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汉初三杰形象的研究.docx
- 文档编号:7696277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2.51KB
《史记》中汉初三杰形象的研究.docx
《《史记》中汉初三杰形象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中汉初三杰形象的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记》中汉初三杰形象的研究
摘要
在《史记》一书中,太史公塑造出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汉初三杰”作为汉朝的三位杰出的开国功臣,在历史的进程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本文以“汉初三杰”形象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汉初三杰”形象进行分析,揭示“汉初三杰”形象的共性特征,诸如隐忍的个性、非凡的才干,并着重探讨他们的个性特征,如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的张良,独具慧眼、明哲保身的萧何,骄矜短视、知恩图报的韩信。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形象的塑造手法、原因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
汉初三杰;塑造手法;影响
Abstract
InthebookTheRecordsoftheGrandHistorian,Taishigongcreatedmanycharters,whichleftadeepimpressiononpeople.AsthethreeoutstandingfoundersoftheHanDynasty,thethreeoutstandingheroesoftheearlyHanDynastymadegreatcontributionsintheprocessofhistory.Thispapertakestheimageof"threeoutstandingmenintheearlyHanDynasty"asanexample,whichanalyzestheimageofthembymeansofliteratureresearchmethod,aimingtorevealthecommoncharacteristicsoftheimageof"threeoutstandingmenintheearlyHanDynasty",suchasthepersonalityofforbearanceandextraordinaryabilityespeciallyfocusingontheirindividualcharacteristics.Forexample,Zhangliang,whodidnotseekfameandfortune,Xiaohe,whohasauniqueinsightandwisdomtoprotecthisownlife,andHanxin,whowasarrogantandshort-sightedbutconsiderateinreturn.Onthebasisoftheresearch,thepaperfurtherdiscussestheimages’shapingmethods,reasonsandtheinfluenceonthelaterliterature.
Key word:
Three heroes in early Han Dynasty;Shapingtechnique;Influence
《史记》中“汉初三杰”形象的研究
一、引言
《史记》共有一百三十篇,而其中涉及“汉初三杰”——张良、萧何以及韩信的篇目主要有《留侯世家》《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以及《魏豹彭越列传》。
司马迁运用独特的人物塑造手法,对“汉初三杰”进行塑造,凸显出了人物的主要形象,使得人物形象既鲜活又立体。
“汉初三杰”的形象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但他们形象的背后都有着促使其产生的独特原因。
正是因为此三人的形象丰富多彩,所以他们的形象才能够深入人心,并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史记》中“汉初三杰”形象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
《史记》中的“汉初三杰”是汉朝开国功臣中三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对汉王朝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张良、萧何及韩信都直接地参与到了政治军事活动当中,帮助汉高祖刘邦结束楚汉战争,统一天下。
