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阶段 第一章学习计划.docx
- 文档编号:7663433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95KB
基础阶段 第一章学习计划.docx
《基础阶段 第一章学习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阶段 第一章学习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阶段第一章学习计划
基础阶段2011.12.01-2011.12.07第1周
∙所属科目:
初级会计实务(2012)
预计目标:
完成2012年基础班(强化班)课程及单元测试或2012轻一或轻二练习等,客观试题准确率应达到75%以上
教材章节:
第1章
考试重点:
考点一:
资产的定义和特征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提示】企业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虽不拥有所有权,但能对其进行控制,应将其作为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
考点二:
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照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提示】判断流动资产时所称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
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
考点三:
现金的清查
【提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属于资产类的科目,期末必须按照批准结果进行处理,不能留有余额。
考点四:
银行存款的核对
【提示1】发生未达账项的实际可以理解为两种:
一是企业入账,银行尚未入账;二是银行入账,企业尚未入账。
对于未达账项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检查核对,如没有记账错误,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
【提示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记账依据。
【提示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是原始凭证,也不是记账凭证,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提示4】通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的存款余额表示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数。
考点五:
其他货币资金
【相关链接】企业的备用金通过其他应收款核算,而非其他货币资金核算。
考点六:
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内容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1.取得应收票据
2.收回到期票款
3.转让应收票据
考点七:
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内容
【提示】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属于应收账款的范围,但不属于企业的收入。
(二)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现金折扣的处理。
1.商业折扣
2现金折扣
【提示】存在现金折扣,销售企业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计算,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也不能以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三)应收账款的核算
考点八:
预付账款
考点九:
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内容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考点十:
应收款项减值
(一)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
【提示】应收款项包括: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等。
企业可以针对上述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直接计提坏账准备。
(二)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提示1】坏账准备科目属于应收账款的抵减科目,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
【提示2】上述公式中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根据期末应收账款的可收回金额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该项得出的差额为应有的期末余额,而不是应计提的金额。
【提示3】上述公式中“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为计提坏账准备前的余额;
【提示4】当期应计提的金额=应有的期末余额-计提坏账准备前的余额。
考点十一: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提示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交易费用另外支付)=实际支付的价款-其中包括已经宣告的股利。
【提示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交易费用在支付的价款里)=实际支付的价款-其中包括已经宣告的股利-交易费用的部分。
考点十二:
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现金股利和利息的核算
考点十三: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和处置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提示1】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提示2】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存在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
【提示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余额=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考点十四:
存货概述
【提示1】判断存货是否属于企业,应以企业是否拥有该存货的所有权,而不是以存货的地点进行判断。
【提示2】以下情形也属于企业的存货:
(关键点)
(1)已经支付货款购入,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在途商品;
(2)已确认销售收入但尚未发出商品(计入发出商品);
借:
发出商品
贷:
库存商品
(3)委托加工物资;
(4)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产成品或库存商品;
(5)已经收到材料但尚未收到发票账单。
考点十五:
存货成本的确定
1.存货的采购成本
【提示1】采购过程中(材料入库前)发生的仓储费用计入存货成本,但是材料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提示2】针对制造企业来讲,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直接计入存货成本。
【提示3】针对商品流通企业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的处理分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一种情况是计入到存货成本。
【提示4】针对商品流通企业发生的进货费用可以先进行归集(在“进货费用”科目下归集),期末应将归集的进货费用按照商品的存销比例进行分摊。
对于已销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
(2)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
【提示】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存在抵扣的问题,不能将其计入到存货成本,税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所以针对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将增值税计入存货成本,而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所以不能计入存货成本。
(3)相关税费,是指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进口关税和消费税等.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
(4)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包括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
【提示1】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提示2】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2.存货的加工成本
3.存货的其他成本
考点十六: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提示】掌握平衡公式: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发出(或销售)成本。
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4.移动加权平均法
考点十七:
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
【提示】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
2.发出材料的核算
【解析1】不同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满足“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发出或销售成本+期末存货成本”的平衡式,如果把“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看作一个常数,那么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一方面将导致期末存货成本的不同,同时也会导致本期成本或费用的不同,本期成本或费用的不同又将影响对本期利润。
【解析2】考试时注意先进先出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期末存货余额的确定。
