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行业调研报告河南.docx
- 文档编号:7663522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102.29KB
中国物流行业调研报告河南.docx
《中国物流行业调研报告河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物流行业调研报告河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物流行业调研报告河南
中国物流行业调研报告(河南)
●物流企业概述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及我行对物流业金融服务概况分析
●关于第三方物流发展状况和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改善我行对物流企业金融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物流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渐扩大,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全球每年用于物流的费用大约为4万亿美元,我国这一数字2002年已达到1.9万亿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物流已经从原来的“货物配送”发展到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成为国际运输业中一种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
近年来,现代物流的发展问题受到各级政府及企业的普遍重视,一个重要的命题被反复强调,这就是要积极发展物流业,国内部分省市甚至提出了要将物流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口号。
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物流业,包括河南省物流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行与物流企业的金融合作关系、营销状况、合作潜力等,并提出了关于改善我行对物流业金融服务的对策和建议,供我行决策部门和业务部门参考使用。
一、物流企业概述
(一)物流企业的概念
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伴随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现代物流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物流企业就是从事物流活动、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二)物流企业的分类、经营模式等
1、传统的仓储运输型企业
这种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各种公用和专用仓库,或者为人和货物提供各种速度和形式不同的空间转换服务,如铁路,航空,公路运输和水运等。
有的企业还可以提供简单的流通加工,如大包装该成小包装,打标签等,仓储运输型企业主要以收取仓储费和运输费用为主。
此类企业多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中比较活跃的公司主要有中远、中外运、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等,以及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一些上市公司。
这些企业的优点是:
拥有较庞大的国有资产;拥有本地化网络与用户资源。
缺点是企业负担较重,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较低,大部分业务仅仅局限于传统物流领域(仓储、运输)。
2、新兴的信息服务型企业
这些企业以提供畅通的物流信息为主,也就是以软件为主。
这种企业是建立在一个信息平台上,这个信息平台的形式有多种形式,有的是建立在电话联络上(如配货站,它主要为货车提供货源为货主提供可以承载的车辆,以便整合装车);有的建立在internet或专门网络上,这种企业的信息的来源特别广,包括空运、海运、铁路和公路运输等,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从别人处取得的信息),运输服务(租赁车辆),仓储服务(租赁公用或专用仓库),配送服务等。
其主要服务对象是跨国公司、大型企业等高端客户。
他们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与咨询服务,也包括信息系统与技术服务。
以收取信息服务费为主要营业收入。
3、综合型物流企业
主要有运输服务型企业如快递公司,仓储服务型企业等,这种企业建立在信息平台上,它的网络覆盖一个较大的区域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种基本服务和延伸服务,以及增值服务。
综合物流企业在网络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租用专用仓库也可以自己建仓库。
可以有自己的运输车队,船队,飞机等各种运输工具,也可以对租用几种运输工具。
综合物流企业建立在现代高技术支持下,可以提供各种延伸服务如快运服务,限时服务,门对门服务等,另外可以提供货物同步查询服务,等增值服务。
综合物流企业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利用它的网络它的优势服务得到更多业务,它可以利用大量的货物运输和仓储取得运输和仓储成本的降低,增殖服务可以使它在服务价格在同等价格下优势明显。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在中国“十五”规划中,“物流业”已被列为大力发展的新型服务业之一。
现代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20多年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物流的经济环境、市场条件、技术条件和政策基础。
1、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物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现代物流业和现代物流概念最早出现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再向其他发达国家扩散,说明了物流与社会经济的发达水平成正相关。
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物流业也越发达。
我国物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
(1)国家还没有把解决宏观物流(或叫社会物流)作为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与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效益的一项战略问题来解决,投入不足;
(2)采购、订货、运输、包装、仓储、加工配送等环节都是独立分割的经济活动,没有形成一体化;
(3)生产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思想影响严重,没有把企业物流(或叫微观物流)作为利润的第三源泉,流通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居高不下。
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数据是:
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美国是10%左右,中国是20%;中国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年周转次数不到两次,商业流动资金的年周转次数不到3次,而日本年均周转速度为15至18次,一些知名的跨国连锁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已达到20到30次。
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高效的运作体系,整体上的运营效率比较低,处在传统物流的发展阶段。
中国已加入WTO,市场经济制度将更加深入。
物流市场的主体——物流企业的经济活动将越来越频繁。
根据摩根斯坦利报告,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万亿元),预期未来10年内物流服务的收入将有每年20%的增长幅度。
不管对传统的物流企业还是现代化的物流企业,都将感受到越来越巨大的市场需求。
2、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