他们的形象特征不仅有同一性,也存在差异性,正是这样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的结合,才造就了与众不同的“汉初三杰”。
(一)《史记》中“汉初三杰”形象的共性特征
“汉初三杰”作为三位杰出的汉朝开国功臣,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相同的形象特征。
他们既是隐忍之智者,同时也是雄才之能者。
1.隐忍之智者
所谓的“隐”具有潜藏之意,即不随意吐露自己内心的想法。
而“忍”则指忍耐以及克制自己行为。
张良、萧何以及韩信之所以能够被合称为“汉初三杰”,并不仅仅因为他们能够在政治军事上建功立业,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具有常人所不能及的隐忍——是隐忍之智者。
张良的祖辈、父辈于韩国官居高位,张家受到了韩王极大的恩惠,以致秦灭了韩以后,张良欲谋刺秦皇,为韩报仇。
而后,谋刺的失败,使他汲取教训,明白凡事仍需从长计议,而不可莽撞行事。
张良开始学会隐忍,毕竟推翻秦的统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
张良于下邳桥遇黄石公之事,更是极大地显示出了张良的隐忍。
黄石公对张良进行了三番五次的“刁难”——他的鞋子掉了,让张良去捡且要求张良将鞋子穿在他的脚上,并多次要求张良要早点到约定的地点等他,这些张良都忍住了,一一按照老人家的要求去做。
黄石公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后才传了他《太公兵法》。
也正是在下邳桥与老人相遇的经历之后,让张良更加懂得了隐忍背后的深意——退即是进。
因此苏轼在《留侯论》中写道:
“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①
萧相国的隐忍,属于小隐,他的隐忍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与家人的平安。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作为臣子,有了一定的权势之后,难免会遭到君王的猜忌。
而萧何面对刘邦的猜忌,他学会了隐忍与割舍。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萧何的隐忍表现得相当明显,而这样明显的隐忍主要体现在他所做的三件事情之中。
其一,汉三年,刘邦与项羽相战,行军之人风餐露宿,而刘邦却派遣使者去慰问犒劳留守巴蜀的萧何。
刘邦的这种行为是故意的,暗中透露出了对留守巴蜀的萧何的疑心。
面对刘邦的怀疑之举,萧何听从了身边谋士的建议,将家族中能够作战的族人送到军队,让他们跟随刘邦打仗,保家卫国,以此来解除刘邦对他的疑心。
对于刘邦的疑心,萧何深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用隐忍的智慧换来了刘邦的信任。
其二,韩信因萧何而被重用,当淮阴侯韩信被杀时,刘邦却反过来拜举荐韩信的萧何为相,并对他大加封赏。
东陵侯召平建议萧何拒封,捐献出家产,以免刘邦怀疑其忠心,于是萧何听取了东陵候召平的建议——拒封、捐献家产,因而得以保全性命。
其三,萧何做事尽职尽责,关心爱护百姓,受到了关内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可臣子得民心乃君王之大忌,萧何意识到刘邦的忌讳,变得做事没有那么尽善尽美,甚至故意失掉些民心,不让自己得民心胜于君王,这何尝不是隐忍呢?
这些看起来缩头缩尾的事,其实蕴藏着隐忍的智慧。
正是因为他的隐忍,才得以明哲保身,护得家人平安。
大丈夫如若能忍受普通人不能忍受的事情,真正做到能屈能伸,那么必定会有展示才华的时候。
韩信年少之时曾受到屠夫的欺辱,屠夫放言韩信要么拿佩刀刺杀他,要么就从他的胯下爬过。
韩信并没有因屠夫的言语刺激而失去理智,他他不顾周遭人的嘲笑,忍气吞声地从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
正所谓杀人偿命,若杀人定犯《秦律》。
韩信之所以选择隐忍,是认为不值得为这件事情而失去生命。
韩信能屈能伸,有大丈夫的风范,而胯下之辱这个典故也被后人所熟知,并且对韩信的隐忍生出敬佩之情。
韩信与龙且交战时,龙且认为韩信胆小怯弱必不会猛烈出击,而韩信恰恰是利用了龙且这一自信的想法,并没有在一开战就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胆小,而是选择隐忍,让敌人摸不清自己真实的意图,用诈败逃跑来诱敌深入,最终有了场精彩的反转。
“汉初三杰”的隐忍,都为他们之后的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同时,他们在隐忍的过程突显出了隐忍的智慧,可谓是真正的隐忍之智者。
2.雄才之能者
汉初有能之人众多,而能称得上具有雄才的能者却是寥寥无几。
