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2、难点:
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和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一、基础知识填空:
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知识填空
1、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那时,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面对列强侵略,清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直接目的)英国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鸦片。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要求扩大海外市场;直接原因是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840年英国军舰侵入广东海面挑衅;结束的标志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定。
3、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_厦门、_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关税商定(使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4、1856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5、鸦片战争是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6、鸦片战争时期,禁烟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林则徐,在镇江英勇抗击英军的爱国将领是海龄(满族人),清朝皇帝是道光皇帝;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清朝皇帝是咸丰皇帝。
二、预习思考题:
(答案可以从书本直接获得,略)
1、认真阅读课文,理清鸦片战争的经过。
2、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课内探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谈到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可以这样说,在古代世界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辉煌。
但从17世纪开始,西方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依然在封建主义的道路上缓慢前行。
1840年一场血与火的鸦片战争,叩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古老的中国翻开了近代历史的一页。
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侵略的历史。
这就是我们第四单元所要探索的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鸦片战争》。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可以请六位学生口头回答,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现填空答案,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及时评价。
2.鸦片战争的经过:
点拨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应该很容易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请学生口头表述,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形势地图,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帮助记忆,也可以请学生对照战争形势图进行讲述,教师做适当讲解。
强调三个时间。
参考答案:
广东挑衅—沿海北犯—攻占定海—到天津白河口—攻占虎门—强占香港—南京江面
1840.61841年初1842.8
3.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与经过、结果和影响。
点拨方法:
在这部分学习中提醒学生牢牢把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这一意识,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与经过、结果和影响,因为有了前面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相对细致的分析,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完成自学和分析,得出对应的答案。
展示圆明园的废墟等照片,以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深入感受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参考答案:
原因:
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不满足已得到的侵略权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经过:
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根据高考说明、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两个条约内容不必掌握),沙皇俄国趁机夺得打破中国领土。
结果:
失败
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三、课内探究:
1.从中、英两个方面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根本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点拨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鸦片战争、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思考此问题。
并利用多媒体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理解。
先分组探究,后课堂讨论。
以多媒体呈现表格:
中国
英国
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朝政日益腐败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经济
自然经济为主导;财政入不敷出
商品经济发达;开展工业革命
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
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强国,迅速崛起
参考答案:
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②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包括军事力量较弱,领导者战和不定等)
③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
2.通过对《南京条约》内容的分析,说说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点拨方法:
展示军舰、南京静海寺等图片,投映《南京条约》的原文,以增强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
呈现下表,请学生填出内容,教师适当讲解:
项目
内容
影响和危害
割地
割占香港岛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
赔款
2100万银元
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开埠
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处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议定关税
关税要与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结论: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开端。
3.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点拨方法:
经过本课学习,对两次鸦片战争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比较,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要帮助学生审清题目,并应到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进行课堂发言,教师帮助归纳出以下答案:
从背景及西方列强的目的看,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英法不满足于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②从手段看,都是凭借坚船利炮进行武力征服,迫使清政府屈服求和。
③从后果看:
清失败后都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
英法获得了开口通商、赔款等特权。
④从影响看: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则使中国半殖半封程度进一步加深。
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更是鸦片战争的扩大。
4.我们有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又拥有百倍于敌军的武装,两次战争中国为什么都失败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何启示?
