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导师工作总结六篇.docx
- 文档编号:7675030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79KB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六篇.docx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导师工作总结六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六篇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六篇
今年,我继续参与我校的德育导师工作,我负责372班的尹鹏和杨红燕两位同学的帮辅工作。
经过一年的努力和深入地工作,两个同学在我的帮辅下,无论在学习还是纪律方面都有较大进步,为了来年能更好地做好德育导师工作,我对今年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作为德育导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应未成年人,特别是后进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
为此,我就时刻关注着他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
针对他上课时经常违纪的习惯,我采用了时常提醒他们和表扬相结合的办法,为了照顾他们的自尊心,我通常不失时机地表扬,慢慢地他们上课能遵守纪律了。
有一次学校召开家长会,我就顺便向家长把他们最近在学校的情况反馈一下,指出了他们的点滴进步,看得出家长都十分高兴。
课后,我和家长作了一次长谈,详细分析了他们的情况,告诉家长平时要多关心孩子,在家里多和他们聊聊学校里的事。
同时向她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
比如发现错误不要直接指出,而要引导孩子自己检查出来,必要时可以缩小范围,这样可以养成孩子自己检查的习惯。
在生活体验和家务事上要求家长不要太宠着孩子,而要让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锻炼。
因为一个孩子缺少了应有的生存能力和应急能力这将影响到孩子的将来。
除了与家长面谈,我还经常发短消息告诉家长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同时也指出还需努力的方面。
这样,在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同时也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
在不断地与“问题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于是我调整心态,对他正确定位,多一些理解和体谅,少一些要求和奢望,多一些耐心和表扬,少一些生气和批评。
没有爱生的意识,就不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就不会去了解学生,更谈不上什么理解,也就无所谓德育。
只有装着一颗爱心,你才会去发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去鼓励他们上进,去指导他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才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会达到教学、生活中师生之间的和谐与沟通。
才会产生最佳的教学意境与教学效果。
也才会发现他们是如此可爱,并不难教,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就这么简单。
在多次和他的谈话交流中,发现他很幼稚但又有自己的理想。
他们希望自己将来能考上大学,做一个有用的人,赚更很的钱。
如果以他现在的成绩,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但__泼冷水,而是抓住这个契机,与他促膝谈心。
提醒他们现在应该把握好时机,__改变陋习;树立信心,埋头读书;刻苦努力,持之以恒;使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就一定能如己所愿实现理想。
很快,他们课堂纪律已基本能遵守,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养成,课后作业基本能独立完成,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做好问题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件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关注和耐心的关怀。
让爱心在帮扶中传递到最后。
学期结束了,德育工作还要继续,我会一如既往的关注他们。
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我成为了我们班陈晓义同学的“德育导师”,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探索和实践,师生教学相得益彰,结对的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陈晓义父母在工地工作,工作又比较忙,跟孩子缺少沟通,碰到问题也总是实行棍棒政策,在学习上,他的数学成绩还算可以,但其他学科的成绩都比较差,作业写得字迹潦草,总是拖拖拉拉,迟交作业或乱做作业的现象比较严重,且有偷看同学作业的习惯,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
针对他这样的情况,我首先以平等的心态,朋友的身份,耐心地跟他谈心,并与其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全面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学习安排,生活情况,及在家的各方面的表现。
为了获得他的信任,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平气和地以朋友的身份与其交谈,开始几次态度有点畏缩,次数多了,关系开始融洽起来。
随着交谈次数的增多,与我的距离开始拉近,也愿意和我说心里话了,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增强,注意力集中了,作业也认真了,不抄袭了,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能跑过来问我了。
作为德育导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应孩子,特别是后进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
为此,我就时刻关注着他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
在学习上,让优秀生尽量主动去帮助、督促他完成作业;生活上,尽可能的多关心和帮助他;同时在课堂上提一些他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其回答;在其它活动中,尽可能的发挥他的优势,让其尽情表现,以增强其自信心。
这样,也使他开始具备集体荣誉感。
通过这一对一的教育,我发现其实很多后进生内心都是非常想学好的。
只是没有办法通过自已的力量去改正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老师越是批评,他们就越觉得自已做不到,作为老师,重要的是耐心与责任心。