在司马迁的眼中,“汉初三杰”就是这样的雄才之能者。
他们都具有出色的才能,而这种才能是政治上的才能,也是军事上的才能。
“汉初三杰”中,张良具有出色的谋划才能,能够为刘邦出谋划策。
萧何具有卓越的政治治理才能,能够帮助刘邦稳定局势。
而韩信则是拥有着旁人无法比拟的军事才能,为刘邦开疆拓土,平定战乱。
他们三人发挥着各自的才能,进而相辅相成,助刘邦成就大业。
张良是一名外谋兴邦,内定朝纲的架海金梁。
张良在军事策略方面做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马邑城下出妙计;分析若刘邦放弃攻打宛城,军队将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劝刘邦攻取宛城;刘邦轻视秦军势力,欲用两万兵马攻取峣关。
张良对此进行劝阻,并为刘邦献计,让刘邦利用守将贪图小利的弱点诱降秦将,趁秦军懈怠予以攻击,夺下秦地峣关;张良为保全刘邦及其军队,推动项伯与沛公结亲。
由项伯向项羽说明刘邦无背叛之心,使得沛公与项羽和解,从而避免了两军大战;提示汉王归汉中时,烧毁途经栈道表决心;献分封之策,促使诸侯守约助战等。
在政治辅佐方面的贡献主要有:
张良接连八问,列举历代君王攻下他国后的举措并分析当今局势,劝汉王放弃以重新封立六国后代来削弱楚国的想法,挽救了刘邦的事业;刘邦进入秦宫后,欲宿秦宫。
张良以秦暴政和贪图享乐而导致灭亡的例,来警醒刘邦,让刘邦认识到不应只看到眼前的安乐,而忽视汉未来的发展;劝刘邦立萧何为相,保障国家后方的安定;提点刘邦封赏雍齿,安抚群臣动乱之心;分析雒阳与关中地势利弊,提议建都关中,形成屏障,保卫国家;刘邦欲改立赵王为太子,张良献计让吕后寻山中四者辅佐太子,刘邦见多年访求的山中四者追随太子,知道太子的羽翼已经形成,便放弃了废太子的想法。
张良的计策既稳固了太子之位,也解决了国家的内部矛盾,使得政局平稳等。
张良在军事以及政治上,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了自己的谋划才能,助刘邦平天下,建汉朝,固江山。
张良有着如此卓越的谋划才能,称其为“帝王之师”也不为过。
谋划之雄才当属张良,而论治国之股肱,萧何则当仁不让。
《项羽本纪》中虽只有寥寥几笔写到萧何,但从汉军溃败,萧何带未入兵册的老弱人丁入荥阳,破解了汉军被追的困境这件事上,可见萧何是一位观察敏锐、决策有效的副手,他不仅能够时刻关注关外军队的动向并且在刘邦处于困境之时及时向刘邦给予关键的援助,更利用了老弱人丁这一特殊群体形成了围堵楚军的形势。
萧何的及时援助,成了汉军重整旗鼓的关键。
司马迁在《萧相国世家》中写道:
“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②此句尽数写出了萧何的政治远见。
秦统一天下之时,施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收集了天下的各种资料。
萧何进入秦宫收集了这些资料,为汉之后能够了解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亲自带兵打仗,萧何则坐镇巴蜀,协助刘邦处理政事,建立宗庙,安抚百姓等。
萧相国在巴蜀稳固大后方,为刘邦提供了强有力的后援,使得刘邦能够安心打仗。
正是萧何有着卓越的治理国家的才能,才能够在刘邦带兵打仗的时候,依旧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赢得了老百姓们的爱戴。
在动荡的时代中,拥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将领,是统一天下的必要条件。
韩信的军事才能在那个时代可谓是无人能及。
韩信得刘邦召见,与刘邦见面之时,向刘邦分析当前局势,并为刘邦提供军事策略。
到达南郑,汉军东归之心急切,韩信劝刘邦趁势而东进,夺取天下。
攻打魏王豹的时候,韩信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攻下了魏国。
与赵军一役之中,韩信大胆地运用了兵法上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将赵的旗帜换成了汉的旗帜,佯装攻占了赵,切断了成安君以及赵王歇的后路,使得其再无退路可言,轻而易举地夺下了赵国。
韩信利用世人皆知他胆小怕事的谣言来诱骗龙且,给予了齐国猛烈地回击,一举击溃了齐楚联军。
从这些战争中可以看出韩信临危不乱的品质,是难得的优秀将领。
他在战争中能够巧出奇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赢得战争的胜利,使敌人闻风丧胆,并为汉朝的建立扫清了军事上的阻碍。
他特有的军事才能让世人刮目相看,对他敬佩有加。
(二)《史记》中“汉初三杰”形象的个性特征
“汉初三杰”虽有着相同的形象特征,但他们并非一体,所以三者的身上存在着形象特征上的差异。
从司马迁的《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的隐士——张良;独具慧眼,明哲保身的慧士——萧何,以及骄矜短视,知恩图报的武士——韩信。
1.张良:
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的隐士
所谓隐士,是看破世俗的名与利而选择隐退之人。
张良作为汉高祖刘邦的一名谋士,有着自己独特的形象个性特征。
他能够在争权夺利的氛围之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到不慕名与利。
《留侯世家》中写道:
“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③张良重金寻求刺客,只为了报秦灭韩国的仇。
而他却从未考虑过给自己留一丝一毫的家产以求谋生,可见张良视钱财为无物。
当刘邦成为汉王之后,赏赐众多财物给张良,可张良却不以钱财为重,将自己所得的赏赐悉数赠予了项伯。
而后的汉朝六年,刘邦大封有功之臣,张良推脱其无战功,不愿受封这三万户。
如若一定要受封,张良只希望受封与刘邦会合的地方——留县。
三万户在当时的汉朝可谓是极大的官爵,虽然三万户的封赏极具诱惑力,但是张良仍然放弃了受封三万户的机会,选择做一个小小的留侯。
由这种种事便可见张良是不慕名利之人。
同时张良为汉高祖刘邦出谋献策,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起了汉朝以及稳定汉初的时局,他俨然已是集功名于一身,可他却毅然选择退居庙堂之外,随赤松子遨游,成为一名隐士。
2.萧何:
独具慧眼,明哲保身的慧士
慧士是聪颖,有长远之智的人。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萧何是当之无愧的慧士。
《萧相国世家》中写道: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
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
”④当时的刘邦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官吏,其他人对刘邦不以为意,而萧何却能够看出刘邦未来将大有作为,不时予其照拂。
可见萧何在看人这一方面眼光独到。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到众多人才的帮助,有极大部分原因是萧何的慧眼识英才。
萧何久居官场,阅人无数,与韩信的几次谈话中,就能看出韩信是位难得的将才,并向汉高祖刘邦举荐还是无名小卒的韩信。
正是因为萧何独具慧眼,所以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一美谈。
萧何为刘邦的阵营增添了韩信这一员猛将,使得汉军获得了军事上的优势。
而萧何做事小心谨慎,三次听取谋士的建议,避免了汉高祖刘邦对他的猜忌。
同时,萧何不敛财,选购田地、修建屋舍无不体现着简朴的作风。
他这么做不仅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家人。
质朴的家境,成为了他们平安的保护伞,他这么做是在为自己及家人的未来考虑。
目光之犀利长远,处事之谨慎,这足以看出萧何是一位慧士。
3.韩信:
骄矜短视,知恩图报的武士
武士是与政客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且武艺高强之人。
韩信作为一个武士,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是必然的,但是自信过了头则会适得其反,成为一种自负,使自身被麻痹,看不清当前的局势。
韩信之所以可以得到汉高祖刘邦的重用,是因为萧何的竭力推荐。
而韩信本人也没有辜负萧何的一番心意,终究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在战场上立下了不朽的军功。
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所以在那时,敌军就十分害怕遇到韩信以及他所带领的军队。
也正是这些其他将领所不能及的军功,使得韩信开始恃才傲物。
刘邦问韩信,以韩信的军事能力可以带动多少的兵。
韩信却在帝王面前自恃地回答道:
“臣多多而益善耳。
”⑤这便是后人常说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可谓一语惊人,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负心。
带兵打仗于韩信而言是胸有成竹的,但在审时度势这一政治方面,他却是少了那么点天分。
对于蒯通为韩信献出的三分天下的计谋,韩信却以做人要知恩图报,不能背叛刘邦为缘由而谢绝蒯通。
可韩信并没有蒯通看得明白与长远,韩信认为自己能够知恩图报并且有着赫赫战功,刘邦定然不会危害到他,还是会待他如初。
但韩信的这种想法何尝不是一种政治上的短视,韩信不知兔死狗烹的道理,从而导致了策略的失误,没能预判到刘邦的下一步行动,从而被刘邦削兵夺权,降为淮阴侯。
在这之后,韩信失掉了他的隐忍,拉拢陈豨谋反。
他的目光并不长远,只看到当时的刘邦忌惮他,对他的压制,却没有想过反叛不成功的后果——一朝声名毁之殆尽。