(1)在交通运输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物流业已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表现于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面有较大的发展。
铁路在国家交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以八纵八横铁路通道为路网主骨架加以重点建设。
至2002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15万公里。
公路建设成效显著,1985~2001年新增公路里程49.30万公里,年均增长3.08万公里,200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76.10万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2万公里。
内河水路运输线路长度2002年达到12.15万公里。
到2002年底,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其中深水泊位达到822个,主要港口生产性泊位比1989年增长了1.1倍。
到2002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已有7个港口突破了100万标箱(TEU),其中上海港超过800万标箱、深圳港超过700万标箱,都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前十名。
2001年航空线路为1,143条,航空运输线路总长度为155.36万公里,为10年以前(1991年)55.91万公里的2.78倍。
(2)在信息通讯方面:
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四大骨干网络的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连通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从而使EDI、ERP、MRP、GPS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得以应用。
3、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由于近年来我国企业生产规模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设备与物流设备的更新与现代化需求旺盛,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也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物流技术装备厂商也不断提高产品的水平并且开发出新产品。
日本和欧美等国外著名厂家也接连在中国设立办事处以及分公司,也有外国公司为了更深入的介入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由于外国企业更广泛的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高性能的技术装备;中国企业的产品也不断出现新品种,质量也不断提高。
近年来华为公司、海尔公司以及许多烟草公司的高水平物流系统的建成,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坚强的保证作用。
邮政、机场、连锁商业等配送中心和分拣设施的建设也有效地保证了该系统的高效率运行。
在包装与搬运设施方面,现代包装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货物搬运技术在我国已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因此,物流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物流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4、全社会货物运输量持续增加
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交通运输部门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运输形势平稳发展,铁路、公路、水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2002年的运输量和运输周转量如下所显示:
表1:
总货物运输量(亿吨)
2001年
2002年
铁路
19.26
20.4
公路
105.63
110.6
水运
13.27
14.1
资料来源: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2)
表2:
总货物运输周转量(亿吨公里)
2001年
2002年
铁路
14,572.2
15085.79,15477
公路
6,330.4
6554.88,6704
水运
25,988.9
26181.20,26481
资料来源: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2)
由于沿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快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长很快,2001年达到14.26亿吨,2002年为16.63亿吨,增长率为14.25%。
由于入世促进外贸,预计到2005年对外贸易总额将突破7,000亿美元。
目前每年外商直接投资大约为400亿美元,到2005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
港口吞吐量还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走势。
有7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港行列,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两亿吨,成为世界第四大港。
目前7个亿吨以上的大港口2001年和2002年的吞吐量如表3所示。
表3:
各大港口集货物吞吐量(亿吨)
2001年
2002年
上海
2.210
2.64
广州
1.282
1.49
宁波
1.285
1.52
大连
1.005
1.09
秦皇岛
1.130
1.118
天津
1.137
1.303
青岛
1.040
1.227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5、物流市场供求状况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从而导致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
(1)需求方面:
从目前来看,物流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境内的“三资”企业。
在产业全球化的浪潮下,大型跨国公司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竞争优势,它们积极实行物流本地化战略,并把是否具有高效、机动、方便、及时的物流系统作为评价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
因此,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以后一般都不建立独立的物流部门,而是选取若干专业的物流提供商,通过合同物流、设施租赁等多种形式获得必要的物流服务。
它们构成了目前物流市场需求的主体。
二是国内新兴的中小企业。
这些企业产品大多具有小批量、高增值的特点,对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较高。
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它们也对物流服务提出了迫切需求。
一部分国有大型工业企业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也打破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开始着手对企业传统物流活动进行重新改造,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竞争优势。
这些企业主要采取了两种做法:
一是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手段和物流技术对传统的物流过程进行重组。
如投资兴建现代化立体仓库,提高取货效率等。
二是企业将原有的部分物流活动(比较典型的是企业的仓储、运输)剥离出去,使其成为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专业企业,实行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或是将产品的仓储、运输交由专业企业进行。