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
做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
在不断地与“问题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于是我调整心态,对他正确定位,多一些理解和体谅,少一些要求和奢望,多一些耐心和表扬,少一些生气和批评。
没有爱生的意识,就不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就不会去了解学生,更谈不上什么理解,也就无所谓德育。
只有装着一颗爱心,你才会去发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去鼓励他上进,去指导他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才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会达到教学、生活中师生之间的和谐与沟通。
才会产生最佳的教学意境与教学效果。
也才会发现他们是如此可爱,并不难教,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就这么简单。
做好问题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件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关注和耐心的关怀。
让爱心在帮扶中传递到最后。
学期结束了,德育工作还要继续,我会一如既往的关注他们。
一学期结束了,作为一名德育导师,有与同学们相处的许多个日子以来,有好多感觉。
苏霍姆林斯基说: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我时常想,对那些学习不好,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和学生"以心换心",才能成为学生可敬畏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交流的益友。
我的德育学生的是会计班的14位同学。
首先,我想到他们的家庭了解情况。
学生家长很少有时间管教他们。
所以我觉得导致他们行为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
接着,我又接连多次谈话。
通过反复交谈,我认为他们行为偏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心理尚不够成熟,尽管表面看上去老气横秋,但是实际上可以说要比同年龄段的一般的孩子还要幼稚,脑子里的有些想法非常简单,有时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从不计后果,而且他们的自信心不足,所以会导致屡教屡犯的情况出现。
我工作的第一步,是立即与他们父母取得联系,一是要求他们要改变原来非打即骂的教育方法,不要再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的程度。
同时希望他们能多抽出时间了解小孩的想法,管制小孩的一些不良做法,及时与我们学校取得联系。
经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和沟通,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其次,在学校里我联合其他任课教师,不间断地交流,了解内心动向,给与各方面的关心,鼓励。
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努力:
孩子的进步是螺旋式上升的,当孩子出现错误的反复时,我们要理解这是正常的。
成绩起起伏伏,错误反反复复,这就是孩子。
在转化的过程中,因为段的反复犯错误,我彷徨过,伤心过,可我从没对孩子失望过,当段出现反复时,我做得更多的是寻找造成孩子错误反复的原因,不给自己的转化工作找任何放弃的理由。
我时常告诉自己:
孩子出现错误的反复是正常现象。
转化学生,切忌急躁,孩子的进步需要等待。
和该生谈心帮助学生分析不做作业的害处。
给学生树立榜样,包括中外故事中的榜样和孩子身边的榜样。
孩子因为其遗传素质、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其智力因素是有很大差异的。
相信孩子的差异,不是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便于更好的因材施教。
正视孩子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在转化后进孩子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树立合适的目标。
正视孩子的差异有利于自己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
发挥同伴力量和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制定段的作息时间表。
相互约定目标订得小一点,实一点,是能够达到的,做到了再给他订更高的目标。
找几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与他交往,同时在交往活动中善意地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希望其改正。
同学们多督促他的学习生活习惯,发现点滴优点进步,在班会课上及时指出,让他体会的成功的乐趣。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如火车之双轨,孩子就如铁轨上奔跑的火车,只要双轨配合得好,再重的火车,也能承载得起。
我常会和他的父母通话,之前他们都以为老师打来电话是告状的,所以都不接。
我很耐心地告诉他们,我们之间需要商量,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我也提出希望他的父母能和孩子多交流,很多家里的事情也有必要让孩子知道,让他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这样,他的生活阅历才能深刻点,肩上才会有重担的感觉,不然他一直处于父母的庇护中。
父母对他的学期要有一定的期望值,关注他的进步和退步,有针对性的谈话。
多与家长商讨,通过教师与家长会谈,剖析段不写作业的原因。
纠正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统一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
德育工作是繁重的,道路是坎坷的,洒下的汗水可能会消失在土壤中,但是,不要灰心,土壤终归要吸附汗水的。
我相信,只要我们带着爱心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担心,孩子的心门一定会被你打开的。
持之以恒,是成功的钥匙,只要用爱心来擦亮它,教育一定会得心应手的。
为了更好的辅导学生,端正学生思想,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的发展,加强德育工作的成效,德育处在全校开展了德育导师制师生结对活动,此次我与班级中的李焱同学结对开展辅导工作。
通过半学期的辅导,现就工作总结如下:
李焱小朋友是我们班级中比较自闭的一个孩子,平日里不怎么与班级同学打交道,甚至都很少与同桌说话交流。
课堂上,她像一个旁观者那样静静的坐在座位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课后,她也很少主动完成作业,总是一个人呆呆的坐在位置上,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怎么能学好呢?