韩信如果能把目光放长远,也不至于落得个死于妇人之手的下场。
韩信功成名就之时,仍不忘少时漂母送食之举并且知恩图报。
他衣锦还乡时,赠予了漂母千金,兑现了少年之时对漂母所做出的承诺。
韩信作为将领有勇有谋,不忘刘邦的知遇之恩。
面对武涉以及蒯通的规劝——陈述韩信在汉营的利与弊,劝其离开刘邦。
韩信却拒绝了他们的建议,他深知是刘邦给予了他优待以及带兵打仗、施展才华的机会,他断不可做背信弃义之人,可见韩信是个知恩图报的武将。
三、《史记》中“汉初三杰”形象的塑造手法
司马迁为了能够使《史记》中的“汉初三杰”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突显出人物形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他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进行人物的刻画,使其既有画面感又使得人物跃然于纸上,真可谓活灵活现。
(一)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
细节描写指的是对于日常生活中较不引人注意又极为重要的细节进行的描写,恰恰是这样的细微之处更加能够不经意地融入到人物的刻画之中。
司马迁在刻画“汉初三杰”时,抓住了能够表现这三个人形象的细枝末节,进一步来突显“汉初三杰”的形象。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⑥这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司马迁在《史记》的《留侯世家》中却是一笔带过。
虽说是寥寥几笔,却也留下了细节描写的痕迹。
张良的弟弟死了不埋葬,这一小小的细节,处理得十分得当。
按张良当时的家境与社会处境来说,想要厚葬他的弟弟是可行的,但张良却选择了不葬。
原因有二:
其一,厚葬势必要花费一定的家产,而这笔钱财若不铺张的话,则能够寻找到有能力的刺客去刺杀秦王。
所以在张良的弟弟死了不埋葬后,才有了张良散尽家财,重金求刺秦王之人。
而张良最终也找到了大力士并铸成铁锤去刺杀秦王。
其二,司马迁在后文中写道:
“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⑦显然,张良定会受到秦王的抓捕,若是厚葬弟弟,秦王势必也会找到张良之弟的衣冠冢。
这一小小的细节,显得极为重要,既为刺杀秦王提供了资金,也给了张良弟弟一个安宁,从中可突显出张良的隐忍与远见卓识。
《萧相国世家》中,司马迁写到:
“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⑧只有萧何多送了两百钱给刘邦,可以看出萧何对待刘邦的态度是与众不同的。
这看似只是一个小细节,却和刘邦在封赏萧何的时候多加了二千户的封赏,形成了相互照应。
同时,也为后来萧何当上汉朝的相国并参与政事埋下了伏笔。
在秦朝时,那些官吏都不觉得刘邦会有多大的作为,都送给刘邦三百钱,但萧何却独具慧眼,给予了刘邦不同的待遇,对他照顾有加,而后刘邦建立汉,萧何则成了萧相国。
司马迁从这细微之处入手,写出了萧何是个慧眼识人之人。
赵军被韩信所带领的军队所击溃之后,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中这样写道: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斤。
”⑨这是韩信对手下士兵所下的命令,有了这样的命令,广武君势必不会被汉军无意刺死。
这句话表面上看似是韩信对下属的命令,但往深层次去看却是韩信的惜才之举。
司马迁通过细微的话语,将韩信爱才的形象塑造得跃然纸上。
同时,从广武君给成安君的建议之中,韩信知道了广武君有军事方面的才能,想让广武君能够来帮助他。
有了广武君的帮助,势必能够势如破竹,可见韩信也有自己的谋划。
韩信在军事上能够积极获取各种有利因素为自己所用,可见他实属军事雄才。
(二)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
对比衬托指的是将两个相互对立矛盾的存在进行比较,从而来衬托出作者想要突出的事物、事件或者人物的手法,这种手法能够鲜明地突出人物的形象。
在汉朝时,张良的谋划雄才是公认的。
司马迁在《史记》的《留侯世家》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张良的谋划才能。
汉三年的时候,郦食为刘邦出谋划策,劝刘邦“走老路”,重新分封六国并以此来削弱楚的势力。
而这件事情让归来的张良知道后,张良连发八问,一一让刘邦回答,进而使刘邦明白若行此举将会给汉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是万万不可行的。
司马迁通过将郦食为刘邦谋划的失策与张良为刘邦谋划,做到顾全大局的行为进行对比,衬托出张良卓越的谋划能力。
不单单在《留侯世家》中有对比衬托的手法,在《萧相国世家》以及《淮阴侯列传》中,描写萧何、韩信形象的时候,司马迁也同样运用到了对比衬托的手法。