【解析3】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月末结存材料成本时根据结存的材料数量(期初+本期购进-本期发出)×结存存货对应的购进价格(直接获得)。
【解析4】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算结存材料成本时根据结存的材料数量(期初+本期购进-本期发出)×材料的平均单价(根据计算得出)。
考点十八:
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提示】
(1)原材料科目的借方、贷方、余额都是计划成本。
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期初、本期入库、本期发出、期末)=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期初余额、本期入库金额、本期发出金额、期末余额)+(-)材料成本差异(期初余额、形成的差异、分摊的差异、期末余额)
(2)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有两个阶段,一是形成阶段伴随着原材料的入库,借差表示超支,贷差表示节约,即调节入库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实际成本;二是分摊阶段伴随着原材料的发出,借方表示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即差异形成时在贷方),贷方表示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即差异形成时在借方),即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费用调解为实际成本费用。
1购入材料的核算
【提示】如果下月没有收到发票账单,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购入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发出材料的核算
【提示1】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重点关注分子,借差(超支差)用正号、贷差(节约差)用负号。
【提示2】本期发出材料应负担材料成本差异=本期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当期实际的差异率)
【提示3】委托外单位加工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
剩余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即材料成本成本差异的期末余额)=剩余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提示4】考试时重点关注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和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
考点十九:
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对于生产领用包装物,应根据领用包装物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
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于包装物发出时,按其实际成本计入销售费用(关键点)。
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一方面应反映其销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应反映其实际销售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关键点)。
1.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一次转销法。
(2)五五摊销法。
考点二十:
委托加工物资
(一)委托加工物资的内容
【提示1】考试时需要关注下列税金或费用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1)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2)支付给受托方的加工费;
(3)支付的保险费;
(4)收回后直接销售物资的代收代交消费税。
【提示2】考试时需要关注下列税金或费用不得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1)收回后继续加工物资的代收代交消费税;
(2)支付给受托方的增值税。
(二)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1.发出物资的核算
2.支付加工费、运杂费等的核算
3.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核算
考点二十一:
库存商品
考试重点关注本期销售商品成本的计算和本期期末结存商品成本的计算。
(二)库存商品的核算
1.验收入库商品的会计处理
2.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
(1)毛利率法。
【提示】毛利率法的理论依据是假设商品的毛利率是均衡的,即本期的毛利率等于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
毛利率法以销售定毛利,由毛利定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
考点二十二:
存货清查
【提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期末不管是否经过批准,必须进行转销处理,不存在余额。
1.存货盘盈的核算
【相关链接】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2.存货盘亏及毁损的核算
【相关链接】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计入管理费用。
【提示】当材料的毁损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不含自然灾害)造成,其材料负担的增值进项税额需要转出,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之后再进行处理。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如果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则不需要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
考点二十三:
存货减值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提示】掌握以下公式,理解可变现净值:
①用于销售的存货未来利润=存货的销售价格-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税金-存货的成本
②用于进一步加工的存货未来利润=加工后存货的销售价格-加工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税金-存货的成本
③存货的未来利润=可变现净值-存货的成本
公式①代入公式③得:
用于销售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的销售价格-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税金
公式②代入公式③得:
用于进一步加工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加工后存货的销售价-加工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税金.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相关链接】企业计提的应收款项和存货的减值以后价值回升可以转回,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的减值不允许转回。
考点二十四: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
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2.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考点二十五: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认
【提示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不属于本书介绍的范围,不用考虑。
【提示2】不管采用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均按照上述方法确认初始投资成本。
【相关链接1】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
【相关链接2】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
考点二十六: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2010年教材新变化)
【提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相关链接1】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坏账准备的余额。
【相关链接2】存货的账面价值=存货的账面余额-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
【相关链接3】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存在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本书中提到的除交易性金融资产之外的资产均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余额=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考点二十七: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提示】注意权益法核算以下特点:
(1)权益法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所以在权益法下,每一笔会计分录都有长期股权投资。
(2)“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长期股权投资的对应科目依赖于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变化的原因:
如果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原因是利润或亏损,对应科目为投资收益。
如果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原因是现金股利的分配,对应科目为应收股利。
如果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原因是其他,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3)权益法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但如果被投资方的会计处理没有使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化(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发放股票股利、提取盈余公积、盈余公积补亏等),则投资方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考点二十八: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相关链接1】企业对应收账款在计提准备时的比较数据为:
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相关链接2】企业对存货在计提跌价准备时的比较数据为:
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
考点二十九:
固定资产的确认
【提示】在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前,需要根据工程预算、工程造价或者工程实际发生的成本等资料,按估计价值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调整已经计提的折旧。
在实务中,对于固定资产进行确认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关键点)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提示】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分别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考点三十:
外购固定资产的核算
【提示1】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任何费用不能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提示2】外购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不包括房屋建筑物)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提示3】企业将自产的货物用于在建工程应当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企业将购买的存货用于在建工程(房屋)计算进项税额转出。
【提示4】计入固定资产的相关税费包括:
车辆购置税和购入固定资产交纳的契税。
考点三十一:
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
【提示1】企业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时按合同规定向建造承包商预付的款项记录于在建工程,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非流动资产列示。
【提示2】如果企业生产的商品既需要交纳增值税又需要交纳消费税,则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商品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和“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
【提示2】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计入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相关链接1】针对增值税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的主要情形有:
(1)用于房屋、建筑物购建中的购进货物;
(2)非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非常损失是指,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税法中非常损失不包括自然灾害。
【相关链接2】需要做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的主要情形有:
(1)将自产的货物用于在建工程(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
(2)将自产的货物分配给股东;
(3)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4)将自产的货物用无偿赠送他人。
考点三十二: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1)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2)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提示】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不影响应提折旧总额,但影响年或月的折旧额。
(3)计提折旧的范围
【提示】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
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
(4)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②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③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关键点)。
考点三十三: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提示1】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即以改变时点时的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作为计提折旧的基数。
【提示2】针对固定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则应当以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作为计提折旧的基数.
【提示3】固定资产来讲: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
【提示4】除固定资产、无行资产和按成本法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外,企业的其他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概念。
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摊销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摊销-计提的减值准备
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账面余额=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
(1)年限平均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额=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提示1】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提示2】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要点:
净残值在最后两年才加以考虑,注意折旧第一年、第二年等的起止时间;加速折旧是按年加速,如果按月计算时,月折旧=年折旧/12。
(4)年数总和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考点三十四: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
【相关链接1】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入管理费用。
【相关链接2】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即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考点三十五: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提示1】处于更新改造期间的固定不计提折旧.待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提示2】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被替换部分资产的出售收入不冲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与出售收入单独核算,与原固定资产没有任何关系,原固定资产减去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改良支出确定账面价值。
(重点)
考点三十六:
固定资产的处置
重点关注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和净损失的计算。
【提示1】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仅仅限于企业销售不动产(房屋建筑物)时才会发生。
【提示2】针对固定资产的损失,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均计入营业外支出。
【提示3】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可以存在余额,而待处理财产损溢期末不存在余额,必须转销.
【提示4】掌握结转清理损失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贷方反映,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结转清理收益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反映,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考点三十七:
固定资产的清查
【相关链接】
(1)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考点三十八:
固定资产减值
【提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相关链接1】企业计提的应收款项和存货的减值以后价值回升可以转回,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的减值不允许转回。
【相关链接2】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存在计提减值的核算.
考点三十九:
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范围
【提示】关注哪些属于投资性房地产哪些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下列资产也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1)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出租是指已经出租,并且出租专指经营租赁方式。
“持有并准备增
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仅指的是土地使用权。
(2)某项房地产,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阶段 第一章学习计划 基础 阶段 第一章 学习计划