据调查,在国内工商企业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由第3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
产品销售物流中由企业自理的比例为是24.1%,企业自理与第3方物流企业共同承担的比例为59.8%,而由第3方物流企业承担的比例仅为16.1%。
与此同时,多数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设施的保有率都比较高。
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国内工商企业对传统物流服务的需求不足,成为当前制约中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另一方面,随着我过加入WTO,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与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中国从事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对高效率、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提出了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在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中,如私营企业、快递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专业物流服务需求。
(2)供给方面:
经济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增长带动了部分储运企业变革经营观念、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
同时,一批新兴物流企业也开始在市场上涌现,提供多种形式的物流服务。
目前国内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部分交通运输企业拓展业务范围,逐步向专业物流提供商方向转化。
特别是一些行业性的大公司,如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等,它们在长期形成的规模、实力和全国性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产业定位,更新技术装备,与国外知名物流公司合作等,逐渐涉足配送、物流组织和后道加工等领域,致力于向货主提供更加系统、便捷的物流服务。
一部分中小运输企业特别是公路运输企业充分发挥了经营灵活的特点,提供门到门的运输及延伸服务,大大方便了货主。
例如,中国外运集团在与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的合作中,根据市场的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变化,不断规范、调整和创新企业的物流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物流服务内容从简单空运发展为全程物流服务,服务区域从天津市场扩展至全国,服务规模从最初的几笔货物发展到每月数百吨,成为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最主要的物流服务供应商。
二是商业系统在推行商业连锁、配送制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将仓储与运输、配送结合。
以上海地区为例,归上海市商委管理的联华、华联和农工商三大连锁商业集团,利用掌握市场、贴近生活的优势,建设自己的仓储和配送中心,并配备了专门的运输力量,在上海市及周边地区各自建立了几百家连锁超市,实行商品的共同配送、统一管理,不仅降低了经营总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活跃了市场,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形象。
三是在沿海和内陆中心城市迅速发展起来的物流中心。
这些物流中心以现代化立体仓库为主体,配备了先进的装卸、运输设备和信息系统,定期向用户提供货物状况,并随时接受用户指令,将货物配送至指定地点。
同时,这些物流中心大都集中了众多货运代理企业,可以提供运输组织、报关等多种服务,成为物流系统的中枢。
近年来,国际上著名的物流公司看好中国市场,采取合资或独资形式,开始在国内开展物流业务,是物流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日本的通运、伊腾忠、住友,澳大利亚的TNT和英国的英之杰等公司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建立物流机构和货运网络。
1997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准了丹麦马士基、美国总统班轮等4家外国航运企业在我国设立独资集运服务公司,进行物流服务试点。
这些企业通晓规范的物流运作,且大多与大型跨国公司有传统的业务联系,因此它们凭借其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一流的管理和优秀的人才,提供了三资企业物流供给的相当大部分份额。
某些大型跨国公司(如山东松下公司)所属的专业物流公司除了自用外,也向其他企业提供服务。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这些企业必将成为我国物流市场上最为活跃的生力军,在更大范围参与竞争。
还有众多民营物流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物流市场上的一支新生力量和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补充。
从目前中国物流市场总体的供求状况来看,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随着部分行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增长会逐渐得到改善。
这些行业首先将会是医药、烟草、家电、服装、汽车、日化、饮料、连锁等行业。
特别是外商独资与中外合资企业,将首先释放物流需求。
6、物流市场潜力巨大
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汽车工业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总量目标为:
2005年,汽车产量为32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产量为110万辆左右,汽车工业增加值为;1,300亿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1%左右。
汽车产品出口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8%左右。
2005年摩托车产量约为1,300万辆。
摩托车出口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5~20%。
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将大大增加对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
(2)家电、电子、通讯产业
家电生产能力近年来增长很快,根据国家《轻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到2005年,主要家电产品的需求为:
电冰箱1,300万合,洗衣机1,800万台,空调机2,000万台,微波炉900万台,洗碗机400万台,电热水器1,000万台。
一些企业正在建设现代物流系统,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电子通讯器材和电脑的生产发展也很快,出现不少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发展到目前的水准,也面临物流现代化问题。
据悉,目前国内家电业流通成本占总成本的40%以上。
向流通要利润,是中国家电业需要攻克的难题,也是目前最大的利润增长点。
(3)商业系统
连锁超市的发展,促进了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
目前连锁超市虽然发展很快,但是规模仍不足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
商品配送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分拣作业,随着经济发展、规模扩大,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对物流系统的要求也将逐步提高。