《萧相国世家》原文记载道: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⑩司马迁将萧何直奔文献储藏室与其他将领直奔库房,这二者的行为进行对比,衬托出萧相国具有长远的目光——将秦所整理出的资料都一一收藏起来,为后来汉高祖刘邦能够了解天下的各种情况提供了详尽的资料。
在评定位次之时,从鄂千秋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曹参虽有夺城之勇,但只是一时之功。
萧相国的所做之事,看起来虽平淡无奇,但却能够稳定政局,关乎汉之存亡,是长久之功。
司马迁将其二者进行对比,衬托出了萧相国治理国家的才能,以及目光长远,为国计较的精神品质。
《淮阴侯列传》中,司马迁写到:
“何曰:
‘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⑪从萧相国所说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到两个相互矛盾的人物,即诸将与韩信,萧相国将诸将与韩信对比,来说明得到其他的将领是轻而易举的,可得到韩信却是实属不易的,衬托出了韩信是位不可多得的具有军事谋略的将才。
而刘邦在与韩信的一次交谈之中,问了韩信两个问题,一个是他本人可以统率多少兵马,另一个则是韩信能够统率多少的兵马。
韩信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对于刘邦最多十万兵马,而对于韩信却是多多益善。
司马迁将两个问题以及两个答案进行对比,既衬托出了韩信具有卓越的领兵能力,又突出了韩信的骄矜性格。
(三)运用个性化的语言
个性化的语言指的是人物所说出的语言独具一格,且能够符合说话者的人物形象。
因而,在个性化的语言的作用下,人物形象显得别具特色。
在《留侯世家》中,司马迁写到张良与汉高祖刘邦的一段连续性的对话。
在对话中,张良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发出八个疑问。
而这八个问题逐层递进,张良一步一步地引导汉高祖刘邦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地回答。
也正是在这样一问一答的环节之中,刘邦幡然醒悟。
张良并不直接否定郦食为刘邦提供的计策,而是通过自己的发问引导刘邦,使得刘邦能够意识到郦食的计策是存在弊端的,是不可行的。
而这就属于个性化的语言,符合张良作为汉高祖刘邦的谋士的身份。
从张良充满智慧的发问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极具谋划雄才的能者。
韩信虽为一介武夫,但在司马迁的笔下,却同样具有个性化的语言。
司马迁在叙述项王派武涉规劝韩信的事件中,赋予了韩信个性化的语言——“幸为谢项王。
”⑫一个“幸”字,就足够突显出韩信语言的个性。
其一,韩信在为汉王刘邦做事之前是在项王的麾下,“幸”字既不伤了项王的脸面又婉拒了武涉的建议。
其二,也体现出了韩信没有因武涉的引诱就背叛汉王刘邦,符合韩信曾是项王旧部的身份与如今在刘邦的帐下做事的大将军身份,因此,从一个“幸”字就能够看出韩信的知恩图报。
而“上不欲就天下乎?
何为斩壮士!
”⑬这句话看似平平无奇,但却也很符合韩信当时的境地——即将被斩首。
这样有智慧的一句话,首先,让掌刑的滕公一惊,成了韩信的救命话语。
其次,韩信能说出这样的话,则是对他的才能有足够的信心,从这简单的一句话中,可见韩信的自信与智慧。
四、《史记》中“汉初三杰”形象特征产生的原因
所有的事件或人物性格的产生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人物形象也不例外。
在每一个人物形象的背后总会有影响其形成的原因。
而这些原因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与自身相关的内部原因,另一类则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外部原因。
“汉初三杰”生活在秦末汉初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他们形象的形成与时代背景有关,更与自身的经历息息相关。
(一)“汉初三杰”形象特征产生的内部原因
“汉初三杰”形象特征产生的内部原因主要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相关,张良、萧何以及韩信他们三个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生活经历,虽然三者的生活经历不同,但是在各自的生活经历影响下所形成的形象特征除了有差异性外,还存在相似性。
张良的祖父与父亲在韩国担任了五代的相国,张良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政治大家庭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记 初三 形象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