点拨方法: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指导学生从中国和英国双方实力去思考。
通过对比双方实力,得出中国战败的原因。
本题作为课外延伸题,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原因的探究,可以请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课堂讨论。
参考答案:
①客观原因:
英国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综合国力强大;
②主观原因:
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③根本原因:
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是制度上的差异。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告诉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
因此,我们要不挨打,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实行对外开放。
四、教师精讲点拨
1.知识点辨析:
(1)中国历史的分期:
以鸦片战争为界限,之前为中国古代史,之后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通过本课教学,必须使学生基本掌握。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概念: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包括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双重含义,半殖民地是指国家的主权已经部分沦丧,但表面上还有自己的政府,半封建是指传统的封建社会秩序已经处在瓦解之中,但新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没有确立。
具体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理解为一半殖民地、一半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比如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表现在政治上丧失了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司法主权,但清政府依然对全国实行独立地、有效地管理;经济上东南沿海地区的丝、茶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殖民地化,但在中国广大内地,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文化上西方思想虽有一定的输入,但在“中学为体”的思想指导下,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
2.探究题评析:
(1)对于自主探究题,学生基本能从课本或相互讨论中得出正确认识。
(2)对于小组合作探究题需要教师适当进行方法点拨,指出分析的角度。
3.规律总结: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但也给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终于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士大夫开始惊醒。
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蹒跚起步……
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灾难。
但是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觉醒,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本课应充分利用大量的视频、图片等材料,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利用课前预习,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利用课内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反馈训练
1、“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A.揭示了鸦片输人的危害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D.因吸烟,中国死亡亿万千人
讲评策略:
本题考查鸦片输入的严重危害。
“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表明鸦片对人的身体的严重损害,
“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则表明吸食鸦片对经济的巨大危害,故本题选A。
2、英国在17世纪后期就已崛起为世界强国,并不断对外扩张。
到了1840年发动对中国的战争。
它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C)
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讲评策略: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开拓世界市场,因此,英国侵略中国
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将中国纳入世界市场的范畴,而非获得土地,故选C。
3、下列各项不属于《南京条约》内容的是(D)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D.允许英国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讲评策略:
本题为基础题,学生只需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即可答出,选D。
4、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中,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的是
(C)
①割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协定关税④五口通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讲评策略: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开拓世界市场,因此,英国侵略中
国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将中国纳入世界市场的范畴,③④符合条件,故选C。
5、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是(D)
A.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B.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
C.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D.清政府内部的一批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
讲评策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清政府发起了自强求富的自救
运动。
创办了军用工业,民用工业等。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请学生注意“推动中国近代
化”这一关键语句。
选的D。
6、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最主要的依据是(D)
A.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国的威严B.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局面
C.鸦片战争使我国开始出现了民族危机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讲评策略: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社会性质的转变。
由主权完整的封建社会变成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性质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
选D。
7.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D)
① 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 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 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讲评策略: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南京的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949年,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南京,在中国统治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后来又追歼残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史。
8.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A)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讲评策略: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英《南京条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准确记忆以及理解能力。
鸦片战争以前,在关税问题上,中国享有完全的独立自主权,但《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规定表明中国丧失了关税问题上的自主权,但也并不意味着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
材料2:
“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自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
材料3:
“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
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出自那一条约?
它是在哪次战争失败后所签订的条约?
出自《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后被迫签订的。
2、指出上述三则史料各反映了哪则条款,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危害?
材料1是协商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材料2是领事裁判权,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课后提升
一、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中,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是(C)
①割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协定关税④五口通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因为(A)
A.英国为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C.中国在经济、军事上远远落后于英国
D.林则徐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3.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
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对该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B)
A.反映了对鸦片战争实质的思考B.道出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
C.作者是站在西方殖民主义立场上D.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反对鸦片贸易
4.中国近代史上被外国侵略者割占的第一块领土是(A)
A.香港岛B.九龙C.新界D.香港
5.世界文豪雨果感叹:
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巅峰,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然而,扭曲了价值观
而且丧失了道德的却在这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简直就是对人类文明,对世界和平的
最为严重的践踏。
(B)
A.英国侵略者B.英法联军C.日本侵略军D.八国联军
6.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7.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最主要的依据是(D)
A.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国的威严B.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局面
C.鸦片战争使我国开始出现了民族危机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
材料二:
“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因此我毫不犹豫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
一、争取广泛地进人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
三、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七、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代表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在北京朝廷。
”
——均摘自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
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
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没有?
简述你的理由。
(3)材料1和材料2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参考答案:
(1)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加强经济侵略。
(2)得到了。
因为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增加通商口岸,各国商船、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后练习题情况反馈:
课案(学生用)
第10课鸦片战争
(新授课)
海安县实验中学陈海生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培养透过历史现象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
2.通过讨论“鸦片战争中国是否可以避免失败”等问题培养运用联系观点和辩证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虎门销烟等事件认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从历史教训中体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发展。
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积极参与互动,培养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的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讲述鸦片的危害,懂得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鸦片战争背景原因及中国战败原因的学习,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会从世界发展潮流的立场和角度来认识问题;激发历史责任感;
3、认识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4、从爱国将领和民众浴血抗敌,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权益壮烈牺牲的历史事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2、难点:
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和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前延伸
一、基础知识填空:
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知识填空
1、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了。
为了,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那时,中国仍占统治地位,面对列强侵略,清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实行
政策。
为了扭转(直接目的),英国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鸦片。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直接原因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年英国军舰侵入海面挑衅;结束的标志是年《》的签定。
3、1841年英国强占;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
割给英国;赔款万元;开放、_厦门、_、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使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4、1856年到1860年,中,英法联军火烧了举世闻名的。
5、鸦片战争是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殖民地半封建化。
6、鸦片战争时期,禁烟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在镇江英勇抗击英军的爱国将领是(满族人),清朝皇帝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清朝皇帝是。
二、预习思考题:
1、认真阅读课文,理清鸦片战争的经过。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第四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