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 教案.docx
- 文档编号:7672326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66.68KB
学前教育学 教案.docx
《学前教育学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 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学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和演变的阶段
2.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重点、难点)
3.识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等相关概念
4.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
5.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教学重点:
1、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2、识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等相关概念
3、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教学难点:
1、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
教学方法:
导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
一、孕育阶段(16世纪以前)
(一)中国
背景:
在这一时期,学前儿童主要在家中接受早期启蒙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尚未产生。
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属学前家庭教育理论的范畴。
其中以颜之推、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较为出色。
颜之推
1.家教著作《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2.家教思想
(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及早施教)
(2)要爱与教相结合(威严而有慈)
(3)重视环境的影响(风化陶染)
(4)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博习致用)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1.重视蒙养教育
2.要求慎择师友
3.强调学“眼前事”
4.提倡正面教育
(二)国外
1.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主张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亚里士多德《政治论》
第一个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三)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
1.丰富性
2.实践性
3.零散性
二、萌芽阶段(16至18世纪初)
夸美纽斯
1.学前教育著作
《母育学校》:
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
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第一本儿童插图书
2.学前教育思想
(1)论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提出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
(3)强调多给儿童活动机会,认为游戏最适合儿童,重视感观训练,主张直观的教学方法
卢梭《爱弥儿》
1.顺应自然,儿童本位
2.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
3.儿童应通过做事来学习,使他对知识的学习有直接的体验
4.对儿童实施身体教育和感官教育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1)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
(2)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
(3)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
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
专门化、完备化、理论化。
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半期)
19世纪中叶,学前教育学开始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陈鹤琴:
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创立活教育理论
(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五指教学法
五指教学法将课程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文等五项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1.主张“中国化”、“平民化”的学前教育
2.提出“生活教育论”
3.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二)国外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福禄培尔:
幼儿教育之父
主要贡献:
1.首创幼儿园;
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恩物;
3.系统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著有《幼儿园教育学》(1862年)、《慈母游戏和儿歌》(1843年)即《幼儿园书信集》等书。
4.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蒙台梭利
1.提出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2.总结了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重复练习与自由选择
3.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了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
4.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
(三)初创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
针对性、系统性、理论性。
四、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之后)
(一)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特点:
理论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
(一)学前教育现象
(二)学前教育规律
(三)学前教育理论
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有助于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
(三)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
(四)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
(五)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三、学习学前教育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要拓展和利用相关学科知识
学习与思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记学前教育功能与学前教育效益的概念
2.了解学前教育功能与学前教育效益的基本类型
3.分析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与效益(重点)
4.思考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与效益
教学难点:
思考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
教学方法:
导学
教学过程:
一、学前教育功能的内涵
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教育的功能在学前阶段的应用,包括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还包括学前教育的衍生功能。
二、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
1.领先性
2.广泛性
3.对象性
4.发展性
5.延后性
三、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
(一)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1)是由学前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2)保育具有的新内涵:
大健康观
(3)保教结合是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1)婴幼儿具有巨大发展潜能
新生儿已经有初步的感知觉、记忆,新生儿最早的记忆是妈妈抱着吃奶的姿势,出现心理现象的最早时间可以提前到孩子出世之时,甚至更早。
表现为:
A、对光和声音刺激的感受性
B、表现出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化的能力
C、强烈地渴求与成人的交往等
(2)人的发展具有关键期
关键期:
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从动物的心理研究中提出来的学前期是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如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期:
2-3岁,这个阶段儿童学习口头语言非常快,如果让儿童生活在外国,用不一年就能学会日常口语。
视觉发展关键期:
0-4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
斜视儿童在4岁之前容易矫正。
(3)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
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
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家庭功能。
四、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一)提高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让每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越来越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幼儿教育政策和发展方针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
(二)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
学前教育的跨学科性、综合性很强,涉及到的管理部门多、难度大的特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管协调机构或机制。
(三)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
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其途径:
1.师范院校:
调整课程设置,加重见习与实习的比重等
2.教育机构:
园本培训、专家引领、课题研究、交替上课、案例分析、质量监控等
3.教师本人:
通过教学反思、经验总结、同伴互助等方式
(四)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
国家财政应该有学前教育的单列经费。
政府的出资主要应该办好两件事:
1、举办一定数量的幼儿园;
2、扶持城乡弱势家庭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
政府出资办幼儿园,可以引导整个事业的健康发展,体现政府对社会事业的干预和补偿。
(五)多渠道办托幼机构
我国应该贯彻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兴办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提倡和支持举办家庭托儿所,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六)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七)为学前教育立法
近十几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等法规性文件,但相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全国性法律而言,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地位与作用
2、明确各因素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3、运用相关原理协调各种影响因素使其效果达到最优化
教学重点:
明确各因素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相关原理协调各种影响因素使其效果达到最优化
教学方法:
导学
教学过程:
一、家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把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道德规范、期望等传授给儿童,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
溺爱、专制、民主和放任
(一)家庭教养方式:
溺爱
子女表现的特点:
比较不成熟、任性、责任感低、附和朋辈、欠缺领导能力
(二)家庭教养方式:
专制
子女表现特点:
依赖性强、自信心较低、社交技巧较差、好奇心不强
(三)家庭教养方式:
民主
管教特点:
1、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
2、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
3、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
子女表现特点:
情绪稳定而乐观;,性格外向;具有强烈的同情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
(四)家庭教养方式:
放任
管教特点:
1、不向儿童提什么要求,与儿童沟通不多
2、父母任孩子自由、不受约束地发展
子女表现特点:
略
美国合格父母10条标准
1.孩子在场,父母不吵架
2.不拿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
3.父母之间互相谅解
4.任何时候不对孩子撒谎
5.与孩子之间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要表示欢迎
7.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答复
8.在外人面前不讲孩子的过错
9.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动不动就发脾气
二、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模仿、认同以及教师的期望和要求
模仿学习的实验
班杜拉首先让儿童看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他们自由活动。
结果发现,儿童也学着成人榜样的动作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
这说明,对模式的模仿或观察学习与道德行为的获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1.模仿
榜样只有当它具备以下三种特征时,才能刺激儿童的模仿:
一是教师控制自己的需要、情感冲动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一种”威望”
二是教师真诚的关心、帮助、指导
三是类似性
2.认同
美国研究者认为,认同一般可以分成四种:
模仿学习、禁令学习、认同强者、分享体验
3.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
启示:
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时,孩子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主观认定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天生愚笨、后天偷懒、难以造就,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发挥。
(二)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1.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诱导作用
例如,脑重:
出生330克,1岁900克,3岁1000克,6岁开始接近成人脑重。
以后发育速度减慢。
脑的发育需要刺激
如:
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
罗森兹韦格等(Rosenzweigetal.):
小鼠生存环境对大脑发育的比较研究。
一组小鼠被饲养在丰富的环境条件下,这些丰富的环境条件包括:
大的笼子,有小梯、轮子、小箱、平台等”玩具”。
另一组小鼠则置于单调的环境条件下,每天除了定时有食物供应外,没有丰富的环境刺激。
80天以后,对两组白鼠分别进行解剖。
解剖的结果是,成长于丰富环境的白鼠,大脑皮质更重,所含的蛋白质更多,大脑结构比成长于单调环境的白鼠要复杂得多,脑的化学物质也更为丰富。
该研究充分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动物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
动物实验证明,在脑发育的某段时间里,脑视觉区若要得到正常发育,必须积累丰富多样的视觉经验。
如果让一只初生小猫呆在黑暗中3-4天,脑的该区域就会退化,如果呆在黑暗中2个月,损伤就是永久性的。
严重的刺激剥夺还会影响到整个大脑。
家养的宠物与隔离喂养的动物相比,宠物的脑更重,密度更大(Greenough&Black,1992)。
蒙台梭利认为:
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总和。
马卡连柯说:
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的童年一去不复返。
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2.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良好的幼儿园教育将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强调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从而促进自我发展。
三、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
2.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3.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
4.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
5.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纲要》指出: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环境育人是幼儿教育的特点。
《纲要》要求: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资料窗
美、日、英和澳大利亚等国社区学前教育都较发达。
社区学前教育设施大致有三种:
专为儿童设立的,如儿童馆、儿童咨询所、儿童公园等;为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服务的,如图书馆、博物馆、儿童文化中心和各种终生教育中心等;还有所谓”父母教育”,如母亲班、双亲班和家长小组会议等。
社区拥有无限的教育资源
1.自然资源:
包括自然风光、景光等,农村的庄稼、田园等
2.社会资源:
包括文化资源、社会各种设施资源、体育资源、旅游资源
3.人才资源:
包括家长资源、社区中的人、优秀的人才、各种职业的人才等
第四章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图片新闻:
育人乎?
造”神”乎?