于是乎教育和辅导这个孩子成了摆在我眼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还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作为一名德育导师,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全面健康的状态下快乐的成长,使得他们更好的提高能力水平,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结对学生真诚地相处,平等地交流,营造一种轻松宽容的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标。
成为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员、生活上的指导员、心理上的疏导者。
如果想在导师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
下面就来谈谈我在导师制方面的一些做法。
孩子虽然小,但是也能感受老师的态度。
为了获得她的信任,我常常和她聊天,尽管她不爱说话,总是以点头或是摇头来表示自己的意思,我还是一次次的询问生活中的情况,了解学习中的事情。
渐渐地,当我再次询问她时,她开始愿意以简单的文字来和我交流了,虽然声音很小,但是我看到了可喜的进步。
随着交谈的次数的增多,与老师的距离开始拉近,在课堂上有时也会举手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了,真让人替她高兴。
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且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让学生能感受得到的。
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犹如池塘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唯有导师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和爱心,才能为导师和学生的沟通开启心灵之门。
于是,在对待李焱的过程中,我也投入了自己无私的爱。
不会做眼保健操,我就课后利用空余时间反反复复的教;不敢上厕所举手,我就在课中利用机会小心的询问她;不会系红领巾我就一遍一遍的教……这样的小事一点一滴的发生着,让她逐渐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这样,她也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也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我认为和家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当然更离不开家长的教育。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常与家长进行交流,以便工作中得到家长的配合。
当然我们不可能一味的要求家长这样活着那样,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争取家长的力量,和家长一起教育好孩子。
通过半学期的辅导,虽然李焱还没有特别巨大的改变,但是如果我们用“心”工作,付出更多有益的“心”,那么我们一定会看见可喜的进步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进一步结合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一如既往地继续下去,使得德育导师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学期来,我本着认真、严谨的态度完成本学期的德育导师工作,在学习上,细致的关心他们,更多的在生活上了解、帮助他们。
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在不断地与“问题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于是我调整心态,对他们正确定位,多一些理解和体谅,少一些要求和奢望,多一些耐心和表扬,少一些生气和批评。
没有爱生的意识,就不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就不会去了解学生,更谈不上什么理解,也就无所谓德育。
只有装着一颗爱心,你才会去发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去鼓励他们上进,去指导他们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才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会达到教学、生活中师生之间的和谐与沟通。
才会产生最佳的教学意境与教学效果。
也才会发现他们是如此可爱,并不难教,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就这么简单。
影响学生最大的应是生活中的关爱,关注天气变化时的着装,关注日常的饮食,关注平时学生情绪的变化,关注学生的行为异常与否。
一个微笑,一声问候,或许对我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但对学生可能意味着一片阳光,一股春风,意味着鼓励、赞赏,意味着爱。
如曾文杰,是古城一位单亲家庭的孩子,九岁时母亲离开了他,至今不曾谋面。
瘦弱的身躯,脏脏的衣裤,不禁惹人怜爱。
生活上,我就象妈妈一样关心他,经常邀他一起吃午餐,借此契机,教导他如何吃好早餐,洗澡,科学饮食,支配零花钱等。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长如临大敌。
初一(4)班的苏英敏的家长的反应__,以致与孩子的沟通出现危机。
因为青春期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
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
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对孩子横加约束,这使得家长与孩子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升级。
所以,家长不是孩子吐露心声的选择,而最好、最安全的是身边的朋友。
在这个时期,很多时候孩子们选择老师做朋友,让老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在孩子心目中老师依然是神圣可信的。
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性格也变得外向起来,很容易受到事物的渲染,很容易冒失。
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多,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复杂。
初出茅庐的他们,面对的世界,充满好奇、疑问和恐惧,他们真的希望自己身边有保镖,有“百事通”,有“机器猫”,当然,兜里再有很多钱就好了。
而这一切都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怎么办?