(4)药品、食品工业
药品、食品工业是利润很高的行业,一些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的发展很快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物流输送系统规划与建设也是势在必行的。
其他如烟草行业普遍已完成主生产线的现代化改造工作发展快速。
在生产发展的同时,物流系统现代化将成为企业竞争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7、外资加速进军中国物流业
我国承诺加入WTO后在3年内逐步开放物流业。
2002年,国家明确将江苏、浙江、广东3省和北京、天津、重庆、上海4个直辖市及深圳作为外商投资物流企业的试点。
这标志着物流业这个有着“第三利润源泉”之称的行业将正式对外开放。
这也为外资加速进军中国物流业提供了新的契机。
据不完全统计,单进驻深圳的跨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就包括:
世界排名第二的物流企业EXCEL公司、货运量在全世界名列第三的近铁公司、全球排行前六位的T&T公司、亚太地区最大的物流企业日通公司等。
此外三九株式会社、YUSEN公司等早已捷足先登,分别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在深圳建立了辐射珠江三角洲及内地的物流网络。
目前已有许多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物流业,如:
(1)马士基拟投资中国码头业务
马士基海陆与上海港务局洽谈投资兴建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第四期,这将是马士基海陆首次进军中国投资码头业务。
外高桥码头第四期共有6个泊位,兴建费约42亿元人民币。
(2)沃尔玛全球采办迁至深圳
日前,沃尔玛公司已经把全球采办(采购中心)从香港迁到深圳,到2003年底,沃尔玛在中国开设的分店将达到44家。
目前沃尔玛公司在中国开了20家分店,其中有7家在深圳。
(3)敦豪(DHL)将在港建亚太转运中心
敦豪全球速递(DHL)公司将在香港国际机场建设一个大型的亚太区转运中心,亦即是机管局招标的机场快递货运中心。
在香港投资的亚太转运中心,将与台北中正机场转运中心连接运作,借助公司现时在台湾的营运经验,主力为扩充中国大陆市场。
另外,敦豪为拓展中国网络,已与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达成合作协议,负责为敦豪由香港运送速递货物(大部分为电子零件)到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
(4)日立物流加盟上航货运业
日立物流正式入股上航下属子公司大航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双方将通过优势互补,联手拓展海内外物流市场。
合作的双方可以充分利用日立物流的客户资源及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拓展业务,并利用大航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的一级代理牌进一步延伸其在中国物流业的服务范围,拓展现代物流网络与物流市场。
现在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具有十分有利的因素——可以拥有国际货代权,再加上跨国物流大企业自身的优势——做的是全程方案(设计、管理、控制),拥有的是高端客户,赚取的是高附加值的经营利润,与大量的本土物流企业只经营物流业中某个环节的流通、只拿基础性利润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尤其对于一些已经进入中国的跨国物流企业,他们拥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及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能充分把握市场的需要,能充分利用国内各种资源,必将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占据改写本土物流的先机。
跨国公司大大加快了在华攻略,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跨国巨头都已进军中国物流业,首先是设立分支机构、办事处等战略筹划。
之后,他们开始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并寻找可重点突破的大项目。
8、物流经营市场准入即将放宽
据悉,原国家计委和经贸委等有关部门正在制订一项有关旨在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新政策。
此项政策出台后,物流经营准入障碍将被取消,行业垄断也将被打破,市场将呈现公平竞争的开放格局。
按照新政策,工商行政部门应为物流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提供方便,除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等规定的审批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一律取消。
同时,国际货物代理企业将从目前的审批制逐步改为登记制。
对经营物流的企业设置非法人分支机构,无需再登记注册,各级政府应予以支持,不得设置障碍。
这个新政策还将在税收的规范化方面做出重大举措。
物流企业的营业税计税基数将以扣除外包业务后的实际营业税计税;对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实行全国范围内统一纳税;经营物流的企业将使用全国统一专用发票,从而使企业避免重复纳税。
新政策还将鼓励物流企业资产重组,支持企业兼并。
鼓励国有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并履行中国入世承诺,鼓励国外企业在中国设立独资、合资企业。
9、政府部门对现代物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物流在国家经济规划中的地位不断加强
2001年3月,原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现代物流的总体目标,是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设备,加快建立全国、区域、城镇、企业等多种层次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路体系。
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最新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也已把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内容。
2001年底,中国制定了未来5年物流配送发展初步规划,以推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该规划包括扶植和规范发展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争取“十五”期末社会化配送企业比重达五成以上;培育若干条贯通全国并且使之开展国际配送业务的联运干线,构建全国性的商品物流配送绿色通道;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建设若干规模合理,运作规范的现代化商品物流中心和专业化配送中心,构建全国性物流配送网路;培育若干国家物流骨干基地,有条件的可争取发展成为亚洲的重要物流中心;确定一批物流配送示范方案,在全国各大区的中心城市,选择符合现代商品物流配送基础条件的企业,建立符合现代商品物流配送,具有全国性经营网路的专业化骨干物流配送企业。
表4:
2001-2005年中国国家发展规划对物流产业目标
战略目标
具体目标
●物流成本GDP的比重减少2%
●发展第三方物流,增加外包和分销配送
●更新物流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管理水平
●推进企业的合并、联盟、使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培养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鼓励国内企业物流外包
●从分销体系的建设出发,建立几个国家级运输网络
●成为亚洲物流中心,建立几个核心基地
●建立大型城市物流中心和分销中心
●培养30个以上专案基地
●加强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
资料来源:
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物流 行业 调研 报告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