“不到一岁开始学习大学生物学,两年后引入高等数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明确幼儿园的任务;
2.理解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概念、意义、任务和内容;
3.明确并运用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4.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解决学前儿童出现的行为问题等。
教学重点:
1、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明确幼儿园的任务;
2、明确并运用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解决学前儿童出现的行为问题等。
教学方法:
导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学前教育总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学前教育总目标 普遍要求
2.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特殊要求
3.短期目标 阶段要求
4.活动目标 具体要求
二、幼儿园的任务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的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幼儿园工作规程》
即教育儿童、服务家长双重任务
资料窗:
日本幼教
日本,除实行全日制和半日制保育以外,还发展临时保育事业,以方便家庭主妇出门临时购物,或为那些母亲突然生病以及有其它紧急情况的儿童提供服务;为未入园儿童及家长提供活动条件;为低龄学童提供放学后的托管服务;开展家长培训和利用假期为社区的各种活动提供服务等。
案例:
对”服务家长”的批评与质疑
去年6-7月间,《新民晚报》组织了一次关于”如何开好家长会”的大讨论,其中一些家长发表了批判性挺强的文章。
一篇题为《别让家长会走了味》,反映了一些学校把家长会开成暑期办班的”动员会”,”差生家长”的“批判会”,购买校服、教辅材料的”订货会”。
为《家长会不能”歪了点子”》说了一些引起家长反感的家长会的三种情况:
一把家长会开成了”大呼隆”会,没个主题,目的不明。
二开成了”评功摆好会”,”广告宣传会”,大讲特讲学校的历史、成绩和远景规划。
但家长最想了解的孩子的事,一句也没说。
三开成了”资源开发会”和”赞助会”,要求家长“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既为子女着想,又为学校做贡献”。
思考:
两篇文章集中反映的家校关系幼儿园也存在,原因在于:
(1)在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中,学校教育惯于居高临下,向家长发号施令,而忽视家长的权利与需求。
(2)学校作为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并没有让家长获得更多有益的信息,甚至还传递了一些错误信息。
(3)缺少认真的准备。
总之,缺少教育的服务意识。
三、幼儿园工作的原则
(一)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内涵:
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以”完整儿童”的培养为指导思想,不能片面追求学前儿童的特长和技能。
目前培养”完整儿童”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
”完整儿童”是指一个和谐平衡全面发展的儿童,是指其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体性发展。
案例:
一个”东方神童”的故事
魏永康
2岁识1千多汉字→4岁初中→8岁县重点中学→13岁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03年肄业回家。
劝退的理由:
生活不能自理;缺乏交流;知识结构不合理
研究资料:
美国学者推孟曾对天才人物中的150名最成功者和150名最不成功者作了分析,发现两者的主要差别有四方面:
1.取得最后成功的坚持力
2.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
3.自信心和克服自卑感的能力
4.适当的适应能力和实现目标的内驱力。
这四个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上。
(二)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天性。
其次,尊重每个儿童,不搞成见,不偏见。
第三,促进师幼之间的沟通。
案例一:
有位幼儿园教师带领一个班的小朋友去一个纪念场所参观,进大门之前,她让小朋友排成一列,并规定”后面一个人要看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脑勺”。
结果,参观完后,有几个小朋友回到家里,当家长问他们参观看到些什么时,都回答说是”前面一个人的后脑勺”。
——那位教师的本意当然并非如此,她只是担心小朋友走失,便采取了这样一种简单的教育方法,而不去动脑筋费力气,让小朋友既参观好,又不会走失;当然更谈不上去鼓励小朋友们主动探索,大胆提问,积极思考。
案例二:
在美国教育中,教师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大量的鼓励,有的鼓励甚至别出心裁。
一位小学校长很有幽默感,她向孩子宣布,如果全校孩子们能按照她的要求,在一个学年内读够了25000本书,她就去吻一头猪。
于是,全校孩子欣喜若狂,拼命地读,为的是看校长如何吻一头猪。
当孩子们完成任务后,校长带着孩子们来到公园,在孩子们的”吻猪”的欢呼声中真的吻了一头猪。
此事还上了当地媒介头条新闻。
有人问校长,猪也吻了,下个学年还能用什么方法鼓励孩子读书?
她豪放地说,准备租一个热气球,将阅读分最高的孩子升到天上去。
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了。
师生关系不应是从属、服从、压制的关系,而应当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双方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关系。
”
爱默生:
”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
(三)保教结合的原则
内涵:
教师应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学前儿童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他们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具体要求:
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四)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内涵:
教育者在关注全体受教育对象的同时,还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基本要求
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五)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
内涵:
指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中。
基本要求:
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指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寓教育于游戏中,通过游戏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游戏教育观
2.提供给学前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
案例
开学的第一天,一大群家长围在贴有班级一周教育活动安排表的幼儿园宣传廊边议论纷纷,园长仔细打听,原来是一些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安排很不满意。
有的家长说:
”一周就安排上这么几节课,这么多的时间用来游戏,难道我们花钱给孩子上幼儿园是让他到这儿来玩的?
”
分析:
把儿童游戏与学习以及儿童的发展对立起来,没有真正认识到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七)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内涵:
指充分利用来自各种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经验的学前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各类环境、各种力量的合力作用,将使教育更加开放,更经济,更生动活泼,更有意义。
基本要求
1.让学前儿童真正接触社会
2.让家庭、社区融入幼儿园教育的行列
第二节 学前儿童智育
一、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二、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1.发展智力的教育
2.初步知识和概念的教育
3.学前儿童求知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
(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教育学 教案 学前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