孩子们需要帮助。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很多事情让他们觉得难办。
孩子不知道如何与新同学、新老师打交道;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老师、同学时常发生冲突;被批评了,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如何和老师沟通。
他们需要帮助。
孩子们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会遇到不顺心、被冤枉、被欺负的事情。
事情就突然发生了,然后就那样结束了,留下的只有懊恼、不平、羞辱,却没有机会还击、发泄、甚至没有地方讲理去,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时候,孩子们需要帮助。
获得家长的帮助,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最方便、最直接、最安全的。
但是,据我们了解,孩子的年龄越大,拒绝家长帮助的越多。
经验告诉他们,成人是不可靠的。
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在长大,他们需要的是平等(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的)、有效(可操作的、解决问题的)、具体(不是空话)的帮助。
要做好问题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件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关注和耐心的关怀。
就此,我做的远远不够。
学期结束了,德育工作还要继续,我会一如既往的关注他们。
作为一名德育导师,要把爱撒向特殊家庭的子女的心里。
他们或是不愿意接受纪律的约束;或是缺少修养;或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不爱学习,成绩较差。
他们经常受到歧视,挨批评,压抑,自卑,逆反心理重。
尽管有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妄自尊大,旁若无人,为所欲为,但内心是空虚的。
这正需要教师用真执、炽热的爱去弥补和温暖。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王育琨的自尊心强,我在处理他的事件时,特别重视维护他的自尊,取得效果较好。
在教学中,尊重、信任他。
我允许他给老师的工作提出意见。
从不当众批评指责他,用个别谈心的方法。
和颜悦色,不要粉刺、挖苦,没有凌驾于他之上。
平等待人更是尊重、信任的要点。
多年来的教育教育告诉我,以情感人,与王育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我对他的理解,以情感人。
我常常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用真挚的情感温暖他,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爱。
我始终“紧跟”他。
课下与他们谈心,与他们同欢乐、同忧愁,让他感到教师并不是可怕、令人生畏的,而是和蔼可亲的。
对他做到关系备至。
成绩不好的不断的给予了鼓励;家庭经济困难了,帮他们买些学习用品;学习能力弱了,绝不要歧视,对他照顾的更周到了。
我相信这样做,一定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安慰和温暖。
王育琨自制能力不强,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有意无意的犯一些小错误。
因此,我用严格的纪律来约束他,要求他,使他言行规范。
一般我都是通过电话了解家长了解学生的,但是必要的时候去学生家里家访,了解更真切的学生在家表现。
要想王育琨发生转化,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所以首先是和家长取得联系,通过电话联系、家访、来校等方式,每周与家长联系定期交流学生在校情况,指出优点、缺点。
同时也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等状况这样做到互通信息,全方位的了解学生,这是帮助学生转化的基础。
以上是我个人本学期德育导师工作的总结,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点点滴滴!
今后我将在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
内容仅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育 导师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